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非物质文化角度审视中医药发展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OO6 年 7 月第 27 卷第 7 期总箍 12从非物质文化角度审视中医药发展孔令万撒小虎张宗明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70068 一 O1据报道:近日,我国将中医理论,诊法,中药,针灸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进入工作程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消亡,它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继承上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继承.1 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不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的,而是从
2、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是否依赖于物质形态而言Il.非物质文化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_?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物质文化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并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的文化.通过上述对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药包含有很多古建筑遗址,遗迹,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但更多地容纳着大量的理论知识体系,实践观察方法,临床技艺,中药炮制技术等非物质文化.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 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特殊性2.1 非物质性或
3、无形性-lJ这里的非物质性或无形性就是指不需要以物质的形式来表现和传承.例如:中医药中的针灸技艺,推拿技艺等.物质文化与此不同,它的表现和传承必须依赖于物质形态,例如:中医古籍孤本的失传就意味着某种中医学术的失传.2.2 动态性或活态性-lJ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无须通过物质材料,而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亲身行为等方式进行的.由于非物质文化的动态性或活态性,以物质方式很难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全部表现出来,例如: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 四诊方法,其中的要领,体验,诊断时的情形,都很难用文字进行精确的描述.2.3 稳态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正因为无须用物质材料作为中间媒介转呈,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本
4、原性和本始性,使得传承具有快速与便捷的特点.物质文化的传承由于须借助物质材料作为载体才能进行,在传播过程中受物质材料本身不确定性的影响,总会有变异,失真,不能够保持原有的,本始的状态.因此,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较之物质文化的传承具有无可比拟的稳态性这一优势.3 对中医药发展的启示3.1 中医药教育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陕西省文化厅陕西西安 710004培养人才,教育先行.目前中医药教育形势喜人,规模空前,但中医药后继乏人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观我国第一批中医药院校成立早期培养出的中医药人才,却能涌现出一批中医大家,究竟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中医药中非物质文化的缺失是导致出
5、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非物质文化的无形性,活态性难以通过课堂式教育表现,只能以一代又一代人的 I:1传心授,心领神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方式,即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师承教育来表现和传承.而中医药高等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恰恰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忽视了表象下更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核心,轻易地否定了它,中医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随之出现了断层.非物质文化的无形性,活态性决定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教育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先生就曾提出,“如能把传统的师徒传授有计划的纳入现代中医高等教育范畴之中,就可弥补当前教学安排中的薄弱环节引.3.2 中
6、医药临床医学是-FI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尤为突出.由于中医药教育出现了问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的稳态性被破坏,20 世纪踟年代后成长起来的许多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并没有学习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至少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其中医药临床运用能力已经大打折扣,疗效甚难令人满意,为适应临床只得向西医理论药理求助.中医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逐渐偏离了临床.面对如今中医药临床疗效在不断下降,临床阵地在不断萎缩这一严峻形势,巩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扩大临床阵地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迫切需要.3.3 中医药科研搞中医药科研,要注意到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但在当今“科学至上观“光芒笼罩下的学术界里,人们对待一切科研对象的思
7、路都限制在唯科学的思维定势中.科研中若不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手段,若不深入到分子,基因层次就不能称其为科研.中医药研究要用还原分析的方法,要去搞一病一方,一病几型几方,还要加以“验证 “和“重复“,为科研而搞科研 ,对中医药临床并无多少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指导老师 )参考文献1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 J.河北学刊,2005,25(3):3435.2李舫.我国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N. 人民日报,加晒一 0427.3周仲瑛.谈中医治学与成才之路J.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5(4):189.作者简介:孔令万(1982 一),男,陕西汉中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4JL 脾胃疾病.收稿日期:20060329修回日期:20060522(责任编辑:徐承本)MadioinaandPhlI 唧 IHmmistSIVlediokEai),dul2006?vd.27?No?7?ToWlNo?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