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大纲(设计类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专业: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可列小标题,不超过 300 字。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包括教学时序联系、内容联系,不超过 150 字。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可按课程理论内容简述,突出教学重点、深度和广度,一般不超过 1500 字。本段文字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按照教学方法特点,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严密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地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四、课题安排课题名称:课题阐释:课题目的:课题内容及要求:(注明:如课程中安排多项课题,则
2、按照课题 1 名称,课题阐释;课题 2 名称,课题阐释,方式撰写)五、课程作业提交要求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规划作业的形式、数量等。课程作业提交内容:课程作业提交要求及形式。六、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超过 100 字。七、学时分配可按教学章次列表(如下,列数不够可增加,多余列要删除) 。课题安排 内容简介 学时课题 1 第 1 阶段课题 1 第 2 阶段 课题 2 第 1 阶段课题 2 第 2 阶段八、几点说明1、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复杂部分提出必要的教学建议;对教学方法给予适当的提示,不超过 1000 字。2、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执笔人: 教研室:三维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设计类课程)课程名称
3、:课程编号: 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专业: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可列小标题,不超过 300 字。 )三维设计基础是设计学所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研究三维空间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它揭示了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了三维构成的基本原理。本课程通过对三维形态构成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三维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与规律,提高对立体形态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与空间构成的能力,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包括教学时序联系、内容联系,不超过 150 字。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二维设计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可按课程理论内容简述,突出教学重点、深度和广度,一般不超过
4、1500 字。本段文字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按照教学方法特点,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严密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地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四、课题安排课题名称;课题阐释;课题目的;课题内容及要求。(注明:如课程中安排多项课题,则按照课题 1 名称,课题阐释;课题 2 名称,课题阐释,方式撰写)课题一:不同维度点、线、面的联想训练(小作品)课题阐释: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相同形态在不同维度中的不同状态及形态间的相互联系。了解不同“维度”的转换关联性。课题教学内容:三维形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二点五维的概念;纸材料二点
5、五维的表现技法。课题要求:1、从一维形态开始进行形态联想,并在一定的的材料上绘出该形态在二维、二点五维、三维中呈现状态草图2、二点五维、及三维的草图用白色卡纸做出成品。课题二:线材的空间塑造练习(小作品)课题阐释:课题目的:掌握不同线材料空间塑造的方法和视觉效果课题教学内容:线构成的形式课题要求:1、共分两组,一组同学以 A4 纸为原材料,将其直裁成条状,相互连接并将其转换成三维空间形态,思考纸条两面的色彩与图形并将其安置在 4040 的 KT 板上。2、另一组同学选择特殊线材制作线构成的作品,将其安置在 4040 的 KT 板上。课题三:综合形态组织(小作品)课题阐释:课题目的:利用先前学习
6、的课程内容和制作经验,创作点、线、面综合构成作品,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课题教学内容:点、线、面的形体组合规律及二维、二点五维、三维的综合运用案例讲评。课题要求:1、自定主题分组进行作业(2 至 3 人为一组)2、利用学习过程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作一个三维形态的自由创作。要求从体积、空间、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形式不限。五、课程作业提交要求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规划作业的形式、数量等。课程作业提交内容:课程作业提交要求及形式:六、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超过 100 字。七、学时分配可按教学章次列表(如下,列数不够可增加,多余列要删除) 。课题安排 内容简介 学时课题 1 第 1 阶段课题 1 第 2 阶段 课题 2 第 1 阶段课题 2 第 2 阶段八、几点说明1、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复杂部分提出必要的教学建议;对教学方法给予适当的提示,不超过 1000 字。2、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执笔人: 教研室:*课程介绍适用专业:先修课程:课程目的及要求教学基本内容:作业内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