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光的反射第 1 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能举出光源的实例。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 8m/s 。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1、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 用
2、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教学难点】1、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 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教学准备】(演示用):小型激光器、水槽(水) 、玻璃砖、光屏、日食、月食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用):三张中间有孔的硬纸片、蜡烛、火柴、光屏。【教学方法】演示法 实验法 【学法指导】模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由影子游戏引入新课,利用投影仪的光,把踩影子改为在投影幕上遮影子,尽量多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影,表扬最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设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入课题。新课教学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就
3、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光源,它发出的光照耀万物,使我们白天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可是一到夜晚,没有太阳光了,人们为了能看见东西,就不得不制作人造光源 人造光源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自从人们学会用火以来,穴居的原始人就靠篝火照明,以后逐渐学会了用火把大约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用油灯照明,后来又发明了蜡烛现代普遍使用的电灯,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 1878 年发明的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自身不能发光,它是靠反射太阳光,所以到了夜晚,人们能看见“发光”的月亮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线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 如何通过实验
4、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演示 1: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纸板照射演示 2: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水槽中的水中(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张白纸作衬,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 (图 21)演示 3: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玻璃砖中引导得出结果:光传播路线是直线。指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就是介质要均匀,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归纳: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线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图 22)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线及光的
5、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4.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光直线传播例证)(1)影子:大家想一想,在灯光下、阳光、月光、下为什么会出现影子。影子的出现不恰恰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如果光能拐弯,它就能绕过物体跑到物体的背后去,物体背光的一方就会亮起来,那还会有影子吗?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许多常见的光现象,例如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你玩过手影游戏吗?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按照图 24 中的方法,用两只手做出各种姿态,你会看到墙上映出了狗、鸭、飞鸟等等生动的形象请你动手做这些有趣的实验(2)日食和月食也可以用光
6、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展示多媒体。图 25 和 26 表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介绍古代对日食、月食的迷信说法做法,要求学生回去向爷爷奶奶解释这一现象。 ) AB3(3)小孔成像学生探究:用蜡烛、一张中间有孔的硬纸片、光屏、做小孔成像实验上下移动有小孔的纸片,其余不动,看烛焰、小孔、光屏上的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前后移动光屏,看像的情况。光屏不动,前后移动蜡烛,看像的情况。分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如图,从烛焰 A 点的光照射到纸片上,只有通过小孔的一束光能沿直线继续传播,射到屏上形成一个小光斑 A,同样,烛焰下部的 B 点射出的光穿过小孔后,投射到光屏的上部也形成了一个光斑 B,
7、烛焰上每个点也都有对应的光斑,这样形成了一个相对于烛焰倒立的像,这就是小孔成像。补充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在挖掘长的隧道时,为了保证隧道是直的工程师们就利用能沿直线传播很远的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图 23) 注意: 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的缘故因此应该说,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速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
8、声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由于光的速度很大,不容易测量,直到 20 世纪 20年代才测出了比较准确的值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 c 表示真空中光速为: c=29979210 8 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 299700010 8 m/s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 c=3108 m/s这个数值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啊!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很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得更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2/3 新课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出来简单地总结一下。练习反馈随堂练评1、光在_沿
9、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米/秒;4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 2、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_的性质,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_像。 3、能够_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 _ 。 4、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B、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5千米/秒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5、请你举出三个例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6、在硬纸上穿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时,为什么眼睛离小洞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大?答:因为只有物体上射出的光进入眼睛时,才能看见这个
10、物体,当眼睛离小洞较远时,能射入眼睛的光线范围就较小,所以看到的范围就较小;当眼睛离小洞较近时,能射入眼睛的光线范围就增大,所以看到的范围就增大。 7、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 答:星光闪烁并不是星星本身所发的光在闪动,而是由于大气层的密疏不均匀且经常变化,因而从远处发来的星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光就不是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方向时时发生变化,使光线摇摆不定,所以看到的星光在不停的闪烁。课外作业1、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应该说,光在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_(填“大” 、 “小”),其值是_kms。2、太阳发出光射到地球上,需要 500s 的时间,则地
11、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_k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天上的明月是光源 B、夜晚,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C、我们能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 D、只有太阳是光源4、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观察它投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短,从早晨到傍晚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5、一个人站在田野里,在看到天空闪电后 3s 听到雷声,那么发生雷声的地方与人的距离大约是( )A、90km B、1km C、5km D、45km6、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月食现象 B、影子的形成C、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见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5答案:1、同种均匀 大 310 52、1.510 83、B 4、B 5、B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