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乡村戏剧的修辞品格重庆黔江后河戏二度梅主题探析 韩佳蔚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摘 要: 民族乡村戏剧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形式多样, 艺术特色鲜明, 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本文从修辞品格入手, 详细解读民族乡村戏剧的主题意蕴、叙事策略和文化内涵。重庆黔江后河戏二度梅以梅设喻, 不仅是一种修辞格, 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 无论是作品题目、主角姓氏, 还是剧情设计或唱词、对白等, 都借助“梅意象”表情达意。后河戏二度梅以“梅品”喻人品, 以“梅开二度”预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故事主题, 进而赋予作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崇高的艺术价值。关键词: 二度梅; 乡村戏剧; 后河
2、戏; 修辞品格; “梅意象”; 作者简介:韩佳蔚,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基金:2016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族群互动与乌江流域乡村戏剧研究” (项目批准号:16YJAZH077) 的研究成果之一民族乡村戏剧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形式多样, 艺术特色鲜明, 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一个民族的文化又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戏剧形态, 即戏剧的形式与内容。”民族乡村戏剧除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与生命体验外, 还在叙事艺术和主题表达上自觉吸取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艺术形态, 从而构建起民族乡村戏剧的丰富内容和独特形式。重庆黔江后河戏主题多样, 内容丰富, 在文
3、本内容与舞台表演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后河戏在传承民族传统戏剧文化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地域文化, 进而“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 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东方历史文化特质和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理想的戏剧艺术系统”。在修辞品格方面, 后河戏表现得尤为突出, 充分注重修辞策略的建构与运用, 主题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都非常鲜明。二度梅又名二度梅奇说二度梅全传, 为清代颇有影响的才子佳人小说。其将惊心动魄的忠奸之争与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完美融合, 思想主题深刻, 情节曲折离奇, 因而成为戏曲作品的重要题材, 后来发展成为京剧、秦腔、汉剧、越剧、豫剧等剧种的经典剧目。后河戏是流传于重庆市黔江区的乡村戏剧。在明朝“赶
4、蛮拓业”与清初“湖广填川”的背景下, 大批移民迁入黔江。湖南、湖北移民修建“禹王宫”, 联络频繁, “以壮乡威”, 黔江濯水一带于是成为移民“祭祀、演出故乡戏曲的聚会之所”, 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以及江西昆山腔在此“交融、创新, 演绎出了全新的后河戏”。黔江境内的阿蓬江属乌江支流, 当地人称其为乌江的“后河”, 故将该地乡村戏剧称为“后河戏”。后河戏主要流传于黔江的濯水镇、两河镇、冯家镇、马喇镇、蓬东乡、金洞乡等地, 并在世代传承中汇入了“川剧、傩戏、黔江本地的民族文化等元素”。二度梅是后河戏的经典剧目, 收入肖泽平主编的后河戏剧本集。该剧以唐肃宗时期为背景, 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戏剧冲突激
5、烈尖锐,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体现出中国古典戏曲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本文就以后河戏剧本集为据, 从修辞品格的角度来考察后河戏二度梅的主题意蕴。一、题目设喻与戏剧主题表达解读二度梅, 不能不考察贯穿全剧的“梅意象”及其深刻含义。“意象”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研究者将其解释为“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如“水本是一种自然物, 本身并无任何与人类情感有关的含义, 但在文学作品中, 水却被赋予特殊的意味”。梅亦如此。在中国的传统叙事中, 梅因不惧严寒, 傲然绽放于冰雪天地的非凡“梅品”而被用来象征顽强不屈、忠贞高洁的美好人品, 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里的美妙风景。在戏剧二度梅中,
6、 梅是作者构思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与表达戏剧主题所借助的具体形象, 以梅设喻是作品的最显著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格, 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综观全剧, 无论是作品题目、主角姓氏, 还是剧情设计或唱词、对白等, “梅意象”的艺术魅力可谓无处不在。二度梅中的比喻具有多元性, 既有“事物性比喻”, 也有“事件性比喻”。任何比喻的基础都是事物或事件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度越高, 比喻的作用就越显著。在二度梅中, 梅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 如以梅的具体形象为喻体, 赞颂梅氏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正义力量, 以傲雪绽放、坚毅顽强的寒梅比喻忠良之人廉洁清正、刚毅不屈的美好品格, 这些都属于“
7、事物性比喻”, 喻体与本体的连结以及比喻结构的生成皆缘于人品与“梅品”之间存在的高度相似性。二度梅的题目正是绝佳的比喻。剧中, 作者独具匠心地构思了花神在打落梅花后, 又感于梅陈两家世代忠良而让梅树二度绽放的情节, 以“梅开二度”来比喻和象征梅氏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正义力量经历灾难后得以复兴。作品主要讲述了梅伯高被奸相卢杞陷害, 遭灭门大难, 梅氏家族与其同情者陈东初家族历经坎坷, 终得报仇雪恨。作者为戏剧的核心事件找到了一个具有高度相似性, 也最贴切的喻体。“二度梅”的字面意义是“梅开二度”后枝头灿烂盛开的梅花, 故以“二度梅”设喻, 表现以梅氏家族为代表的忠良群体。剧中, 梅氏所代表的不惧险恶
8、、廉洁清正的正义力量正如同不畏严寒、傲雪绽放的寒梅;梅氏家族历经千难万险后顽强复兴的情形, 正如同梅花落去又复绽放的景象。在此比喻中, 一个是“梅开二度”的事物发展过程, 一个是忠臣历经磨难的人生经历, 二者间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即虽然都曾陷入生命低谷, 但却最终迎来复苏与新生。因此, 剧本以“二度梅”命名, 不仅为作品中的主要事件找到了最具相似性的“事件性喻体”, 而且也具有预示情节发展趋势, 揭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戏剧主题的功能。二度梅剧本的成功设喻也进一步表明, 相似性并不仅仅发生在事物之间, 同样也存在于事件之间, 而“事件性比喻”在语言表达中效果尤佳。二、梅姓氏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二
9、度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 核心人物是梅氏父子。父亲梅伯高因廉洁清正、不媚权贵而得罪奸相卢杞, 遭灭门之灾。儿子梅良玉侥幸逃脱后巧遇父亲故交陈东初, 改名换姓避难陈家为仆。在陈家后院“梅开二度”后, 陈东初知道了梅良玉的身份, 遂将其女陈杏元许配给他。谁料奸相卢杞竟奏请朝廷封陈杏元为御妹和亲番邦, 梅陈两家再次陷入困境。陈杏元坚贞不屈, 在赴番邦和亲途中于重台赠金钗, 诀别梅良玉, 又经王昭君魂魄指引坠落雁岩, 获救于邹家, 其后与梅良玉因金钗之缘得以重逢。最后, 梅良玉与陈东初之子陈春生金榜题名, 诛灭奸相, 报仇雪恨, 重振家族, 这正与故事题目“二度梅”的内涵相契合。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
10、 “梅意象”凝聚了“千百年来不同时代人们的人生理想与审美追求”, 不仅外在形貌能够“引发娱情悦目的审美效果”, 而且其“独特的风骨神韵”和“不媚世俗、凌寒傲雪的品格”也带给人们以审美享受和精神激励。因此, 在戏剧二度梅中, 遭奸相陷害的忠良之士被冠以“梅”姓, 可谓寓意深刻。在二度梅中, 梅是外在美与内涵美的结合体, 备受剧中人物的称赞。如在第一场中, 关于梅的叙事就非常集中。陈家后院“腊梅花盛开”, 陈东初命人“打扫一棵老梅”, 摆上齐备的“供物”, 举行“祭梅”仪式。之所以如此, 皆因陈家以梅来象征品德高洁的故人, 通过“祭梅”仪式祭奠屈死的忠良梅伯高。在陈东初“祭梅”的唱词中, 他直接向
11、梅倾诉衷肠, 以此表达对故友的怀念:“面对梅花泪满胸, 梅前洒你酒三盅, 想去年梅花树下谈国事, 今日里梅开不见梅良兄。”接着, 陈东初又借“梅品”来比喻梅氏人品:“梅花冰身玉质傲气高, 熬耐风扫过寒冬。”足见梅氏忠贞高洁、坚韧顽强的品德。“愿只愿梅家能如梅花样, 到来春千朵万朵迎春风”则用梅遇春怒放比喻梅氏必将复兴。“祭梅”之后花神出场, 将梅花打落, 陈东初以为梅花落地预示了“梅家翻身永无期”, 因而绝望, 要“看破红尘出家去”。面对家人的苦劝, 陈东初唱道:“若我不出家, 除非梅花重开, 贤侄到来。”花神被梅陈两家的祝告所感动, 亦因“梅陈两家乃是世代忠良”, 于是赐予“梅开二度”的稀世
12、景象。此后, 陈东初对梅家未来充满希望, 他唱道:“苍天不负忠良后, 果然梅花二度开, 看来梅家有翻身日, 不由下官喜满怀。”比喻是人类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格, 而喻体的选择总是与特定的民族文化有深层关联。客观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异同仅仅是比喻构成的一个基础而已”, 比喻的生命“取决于社会文化人的主体性”, 或者说“比喻的构成和创造要受到社会文化和人的主体性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叙事的喻体选择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取向, 例如以莲喻清新脱俗, 以菊喻隐逸清雅, 以松柏喻坚韧刚强, 以梅喻高洁傲骨等。传统比喻叙事中的喻体无论是何物, 其在民族文化心理中“都占有更高, 更重要的文化价值
13、”, 因此, 比喻的使用深受“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梅作为喻体具有稳固的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 “梅意象”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 如两宋时期就被称为“咏梅时代”, 宋代文人普遍具有“梅花情结”。据统计, 在全宋词中, “梅意象”出现的次数多达 3114 次, 直接以梅为题目的词就有 158 阕。文人“在词中借梅花抒发对人生、生命的深刻思索, 对时代、局势的深沉感慨”, “梅意象”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审美、思想、情感、文化等涵盖能力, 成为千古文人的特定符号,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例如, “梅意象”既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也是他
14、“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 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再如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词就“融入其人格象征”, 表现了他“高雅的人格情操”和“凄楚苦寒的身世之感”。陆游也是痴心向梅者, 其咏梅诗词有 165 首之多, 而落梅一诗更刻画了梅之铮铮铁骨和高洁忠贞, 寄托了诗人的人格理想。只有将二度梅放置在中国传统文化所挚爱和推崇的“梅意象”中, 才能真正理解剧中人物姓氏命名的深刻意义。在作品的巧妙构思中, 遭奸相陷害的忠良家族被冠以“梅”姓, 可谓取意贴切、寓意深刻。在二度梅中, 绽放的寒梅无论是外形姿态, 还是精神风骨, 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伦理意义, 因此被用来象征和赞美梅氏家族及其所代表的
15、忠良群体, 并以“梅开二度”预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世代忠良的梅陈两家必获复兴。三、以梅喻人喻事, 深化戏剧主题(一) 赞梅之色香风姿梅之魅力首先缘自其形貌风姿与清幽香气带给人们的感官愉悦, 进而引发独特的审美感受。自古以来, 赞梅者无不赞其色香风姿, 戏剧二度梅赞梅的视角选择与传统文人并无不同, 也是对梅的色香与神采大加赞赏。例如在“梅开二度”后, 剧中人纷纷赞美梅花的独特风姿与清幽香气。梅良玉首先看到梅花的“娇嫩”, 闻到梅花的“香气”, 他激动地唱道:“满树梅花重开放, 分外娇嫩鲜又香。”绽放的梅花分外娇艳, 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这是它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陈东初见到“二度梅”后也惊
16、喜地说:“啊, 夫人!你看梅花今朝更加鲜艳。”梅花给他的第一印象便是“鲜艳”的风姿之美。陈春生奉父命题诗写道:“梅树虽老枝干高, 白花红蕊香气飘。”相较而言, 陈春生对梅的观察和赞美是多方位的, 他既称赞了梅树的枝干全貌, 也赞美其“白花红蕊”及飘散的香气。(二) 赞梅之品格神韵剧中人物对梅的赞美并未仅仅停留在外形与香气上, 而是更加注重赞美其凌寒傲雪的风骨神韵。例如, 陈东初在祭梅的唱词中写道:“梅花冰身玉质傲气高, 熬耐风扫过寒冬。”他不仅喜爱梅的色香, 也赞赏其“冰身玉质傲气高”的“梅品”。梅良玉在“梅开二度”后题诗, 也赞颂了梅的风骨品格:“簇簇梅花数丈高, 天赐雨露下天曹, 狂风难敌
17、神威力, 二度梅花试比高。”陈杏元的题梅花诗并不着眼于对梅花姿色的描绘, 而是直接颂扬梅之风骨, 并直指“梅开二度”的深刻寓意:“春日梅花品最高, 不愧花中称英豪, 皇天不负忠良后, 故赐梅花放二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文人借梅喻人, 缘于梅花凌雪绽放, 冰清玉洁, 散发着英豪之气, 这与人们坚韧不拔、忠贞孤傲、自信豪迈的精神气质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 二度梅借助剧中人物之口赞梅, 赋予“梅意象”伦理道德层面的审美价值, 以赞颂“梅品”来颂扬高尚的人品。(三) 以梅赞忠良在二度梅中, 陈氏家族总是刻意地以梅喻人喻事, 以此赞颂忠良梅氏家族。在其看来, 梅就是梅家的象征, “梅开二度”便是
18、梅家复兴的预示。陈东初通过祭梅来祭故人, 并对梅家复兴充满希望:“只愿梅家能如梅花样, 到来春千朵万朵迎春风。”在他心中, 集风姿与风骨于一身的傲雪寒梅就是好友梅伯高及其家族的象征。所以, 当花神打花落地后, 他伤心地唱道:“我借梅花把兄祭, 一阵狂风花落地, 梅花好比梅贤侄, 狂风好比那卢杞, 我指望梅开梅家能翻身, 看来梅家翻身永无期。”正因对梅作为梅家象征的身份确信不疑, 陈东初才在梅花凋谢后伤心绝望, 甚至看破红尘, 决意出家, 而在“梅开二度”后又无比喜悦, 认定梅花所象征的梅家必能复兴。以物喻人喻事和借景抒情表意都是中国文人较擅长的叙事选择, 在传统人文精神的观照下, 花木草石等自
19、然景物都被注入了真情, 成为人们精神人格的隐喻和象征。在古典诗文中, “风景首先是文化, 其次再是自然, 它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在善感多思的古人的艺术境界里,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 文人赋予傲雪绽放的寒梅以不畏严寒、冰清玉洁、孤傲脱俗的“梅品”, 并以此象征和赞美忠贞坚毅、自信豪迈的人品, 故而才有“宋词可称一枝寒梅红遍天”之语。后河戏二度梅奇思妙想, 以梅设喻, 通过“梅意象”喻人喻事, 成功地表达了内涵丰富的思想主题。多年来, 后河戏二度梅一直在黔江这一多民族地区盛演不衰, 不仅成为各民族群众“塑造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 而且
20、在民族间发挥着情感沟通、文化交流、增强凝聚力的社会效应”, 从而有效促进了民族和谐与民族乡村文化的繁荣。注释(1) (1) 朱恒夫: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年第 5 期。 (2) (2) 曲六乙: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史 (上)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4 年版, 第 10 页。 (3) (3) 杨敏:雅俗共赏的后河戏, 重庆日报, 2016 年 9 月 4 日, 第4 版。 (4) (4) 杨如安:黔江后河戏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四川戏剧, 2013 年第 3 期。 (5) (5) 肖泽平:后河戏剧本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21、15 年版, 第 9-36 页。 (6) (6)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01 页。(7) (7) 刘大伟:从事物性比喻到事件性比喻, 修辞学习, 2002 年第3 期。 (8) (8) 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意象,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 5 期。 (9) (9) 王希杰:修辞学新论, 北京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141 页。 (10) (10) 孔祥馥:浅谈汉语比喻的民族文化性, 青海师专学报, 2005年第 2 期。 (11) (11) 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意象的主题史论稿,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61 页
22、。 (12) (12) 韩彩虹:宋词中的梅花意象涵容的文人精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年第 7 期。 (13) (13) 向恒萱、周晓琳:雪艳冰魂-稼轩长短词“梅”作的文化意蕴, 长春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4 期。 (14) (14) 张丹:姜夔咏梅词的人格象征意蕴,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年第 2 期。 (15) (15) 英西蒙玛莎:风景与记忆, 胡淑晨、冯樨译, 译林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67 页。 (16) (16) 梁刘勰:文心雕龙,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第 38 页。 (17) (17) 吴电雷:“梅”在唐宋词中地位的升迁,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年第 3 期。 (18) (18) 王鸣明:民族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戏剧,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