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11490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状元培优训练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3 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2 分)1、新闻里常说某条高速通车后,从 A 地到 B 地的车程从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两个小时,新闻里所说的“车程”此时含义是指的哪个物理量 ( )A时间 B路程 C速度 D平均速度2、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那么它前 2s 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2m/s D5m/s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 10 秒;测得第 5 秒末的速度为 9.0m/s,第 10 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4.5m/s B

2、.在后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1m/s4、从速度公式 v=s/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反比C随路程或时间而改变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5、甲、乙两车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 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v 乙 ,P、Q 间的距离为 s,则( )Av 甲 v 乙 ,s=16 米 Bv 甲 v 乙 ,s=8 米BCv 甲 v 乙 ,s=16 米 Dv 甲 v 乙 ,

3、s=8 米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3,速度之比为 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 )A9:8 B8:9 C2:1 D1:2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2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 s B4 s8 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 s8 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 s 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9、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 1400cm/s 的

4、速度飞行 B汽车以 50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 s 跑完全程 D从 0.03k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 s10、下列四个换算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1.5 小时=1 小时 50 分钟 B100 秒=1.4 分钟C1 千米/小时=3.6 米/秒 D180 厘米=1.8 米11、如图所示是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由此可判定,甲、乙的运动情况分别为(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一列火车长 200m,以 20m/s 的速度通过长 1800m 的铁路桥,这列火

5、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是( ) A.180S B.200s C.90s D.100s 313、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1,所用时间之比是 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l:2 B2:1 C2:9 D9:214、小刚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比赛,发令员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比赛时,计时员听到枪声才计时,计得成绩是 13.3s小刚实际跑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A.13.3s B.10.706s 13.594s D.13.006s1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 0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 乙 B两物

6、体在 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乙C两物体在 15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 20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16、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理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境,小车通过同一斜面 A、B、C 三点的时刻如图所示,已知停表每格为 1s,B 点是全程 AC 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 AB 段、BC 段、AC 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V ACv BC Bv ABV AC Cv ABv BC Dv BCv AB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9 分)17、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

7、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 6s 甲乙两物体相距 m418、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少“码”,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阜阳到蚌埠的公路全程限速 72 码,合 m/s19、“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 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 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0、2017 河北唐山一模)下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

8、息二: ;信息三: ; 信息四:跑步者的速度是 m/s;信息五:骑车者的速度是 m/s。三、实验,探究题(共 32 分)21、(6 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 0.2m(1)求出小球 B 在编号 3 至编号 7 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vB= m/s;(2)分别求出小球 A 在编号 1 至编号 3 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v1= m/s;小球 A 在编号 5 至编号 7 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v2= (选填“变大”或“变小”)5(3)小球 A 在编号 1 至编号 7 这段时

9、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22、(5 分)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_(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 A 处从静止释放,滚动 10m 到 B 处所用的时间为 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 B 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 10m 到 C 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和_(3)足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_m/s(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_23、(3 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

10、0.4 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 72 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则经过_m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 72 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24、(7 分)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 ,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 即停止。死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

11、时间,汽车需保持元素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 16 所示)6下表是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的很好的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 距离和停车距离。(1)研究上表中的数 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_、_和_ _就越大;(2)车制动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 _和_;(3)据以上研究 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驾驶汽车时_;_。25、(3 分)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实验,图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请你将表补填完整。(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路程(厘米) 运动时间(秒) 平均速度(厘米/秒)S180.00 t12.8 v128.6S240.00 t 22.0 v2S3S 1-S240.00 t 3 t 1- t 20.8 v3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速度/kmh -1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40 7 7 8 10 15 1750 9 9 13 15 22 2460 11 11 19 23 30 3480 15 15 33 43 48 58100 19 19 52 65 71 8472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 15 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

13、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6 分)(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2 分)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 S/cm 26时间 t/s 4平均速度 v/(cm/s) 154、计算题(共 7 分)27、 (4 分)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

14、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40 7 1550 9 2260 11 3180 15 49100 19 73(1)当车的速度为 80km/h 时人的反应时间为 s(2)若速度为 100km/h则前后车距至少应不少于 m28、(3 分)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 2.56s 反射回来,则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 1.5108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8五、综合题(共 20 分)29、(4 分)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

15、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 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 84 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这个过程用时 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30、(6 分)一辆轿车正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轿车经过某地时,发现路边有如图 16 所示的标志牌.(1) “南京 40km”的含意是_. “120”的含义是 .到达此地后,轿车以 40m/s 的速度向前行驶,这是否违反交通规则?(请写明判断依据)(2)如果要求这辆轿车从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南京的时间为 24 min,则该轿车

16、的速度应是多少 km/h?31、(6 分)计算: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 20 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3)若出租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则 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9TAXI 车费发票车号码 苏 A8888 日期 2012-5-28上车 10:00 下车 10:10单价 2.40 元 里程 6.0km金额 18.00 元32、(4 分)李红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平直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把对应的时刻记录下来,数据如下表:里程碑数 10km 20km 30km 40km 50km观察时

17、间 06:30 06:45 07:00 07:20 07:39(1) 汽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2) 求汽车在后 30km 内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D 6、B 7、D。由图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B 项甲、乙处于静止状态,C 项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项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选 D。8、D 9、A 10、D 11、A 解:频闪照相两个球的图象之间时间间隔相同,由图可知,甲图象,两个物体图象间的间隔相同,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象,两个物体图象间的间隔越来越大,说明该物体速度越来越快,做加

18、速运动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2、解:火车通过大桥要运动的距离:s=L 车长 +L 桥 =200m+1800m=2000m,由 v= 可得,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 = =100s故选 D1013、D 解:已知甲乙通过的路程比和时间比,根据公式 v= ,可得甲乙的速度比:v 甲 :v 乙 = : = = =9:2故选:D 14、【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由 v= 得:声音传播 100m 所需时间:t= =0.294s,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 运动员 =t+t 声 =13.3s+0.294s=13.594s;故选 C15、C【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答】解:A、由

19、图象看出两同学在 010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 v 甲 v 乙 ,故 A 错误;B、据图可知,物体在 1520s 内甲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 B 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 15s 末相遇,且 0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 100m,且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C 正确;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两个物体在 15s 末相遇,故 D 错误故选 C 16、D【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知,假设小车通过 AC 的路程为 s1=12m,则通过

20、AB 和 BC 的路程均为 6m,由图可知,通过 AC 所用的时间 t1=8s,通过 AB 的路程用的时间 t2=5s,通过 BC 的路程用的时间 t3=3s,则 vAC= = =1.5m/s;v AB= = =1.2m/s; v BC= =2m/s计算可知,v BCv ACv AB 故选 D二、填空题 17、 东 30 18、 【解答】解:由题意知,72 码=72km/h=72 m/s=20m/s故答案为:2019、【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根据公式 v= 计算平均速度;(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

21、的11【解答】解:(1)长江索道全长 s=1165m,单程运行时间为 t=233s,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v= = =5m/s(2)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游客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游客自己是运动的故答案为:5;运动20、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骑车者的速度比较快;8;13 .3三、实验,探究题21、 22、 解:(1)因为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所以他肯定会由此相反的猜想出: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足球运动的时间和长度,时间用秒表来测量,长度用刻度尺来测量;(3)足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v= = =1.25m

22、/s;(4)他在实验中没有让足球在同一位置滚下,由于足球在不同位置向下滚得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他并不能准确的探究出足球运动得快慢与足球里的气是否充足的关系故答案为 (1)快;(2)刻度尺;秒表;(3)1.25;(4)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23、8 0.7 变慢 24、(1)反就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2)速度、地面的干湿程度(3)合理即可 25、(1)12路程(厘米) 运动时间(秒) 平均速度(厘米/秒)v220.0v350.0(2)增大 26、(1)甲至乙位置 乙至丙位置 甲至丙位置路程 S/cm 64 90时间 t/s 2 6平均速度v/(cm/s)13 16(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23、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 四、计算题 27、 (1)0.675 (2)9228、3.8410 8m 500m五、综合题29、30、(1)此地距南京 40km 限速 120km/h 40m/s=144km/h120km/h 违反交通规则 说明:无依据不得分,使用其他方法得出结论参照给分(2)t=24min=0.4h v=s/t=40km/0.4h=100km/h 31、(1)t=10min (2)s=6000m13V= s = 6000m =10m/s t 600s(3)s1=v1t1=10m/s1800s=18000m 32、(1)不是 因为运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不同(2)9.26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