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97492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A 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 请 评 审 书项 目 类 别: 规划基金项目 学 科 门 类: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课 题 名 称: 中国云南省社会 经济发 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 项 目 负 责 人 : 潘玉君 所 在 学 校:(盖章) 云南师范大学 系列名称: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申 请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30 日 教 育 部 社 科 司 制 2007 年 6 月23项目承诺书1、 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2、 如获准立项,同意以本表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照表中填报的研究内容和时间如期完成研究任务。3、 遵守教育部有关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

2、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4、 同意在项目结项时将本表所列的研究与调查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教育部并由教育部无偿使用。申请者(签章):年 月 日4填 表 说 明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本表所涉及学科代码请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以下简称国标代码)填写。2、封面“项目类别”:选择“ 规划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其中之一填写。 “学科分 类” 选择下列之一填写:( 1)管理学;(2)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

3、(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港澳台问题研究;(23)国际问题研究;(24)交叉学科/综合研究。3、研究方向:按照国标代码中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填写,如没有三级学科,按照二级学科填写。填写方法如“魏晋南北朝史(770.3020)”。4、研究类别:选择“ 基础理论研究”、 “应用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其中之一填写。5、最终成果形式:按下列成果形式填写,最多填写 2 项:专著、编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著作、译著、系列 论文、研究或咨

4、 询报告、音像软件。6、申请书(A 表)及匿名评审表(B 表)统一用 A4 纸印制,左侧装订。A表、B 表单 独装订。5姓 名 潘玉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01职 称 教授/博导 所在教研室 区域可持续研究发展所职 务 副所长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学士申请人外语语种 俄语,熟练 专业领域经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区域现代化、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补偿等申请者承担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情况以及完成情况项目来源类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是否完成国家社科学基金 中国云南省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现代化进程 研究 2002 正办结题省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云南省经济.发展的

5、区域差异及其现代化进 程研究 2002 已经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 2001 已经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 20 世纪地理学基础研究(侧重区域发展及其 基础) 2005 正在进行申请者本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 900 字)61、潘玉君.地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一版第三次印刷2、赫维人、播长君甲新人文地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08 月3、武友德、潘玉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4、潘玉君、武友德等.可持续发展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6、 04 月5、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间题.光明日报,2004 年 11 月 9 日6、潘玉君、武友德.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试定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4)7、潘玉君、段勇.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5)8、潘玉君、武友德.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基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6)9、潘玉君、武友德.地理学的发展:模式、动力与趋势.人文地理,2002,17(5)10.潘玉君、武友德.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科学学研究,2003, 21(5)11、.潘玉君、张谦舵.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 2

7、3(4)12、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2003,23(3)13、潘玉君.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的地理学范式.经济地理,2005, 25(1)申请者以及所在学位学科点情况(是否博士点梯队中副教授以上人员,限 200 字)潘玉君教授,于 2000 年引进到云南,为云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我校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方向)、自然地理学 (区域系统开发方向)和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有悠久的历史,现正在积极申报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等方向)博十点,可望获得批准。本研究方向有副教授以上的

8、人员 18位。院系所负责人(签章):明庆忠7课题名称 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研究方向 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 研究类别 规划基金项目计划完成时间 2005.07 最终成果形式 2007.07申请经费总额 500 万元 其他经费来源 可部分共享其他经费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限 1600 字)8一、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生态足迹:基本含.义和主要情况生态足迹 ,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等在 1年提出并在 1 年由 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人群、某个城市、

9、某个区域、某个国家) 的生态足迹是指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物质资料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质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生产性生态足迹和消费性生产足迹。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态足迹与其自己所拥有的生态承栽能力进行比较,可以判断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否具有大生态安全性:(1)如果,生态足迹=生态承载能力,那么,大生态安全出现危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出现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2)如果,生态足迹成生态承载能力,那么,大生态安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持续稳定、可以支撑社会经

10、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研究与趋势:函待开拓与系统研究在国外,已有近 20 个国家利用生态足迹计算各类承载力间题,WWF 和 RP 自 2000 年起每两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生态足迹资料。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积极的开展,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等空间尺度开展。1 年,在 中对全球人类可利用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占用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世界上 52 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2000 年 WWP 出版的 书不仅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 1961 一1 997 年的各类型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维的动态分析,而且对世界上超过 100 万人口的 1

11、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测算和人口规模的类型分析。在区域和城市层次上,Folke 等以欧洲波罗的海流域 29 个大城市为研究案例; 等对伦敦生态足迹的研究 ; 等将生态足迹指标应用于瑞典及其亚区,改进了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等计算与分析了贝宁、不丹、哥斯达黎加和荷兰等国家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概念于 1 年被引入我国,很多学者,如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杨开忠、顾传辉、李利锋、王书华、播玉君等分别对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并进行研究,并较多地集中在我冈的西部地区、台湾省和地区级尺度的研究,城市研究也停留在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测算。再者,目前的研究多属于静态分析,少有进行

12、时问维的动态分析。对于以整个省域及其次级地域系统为研究区域并同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工作尚鲜见。生态足迹的研究趋势为:考虑大跨度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逐步加强; 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不断修正、完善计算方法;与反映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结合,以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城市和家庭、个人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同时,我们发现生态足迹的既有的研究及其成果没有考虑到地域结构问题,这是突出的缺点。而将生态足迹与地域结构结合起来,并长时段地系统研究“资源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经9济落后”省区(如云南)的研究尚无前人的研究,亟待开拓与系统研究。二、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项原始创新性和集成创新性的研究,将对“生态足迹理论”

13、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生态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区域) 发展理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项研究囚可以为云南省和诺社会发展纲要的科学制定与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也可以为后发达省区提供科学借鉴,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三、主要参考文献中文文献 45 篇,外文文献 65 篇。10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限 1800 字)“资源环境美丽富饶而社会经济落后贫穷的边疆多少数民族省区” ,在 21 世纪如何紧跟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逐渐实现全面小康呢?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统一提出了艰巨的课题。我们

14、认为,必须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一一必须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必须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一、基本内容“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这项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关于“云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时间序列 ”的研究、关干“云南省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及其时间序列”的研究、关于“云南省的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及其时间序列”的研究、关于“云南省及其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的变化的动因机制”的研究和关于“云南省的区域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的研究。1、关于“云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时间序列”的研究本课题拟在获取全球性、全国性和省区性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再配合各种调查

15、方法以获取相关的系统数据,计算出云南省近 20 年以来的“每年的生态足迹” 、 “生态足迹的变化的历史过程”和“生态足迹的变化的未来趋势” ,从而动态地揭示出云南省不同时期的区域状况。2、关于“云南省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及其时间序列”的研究本课题拟在获取云南省及其各地市州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其它的调查方法以获取数据,计算出云南省各地市州近 20 年以来的“每年的生态足迹” 、 “生态足迹的变化的历史过程”和“生态足迹的变化的未来趋势” ,从而动态地揭示出各个地市州不同时期的区域状祝。3、关于“云南省的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及其时间序列”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逐年计算出云南省各地市州的生

16、态足迹的地域差.异即地域结构、地域结构的变化的历史过程和未来变化趋势。同时,根据生态足迹进行区域类型的划分,建立云南省的生态足迹的类型系统和地域系统。4、关于“云南省及其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的变化的动因机制”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云南省及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的变化、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的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同时,将云南省历年来的生态足迹(第 1 项研究) 与云南省历年来的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第 3 项研究 )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探索地域结构与地域功能之间的关系。5、关于“云南省的区域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提出通过要素协调和区域协调进而实现云南

17、省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的基本对策。二、重点解决的间题(一) 本项目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1、特色:“独特的区域类型 ”和“整体功能一地域结构”的思想本项研究将 20 世纪 90 年代末由加拿大经济学家 和 Wackemagel 提出的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与我们于 2004 年提出的“将生态足迹与地域结构结合起来的”的思想统一起来,进行关于“生态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经济贫穷落后”的省区(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2、创新:原始创新性、集成创新性和二次创新性11国内外对“生态足迹与地域结构”的综合研究尚鲜见研究成果。我们是针对云南省这样的资源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经

18、济贫穷落后的省区进行长时段的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尚未检索到有关文献。这表明,这项研究具有集成创新性和二次创新性。我们于 2004 年提出,大生态安全还必须考虑地域结构的问题大生态安全及其地域结构。经联机检索,国内外尚没有将“生态足迹与地域结构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我们的这一学术思想得到中国科学院有关院士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评价,(被) 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方向,并鼓励我们在这一方向上开拓研究。这表明,这项研究具有原始创新性。(二) 重点解决的问题1、问题 I:应用间题“美丽富饶的资源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的云南省怎样才能确保“生态足迹墓生态承载能力”即大生态安全,这是本项研究所必须重

19、点解决的第一个间题。2、问题:理论问题以云南省的性态足迹与地域结构”之关系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在基础理论上,提出“地域结陶及其优化” 、 “生态足迹.与地域结构之间关系”等可以为其他地区借鉴和运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理论” 。这是本项研究所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12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 (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计划、中期成果(限 1800 字)一、思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并提供决策支持报告的技术路线1、符号设定A 一理论分析,B 一确定计算项目,C 一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D 一扶取计算数据,E 一查阅统计资料,F 一云南省及其各地市历年的生态足迹计算,G 一区域差异、

20、类型研究及其成因分析,H 一地域结构分析,I 一结构与功能关系分析,J 一决策分析, K 一相关的学术论著和决策支持报告口 02、技术路线二、方法一一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本课题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除了传统的地理学、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外,还将结合相关信息学科和横断学科的方法,进行交叉、整合、系统地研究。主要方法有:理论与实地考察分析法、统计资料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间卷调查法、离差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即 II-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 即 GIS技术以及 SP SS 社会分析方法等。三、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

21、法:资料系统的建立和综合集成的应用本课题中,一个主要的间题就是相关的生态足迹计算数据的获取,生态足迹方法最初是用于国家尺度的研究,需要许多全国性和整体性资料,尤其是进出口的资料。然而,对于地区尺度的研究而言,很难获得与全国性资料相一致的数据,而且,完整而准确的局部进出口贸易和消费数据更难获得。对于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课题拟将进行发放间卷调查和总结、借鉴其它相关研究成果等方式,再结合可能的统计资料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在本课题中,各地市之间的地域结构与整个区域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本课题拟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灰色系统理论中的诸多方法并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最终解决好这一问题。四

22、、前期工作基础;比较坚实的基础和初步的研究成果为了从事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和中请到高层次的科研课题,我们进行了六年的学术准备、资料准备和研究准备,于 2004 年申请到一项关于生态足迹的探索性研究的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云南省生态足迹的时空结构的初步研究。 1、资料基础13已经建立了有关资料的目录库、有关资料的资料库,包括:(1)云南省自然地理资料库和日录库, (2)云南省人文地理资料库和日录库, (3)云南省区域生态资料库和目录库,(4)有关区域的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料库和日录库,(5)有关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资料库和目录库。2、设备基础云南师范大学拥有云南省内最

23、为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可以很好地完成有关分得分析和计算工作。3、课题基础(1)主持完成了: 阔家社会基金课题“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共现代化进程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匹配课题)“中国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等 5 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国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与现代化进程研究” 、 “可持续发展的规范研究”和“中国云南省生态足迹的时空结构的初步研究”;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云南省社会发展差距及其现代化进程研究” 。(2)参加承担并已经完成所要承担的研究工作的课题有: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以

24、中国云南省为例”;国家教育科学课题“中国云南省生态伦理教育实证研究”;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云南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研究” 。(3)正在主持承担的课题主要有: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地理学基础研究” 。4、学术奖励与此相关的学术奖励主要有:(1)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社会科学一等奖 l 项、省优秀社会科学三等奖 5 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l 项等省级学术奖励。(2)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 项等学术奖励。5、中期成果初步认清了云南及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及其时空结构:(l)云南省和

25、各地市州的生态足迹呈加速增长;(2)云南省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呈加速增加。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经发表和将要发表学术论文 5 篇。五、研究工作计划详见本申请报告的第五部分1415四、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限 800 字)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共享,本课题的有关资料,我们已经建立了有关资料的目录库、有关资料的资料库。包括:(1)云南省自然地理资料库和目录库,(2)云南省人文地理资料库和目录库,(3)云南省区域生态资料库和日录库,(4)有关区域的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料库和目录库, (5)有关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资料库和目录库。五、调研计划,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周期、调研报告

26、的完成时间。 (限 1000 字)l、2005.07 一 2005.12理论分析:根据区域人口实际情况,分析并确定计算项目;根据确定的计算项目分地区、分年限收集计算数据。2、2006.01 一 2006.06计算云南省 1983-2006 年各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基础数据;计算云南省各地市 1 983 -2006 年各年人均的生态足迹基础数据;完成相关论文。3、2006 .07 一 2006.1在云南省及其各地市 1 983 -2006 年各年人均生态足迹基础数据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进行区域类型研究;完成相关论文。4、2007.01 一 2007.03云南省及其各地市的生态足迹

27、的变化及其原因、机理分析;分析云南省区域系统的地域结构极其变化;地域结构与区域系统功能的关系分析;完成相关论文。5、2007 .03 一 2007.06研究与咨询报告:根据云南省及各区域情况进行对策研究;学术论文与著作:完成相关论著。1617六、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限 700 字)一、预计去向1、理论去向: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学术论义:2 篇学术论文(拟在重要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著作;1 部学术著作(拟在科学出版社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应用去向: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1、提供给云南省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并通过其提交给国务院有关部委;2、提交给阔务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二、使用范围云

28、南省省委和省政府为了云南省在 21 世纪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超前的研究,其中的任务之一是,保卫云南的大生态安全和维护云南省社会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这项研究结果的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应用范围是为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的最高决策者提供可以直接参考的科学依据。这项研究的具体结论,还可以成为编制云南省有关发展规划的重要的科学根据。七、经费概算(单位:万元)类别年度 合计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合计 5.00 3.50 1.50图书资料费 2.30 1.80 0.50调研费 1.30 1.00 0.30文具费 0.15 0.10 0.05上机费 0.40 0.20 0.20成

29、果打印费 0.50 0.20 0.30小型会议费 0.35 0.20 0.1518需要购置的仪器和设备名称 数量 金额(万元) 年度19八、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姓名 职称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分工情况 签名泰侠 研究员45 管理学 云南师范大学 参加基本内容 1、5武友德 教授 42 区域经济学 云南师范大学 参加基本内容 2、4陈永森 教授 72 区域地理学 云南师范大学 参加基本内容 3、5角媛梅 副教授32 区域生态学 云南师范大学 参加基本内容 4、5华红莲 助教 27 自然地理学 云南师范大学 参加基本内容 1、2以上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

30、版社、出版日期。 (限900 字)20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可持续发展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绿洲景观空间邻接特征与生态安全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4(1)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子,生态学报,2003( 1 )我阔西部不发达地区自然资源要素转换的若干思考.人文地理 2003(3)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l)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地理研究,2002(5)亚热带山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实证研究.山地学报,2002(3)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2003(1)云南昆明市第一

31、次现代化实证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4)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的地理学范式.经济地理,2005(1)云南省社会发展区域差异及其现代化进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2004(1)非均衡理论在云南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2004(1)21校学术委员会意见(课题意义、课题负责人及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完成改课题的条件等)限 200 字云南省在 21 世纪中较大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大生态安全的维护。该课题按照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地域结构理论与方法对云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时空结构进行大时空尺度的系统研究。课题设计科学合理,

32、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原始创新性和集成创新性。潘玉君教授于 2000 年引进到我省,是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求实创新的探索精神,他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多的学术成就。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坚实的学术积累。校学术委员会公章主任签章:2007 年 7 月 25 日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意见(报表内容是否属实;学校是否能够保证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条件与时间;是否同意对申请人在研究周期内完成预期工作提供信誉保证) 。本报表内容属实。我校能够保证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条件与时间,同意对申请人在研究周期内完成预期工作提供信誉保证。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学校主管校长签章2007 年 7 月 26 日 2007 年 7 月 27 日22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其他部委教育司社科研究管理部门意见(是否同意申报并对课题进行组织管理)单 位 公 章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