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的“四重奏” 摘 要: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如何在学生已初步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运用,以增强历史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在专题复习教学中,要重新整合内容,以构建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要精讲少讲,精练细评。 关键词:历史复习;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精讲归纳;精练细评 高三历史复习中如何在学生已初步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运用,以增强历史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呢?结合我省前两年自主命题的高考文综历史命题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内容,重在体系 对历史知识
2、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以往历史课程编排体系,是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方案的一大特色。这种编排方式尤其在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方面突出了其优势。但由于专题不是线性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而导致缺乏时序性和整体性,造成知识网络破碎,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极大的麻烦缺乏通史意识。为了让学生能把记忆住的知识顺利地提取出来,并能进行运用与迁移,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纵、横向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现代中国
3、”这一专题,包括了必修三册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的重新整合,为学生搭建知识体系。 【片段1】“现代中国”专题线索: 七年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 十年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十年“”时期:1966年夏1976.10; 改革开放时期:1976年底今天。 【片段2】七年过渡时期的知识体系: 政治:“两会三制”,构建民主政治框架; 经济:“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外交:独立自主,打开外交全新局面; 文教:“双百”方针,促进文化全面繁荣。 再细化知识内容,如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梳理以复习巩固。 二、回归课本,重在基础 近两年的福建
4、省高考历史试题都极为注重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察,虽然有人民版和岳麓版两种版本的教材,但两种教材重合的重点知识都是命题者青睐的内容。再有,高考试题虽然体现了新情境、新材料和新问题的“三新”特征,但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命题的依据和基础。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仍然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在引导学生整合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回归课本,细化知识点和历史概念,进而逐一掌握。本专题涉及的历史概念和知识点较多,也较为抽象,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教师要让学生
5、把这些知识点和历史概念从课本中梳理出来,并把各个知识点“存储”在相应的知识框架内。 三、精讲少讲,重在归纳 在课堂上教师讲清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理清知识线索、规律,讲清前因后果,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知识体系。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只能讲25分钟,然后腾出时间,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针对本节课加强阅读、记忆,以弥补学生课后学习时间的不足。同时,设计一至两个问题,巩固重点知识,提高效率。 如何才能精讲少讲呢? 1.抓主线 历史专题都是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单元或模块,只要我们抓住了主线,也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课堂上,我们根据专题知识,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列成图表,如结构
6、图表、示意图表、比较图表等,实际上也就是找到知识的纲要。这也可以说成是一个“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工、筛选,“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纲目,是质的飞跃。 【片段3】在本专题复习中制作以下表格: 2.编口诀 将繁杂的历史知识编写成速记口诀,浓缩知识点,不仅好记,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4】新中国外交 两极对峙求生存,独立自主起炉灶;中苏建交一边倒,和平共处五原则;大国会议日内瓦,求同存异在万隆;七一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大提高;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外交大突破;推动中日邦交化,掀起中国建交热;三中全会大开放,经济建设是中心;和平发展是主题,无敌外
7、交不结盟;多边外交展风采,全面参与联合国;亚太经合与上合,区域合作新模式。 四、精练细评,重在方法 对于练习,力求做到:定时、定期、定量,不搞题海战术。各地试题,慎重运用,适量参考,提倡改题;及时评讲,评讲要精,在纠正学生错题上下工夫,注重知识的拓展,重在解题方法上加以指导;特别强调“史论结合”的方法。 在学生答题上,要给予一定的指导,特别是文字表述题方面。在目前的福建省高考中,文字表述题(非选择题)以材料解析题为主。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要素有: 读懂材料: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的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材料与课本有机结合:有些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解题时要依托教材中的内容、观点,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观点与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相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做到忠实于材料,反对照搬教材,也要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发挥。 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和问题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是答好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