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黑龙江省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建设模式与空间环境优化专 题 报 告1 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发展相关理论1.1能源学理论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公共资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近年来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短缺与高能耗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要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了解如何充分利用能源,学习和了解能源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能源学是一门以能源的经济活动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它主要研究各种能源的开发、生产、转换、传输、分配及综合利用的理论技术及政策。根据能源的形态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
2、的,直接可以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燃料、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如煤气、汽油、蒸汽、焦炭、沼气等。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选择相对污染少、储量大的能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能源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那些污染大、消耗多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利用效率,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直接使用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新能源主要是指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绿色能源也是低碳或无碳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能源的替代和转换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3、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使用木材、煤炭、电力、石油到使用新能源,每一次能源转换的结果,都促进了人类社会产生质的飞跃。生态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将能源、环境、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所以学习和了解能源的发掘、利用和回收,对生态城市的公共设施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1.2生态学理论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赫克尔指出生态学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科学。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活动更加频繁,可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植被的破
4、坏引起的沙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等,各国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救我们的家园。联合过成立了“人与生物圈”的大协作研究机构,提出了宏大的国际科研协作计划,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如今生态学己经融入到许多学科,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生态规划等概念已被我们所熟悉。英国生物学家在所写的进化中的城市中,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城市当中,将卫生、环境、住宅、市政工程、城镇规划等综合起来研究。到世纪年代,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将城市生态学研究推向高峰,他们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去看待城市,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认为城市是人与自然、人
5、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小城镇就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对城镇进行设计,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环境。它是通过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按照生态学原则和城市规划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1.3 循环经济学理论在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用真实的案例阐述了人类及生活环境所面临的危险,这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这个概念,他指出地球上的资源就像宇航员生活的飞船是有限的,应该循环利用,取代过去的单线式经济模式,建立循环式经济模式。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
6、时代背景不同,国内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诸大建认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行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形经济而言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吴季松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净消耗线形增加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学理论就是建立一种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的,通过改进技术手段、调整产
7、业结构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经济方式。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排放”的单向型模式,污染物完全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系统。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概况为“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它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并对其加以循环利用,这不仅避免了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也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经济和技术还相对落后,大都处于传统经济模式阶段,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污染物的排出,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基础。1.4 可持续
8、发展理论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全球各国的代表在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环境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存需求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也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
9、福利减少。自然科学家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使工业零排放,并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在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世纪城市发展的战略思想。要使人类社会能够持久下去,就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也为人类提供物质保障,所以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总结其核心思想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其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条件,经济与社会持续是目的。城镇是
10、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减少城镇资源消耗和加强环境保护对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理念正是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2 国内外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建设模式2.1 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动态2.1.1 田园城市理论1898 年,英国人霍华德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在其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指出“城市应和乡村结合” ,主张用公园和大道将城市分区,控制大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城市的增长依靠在其周围乡村另建一座新城镇,新城镇也有自己的乡村地带。他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
11、绿地的原则。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可以看作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2.1.2 卫星城理论卫星城理论是由霍华德的追随者恩维将“田园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第一代卫星城是从属于母城的卧城,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尚需去母城解决;第二代卫星城是半独立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仍去母城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其规模比第一二代扩大,有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公共福利设施。2.1.3 灰色区域理论加拿大学者麦吉通过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地
12、区对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多年的实地研究,认为传统的以城市为基础的模式不可能是亚洲城镇化惟一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大城市周围或整个地区的城镇化。他用“Desakota”来概括这一特殊的灰色区域,表示受城市和农村行为的共同影响。这些区域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虽位于农村地区,但同城市联系密切,并且具有城市性,是一种全新的、发达国家亦不曾有过的发展型。它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地域类型,是城市要素和农村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主要分日本、泰国和中国三种类型,其中中国类型主要指乡镇企业小城镇经济区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以区域为轴心,在城乡两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城市区域发展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
13、标。灰色区域理论指出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即在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区域所形成的一种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形态的城镇化模式。麦吉的“Desakota”是根据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模式,尽管目前它的实践价值不如理论意义明显,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组织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1.4 新城镇运动理论新城镇运动起源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城市遭受到很大的破坏,急需重建,尤其是伦敦,急需疏散过剩的人口和工业,新城镇运动由此发起。该理论的核心是:1 新镇人口的上限规模必须考虑;2.新镇由新镇开发公司统一规划实施建立 ;3.新镇布局不宜采用低密度的田园
14、城市模式,新城镇开发到一定程度,必须兴建新的城镇,但必须编制新镇群规划;4.新镇强调居住与工作的自给自足,建设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主的新镇。新城镇规划摒弃了原来大城市规划的理论,每个城镇规划都有新的思想与改进,是一种倾向于小型化的城镇建设运动,它不仅建造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新型城镇,而且为小城镇的规划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规划。2.1.5 自中心发展理论自中心发展理论概念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D 圣海斯等人提出,是指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地长期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应用小规模技术,组织劳动密集型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外部的
15、依赖性,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自中心发展理论本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理论,强调的是农村地区的内源发展。在发展途径上,自中心发展理论强调综合利用当地资源、满足当地居民需求。所以它既适用于资源丰富地区,也适用于资源贫乏地区,尤其是在指导较小地域发展时有效性更明显。在政策上,自中心发展理论鼓励建立面向当地资源和需求的部门,这意味着不鼓励发展依赖外部经济援助的生产部门。2.1.6 分享空间理论MSantos 在其 1979 年出版的The shared space一书中提出了分享空间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现代化过程就是创新在时间和空间的扩散的过程,前者表现为先前的历史时期向后来的历史时期扩散;
16、后者表现为从核心地区向外围地区的扩散。在跨国公司主导下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受制于跨国公司的行为。跨国公司 J 总是选择最有利可图的部门进行投资,并倾向于垄断当地市场,倾向于自行定价并维持当地工厂的剩余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欠发达国家城市经济的“分享空间”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由高级循环和低级循环两种模式构成。其政策含义有两点:欠发达国家的发展要突破双循环约束,要强调中小城镇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小城镇对于区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2.2 国外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建设模式2.2.1英国:“卫星城市”建设模式英国城镇化是以村庄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基础的。一方面,乡村工业的集聚促进了第一、第二
17、产业分工,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分工产生规模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能的提高,随后很多工业村庄发展为小城镇。英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村镇建设进行科学指导、系统规划,为实现各个小城镇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在英国,大部分中心城市周围都有数个至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与城市交相辉映。为给城镇居民营造便捷、舒适的生活氛围,英国政府加强对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小城镇的规模、特点,因城制宜,在交通、学校、医院、通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都经过了系统的规划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在多数小城镇,首先政府筹资建设学校、公园、医院等,并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吸引中心城市的企业和居民自愿迁入
18、,政府还提供例如降低新区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数十年来,小城镇不仅在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升能源、资源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复苏。2.2.2 法国:综合建设模式小城镇的综合建设模式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这种模式是在卫星城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小城镇的定位、完善小城镇的设施及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建设模式,其在结构上与“卫星城市”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功能和定位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别。该模式在法国巴黎周边的小城镇建设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自 1965年,大巴黎地区就开始规划新城镇。与大伦敦的新城镇建设不同,大巴黎的新城镇建设规模要大得多,设
19、计人口在 1530万,在功能上相对完善和独立;其定位为工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综合性城镇,可以说是完全独立于巴黎的一个小城市。综合性小城镇在位置上虽然靠近大城市,但是绝不是大城市的附属,其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小城镇中的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不必两地奔波。2.2.3 美国:强调对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提倡地方自治,非常强调民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于当地居民税收,所以,想获取财政收入,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视。在佛罗里达州奥多兰市的一个小镇,政府打算增设餐馆,用以增加税收,而该社区居民认为增设餐馆会破坏居住环境,故此建议未被采用。政府会科学制定地方发展规划,突出
20、对人们社会生活空间的绿化,努力为当地居民塑造一个舒适、洁净的环境。而且,美国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居民本身环境保护意识也非常高,他们会将垃圾分类装好,送到固定的回收点。即使没有人为管制,也很少有人会肆意乱扔垃圾,公众会彼此监督,爱护环境已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形成的一种习惯。此外,美国鼓励发展环保产业,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其进行支持。加大污染治理方面的科研力度,发明先进废弃物处理设备,以实现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向能量转化。在环境工程方面,美国遥遥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污染控制领域,美国也具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这与美国政府注重对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2.2.4
21、德国: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 近年来,德国的海德堡市、图宾根市等都开展了生态城市、生态城镇的建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海德堡将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分类量化,制定生态标准,并努力实行预算生态化等等。其生态预算方法被很多城市效仿学习。针对具体污染要素,如噪声、废水等,海德堡市制定了科学的参考指标,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体系,用来衡量具体指标数值以及综合生态建设水平。此外,在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方面,海德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加强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森林、河流的保护,通过各种渠道倡导人们亲近自然,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行为中,共同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2.2.5荷兰:生态宜
22、居型小城镇绿色或生态小城镇建设模式是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小城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强调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因此,在小城镇的建设上十分注重保留自然景观,优化生态环境。这些新城以生态学为基础,采用建筑用地与非建筑用地、城市形态与乡村形态交替更迭的布局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周围乡村的和谐统一,并保留了较大空间用于娱乐和农业。最著名的当属荷兰兰斯塔德小城市群建设,其一改中心城市的模式,采用了一种环形结构的松散分布模式,各个小城市根据自然特征不规则地分布,在城镇群的中心保留着一个有 16万 hm2开阔农业景观的“绿心” ,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农业
23、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生态宜居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如下:第一,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对绿地、水域、树木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提倡利用新能源、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弹性的生态系统。第二,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做到产业生态化、资源高效化,小城镇居民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将绿色生态的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各个小城镇之间联系比较松散。这种模式没有大都市和大商圈,比较适合分散的小城镇集群建设。2.3 国内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建设模式2.3.1 河南沈丘: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沈丘县,位于豫皖交界处,居颍水中游,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大豆、玉米、芝麻、棉花、瓜果等;重视
24、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已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基地、黄牛生产基地、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和揪楝树生产基地。河南省沈丘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循环经济的生态模式科学嫁接,使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降本增效,产业结构更优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沈丘县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理,走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带动农业的共同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技术,扩大产能,形成产销相结合、农工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全县百万元以上农字号企业 126 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6万人,拉动农民增收近 2亿元。循环经济在沈丘催生了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带动了现代中心小城镇崛起,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
25、达到了富民、富企、富县“三赢”目的,改善了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环境。2.3.2 河南义马: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一个以煤炭、电力、煤化工、铬盐为主的新兴资源型工业城市,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于河南省第 8位。义马市是一个依托煤炭资源而快速发展的县级城市。义马市建设生态型小城市的总体思路是: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河南省尤其是豫西经济带大框架内,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发展为动力,经过 510年的努力,加速促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投入的“脱钩” ,将义马市建设成为经济运行高效良好、基础设施配备齐全、
26、生态循环健康协调的生态型小城市。他们的主要做法是:(1)围绕“一个目标” ,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一个目标就是:在中部经济欠发达、生态脆弱的小城市,建立县域循环经济的样板;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他们建立起了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完善区域性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等基础设施,区内资源生产率(单位资源的 GDP产值)显著提高,主要产品单位产值的工业用水量、能耗、污染产生量指标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重点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初步形成生态型小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和基本框架。对义马市而言,生态型小城市的建
27、设不仅将全面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多渠道吸引技术与资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品位,提升城市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在过去的几年,该市投资 1800万元,依山傍水建成了占地 1500亩的鸿庆公园、生态公园,不断扩大绿地面积和提升城市层次,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21%。利用义马热电厂余热和煤气化工程,实行了城市居民集中供热、供气,提高了居民生活品位。全市共完成道路绿化 65公里,荒山绿化 26000亩,占应绿化荒山面积的 90% ,还建成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使县域经济的生态化水平进一
28、步提高。(2)实施“两个转变” ,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转变是,促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抓住生态型小城市建设的机遇,逐步将以往粗放式资源、依赖型模式过渡到资源效益型发展模式,逐渐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脱钩” ;另一个转变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转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协作,制定科学的绿色产业政策,培育环境友好的商品与循环经济服务体系,营造一个循环经济建设的制度环境。义马市在实施“两个转变”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深入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防止污染反弹”和“清理整顿不法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环保专项行动。二是,禁止高能耗
29、、重污染项目上马,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科技产业。三是,依托资源(煤炭)和废弃资源(煤石干石、煤泥、煤粉、铬渣等)新上工业项目,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和循环利用。四是,实施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扩大对社会绿色消费的推动作用。五是引导广大市民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公德。六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鼓励“废物”循环利用2.3.3 江苏戴南:多元化的绿地发展模式 戴南镇坐落于江苏省兴化市市区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对促进兴化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素有兴化第一镇之称。镇区绿化模式以生态学理念为基础,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戴南水乡风貌发挥得淋漓尽致。沿茅山河、兴姜河、鸭蛋河构
30、筑滨河绿化带,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和生态绿地,最终形成以镇北、镇中、镇西公园为主体,道路、滨河绿地为骨架,楔形生态绿地为背景,网络化、多元化的生态绿地系统。具体来看,控制镇区西北、西南、东南三片楔形绿地,将绿色生态空间引入镇区,改善镇区生态环境,在镇西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控制生态绿地,减少镇西工业区对生活区的干扰和污染;构建滨水绿化带、广场、公园等公共绿地,并因地制宜设置各类街头绿地;环镇路两侧设防护绿地,在于城镇居民住宅用地周围进行防护绿化,以减少工业区制造的污染;将绿化程度高、建筑较分散区域的专用绿地相连,并与其他绿地构成有机完整的系统。2.3.4西安市生态小城镇:生态化产业及绿化生
31、态产业园与绿化恢复型结合模式:以该模式为主的主要有临潼新丰、郭杜镇、高陵泾渭镇等,这些小城镇地处平原地区,经济条件比较好,工业企业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由于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其建立绿色工业园创造了条件。在小城镇的绿化系统方面,首先应以具有抗逆性强和高吸收的树种为主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降低外来噪音。其次,适当的配置一些有观赏价值和庇荫性的植物,这样可以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小城镇的绿化,改善周围的投资环境,政府也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入园投资,增加入园企业的数量,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以绿引资,以园强镇。生态农业与生产绿化型结合模式:以该模式为主的有关山镇、蓝
32、关镇、马召等,这类小城镇位于远郊区,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功能区内,是城乡居民菜、瓜果、禽、肉的主要生产基地。围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占农产品基地面积比重这一考核指标,逐步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形成,加大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建立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基地,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面对市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拓展
33、农业的发展空间领域,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年来,西安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提倡农产品加工业的形成,我认为有两个途径,一是“土生土长” ,如西安市关山镇;二是引进加工企业,如西安市马召镇。还有狄寨近几年扩大樱桃种植面积,每年成功举办“樱桃采摘节” ,将农业与旅游业成功结合的范例值得借鉴与推广。陕西韩城建成了纵贯大地的“百里三千五百万花椒基地” 。围绕小小的花椒展开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了“种植采摘收购烘干筛选储藏加工包装营销”的产业链。目前,全市有 20万亩猕猴桃、10 万头奶牛、10 万亩无公
34、害瓜菜、30 万亩旅游观光农业构成的“四大板块”和区县 150万亩优质粮食、15 万亩石榴、葡萄及生猪、鸡、苗圃花卉等“十条产业带” ,形成了西安市农业发展的格局,生态农业发展初具雏形,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两位数快速增长,粮食、蔬菜、奶类、禽蛋产量也居全省前列。 在绿化模式上应采用绿色走廊将果园以及农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镇村一体化,使镇区绿化重在增美、增景。在树种的选择上要适合果业的发展需求,保障农业生产的高质、高产、高效。 生态旅游业与森林防护绿化结合模式: 以该模式发展为主的小城镇主要有秦渡镇、汤浴镇等,这些小城镇主要分布在自然生态功能区内,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自然风貌保持良好,还有
35、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这类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主要依赖其旅游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带动住宿、餐饮等项目,增加多方位需求。新丰利用河滩修建了千亩鱼塘,吸引了大批西安及周边的垂钓消费者,每年创造几百万收入。蓝田的汤峪温泉浴池、汤峪湖森林度假山庄、陕西省汤峪矿泉疗养院提供理想的洗浴、开会、学习、度假、休闲场所,汤峪素有“天下第一名汤”之美誉。绿化方面要以植被恢复和树木保护为主,在树种的选择上最好以本土植物、经济林为主,在植物配置上以自然休闲为主,不但可以维持城镇的生态环境,又能改善其旅游环境。在生态建设方面应以秦岭山区自然景观轴线为主,保证其在大自然原生态的怀抱中。实现以绿兴镇,以游促镇
36、的良性循环。 生态物流业与生态走廊结合模式: 以该模式为主的小城镇有引镇、新筑镇等,此类小城镇地处平原是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地带,是一定范围内的物流的中转站。该类小城镇在产业发展上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和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因此主要以物流业为主导的生态服务业,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其绿化模式采用以交通干线两侧绿化带以及镇区主要道路绿化为轴线,构成小城镇的绿化主体框架,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形态形成干线周围的绿化景观,同时与交通干线沿线的环境相结合,达到优美自然的城镇环境。 3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与生态环境规划3.1 日本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日本的小城镇己走过了数量增长的高峰期,正在向提高质量
37、的方向发展。从发展来看,更加注重小城镇的质量和个性,日本小城镇逐渐从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的单一模式,向个性化、园林化城镇发展。政府宏观角度上制定了城镇发展计划,分为全国计划、大城市圈整备计划和地方城镇开发促进计划等三大类,同时还颁布新城镇村建设促进法(1956 年), 关于市合并特例的法律(1962 年), 关于市镇村合并特例的法律 (1965 年) ,在这些计划和法律中明确地提出了城镇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扩大公共投资,为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供保障,这些设施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城镇的企业迁入、人口增加和商业繁荣,加速了城镇经济集聚的进程。目前在日本国内有多个花园式小城镇的旅游业已成为
38、其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观光地。3.2 美国小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美国小城镇的管理有很强的自治色彩,小城镇政府拥有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独立自主地决定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居民明确自身参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并有直接参与管理的渠道和手段。美国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吸纳个人资本投入是建设资金的主渠道,主要项目是开发房地产和投资经营第三产业,小城镇在投资金融方面指向明确,手续简洁,更重要的是在规划、环保、公共服务设施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小城镇建设十分重视小城镇的规划,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和习俗,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最后,塑造城
39、市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市。规划一经通过,很难改变,例如一户人家要改建他的住房,也必须征得他所在住区居民的同意,否则他就要吃官司。因为他房屋的改建计划有可能影响房屋的标准和形象,进而影响周围房屋的价格。美国在小城镇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这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住区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则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另外,美国小城镇建设也十分注意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建设。3.3德国小城镇规划和环境保护小城镇在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德国有 8500 多个小城镇,吸纳了约 60%的人口,聚集了 80%的中小企业 。小城镇的职能与定位十分合理,体制环境和
40、发展条件良好。小城镇不是由上至下搞延伸机构,也没有按严格的三权分立模式组建机构,而是组建符合自己小城镇特点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地方组织体系。科学的城镇规划和系统的环境保护相结合,创造了优美的城市和舒适的环境。德国对城镇规划进行了严格的立法,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被考虑进去。在规划中,对小城镇的供水厂、供电站、城镇公路、通讯设施、商场、停车场、学校、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污水、垃圾处理厂、森林甚至私家花园和公共绿化等都有很具体的规定。德国小城镇的财政体制对其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实行的是区域自治管理和区域财政平衡的体制。小城镇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靠税收。由于各小城镇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采
41、取集中部分税收上缴国家和留成部分税收给小城镇,以鼓励小城镇引入资金发展经济,改善区域环境。同时通过建立了纵向和横向的财政平衡机制,对于增加小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增强其财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3.4中国小城镇空间与生态环境规划相比国外,我国小城镇环境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独立、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还正在完善中。1982 年颁布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是针对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最高级行政法规,1994 年国家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小城镇的规划、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1997 年国家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9
42、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印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中要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200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机制问题、小城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小城镇的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2002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的通知 ,小城镇的环境规划第一次有了系统科学的指导。以上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从制度上逐渐规范了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区域环境和布局做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
43、等原因使目前国内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国内我们既能看到周庄、丽江那样建筑有序、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风情小镇,也能看到污水横溢、街面混乱的破旧不堪的农村集镇。因此,国内小城镇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坚持“生态优先、四态同步”理念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四态同步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文态(小镇的历史文化) 、生态(小镇的环境) 、业态(小镇的产业)和形态(小镇的城市格局)应该同步,而四态中,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也就是无论在产业引进或城镇改造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小城镇的环境承载力。实现“四态同步、生态优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1、土地是根本在小城镇
44、土地利用方面,应坚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空间。要协调各业用地布局,通过用途管制,杜绝乱占滥用耕地,使地尽其用。通过农村居民点缩并,集中居住,退宅还耕,以城市化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于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应建立统一协调规划体系。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的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把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区域规划体系中,避免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有效避免搞“圈地运动”和“开发区” ,搞重复建设、 “政绩工程” 、 “形象工程 ”等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开发建设方式。对于目前比较盛行的“飞地工业”策略,也应该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实施,确保区域环境的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