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住院药房工作的改进 摘要 通过对住院药房的布局改造、药品坐标定位、药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的改进与执行,探讨提高工作效率及药学服务方法,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药学服务;药品坐标;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45-01 药学服务除了通过门诊药房配发药品、药物咨询、药师下临床等方式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服务外,还可以通过为住院患者及护士提供优质高效的住院药品调配工作,间接地服务患者。本文从药房布局、药品管理等角度探讨医院住院药房如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1 住院药房的工作特点 住院药房与门诊药房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主要服务的对象是病
2、区护士及住院患者,即住院药房具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药品调配工作主要侧重于住院患者口服药单剂量调配及注射剂汇总调配;工作种类繁多,包括口服药集中发送单调配、注射剂集中发送单调配、口服药及注射剂的再发送单调配、毒麻药调配、出院带药的配发、病区退借还药工作等;员工平均年龄偏高,因工作对象主要面对本医院同事,工作压力较小,故安排年龄较长员工从事住院药房的工作。 2 药房的布局与调整方案 2.1 药房的原布局及缺点 我院住院药房位于住院大楼四楼,在病房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故致使药房地形具“长而不宽”特点。调整前布局不利于工作的主要体现:药品未按使用途径分区摆放,导致配药员频繁地在药房来回走动;护
3、士接待区与核对区相隔较远,增加了护士工作强度;护士办理相关业务(如退药、毒麻药领取等)时,需站在药房外的走廊内,给护士一种被排外的感觉;口服药调配台安排在出院带药区、针剂调配区及护士接待区包围圈,使片剂调配工作环境较混乱。 2.2 药房布局的调整方案 针对我院药房的建筑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按药房使用功能分为:口服药调配区、出院带药配发区、针剂调配区、护士接待及核对区;药品按使用途径分类摆放,内服药摆放在口服药调配及出院带药调配区之间,针剂及外用药摆放区护士接待区旁;在护士接待区旁增加内服药摆药纠错台。 布局调整方案的优点:因内服药调配区安排在药房的最里面,为内服药调配员提供安静舒适的配药环境
4、;因将护士接待区和核对区归一,减低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护士办理业务时,不再需要站在外走廊内,消除其被排外感;针剂摆放集中并靠近接待区,使针剂调配员减少走动范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药品摆放坐标定位 3.1 药品摆放坐标定位原则 药品按药物的药理作用兼顾使用频率原则进行摆放,并做坐标定位。货架号为纵坐标,货架层为横坐标,如A12:表示A号货架的第1层的第2个药。 3.2 针剂摆药单药品顺序 药品坐标号录入药品数据库,针剂摆药单增加药品坐标号栏,针剂摆药单按坐标号顺序打印,例:A11A12A13A21B11依次打印。 3.3 优点 药品坐标定位优点主要体现在:药
5、品规律有序摆放,便于管理及方便加取药品;对药品坐标进行汇总,生成盘点表,减少工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坐标定位使摆药单药品显示顺序与药品摆放顺序一致,使针剂调配有序化,减少因跳行而漏配药品的现象发生;新药上架及时显示,防止发生“找药难”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药品位置清晰明了,为岗位轮换提供有利条件。 4 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改进 4.1 增设药品质量管理员 安排1名主管药师作为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员,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对药品进行检查。对近期、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登记汇报;保持与药房其他子部门联系,对近期、滞销的药品进行协调,杜绝药品过期现象发生;对药品包装质量、运输中破损的药品进行登记,办理退库更换
6、手续。 4.2 加强病区退、借、还药管理 通过制定医院医院住院病区退药、借药、还药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退、借、还药的条件与程序,加强监管,保证药品质量。 4.3 组长每月药品核查制度 药房组长每月对药品核查,总结监督药品质量管理员的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有效的执行。 经过一系列改进工作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药房员工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下工作,也使得病区护士来药房取药的工作程序更加流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药房员工、病区护士均表示满意。 药学服务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善,方可保证服务质量持续延伸,这就要求药师须终生学习,学习更多的药学知识,勇于创新,提升药师的职业价值,迎接医药行业的变革。 (收稿日期:2007-08-09)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