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号 】2-147【原文出处】会计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505【分 类 号】F101【分 类 名】财务与会计导刊【复印期号】200509【标 题】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与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作 者】杜胜利【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 100084。【摘 要 题】经验案例【正 文】近 20 年来,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财务公司作为一个混业式的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大企业资金司库和商业信用管理的金融功能组织,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 21 世纪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球 500 强企
2、业中有 2/3 以上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美国通用电器每年4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它的财务公司,在全世界的所有金融机构中,通用电器财务公司的利润总额仅次于花旗银行集团。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两年多来,资产规模由 20 亿元上升到 40.5 亿元,增长了近 100;营业收入近 2 亿元,保持近 50的增长水平;实现利润总额累计达 1.5 亿元。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以 2.38和 14.43分别位居行业排名的第 6 位和第 10 位。海尔财务公司已形成了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作为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措施,财务公司在中国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中国财务公司协会,20
3、03) 。自 1987 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第一家财务公司以来,经过 18 年的发展,截至 2004 年底,全国境内已有 75 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含 1 家外资财务公司) ,资产总额 5654 亿元,净资产 440 亿元。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2004)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同时构建社会金融服务和企业内部金融服务两大体系,为企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对中国来说,入世后,应对金融领域的开放而导致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外部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重要和更迫切的是要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内部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基于产业服
4、务的企业内部金融功能;随着中国大型集团的进一步扩张和国际化经营,财务公司的必要性和运作空间平台会越来越大。因此,财务公司在中国也必将步入一个大发展时代。然而,由于财务公司的产业和金融的双重属性,以及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务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金融领域,人们的视角更多的是集中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不会特别关注财务公司;在产业企业,人们也尚未对提供内部金融服务的财务公司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两个角度来透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背景下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力图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
5、构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一、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1.集约化金融服务。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集约化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向;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财务公司则是为企业集团的集约化管理提供集约化金融服务的必备组织形态。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企业集团将借助财务公司的金融、经济手段(而不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行政手段) ,以资金的集约管理为核心,协调集团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集团发展的需要集中统一配置和管理的资金的流量、存量和增量,调剂资金余缺并合理引导资金的流向、流速和流量,从而根本改善企业集团的资金结构、资产
6、结构、资本结构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中国银监会 2004 年颁布的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将财务公司的市场定位界定为“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财务公司将以提供集约化金融服务为核心。在中国,海尔财务公司的实践与国际财务公司这一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并且,海尔还形成了“集约化财务管理+集约化金融服务”的独特模式。在集约化财务管理方面,海尔早在 1999 年就将原来的财务部门从各单位分离出来,并将按职能分工进行纵向资金管理的财务管理部门,改造为按流程进行横向资金管理的资金管理部门。
7、在集团层面将原来的财务管理部门改组为“资金流推进本部” 。下设“资金流入部”和“资金流出部” ,对集团财务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是按资金流程而不是按资金收支进行财务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这就从源头上解决了财务部门之间以及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在资金流动和财务资源配置上的相互割裂问题,实现了集约化的财务管理;在集约化金融服务方面,2002 年海尔设立了财务公司,并将其定位在“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全球金融运作中心” 。海尔财务公司利用金融手段对海尔集团企业资金进行统一配置和集约服务。通过有偿调剂集团内部企业资金余缺,优化配置集团资金资源,激活了集团内部的闲置和沉淀资金,降低
8、了集团外部融资规模,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本,满足了成员单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融资需求,实现了集团对外流动资金的“零”贷款。海尔财务公司在成立的两年以来利用对集团内人民币资金的集约管理累计置换外部贷款人民币 30 多亿元,向成员单位提供票据融资累计近 60 亿元,累计节约资金成本约 2 亿多元。为实现集团资金运作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金零占用,进一步缩减集团资金的体外循环的规模,协助集团加强税务统一监管力度和帐户管理力度,发挥财务公司金融资源整合作用,海尔财务公司搭建了财务公司代扣代缴税款操作平台。集团成员单位清理原国税缴税户,将资金转入财务公司一般结算户,对成员单位的专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与结
9、算行、客户形成委托关系。海尔财务公司代扣代缴税款操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方便纳税人(开户单位)缴纳税款,由财务公司一头对外,提升办税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集团税务工作的宏观操作和管理,实现对集团单位账户的进一步整合,规避税务风险及结算风险;另一方面实现资金零在途,进一步缩减集团资金的体外循环的规模,实现了集团资金运作效益的最大化。2.集团化金融管理。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一方面,从规模经济和资金效率的角度需要集团化的金融管理;另一方面,从资金控制风险管理和抵御金融风险角度也对集团化金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候,在大企业内部只有一个与金融市场对接的专业化的金融机构运用专业化、系列化的
10、金融工具才能完成集团化金融管理的使命。从跨国公司的实践和趋势看,担当这一使命的,一是财务公司;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海尔控股了青岛商业银行、长江证券、鞍山信托等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了海尔纽约人寿保险,但尚未形成金融控股公司对金融运作进行集团化管理。不过,海尔财务公司的设立及其在金融管理的卓有成效的创新,已经迈出了集团化金融管理的重要步伐。比如,海尔集团目前拥有 10 多家独立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各公司独立核算,自主收付,外汇资金余缺、币种不均。由于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限制,成员单位之间无法实现外汇资金的划转,致使集团内部外汇资金余缺、币种调剂过程中产生大额的汇兑损失。并且许多情况是“创汇”与“用汇”不
11、属于同一法人单位。这样,海尔集团进出口业务的结算成本主要表现在“费率” “利率”和“汇率”三个方面,其中由于集团进行流程再造,内部市场职功能的划分不同,形成了在集团内部以一个产业公司办理集中出口,以一个贸易公司办理集中进口典型的国际收支两条线的业务操作模式。每年形成的大额汇兑成本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公司降低国际结算成本的瓶颈。如何在集团内部规避汇兑成本成为财务公司国际业务的重点研究课题。经有关部门批准,海尔集团授权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外汇资金集合管理的操作主体,负责集团内部纳入试点范围内的成员单位的外汇资金的集合管理,即内部以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统一外汇账户,外部依托外汇专业银行,开展集团内
12、部的外汇资金划拨以及对外的统一收付业务,实现集团外汇资金的集中收付和集合管理,突破了原有的禁止境内单位之间以外币资金相互结算的外汇管理政策限制,实现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外汇资金的余缺、币种调剂的重大突破。3.集成化金融支持。国内外财务公司从其诞生那天起就带有混业色彩,因此,在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集团全能化以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日趋融合的背景下,财务公司必将充分发挥其混业经营和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单独或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为企业集团提供集成化金融支持。集成化金融支持,一是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使得金融业的各种业务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从而促进资金的有效合理流动,并促进资金高效率地向投资转化;二是能够
13、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最佳服务,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综合竞争能力,使财务公司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金融风险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一方面,金融服务集团的业务多样化可以分散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从而降低其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集团化财务面对集团化金融可以降低集团财务管理风险,从而降低其财务风险。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出色的是 GE 金融服务公司。1978 年 GE 金融服务公司的资产仅为50 亿美元,净利润只有 6700 万美元。而 2002 年这一资产扩展到 4890 亿美元,净利润增加到 46 亿美元。金融业务已经成为 GE 集团快速、高效增长的主要源泉,被誉
14、为 GE 的利润增长机器。目前, GE 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一是商业金融:资产 1960 亿美元,包括航空租赁、健康保健租赁、设备租赁、工业企业融资、商业企业融资、房地产融资、项目融资等;二是消费者金融:资产 780 亿美元,包括信用卡服务、全球消费者信贷;三是保险业务:资产 1870 亿美元,包括金融担保、融资担保保险、雇主再保险、抵押保险等;四是交通设备管理:资产 250亿美元,包括卡车租赁、铁路车辆服务、客车服务、组合房服务、欧洲设备管理等。其中,商业金融和消费者金融仍是快速增长的领域,是GE 进一步拓展的重点,而保险业务和交通设备管理业务则因成长潜力不大将被整合、收缩或逐步
15、退出。鉴于金融服务公司的资产份量和盈利贡献,杰夫伊梅尔在接任 GE 集团董事长后不久就改组了金融服务公司的管理体制,将其四大板块纳入集团公司的直属管理,并由其直接领导。目前,金融服务公司依然拥有法人地位,主要作为融资平台为四大业务板块提供资金保障,而具体业务由四大业务板块企划并执行。海尔集团目前已经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人寿、信托等金融板块,涉及各金融主要业务,已经是一家多元型控股公司。2002 年,海尔集团成立海尔财务公司之初,将财务公司的长期目标定位于成为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全球金融运作中心。从发展趋势看,海尔集团有可能也有必要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统一对集团所属的金融子公司进行管理,让财务公司
16、充当金融控股公司的角色。一旦监管方面放开限制,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海尔财务公司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向金融控股公司过渡。海尔集团如果以财务公司为出发点向金融控股公司迈进,将是在中国目前监管环境下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金融子公司整合之道,这也是国际上许多财务公司的发展之路。二、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投行型财务顾问三足鼎立1.司库型资金管理。近年来,许多大企业实行司库(Treasury)管理下的内部结算中心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全集团余缺的资金头寸全部集中于总部的资金中心,由总部资金中心统一调配管理资金的流动性和币种缺口。司库负责资金头寸的调度,主要是担负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结算中
17、心负责将各个业务单元的资金集中管理,通过内部账户对冲或银行体系对交易统一结算。这种模式对于那些资金密集型、日常资金流动频繁的企业具有特别的意义,第一,它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内部的短期信用功能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外部融资的需求,调剂内部资金的盈余和短缺,既帮助提高资金效率,有效地防范风险,节约交易成本和清算成本,最终提高集团和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利率弹性、信用额度等手段监控和促进各个业务单元的经营,且至少从理论上讲集团公司总部有权增加或削减业务单元;第三,内部资金市场具有信息优势,业务单元不能轻易地向总部隐瞒情况。遇到问题时,集团公司总部还有可能提供管理咨询的帮助。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
18、金司库管理,集中地评估、控制和化解风险,降低资金成本,近年来,许多跨国集团公司通过自己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联手开发了“现金总库(Cash Pooling) ”资金管理模式,统一调拨集团的全球资金,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持有的净头寸。集团公司或集团财务公司是管理现金集合的龙头。母公司按不同的货币在银行开立集合总账户(Nostro account/Master account) 。每种货币一般只选择一家银行,区域总部或财务公司与各分公司分别按本外币在指定账户行的当地分行开立集合子账户。区域总部或财务公司和分公司还各自在母公司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区域总部或财务公司代理母公司管理该地区分公司的现金集合库。现
19、金集合通过划转银行集合账户资金并进行集团内部结算账户的借贷账务处理。由于收款付款须经过相应货币的总账户,集团各家分公司不同币种的资金头寸都纳入了相应货币的现金集合库。使母公司按货币统一了现金流,掌握着全球分公司各种货币的收付结算,从而高度集中了集团的资金头寸,直接控制着各货币的头寸净额。同时,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还根据市场波动,随时调整头寸货币份额,并运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保值现金资产。如上所述,海尔“资金流推进本部”的设立,已经奠定了其“司库型资金管理”的基础;财务公司的设立,使得其资金司库管理的载体由原来的部门职能机构上升为公司功能机构。其形成的模式是:“零营运资本管理” ,即在满足
20、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 “零营运资本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即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的资金成本,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得最大的销售收益。 (蒋黔贵、张瑞敏、邵宁,2002) 。由于海尔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在互供产品及劳务方面的经济交易量较大;在资金管理上又存在时间、空间差的情况,因此财务公司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开展统一的内部转账结算,统一调拨内部资金,以对冲内部交易,降低资金占用额度,加速资金周转。海尔财务公司充分发挥和完善各项金融结算职能,满足集团的金融需求,致力于对集团资金的集约化管理,并在提高集团结算资金的流转速度,减少集团资金体外循环方面取得了良
21、好的市场效果,并且一直保持金融风险事故为零,结算业务出错率为零的良好风险控制记录。为提高集团总体资金运作的有效性,统一管理各单位的银行账户,防止资金运作中的风险,避免自有资金的体外循环,实现集团资金的集约化管理目标,发挥财务公司整合社会金融资源优势的作用,海尔财务公司搭建了资金账户的管理与操作平台。未获集团批准不得擅自在财务公司外开立新账户,也不允许将收到的各类款项存入除财务公司以外的任何账户,否则按私设小金库论处。海尔财务公司设立两年来,业务规模累计结算资金近 2000 亿元,日均流入流出量近 3.8 亿,业务结算总量近 60 万笔,日均 1000 余笔;资产的流动比率平均逾 100,远远高
22、于 80的监控指标,实现了零不良资产。2.信用型信贷服务。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要求企业国际营销网络的不断扩大和营销手段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也对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用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营销网络的不断扩大需要外部和内部金融服务网络的支持;营销手段的不断创新必然借助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用管理必然要求专业化的手段和专业化的公司来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集团将通过建立附属财务公司,一方面提供内部金融服务网络的支持并配合企业营销手段的不断创新开发创新的金融服务工具;另一方面将母公司的产品销售业务与应收款的管理相分离,将信用发放与应收账款的管理移交财务公司
23、处理,实现企业的应收款管理及信用管理专业化公司化。财务公司在企业的销货与信用分离后,将成为专司于本企业信用发放与应收帐款管理及金融工具创新的专业化信用管理机构。实践中财务公司信贷业务和信用管理在某些方面有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加独特的方面(Anthony Saunders,2000) 。例如海尔财务公司就将集团的以人为本的“星级考核体系”运用到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预算体系中,即将集团行之有效的星级评价考核体系,融合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划分标准与体系,形成海尔财务公司独特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系统。即形成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海尔星级考核体系”模式。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原有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基本停留在财务指
24、标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往往流于形式。财务指标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只能代表过去的经营状况,而要真正掌握一个公司的信用状况不仅要看过去的信用表现更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要了解企业潜在或将来的发展趋势,仅靠分析财务指标远远不够,必须从市场发展与产品研发中寻找答案,必须通过研究每个企业管理层对市场反映的敏感度、市场定单获取速度及能力、所占市场份额以及新产品开发能力入手,综合判断才能揭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及发展能力。为全面反映信贷资产质量,突破原有的资产质量分类局限性,海尔财务公司一方面借助于其财务报表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流动性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形成实质性数据分析;同时在财务指标分
25、析的基础上,结合集团的“星级评定” ,汇集来自于成员单位及标杆单位的最前端信息,剖析其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成员单位负责人经营人的能力、定单获取能力、市场份额和产品研发能力等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对来源于市场的任何信息,财务公司都深入到市场终端,与成员单位一同站在市场的前沿,并参与其对现有问题的剖析,杜绝“闭门造车” ,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成员单位的资产质量。真正实现了资产质量分类的“预警”机制。3.投行型理财顾问。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需要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中介机构来完成,市场经济中,这一角色是由投资银行来担任的。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部分:融资中介和理财顾问。当今世界上投资银行主要有四种类型
26、:即独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金融公司所经营的投资银行业务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办的投资银行业务。在企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并购活动频频发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财务公司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财务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趋势是:担当企业上市、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顾问;担当证券投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顾问;代理证券发行、基金托管等中间业务;提供投资融资、资信评估等金融咨询服务。金融市场信息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宏观上影响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决策,微观上制约着集团企业和其产品消费者对金融商品的选择。在金融市场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中,财务公司要能对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快速反应,促进集团生产
27、和需要的及时协调。首先,要求为集团的产品经营和金融运作提供决策信息,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其次,根据情况的不同,充分考虑集团的利益,能够为筹融资的双方相机选择合适合理的金融品种。再次,起到集团金融风险顾问的作用,采用多种手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预警、评估、监控和化解。三、专业化金融产品、个性化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延伸三大进程1.专业化金融产品。国际经验表明,在大企业成长过程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一条重要规律。国际型大企业大都具有金融功能,内部金融服务与技术创新成为其向前发展的两个驱动车轮。世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普遍设立财务公司的现象和趋势证明,财务公司为本集团和用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对跨
28、国公司的发展和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无法替代。顺应财务公司这一发展趋势并适应海尔集团产业发展的需求,海尔财务公司着力开发专业化金融产品,创立了“物流银行”模式。在促进集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海尔财务公司走到市场终端了解保兑仓业务流程及风险控制点,并与法律部门和金融专家进行完全充分的沟通,针对保兑仓业务推出“物流银行”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各地营销公司提供最及时的服务,同时保证操作风险降到了最低。为配合各地工贸公司与经销商和银行三方保兑仓业务的开展,财务公司从 04 年 6 月份开始,开展了对此项业务的履约保函业务,为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财务公司针对三方业务实施“物流银行” ,在商业
29、银行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财务公司保证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自开展此项业务两个月以来,为各地营销公司累计提供担保近 5 亿元,有力的推动了集团产品特别是空调产品的销售,空调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与财务公司物流银行业务的推出密不可分。由于三方保兑仓业务风险较大,在支持业务发展的同时,财务公司以防范集团风险作为支持的另一方式,实际操作中全面及时的与各工贸公司进行沟通,了解“三方协议”的执行情况,并安装“三方业务管理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监控,对执行率低的工贸反馈商流本部进行通报考核及流程优化。对违反集团规定的业务坚决予以制止,保证了工贸三方业务的顺利开展。目前财务公司三方承诺函业务已步入正规
30、,有力支持了市场终端,支持了集团“大客户” “大定单”目标的实现。2.个性化综合服务。财务公司的机构体系与管理框架完善后,财务公司及时深入地了解产业运作各环节中物流与资金流的运行轨迹,充分挖掘成员单位最深层次的金融需求,积极借力最广泛的外部金融合作网络,适时为成员单位提供最佳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成长为集团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海尔财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整合社会金融资源,建立金融超市,为集团产业发展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已合作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突破 20 家,同时通过金融同业拆借、国债投资与回购等业务的开展,不仅将集团的外部融资成本降低了近 3 个百分点,同时与广泛的金融界
31、达成认可协议,树立海尔在金融市场的品牌形象。为“海尔”品牌在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舞台。例如,海尔财务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联手,推出对海尔房地产“桐安雅居”住宅小区项目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海尔特色的“一票到底”的业务操作流程,大大简化了消费者办理住房贷款的繁杂手续,成为海尔房地产的又一竞争优势。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式启动,开辟了财务公司支持集团产业化发展的新领域,为财务公司发挥支持集团产业化发展,推进产融结合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供应链金融延伸。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财务公司在为本集团提供资金司库服务及从制造产品到市场营销提供全套销售信用服务的同时,还将为相关企业和其它制造
32、业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从而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销售金融服务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并带动和促进制造业整体的发展。比如 GECC 公司在 1994 年收购了北方电讯信用公司,从而充分利用 GECC 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为北方电讯公司的全球销售服务,此举无疑对 GE 公司和北方电讯公司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在这一进程中,财务公司将建立全球现金管理总库,在国际金融市场运作,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国际化的内部金融服务体系网络,进行跨国金融管理。同时与国际著名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建立起战略性合作关系,提供集团所需要的国际金融业务品种,甚至在海外企业集中地区或世界金融中心建立必要
33、的金融子公司和其他海外有关金融分支机构。国际化的企业集团,注定了其必然拥有国际化的供应链和国际化的企业链。因此,以“供产销”的供应链为纽带,以集团成员的产权链为媒介,定位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为供应链提供全流程的金融服务支持,开展对于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的金融服务,将成为财务公司最广阔、最活跃的拓展空间。提供供应链全流程服务,财务公司与外部金融机构相比更有优势。2004 年人行宣布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消息后,各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缩小了信贷规模,给企业融资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给财务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渗透参股分供方市场提供了机遇。在供应链金融延伸方面,海尔财务公司的做法提供
34、了有益的启示。海尔集团供应商中有许多为中小型企业,长期与海尔集团保持着稳定的供货关系,甚至部分企业 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海尔集团,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以及在集团账面形成的应付账款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海尔集团的快速发展,定单量的不断增加,为这些企业的配套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融资难是长久以来困惑这些企业的问题。因为无公司愿意为其担保,不动产抵押融资成本又太高,所以从银行融资几乎成为不可能。为促进集团产业链的发展,海尔财务公司充分利用集团账面大额应付账款做质押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既解决了供应商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又丰富了财务公司的业务,增加了财务公司的利润来源,同时又推动了集团的流程再造。值得一
35、提的是,由于财务公司监管部门规定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只能局限在有股权关系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范围(成员单位包括母公司及其控股 51以上的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单独或者共同持股 20以上的公司,或者持股不足 20但处于最大股东地位的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下属的事业单位法人或者社会团体法人) ,这就意味着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只能基于产权链而不是基于供应链。因此,海尔财务公司这种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也只能以产权链为限。这种与财务公司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创新探索客观上对财务公司监管部门的金融管制的灵活性提出了值得考虑的要求,就是说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应从基于产权链的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拓展到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集团关联企业
36、,如新规定中的买方信贷业务则是完全基于供应链基础上的金融业务,为降低供应链成本和提高集团产品销售提供了保障。综上所述,从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来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背景下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投行型财务顾问三足鼎立;专业化金融产品、个性化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延伸三大进程,将是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金融功能、内部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模式和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蒋黔贵、张瑞敏、邵宁.2002.海尔市场链与信息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2832952中国财务公司协会
37、.2003.9.6.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调查报告( 2002).中国证券报3中国财务公司协会.2004.发展中的金融自律组织.中国金融出版社 .1031654Anthony Saunders.2000.Financial Institution Management.The McGraw-Hill Company.Inc Curran John.1997.GE Capital:Jack Welchs Secret Weapon.Fortune Vol.136【 文献号 】2-1216【原文出处】上海金融学院学报【原刊期号】200501【分 类 号】F62【分 类 名】金融与保险【复印期号】20
38、0507【标 题】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作 者】陈玲【作者简介】陈玲 上海金融学院讲师,上海浦东新区 201209。【摘 要 题】保险观察【正 文】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20 世纪80 年代保险业务全面恢复后,1982 年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办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1986 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已改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在兵团范围内举办农业保险。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但
39、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兜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 19821994 年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在95%左右,实际亏损 21%,但各公司对农业保险成本和盈利考虑较少,所以还是根据各地需要开办了不少农业险种。随着 1994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市场化体制转轨的进程,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与农民支付能力有限却希望获得高保障水平的矛盾以及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与保险公司的商业性经营的矛盾日益尖锐,致使农业保险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高潮跌入了如今的低谷。2002 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 6.4亿元,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 8.82%,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 0.04%,险种由最多时 60多个下
40、降到目前不足 30 个。如今的中国农业保险是困境重重,急需根本性的改革。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遭遇困境致使农业保险发展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哪里?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着特殊的技术障碍1、保险责任的确定与保险费率的厘定都比较困难。首先,农业保险的风险单位与保险单位不一致,而且风险单位往往很大。不同的风险单位一般也不重合,常常会有多种农业风险同时或相继发生。而且各地区农业实践差异较大,这样无论单一风险保险还是一切险保险,其保险责任的确定都不容易。其次,农业灾害损失在年际间差异大,纯费率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但有关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极不完整或难以搜集
41、,这就给农业保险费率的精确厘定带来特殊困难。2、定损理赔难度大。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赔款应根据灾害发生时的价值计算,而这时农作物或畜牧产品往往还未成熟或还在生长中,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其未来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未来产品的市场价值都很困难。5、道德风险防范难。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事先确定的预期利益,其标的大都是活的生物,它们的生长、饲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管理照料的精心与否。因此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危险因素难以分辨。据统计,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业保险赔款的 30%以上。(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
42、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的存在矛盾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不足以支持一个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低收益甚至负收益的局面无法维持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农业保险走商业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这是全世界农业保险界经过多年实践普遍认可的理论,也是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纷纷退出农业保险经验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政府支持乏力从国际上看,凡是农业保险搞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如实行免税政策,对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计划等。而在我国,农业保险除免除营业税外,国家尚无配套政策对这项涉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性保险业
43、务予以扶持。(四)农业保险发展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我国的保险法实质是一部商业保险法,而农业保险中的一大部分是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该颁布专业的农法保险法。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地区改革在 20 多年的农业保险的实践中,我国保险公司为寻求符合农业保险特殊性的、能使农业保险摆脱亏损困境的组织经营形式和制度,先后进行了多种尝试,政府部门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了政策性经营。这些经营尝试主要有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保、地方政府或其部门的政策性经营、农村保险相互会社的非营利性经营等几种模式,其中有成功的经验,
44、也有失败的教训。比较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是上海和新疆两地的农业保险改革试验。(一)人保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农委合作经营的农业保险1991 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单独机构“上海农业风险基金委员会“(现改名为“上海市推进农业保险委员会” ) ,政府组织推动人保公司办理,并从 1992 年起就采取“以险养险”的方法,将农业建房险列入农业险范围。农业保险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并实行区域性统保。财政部门对纳入农业保险经营范围的险种(农作物、饲养的动物和农民建住房等险)免征一切税。2003 年,上海还将农业险补贴列入公共财政体系,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达 1000 万元,约占了上海农业险、农村建房险总保费的 2
45、5%。13 年来,上海的农业保险在 “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这一模式推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 2002 年,水稻承保面积达到了种植面积的 84%,生猪承保比重达到了 50%,有效地分散了农业生产风险。(二)新疆的商业保险公司内部“分块”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1991 年,人保新疆分公司创造了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结余留在当地保险公司作为当地农业保险基金的经营办法,并且依靠县、乡政府实行以县为单位的统保,财政给予部分免税的优惠。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则是初始资本金由财政拨款,全部农业保险业务享受免税待遇,对兵团种植的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牲畜和农业机械实行强制保险,
46、其他农场上的保险标的允许自愿投保,并且实行公司与农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办法。结果是新疆农业保险业务保费规模连续多年超过 1 亿元,尤其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功不可没,对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四、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一)美国模式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开办农业保险,其模式经历了由私营公司试办到政府主办,再到政府退出由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曲折阶段。目前,美国农业保险管理机构是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局;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事,主要负责全国性险种参数制订、费率厘定、业务指导和检查、开发维护软件等,并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赔与再保险。政府还给
47、予免税和法律支持。目前美国 200 万农户中有 131 万农户投保了农作物保险,占总农户数的 65%。2000 年,全美农作物保险服务中心的成员公司的农作物保险年保费收入达 30 亿美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报道,2004 年欧盟已作出决定,将根据美国的模式重建农业保险制度。(二)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特点有三。一是政策性强,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保险,其他则实行自愿保险;二是经营农业保险的组织是民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保险合作机构市、田丁、村农业共济组合与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三是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技术监督指导和提
48、供再保险以及一些决定项目的保费补贴和管理费补贴。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笔者认为,结合国内外农业保险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以下两种模式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一)政府主办并组织经营的模式形式上可采取设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或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农业救灾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和再保险机制,使农业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分散。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各地情况的差异将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下放到省、市、自治区,由各地农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二)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
49、模式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让位于私人保险,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以建立对私人保险诱导机制为主,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为目标。政府的退出将给私人保险留下发展的空间,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和诱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私人保险机构克服市场化经营的障碍。具体措施上可通过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创新经营管理技术、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来实现。保监会在 2003 年 11 月完成了一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提出农业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立体经营的农业制度框架,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保险的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加上保险业同仁的真抓实干、共同努力,保险保障必然惠及广大农民,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1 郑功成.财产保险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 黄华明.风险与保险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 谢家智,蒲林昌.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J.保险研究,2003.【 文献号 】2-1236【原文出处】广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