1、城市女性就业现状的调研报告*县现有行政村 377 个,社区 6 个;总人口 37 万人,女性人口约 18 万人,女性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女性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县女性人口的%;在县城 6 个社区中,女性劳动适龄人口约万人。根据社区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县城 6 个社区中女性就业率较高的是中山社区、双碧社区,这两个社区的女性就业率占该社区女性适龄劳动人口的 76%左右,其他社区如新华社区、朝阳社区、秀峰社区女性就业率相对较低,其就业率均在社区女性适龄劳动人口的 50%以下。在 6 个社区中“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适龄劳动女性约有 700 多人,“不想工作”的适龄劳动女性约有 280 人,女性自己创业的
2、不多,6 个社区中只有 25 位女性自己创业,且创业规模较少,一般在 20 万元左右,层次较低。从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区女性就业有四个特点。一、女性就业的特点1、在业女性的职业、行业结构趋向合理。在业女性中,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约占%;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约占%,在企业工作的约占%。从事服务行业工作的约占%。2、学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城区劳动适龄女性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有高中、中专学历的约占%,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学历较高的女性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部门,少数优秀的女性干部在党政机关工作,而初中以下学历的女性大多集中在餐饮、环卫、家政等社会服务性行
3、业工作。3、女性就业已从行政安置向市场求职应聘及自己创业等途径转变。根据调查,女性就业依靠各种关系由行政安置解决的约占%,通过市场求职参加考试应聘的约占%,XX 年年至 XX 年全县考录公务员 18 名,女性占 4 名,XXXX 年招聘中小学教师 193 人,女性占 102 人;通过自谋出路、自己创业等途径就业的约占 20%。4、就业动机更积极、更务实,就业观念、择业标准有所变化。通过对在岗女性的就业动机调查,当前在岗女性就业动机比以往更加务实。其表现:一是更看重就业所获得收入对自己及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而工作的占在岗女性的%;为了在“经济上自立”和
4、“获得更高收入”而工作的占%。二是更注意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成为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家境相对富裕的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希望充实自己的生活的有%;“希望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占%。在这样务实的动机背景下城区在岗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相应发生了变化。前些年,大部分女性认为只有在机关工作或学校上班,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工作。当前,有的部分女性尤其是年轻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她们不再单向认为机关、学校就是她们就业的唯一选择,她们开始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她们潜意识地开始将自己置身于人才大市场中,开始积极主动留意社会人才需要信息,开始把择业
5、的目光投向民营企业,有一部分年轻女性更表现出择业的自信心,更看重择业的“发展前途” 。二、目前城区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县女性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起点低,但建设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此,城区共引进项目 92 个,引进资金 4亿万元,新型工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而对人才的要求量就增加了。但是,对那些文化程度偏低,无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女性而言,只有“望企兴叹” 。从各社区提供的信息看,40 岁左右的女性只能在家政服务、社区环保、餐饮部门等劳动岗位上
6、工作,而这些工作岗位是非常有限的。2、部分适龄劳动女性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过分挑剔。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择业,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比如,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抱着“非进部门工作不可,工资不高不做”的想法,对就业、择业没有一种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态度,过分注重工作部门、工作岗位及眼前的看得见的福利待遇,对自己的就业没有长远的、超前的观念,就业视野过于狭窄,造成部分女性“就业难” 。3、部分下岗女工对转岗没有理性的认识。随着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城区下岗女工约 1900 人。她们中很多人对重新就业缺乏理性的认识。一是有畏难情绪,认为重新就业必须从头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而自己年龄较大,难以掌握,产生畏难情绪;二是摆不正心态,认为自己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现在要去个体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不太体面;三是不愿再就业,认为下岗后多少有些生活费,只想在家操持家务,而不想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