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解学而优则仕2007-04-27 06:38正解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中华先哲孔夫子的学生子夏所讲一句名言的一半;人们多提到这一半,过去我们对它讨论、“批判”也比较多,而“理解”却多有偏差,所以我要研究“正解”即正确地理解它。谈论孔门儒家学说,本应该放入 中国传统文化乱弹;只是我那本书已经编好、计算机激光打印了,而到早几天才起意写这篇。从另一头说,它在我国发展成了“读书做官论”,影响更大,我这次主要想联系起来谈,而这又和“人性人欲”密切相关;列入 人性人情纵横谈书中,似乎也颇好。我们看,子夏讲的原话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见于论语子张。杨伯峻先生 白话四书 译之为:“做好了官,有
2、余力就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纠正了过去一般人以为的“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去做官”、因而演变出“读书做官论”的错误。不过,杨伯峻先生这样直译,并未完全传达出子夏那句话的意思;一般人即使读过翻译正确的白话论语,仍然可能误会子夏原意。正确理解子夏这句话,先要弄清他所使用的“学”、“优”、“仕”这三个概念。“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饶”;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补充了“优裕”,引申为“优游”。杨伯峻先生译成“有余力”,对。一个人熟悉地掌握了某种东西,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他也就“有余力”,有“余暇”,也就是有了较多的、可以做另外的事情的时间。“仕”,许慎解为“学”;段玉裁补充解说道:
3、把“仕”说成“做官”,是现在人使用的含义;在古代,“仕”和“士”都有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的意思,那也就必须“学”也就是“觉悟”。把“仕”和“学”分开讲,应该是论语时期才开始的;许慎解“仕”为“学”,还是采用的古代含义。综合考虑上述意思,子夏讲的“仕”,应该不单只是指现在行政学意义上的“做官”;而应该是指所有的“公教人员”,也就是国家选拔、认可的,在社会上担负着管理、教育人民的职责的那部分工作人员。“学”,许慎解为“觉悟”;段玉裁补充说:古代,“学”字从“教”字来,“教”和“学”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字。“教”,是使别人觉悟;而教人者必须自己先觉悟,那也就是“学”。古代的“学”字,写为“斆”,是“教
4、”字的衍化,主要指使人觉悟;秦代以后,去掉“反文”,主要指自己通过学习而觉悟,就和“教”成为相对概念的字了。我写 孔子之“学”学什么(编入中国传统文化乱弹),已经做了探讨:孔子儒学的“学”,不是现代汉语“学习”这个词的泛指含义,而是有着特定的内涵;那就是,学习做“人”、做“君子”,也就是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合格成员。孔门儒学的“学”,从熟悉掌握做“君子”的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觉悟”到自己的人生责任,并且逐步学习掌握那一整套作为君子的“为人之道”。那么,为什么要“仕而优则学”,从事公务有余暇才学习呢;难道从事公务者就不要“边干边学”、“从干中学习”业务知识吗?
5、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具体的业务知识,以孔门儒学的观点看,那不是“学”,而仅只是“术”;“术”即方法、技能,也就是业务知识,那是“出仕者”必须要花费时间认真钻研,才能办好公事的;“出仕”初期,处理公事、钻研业务,忙得宵衣旰食,哪儿还有余暇时间去“学”、去“觉悟”、求取“为人之道”的更高层次呢?孔门儒学“为人之道”有层次;那层次,我以为就是孔子自我表白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儒学圣人从十五岁开始,毕生不断地“志于学”,已经达到的高境界。儒学后人,“希贤希圣”,也就应该如此追求。“出仕”担任了一定的公职,那只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并非思想道德方
6、面的修养、“觉悟”也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因此,立志上进的“仕而优”者,就应该也必须继续“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觉悟”。这样的“仕而优则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精粹。看看我们现在的一些公务人员,别说工作余暇很少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素质和修养;就是丢开负责的工作,也要“挤时间”去玩耍娱乐、追求感官刺激。那后果,还要提吗?我们一直号召“反封建”,一些封建糟粕仍然大行其道;而一些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却被“泼脏水而连带丢弃了盆中婴儿”,可惜。以下来说“学而优则仕”。我们先看论语先进的一个例子:孔子大弟子之一的子路,掌权后安排同学子羔去做“费宰”也就是“费”那个地方的主管官员;孔子却批评子路:“害
7、了那人的孩子”。子路有了权,“照顾”自己同学去做官,这既是“举其所知”,又是顾念学友情分;这是“好事”呀,老师孔子为什么却要批评学生子路呢?据前贤研究,是由于孔子主张:应该“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要学习修养“有余暇”即有一定成果了,才能去“出仕”、管理和教育人民;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子羔,学习修养还不到家,还不够条件去从政。子路安排他,勉强地去从政治民,就可能:一、由于学问未成,公事办理不好,害了费地的老百姓;二、学问未成,处理公务难免捉襟见肘,忙得焦头烂额,无暇继续学习、“觉悟”;这样将会耽误子羔“为人之道”的学习修养,使他不能有所成就。所以责怪子路“贼夫人之子”。再例如,我们新中国各级各类学
8、校的正式教师,都担负着“教书育人”重大责任,所以,正常情况下,历来都是实行“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要当教师者,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修养,具有比较广泛而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相应科目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师德”,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教学方法;经过相当时间的实习,“组织上”考察,认为“学有余力”,具有了一定“为人师表”资格,颁发给“教师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当教师。由上可见,“学而优则仕”,从必须“优”即能够胜任,才能够“仕”这一面来看,是应该的,并没有什么不好哇。中国历史上,可能是由误解“学而优则仕”开始的吧,很早就引申出现了“读书做官论”;意思说:下功夫努
9、力读书,取得优秀成绩,就能去做官,管理和教育老百姓,成为“人上人”。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也。从人性的角度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样宣传“读书做官论”,本身也并非不好,我以为。人,追求上进,实现自尊自信,这是人性完善的需要。“做官”,正确地说应该是参与管理社会,教育人民;若从正当途径获得“公职”,就是本身具有较高素质的表现;因此,认真“读书”取得好成绩,通过国家选拔考试而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这怎么能说不好呢?国家选拔考试规定的“必读书”,属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应该继承发扬;这些书若没有人去认真读好、钻研,继承发扬,又怎么谈得上“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延绵
10、不绝”呢!中国古代,从秦、汉到魏、晋,人才的选拔权一直被贵族、“门阀”所把持;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第”,一般老百姓要想成为统治阶级成员,就好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隋唐开始,以“诗、赋、策论”考试“读书人”,选拔文官,创立“科举”制度。宋朝以“经学、奏议”考试和选拔“士子”,开始建立较为完备的文官选任制度。明、清两代,国家科举,规定必读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写作“代圣人立言”的短文即所谓“八股文”,通过儒学生员(秀才)、乡试举人、国考进士的各等级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官员和“官师”(县学教谕、府学教授、国子博士等)。即使出身农户、渔家、手工业者等“寒门”,只要“读书”优秀、考试合格,就“一
11、跃龙门,身价百倍”,成为了统治阶级成员。这样的科举选拔制度,超越了“贵族”和“平民”、统治和被统治的铁定界限,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是“人”打破等级界限,走向“人人平等”的重要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读书做官论”,好得很呀。我国古代这种主要通过科举选拔而建立起文官制度,在近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赏;西方国家借鉴、汲取它,建立起了他们的现代文官制度。我国封建社会“读书做官论”不好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从封建统治者这一头说,是“牢笼”天下英才,消弭民间“造反”意识,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据说唐太宗看着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众多“士子”,就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12、”而从读书应试者这一头说呢,就是多数人想要“做官”的目的,一开始就不对。孔门儒学培养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出仕”担任公职,必须仁爱人民,热诚公务,尽忠职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杀身成仁”。可是,人,毕竟先是“人”,而不是“君子”;人,具有“饮食、男女、游戏,自尊、自信、合群”这些基本“人性”。“自尊、自信、合群”,在社会上表现出来,往好的方向发展,人可以成为君子、贤人直至“圣人”。而基本人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成为“人欲”,却更常常容易往不怎么好甚至坏的方向演变。天天要“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因而,在物质生活,在“享受”享
13、乐方面,人,最容易“攀比”;欲望无穷,追求得越来越凶。封建社会,“做官”,不但能拿国家“俸禄”,生活无忧,还受人尊敬,“光宗耀祖”;而且能够“掌权”。而在商品经济社会,如果缺少有效监督,必然存在“权、钱交易”;有“权”能够换来钱,“权”越大捞钱越多;各方面的生活享受和享乐,欲望就容易得到满足。于是,很多人把“升官发财”联在一起,“读书做官”以获取“荣华富贵”,几乎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心理本体”的重要成分。宋代思想家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演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痛切地谈到了这一点。陆九渊指出:一些人揣摩上级的喜好厌恶,削尖脑壳往官位上爬;当官以后,并不关心人民疾苦,也不
14、尽力办公事,而是只计较官职大小,专讲求工资福利多少。这样的人,即使天天读的都是孔孟儒学圣贤的书,实际上,也仍然与圣贤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那么,真正修习孔门儒学的“君子”之道,“学而优则仕”,做好官,应该怎么做呢?陆九渊提出:“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因而要求:学习圣贤、立志从政者,必须深自反省,端正做官动机,做到“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陆九渊这次讲学,使当时听讲者感动,甚至落泪!可见,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并非起头就不好。问题是,看你抱着什么
15、目的去追求做官,是只想大捞个人私“利”,还是心存国家和人民的公“义”;做官以后,再看你是否能够秉公办事、为国为民。在我们当今社会,我认为,“学而优则仕”仍然是科学的;难道,不学无术者,能够当好“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人民教师吗?!就是“读书做官论”,在当今社会,也仍然具有较大的合理性。那些连小学初中课本“书”也“读”不好的人,能够在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做官”,搞好现代管理吗?!问题是:第一,并不是只要“读书”优秀就能“做官”;第二,看你“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第三,看你想要“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去“做官”。官员和老百姓,管理和被管理,统治和被统治,社会上实际存在的这两极,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情况,能否有所改变?“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能够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真正实现“民主社会”的那一天,会有吗?二五年十二月八日附谈:有位青年人告诉强巴他过去对“学而优则仕”的理解:学习完了,最好的出路是去做官。这是他老师教的还是他自己“悟”的,强巴忘记了问。 不过,这种解读,一定是“官本位”观念特别重的地方、时代的影响。 强巴也听过另一种“笑谈”父亲教育儿子:你要努力出息,长大经商办实业发大财;别学后头苟二家小子没能耐,长大了只能去做官! 历史总是今天的人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