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

上传人:暖洋洋 文档编号:1814275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渐行渐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企业规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System)的提法起源于西方,通过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规范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制订施行正确的经营管理方针和目标,保障企业各项资产、资金的完整和安全,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对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有一定促进。内部控制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持续良好经营和健康

2、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1、西方:西方的内控制度提法起源于 1934年。美国是内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像巴塞尔委员会这样的国际性银行组织对内控制度也特别关注。2002 年安然、世通等著名公司的崩塌是引起美国经济领域对企业内控制度重新正视和促进其全面规范化和进步化的拐点。由此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更是影响了整个西方甚至全球对企业内控含义的理解和制度的发展。日期 部门 名称 涉及主要内容1934 美国 证券交易法使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术语,作为根除“大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根本措施之一。1949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特别报告 内部控制开始就突破财务会计的范围,包括

3、了成本、预算等项内容。1958 美国会计程 序委员会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著名的内控制度“二分法”)。1986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总声明赋予内部控制新的涵义,涵盖了企业相关财务会计、经营管理、资产资源等多方面内容,几乎无所不包。1988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内部控制界定为“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1992 COSO委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 报告)提出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1997 巴塞尔委员 会 银行组织中内控 制度的框架 将 COS

4、O报告提出的内控制度的整体框架成功地应用于银行业。2002 美国立法机 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美国1933 年证券法、1934 年证券交易法做出大幅修订,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2、中国:我国的企业内控制度的提出源于 1986年,期间发展的过程和模式几乎是紧跟西方发展的脚步,经过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和惨痛教训的刺激,我国越来越将内控制度作为了堵塞漏洞、惩治腐败、规避风险的治本手段。日期 部门 名称 涉及主要内容1986年 财政部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对内控制度作了明确规定。1997年 中国注册会 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

5、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便于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1997年 国家审计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审计基本准则 将对内控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 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 新会计法 将内控制度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基本手段之一。2000年 证监会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 息披露变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政权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说明书正文中专设一部分,用来说明其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001年 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明确提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

6、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全面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建立和指引。从西方及我国的内控制度发展都可以看出:内控制度均为开始着重的都是对会计信息的控制,然后是从具体细分的执业规范到宏观的经济领域指引。内容和涵括范围从微观到宏观,从横向至纵向,逐渐扩大。3、我国企业内控制度现状。国内制度起源晚于西方,但发展方向与思路与其相仿,我国改革开放 30年来,经济实体领域上受国外资本入侵,经济思想领域受西方经济学派制肘。造成了我国企业内控制度也是在不停的向西方学习和靠拢,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统一的企业内控制度规范体系。三、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对西方、中国内控制度现状的反思

7、。1、西方:以具有西方经济代表性的美国来说,经过了 500多年的漫长发展,其资本市场、产业结构、经济环境等经过积累沉淀,都已达到了适合其自身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架构。美国的整个经济市场有如一个大作坊,分工细化,环环相扣,生产力结构决定了其经济利益凌驾于政府权利之上,政府不可能对其产生过多管制和干预,也决定了如果其中关键链条出现脱节,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1)西方银行、保险行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紧密相关,上述两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2002年,安然、世通等公司失足的背后,是美国银行业及保险业的重创以及民众寄托于大企业投资梦想的破灭。2008 年,花旗银行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风暴,是一

8、体化的金融经济体制监管的失效。次贷危机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但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美国金融市场的杠杆交易、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造就了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虚假繁华,也造就了一连串无法再由市场调节的经济矛盾。2)美国不缺乏企业内控的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宏观整体调控监管的缺位,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性决定的。但相对来说,美国政府对个体企业经济的监控显得简单且有效。如:美国税制以所得税为主,通过政府、银行、审计等几大部门的联合,就可全面的对企业经营实行监督制约。上述决定了西方企业内控制

9、度一是能较好的与政府外部控制结合执行,相对简单可行。政府对企业的监督更多是依赖经济利益的削弱惩罚。二是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主要以经济手段去规范企业内控制度即可。三是相对成熟规范的内控制度体系已经形成,在现有制度基础上不断进行修补完善,结合企业的经济利益产出目标最大化便能制订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2、中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存在着兼容并包的多种经济模式和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向外学习和吸收,寻找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有利途径,其中利弊并存:一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比较快速有效,但与实际经济个体联接虚位,监督脱节。二是中国经济行业多

10、样化且分散,不受具体某行业制约,受灾不至于引起连锁反应的经济崩溃。但现经济产业架构不合理对国家和企业的危害性日趋显现。三是中国企业良莠并存,发展参差,企业现代管理意识不强,内控意识不强。很多人心目中的企业内控制度可能就是西方企业内控制度,但西方企业发展至今,一个企业就有能力去建立起一个行业标准和规范,而且在垄断经济模式之下,西方企业可以以此规范带动全行业共同对此进行不断的细化、深入、研究和完善,甚至是政府的扶持协助,直至形成了行业及国家都承认和推行的规范。这无形中就将西方企业本身内控制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标准,政府、民众及相从企业三者形成完整的外部监督促进体系。缺乏行业标准和核心技术却恰恰是

11、中国企业最致命的要素之一。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道路,美国经济的前期是革命和战争,中期是科技和生产力,现在是经济领域的侵略,而且在经济性质上美国和中国迥然不同,西方政治经济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大部分是来自实际经济运行领域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在中国经济并未有如此丰富积累的前提下,单纯学习照搬西方模式的内控制度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国企业内控制度必须全面制订和规范,是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不是单纯的行业规范或者指标,而是对整个经济领域的涵盖指引。四、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新出台的企业内控制度的意义。2008年 6月 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

12、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将于今年 7月 1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该规范将为中国企业防范风险构筑一道“防火墙”,为我国企业首次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目前制定的 19个指引,包括组织架构、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指引;按照资金流,还提出了资金、研发、工程项目等指引;按照物流,分采购、销售、资产等指引;根据特殊行业,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引。企业和上市公司有义务按照内控准则和相关指引对外披露企业内控有效性情况此外,还专门提出了相关配套指引。就金融危机来说,不少国内专家都认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契机

13、,因为中国并没有处于危机的中心,虽然受到波及,但未至于沉没。但在危机的阴影下国内不少企业纷纷倒闭结业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正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急需变革的一面。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积极吸取国外经济发展优秀经验和鼓励扩大外来资本的登陆,成功的创造了经济起飞奇迹。但伴随着成功的背后也暴露了众多的潜伏危机:过度依赖外来资本,缺乏自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企业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盲目跟风的投资方向,落后的资金理财观念,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等等,这些都严重的拖慢了中国经济前进步伐,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实质上中国已沦为世界的一个大加工中心,当成本、人力、优惠政策等资源优势逐渐向第三

14、方发展中国家倾斜的时候,中国连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政府对新企业内控制度是涵盖全面不厌其烦的指引,是细致深入条条框框的制订,结合了现国内及全球的经济大环境,以最近政府新出台的多项政策和经济手段为导向,显现了政府整顿和变革的决心和努力,这些规范的意义包含了:一是行业标准的规范统一;二是企业经营信誉的建立;三是政府对民生信用的保证;四是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辅助;五是对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方向调整。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场优胜劣汰的战役,政府须趁此机会痛定思痛,剔除经济中的泡沫,大刀阔斧的进行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进行深层次的规范和引导,为中国提升在全球经济地位与定位制订战略。四万亿

15、经济救市方案、放松货币政策、新税制和新内控规范的出台,从资金到政策全面铺展,企业在适应新内控制度规范时须着眼于上述要点,制订内控规范时要与经济大环境和政府引导方向紧密相连。五、企业对新出台企业内控制度规范该如何应对。1、立足现状,与国内经济大环境及政府各项政策措施融会贯通。新企业内控制度规范首先提出的就是发展战略、企业定位、社会责任等方面相关。企业在制订内控制度时也必须先考虑经济大环境与相关经济政策1)从新出台的企业内控规范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内控绝不单纯是从经济利益目标出发,而是包含了对企业经营、发展、投资方向的指引,包含了对企业文化、信誉的构建,包含了对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要求,而在这背后

16、,政府与企业共同要承担起的是对社会民生的更大责任。2)中国经济发展至今,需要更大动作的变革和规范。中国经济多个领域尚存“潜在市场”,具备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保险业、银行业、环保能源业,而这些也是政府经济体制构建改革的着重点,新出台企业内控制度规范或多或少有着统一、导向的意味。3)在中国的食品、医药等领域屡屡曝出丑闻,保险业和银行业发展也陷入了特有“中国经济模式”的怪圈。企业内控的规范有助与企业间公平竞争,形成良性的经济环境,重拾民众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促进需求的扩大,推动消费市场、投资市场的发展。4)企业应尽快适应新企业内控制度,并应以此为企业经营和投资的着眼点宣传点。5)企业内控制度必先

17、树立榜样和信心,知名度影响力较大的企业是新出台企业内控规范的先行者。中国也需要一批这样的优秀企业,以点带面,把先进成功的企业内部控制理念传播开来。2、放眼未来,建立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内控制度。新内控制度规范化对企业自身来说,隐性的分为了内外两个部分,外部的影响来自社会、民众、政府、行业等多方面的间接监督,内部影响来自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命力延续的设计导向。就此看来,新企业内控制度更倾向了内外监督的共同结合。只是此外部监督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因素之上,而此部分内控制度的建立与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架构等企业自身管理息息相关。管理内控制度要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

18、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制订此部分内部控制规范可以与相关的质量认证体系(如 ISO认证)及绩效考核等管理系统挂钩。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3、固本溯源,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控制根本。企业的会计信息本来应是最有效全面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但由于我国企业外部受多头管理,相关政策繁复混杂,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管理层间欺上瞒下等情况也常有存在,以致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虚假失真。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必须真实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样才能有助企业经营者进行相关的正确决策,才能做到会计信息服务于企业,反映于大众。企业财务管理内控诸如财务信息披露

19、、财会人员道德素质等一直是内控的老生常谈,在此不多做赘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应注意现代化手段运用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引入,谨照真实、合法、完整的原则,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如使用 ERP软件,既可以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也可以使业务流程和财务处理透明化、公开化,使各阶层各环节可以进行有效的互相制约互相监督。4、继往开来,更新企业资金管理控制理念。国外以具有内控指引代表性的美国萨班斯法案来说,内容主要涉及对会计职业及公司行为的监管,使得其更像是一部会计改革法典。而我国自 1986年有提出过“内部控制”以来,一直也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从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着眼。但新出台的新企业内控规范

20、,有意无意的绕过了这一部分重点,专门的提出了按照资金流这一大方向进行指引。原因一是我国会计行业管理已日趋成熟,规章制度较为规范完善。二是资金管理始终贯穿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末,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企业中已将资金管理从财务管理领域中划分出来专门着重管理,而国内对这一方面的涉水较浅,是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他们简直是帮助过多家企业进行重整的咨询顾问朱丽亚盖勒,近日在利润杂志(Profit)中分析并归纳出 7点引致企业失败共同的因素,其中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占了 4点,包括现金流、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内容,企业资金管理内控制度也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1)内控制度要着重监督构建

21、科学合理企业资金管理体制,从资金筹措、配置、使用、优化结构进行监管,更新资金管理观念,与资金管理国际化理念接轨。2)资金管理中的中心理念“现金为王”,现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包括企业帐户及交易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内控制度要就以上方面从规划、控制现金流出发,加强对现金流的分析预测,强化企业现金流管理。3)内控制度应对资金集中管理进行监管,解决企业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一条线审批和监管制度,方便对资金的分配、使用、流向等情况进行随时监督。4)制订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应与财会管理内控制度融会结合,毕竟资金管理从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割裂开来。六、政府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制订监管应该适度,过度监管将使企业失去生命力和活力。中国企业最容易陷入的怪圈:容易被众多政策条条框框所限,从而不得不为了适应政策而去制订并不适合自身的规章规范,这无论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存在极大危害性。希望即将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更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更多的是对企业的指引和服务,使得企业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求真务实,同心协力将次规范不断修补完善,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国情,可增强企业生命力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力的一部指引。千万不可流于形式,沦为了政府政策的附属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企业内控的求索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道路,希望所有企业度过寒冬后,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