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2018081515.ppt--点击预览
-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6讲电解质离子反应课件鲁科版2018081516.ppt--点击预览
-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7讲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与推断课件鲁科版2018081517.ppt--点击预览
-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课件鲁科版2018081518.ppt--点击预览
-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9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课件鲁科版2018081519.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 5讲 物质的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探究高考 · 提升考能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与分类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返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Na、 NaCl、 SiO2、 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3)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 HNO3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一元酸、强氧化性酸 ( )(5)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 )(6)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7)NaHSO4、 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 )(8)胆矾 (CuSO4·5H2O)、明矾 [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9)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10)SiO2既能和 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由同素异形体构成的混合物,如 O2 和 O3的混合物×××溶液呈酸性纯净物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酸性题目 1 2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____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___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 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 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 ________。①②③⑨⑤⑥⑧ ①③①③⑤②⑥⑧⑨④⑦2.有下列物质: ① 氧气 ② 二氧化碳 ③ 臭氧 (O3) ④ 盐酸 ⑤ 铁 ⑥ 碳酸钠 ⑦ 空气 ⑧ 氢氧化钠 ⑨ 冰、水混合物 。返回题目 1 2 33.按不同的分类方法, NaHSO4应属于物质中的哪些类别? (至少列举 6类 )答案:化合物、盐、钠盐、硫酸盐、酸式盐、强电解 质等。返回题目 1 2 3返回题组一 物质组成的判断1. (2017·江西上饶六校联考, 7)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 ·太子少傅箴》中写道: “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这里的 “ 朱 ” 指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gS B. Cu C. Cu2O D. Fe2O3解析: “ 朱 ” 指 “ 朱砂 ” ,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颜料和药物,其主要成分是 HgS。A题目 1 2 3 4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B.C.D.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NO、 C2H5OH、 HNO3、 I2N2、 HCl、 H2ONH3、 H2S、 COSiO2、 CO2、 CH3COOH、 H2SO4Si、CaO、返回题目 1 2 3 43. (2017·铜陵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 陶瓷 ② 水泥 ③ 玻璃 ④ 漂白粉 ⑤ 胆矾 ⑥ 氯水 ⑦ 液氯A.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⑤⑦ D . ⑥⑦解析: ①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 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 ② 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 ③ 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 SiO2的混合物; ④ 漂白粉是 CaCl2、 Ca(ClO)2的混合物;⑤ 胆矾是 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⑥ 氯水是 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 ⑦ 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C返回题目 1 2 3 44.在自然界中,下列元素 ①Na ②Mg ③Al ④Fe ⑤Cu⑥C ⑦Si ⑧O ⑨S ⑩N ⑪ P ⑫ Cl ⑬ H ⑭ He(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__________。(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⑥⑧⑨⑩ ⑪⑭ ①②③④⑤⑦ ⑫⑬ 返回题目 1 2 3 4常见的混合物(1)分散系 (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2)高分子 (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返回题目 1 2 3 4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3)用铂丝蘸取 Na2SO4、 Na2CO3、 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4)232Th转化成 233U是化学变化 ( )(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 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 √×√××× ×××活性炭吸附脱色、焰色反应均为物理变化电离过程只有化学键断裂,为物理变化××核反应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提取 NaCl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题目 1 2返回2. ① 石油的分馏 ② 煤的干馏 ③ 钠的焰色反应 ④ 碘的升华 ⑤ 氯化铵分解 ⑥ 蛋白质的变性 ⑦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⑧ 电解食盐水 ⑨CaCl 2的潮解 ⑩ 冰的熔化 ⑪ FeCl3的水解 ⑫ 石油的裂化、裂解 ⑬ 蛋白质的盐析 ⑭ 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⑤⑥⑦⑧ ⑪⑫⑭⑮①③④⑨⑩ ⑬返回题目 1 2返回题组一 古典文献记载中的物质变化1. (2017·海淀期末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酒曲捣碎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是物理过程, A错。酒曲发酵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是化学过程, B正确。B高温蒸馏是利用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将乙醇蒸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过程, C错。泉水勾兑是乙醇和水的简单混合,属于物理过程, D错。解析:题目 1 2 3 4 5 6 7 8解析: A项, “ 钻木取火 ” 是木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B项, “ 百炼成钢 ” 是生铁中的 C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CO2从而使含 C量降低,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C项, “ 水乳交融 ”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正确; D项, “ 蜡炬成灰 ” 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2. (2017·潍坊期末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钻木取火 B.百炼成钢 C.水乳交融 D.蜡炬成灰C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文明中有许多关于化学的记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描述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活泼性强于铜, A项正确;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 内容 涉及原理A 《 淮南万 毕术 》 “ 曾青得 铁则 化 为铜 ” 活 泼 金属置 换 不活 泼 金属B 《 鹤 林玉露 ·一 钱斩吏 》 “ 一日一 钱 ,千日千 钱 , 绳锯 木断,水滴石穿 ” 不涉及化学 变 化C 《 天工开物 》 “ 凡火 药 ,硫 为纯 阳,硝 为纯 阴 ” 纯 阴指化合价降低,利用 硝酸 钾 的氧化性D 《 肘后 备 急方 》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 渍 ,绞 取汁 ” 利用物理方法提取青蒿素B“ 水滴石穿 ” 是石灰石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CO2+ H2O==Ca(HCO3)2,属化学变化, B项错误;硝酸钾、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项正确。解析: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题组二 古典文献记载中的化学物质4. (2017·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 )《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 844种,其中有关于 “ 青矾 ” 的描述为: “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 ……烧之赤色 ……” 据此推测, “ 青矾 ” 的主要成分为 ( )A. CuSO4·5H2O B. FeSO4·7H2OC. KAl(SO4)2·12H2O D. Fe2(SO4)3·9H2O解析: 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 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 KAl(SO4)2·12H2O为无色, Fe2(SO4)3·9H2O为黄色。B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5. (2017·河南洛阳统考 )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熟石灰 B.草木灰 C.明矾 D.漂白粉解析: 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说明该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生石灰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呈碱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Ca(ClO)2,二者均为强碱弱酸盐,故草木灰、漂白粉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均呈碱性;明矾溶于水,由于 Al3+ 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故该物质为明矾, C项正确。C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6. (2017·唐山质检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 “ 鼻冲水 ” ,写道: “ 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 ……” 这里的“ 鼻冲水 ” 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明矾水 D.卤水解析: 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A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题组三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7. (2017·廊坊统考 )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② 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③ 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 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⑤ 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 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全部 B.只有 ②④⑤⑥ C .只有 ①②③⑤ D .只有 ③④⑤⑥ 解析: SO2可与 NaOH溶液反应, ① 可以实现;氢硫酸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H2S+ CuSO4==CuS↓+ H2SO4, ② 可以实现;稀硫酸与醋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H2SO4+ 2CH3COONa==2CH3COOH+ Na2SO4,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 ③ 可以实现;A解析: 氢硫酸和亚硫酸发生反应 H2SO3+ 2H2S==3S↓+ 3H2O, ④ 可以实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 ⑤ 可以实现;水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 2Na2O2+ 2H2O==4NaOH+ O2↑, ⑥ 可以实现。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选项 X Y Z MA Fe FeCl2 FeCl3 Cl2B C CO CO2 O2C CO2 Na2CO3 NaHCO3 NaOHD AlO Al(OH)3 Al3+ CO28. (2017·郑州预测 )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 XY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 ( )解析: A项, Fe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错误; C项, Na2CO3与 NaOH不反应,错误; D项, Al(OH)3与 CO2不反应,错误。B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返回题目 1 2 3 4 5 6 7 8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1.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2)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胶体: Al3+ + 3H2O==Al(OH)3↓+ 3H+ (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4)含 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 0.1 mol( )(5)FeCl3溶液和 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 ( )(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 )(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 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胶体 纯净物 溶液(胶体 )+ 3H+分散质直径大小小于 0.1mol黄色胶体呈电中性返回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 题目 1 2返回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____________。①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 “ 血液透析 ” 进行治疗②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③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④ 臭氧、 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①②③题目 1 2返回题组一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 Fe(OH)3胶体和 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两者均能透过滤纸解析: A项 MgCl2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B项 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C项 MgCl2溶液加盐酸无沉淀; D项 Fe(OH)3胶体和 MgCl2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透过滤纸。D题目 1 2 3 42. (2016·湖南张家界联考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 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 X、 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 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 2Fe3+ + 3H2O==2Fe(OH)3+ 3CO2↑+ 3Ca2+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解析: 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 A正确; 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 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 B错误; 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 + 3H2O Fe(OH)3+ 3H+ ,加入 CaCO3时发生反应 CaCO3+ 2H+==CO2↓+ Ca2+ + H2O,从而促进 Fe3+ 水解, C正确;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正确。返回题目 1 2 3 43.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B.用明矾净化污水C.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景象解析: 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互相促进的反应,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返回题目 1 2 3 44.回答下列问题。(1)向 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 (NH4)2SO4溶液 :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 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随溶液中c(H+ )增大,发生反应: Fe(OH)3+ 3H+ ==Fe3+ + 3H2O,沉淀逐渐溶解 产生红褐色沉淀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返回题目 1 2 3 4 第 6讲 电解质 离子反应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 理 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 了 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 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考点一 考点二 探究高考 ·提升考能微课 8 考点三考点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返回1.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银和食盐水都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 )(2)AgCl、 BaSO4等不溶于水,都属于弱电解质 (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 )(4)HClO是弱酸,但 NaClO是强电解质 ( )(5)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6)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7)SO2溶于水可导电,故 SO2属于电解质 ( )×√√银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gCl、 BaSO4 均属于盐,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没直接关系×SO2自身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题号 1 2 3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 质 的序号(1) 混合物 (2) 电 解 质 ,但熔融状 态 下并不 导电 (3) 电 解 质 ,熔融状 态 能 导电 (4) 电 解 质 ,但 难 溶于水 (5) 非 电 解 质 (6) 既不是 电 解 质 ,也不是非 电 解 质 ,但本身能 导电 2.现有 12种物质: ① Al ② 稀硝酸 ③ HNO3 ④ 液氨 ⑤ CO2 ⑥ 空气 ⑦ NaCl ⑧ CaCO3 ⑨ NaHCO3 ⑩ 乙醇 ⑪ Al2O3 ⑫ 石墨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②⑥③⑦⑧⑨ ⑪ ⑧ ⑪④⑤⑩① ⑫返回题号 1 2 33. (1)SO2和 NH3的水溶液均导电, SO2、 NH3是电解质吗?(2)某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强,该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吗?答案: (1)不是, SO2、 NH3本身不电离,两者属于非电解质。(2)不一定,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返回题号 1 2 3返回题组一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理解离子反应的基石1.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注: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I____________________。(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 Cu2+ + 2OH-H2S H+ + HS-HI==H+ + I-Ca(OH)2==Ca2+ + 2OH-题号 1 2 3 4(5)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aH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NaHSO4(熔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Al2O3(熔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SO3==Na+ + HSO32-BaSO4==Ba2+ + SO42-返回题号 1 2 3 4(1)由两种离子相结合可形成的物质有 16种,其中 :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难溶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上离子组成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SO4、 BaCO3、 CaCO3、 CaSO4HCl、 H2SO4、 H2CO3H2O H+ + OH- 、 H2CO3 H+ + HCO3-、 HCO3- H+ + CO32-返回题号 1 2 3 4题组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今有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象,把符合要求的图象序号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括号中。(1)向 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a(OH)2溶液 ( )(2)向 H2SO4溶液中通入 Cl2直至过量 ( )(3)向 AgNO3溶液通入少量 HCl( )④②③(4)向氨水中通入 HCl直至过量 ( )(5)向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 )②③①返回题号 1 2 3 44.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 a,弱电解质溶液 b,金属导体 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 )A. bac B. a= b= c C. cab D. bca解析: 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导电能力减弱;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但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增加得最快。A 返回题号 1 2 3 4导电 粒子 升高温度 变 化 类 型金属 自由 电 子 导电 性 变 弱 物理 变 化电 解 质 溶液 自由离子 导电 性增 强 化学 变 化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对比返回题号 1 2 3 4考点二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返回1.填写教材中常考的 10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钠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气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 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取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 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碳酸钙中加入醋酸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FeCl3溶液与铜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 2H2O==2Na+ + 2OH- + H2↑Al3+ + 4OH- ==AlO2-+ 2H2OAl3+ + 3NH3·H2O=Al(OH)3↓+ 3NH4+CaCO3+ 2CH3COOH=Ca2+ + 2CH3COO- + H2O+CO2↑3Cu+ 8H+ + 2NO3-==3Cu2+ + 2NO↑+ 4H2OCu+ 4H+ + 2NO3-==Cu2+ + 2NO2↑+ 2H2O2Fe3+ + Cu==Cu2+ + 2Fe2+AlO2-+ 2H2O+ CO2=Al(OH)3↓+HCO3-MnO2+ 4H+ + 2Cl- Mn2+ + Cl2↑+ 2H2OCl2+ H2O H+ + Cl- + HClO返回题号 1 22.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Cu2+ + Fe===Fe2+ + 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 + OH-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e3+ + 3OH- ===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a2+ + OH- + HCO3-===CaCO3↓+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4+ Fe===FeSO4+ CuHCl+ NaOH===NaCl+ H2OFeCl3+ 3NaOH==Fe(OH)3↓+ 3NaClCa(OH)2+ NaHCO3(少量 )===CaCO3↓+ NaOH+ H2O(注:其他合理反应也可 )返回题号 1 2题组一 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Ba(OH)2溶液与 H2SO4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a(OH)2溶液与 (NH4)2SO4溶液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uSO4溶液与 B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e2O3溶于 HI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eO溶于稀 HNO3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O3+ 6H+ + 2I- ===2Fe2+ + 3H2O+ I2Ba2+ + 2OH- + 2NH4++ SO42-===BaSO4↓+ 2NH3·H2OCu2+ + SO42-+ Ba2+ + 2OH- ===Cu(OH)2↓+ BaSO4↓Ba2+ + 2OH- + 2NH4++ SO42-===BaSO4↓+ 2NH3·H2O3FeO+ 10H+ + NO3-===3Fe3+ + NO↑+ 5H2O返回题号 1 2 3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至少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这四种(或更多种 )之间都能两两结合成难电离 (或难溶 )的物质或后续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离子反应称为多重反应。在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易丢失其中的一组反应。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返回题号 1 2 3题组二 先后型2.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1)NH4HSO4溶液与 NaOH溶液的反应NaOH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 Fe(NO3)3溶液与 HI混合HI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 + 12H+ + 3NO3-+ 10I- ===Fe2+ + 5I2+ 6H2O+ 3NO↑返回题号 1 2 3H+ + OH- ===H2ONH4++ H+ + 2OH- ===NH3·H2O+ H2O8H+ + 2NO3-+ 6I- ===4H2O+ 3I2+ 2NO↑(3)向含有 OH- 、 CO32-、 AlO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4)向含有 H+ 、 Al3+ 、 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H+ + OH- ===H2O Al3+ + 3OH- ===Al(OH)3↓NH4++ OH- ===NH3·H2O Al(OH)3+ OH- ===AlO2-+ 2H2OOH- + H+ ===H2O AlO2-+ H+ + H2O===Al(OH)3↓CO32-+ 2H+ ===H2O+ CO2↑ Al(OH)3+ 3H+ ===Al3+ + 3H2O返回题号 1 2 33.向盛有 10 mL 1 mol·L- 1 NH4Al(SO4)2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1 mol·L- 1 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下:写出各阶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A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OH)3+ OH- ==AlO2-+ 2H2OAl3+ + 3OH- ==Al(OH)3↓ NH4++ OH- ==NH3·H2O返回题号 1 2 3脱离 “ 写、拆、删、查 ” 四步书写法的直接书写过程返回题号 1 2 3微课 8 用分类思想书写跟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返回题组一 连续型1.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 (过量 )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1)可溶性多元弱酸 (或其酸酐 )与碱溶液反应。如 CO2通入 NaOH溶液中:碱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元弱酸 (或其酸酐 )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反应。如 CO2通入 NaAlO2溶液中:NaAlO2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AlO2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题号 1 2 3(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 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盐酸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铝盐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碱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题号 1 2 3(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NaAlO2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酸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e与稀 HNO3溶液反应:Fe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 HNO3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题号 1 2 32. (1)Ca(HCO3)2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①Ca(HCO 3)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a(HCO 3)2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HCO3)2溶液和 Ca(OH)2溶液反应:①Ca(HCO 3)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a(HCO 3)2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题号 1 2 3“ 定一法 ” 书写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根据相对量将少量物质定为 “1 mol” ,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物质组成比相符。(2)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3)依据 “ 先中和后沉淀 ” 的思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返回题号 1 2 3题组二 配比型3.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 (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 ),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 (有剩余或不足 ),因而跟用量有关。(1)Ca(HCO3)2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NaOH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HCO3溶液与 Ca(OH)2溶液反应NaHCO3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题号 1 2 3(3)Ba(OH)2溶液与 NaHSO4溶液的反应n[Ba(OH)2]∶n(NaHSO4)=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呈 ________性;n[Ba(OH)2]∶n(NaHSO4)=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呈 ________性,若向该溶液中再加 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中返回题号 1 2 3考点三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返回 第 7讲 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与推断1.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 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考点一 考点二 探究高考 ·提升考能微课 9考点一 离子共存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返回返回1 2题号2.常温下 Fe3+ 、 Al3+ 在 pH= 7的溶液中能否存在?答案: 不能。二者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抑制 Fe3+ 、 Al3+ 的水解。返回返回1 2题号返回题组一 抓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语1. (原创题 )符合下图所示条件的离子组是 ( )1 2 3 4 5 6 7题号 8解析: B、 C、 D项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 A项中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对于 B项,加少量稀 H2SO4因生成 BaSO4而有白色沉淀,但加入过量 NaOH溶液时,溶液中无白色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对于 C项,加入少量稀 H2SO4时产生 BaSO4沉淀,加入过量 NaOH溶液时产生 BaCO3沉淀,符合题意; D项,加入稀 H2SO4时产生 BaSO4沉淀,但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因生成的 Fe(OH)2很快被氧化,最终看不到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答案: C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解析: A项, pH= 1的溶液显强酸性, CO32-与 H+ 因生成 CO2、 H2O而不能大量共存; B项, c(H+ )= 1×10- 13 mol·L- 1的溶液 pH= 13,溶液显强碱性, Mg2+ 、 Cu2+ 分别与 OH- 反应生成 Mg(OH)2、 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解析: C项, 0.1 mol·L- 1 NH4HCO3 溶 液 中,题 给 四 种 离 子 与 NH4+、HCO3-均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D项, Fe3+ 、 Fe2+ 均能与 SCN- 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Fe(SCN)3、 Fe(SCN)2而不能大量共存。C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1)抓住关键词语解答离子共存类试题要审清题目要求的关键词语,如 “ 一定大量共存 ” 、“ 可能大量共存 ” 或 “ 不能大量共存 ” 等。(2)理解两大条件若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时, “ 可能大量共存 ” 的含义是在两种条件下只要有一种能大量共存即符合题目要求。 “ 一定大量共存 ” 的含义是两种条件下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才符合题目要求。如本题 C项中的四种离子 “ 可能大量共存 ”( 在碱性条件下符合要求 );而不能 “ 一定大量共存”(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题组二 抓住溶液的酸碱性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解析: 本题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溶液的酸碱性。选项 A的溶液为强碱性,隐含的条件是 “ 溶液中有大量 OH- ” , OH- 与Al3+ 、 Ag+ 生成沉淀;选项 C的溶液为酸性,隐含的条件是 “ 溶液中含有 H+ ” , H+ 与 S2- 生成气体;选项 D的隐含条件是 “ 溶液为强碱性,含有大量 OH- ” , OH- 与 Zn2+ 生成沉淀。答案: B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题组三 注意溶液的颜色解析: 本题的隐含条件是 “ 溶液中不含有颜色的离子 ” ,所以有颜色的离子组可直接排除。选项 B中的 Cu2+ 是蓝绿色;选项 D中的 Fe3+ 是棕黄色,直接排除;选项 A中 H+ 和 SiO32-反应生成 H2SiO3沉淀。答案: C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1)当题干中指明溶液无色时,则下列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Cu2+ —蓝色, Fe3+ ——棕黄色, Fe2+ ——浅绿色; MnO4-——紫红色, [Fe(SCN)2]+ ——红色。(2)“ 透明溶液 ” 并不代表溶液无色,溶液也可以有色。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题组四 注意溶液中隐含的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A项中 H+ 与 OH- 因生成弱电解质水而不能大量共存; C项中OH- 与 H2PO4-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D项中 Ba2+ 与 SO42-因生成 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B项中,在酸性条件下, NO3-具有强氧化性,会将 Fe2+ 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 B项符合题意。B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1)S2- 与 SO32-在碱性条件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2)NO3-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没有氧化性,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3)ClO- 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题组五 注意由水电离出的 H+ 或 OH- 浓度解析: 由水电离出的 c(OH- )= 10- 14 mol·L- 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 A选项中的 HCO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B选项中的MnO4-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而 Br- 具有较强还原性,两者不能大量共存; D选项中的 Al3+ 、 NH4+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题组六 注意防范与金属铝反应放出 H2的思维定势解析: “ 加入金属 Al产生 H2” ,溶液可能是酸性 (不含 NO3-)也可能是碱性。选项 A中 Mg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但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选项 B在酸性条件下与 SO32-生成气体、与 AlO2-生成沉淀,在碱性条件下能共存; C、 D两选项中均含有 NO3-,酸性条件下都不产生 H2, C选项中 Ag+ 与 OH- 不能共存, D选项能在碱性条件下共存。C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8. (2017·吉林实验中学二模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 c(CO32-)= 0.1 mol·L- 1的溶液中: K+ 、 AlO2-、 Cl- 、 NO3-B.在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c(OH- )= 1×10- 12 mol·L- 1的溶液中: Fe2+ 、ClO- 、 Na+ 、 SO42-C.在加入苯酚会显紫色的溶液中: NH4+、 Cl- 、 Na+ 、 SCN-D.在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中: S2O32-、 CO32-、 Na+ 、 K+题组七 综合体验A解析: A项, CO32-与 K+ 、 AlO2-、 Cl- 、 NO3-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B项,可能是酸的溶液, ClO- 不能大量存在,也可能是碱的溶液, Fe2+ 不能大量存在;解析: C项,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 ,而 SCN- 与 Fe3+ 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 D项,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S2O32-与 H+ 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返回1 2 3 4 5 6 7题号 8考点二 离子的检验题组训练 ·解题探究基础小练 ·多维思考返回√××还可能是 SiO32-还可能是 Ag+、 SO32-、 SiO32-等离子返回1 2题号√×√×还可能有 Ag+、 SO32-等离子氯水过量时,将 SCN-氧化 返回1 2题号2.多种离子同时存在的溶液中,检验某些离子时要注意检验顺序。怎样检验溶液中既有 Cl- ,又有 SO42-?答案: 向试液中加入足量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液中含有 SO42-;取上层清液或滤液,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液中含有 Cl- 。返回1 2题号1. (2017·江西模拟 )下列对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 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含有 Fe3+B.将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证明气体为乙烯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气体为 CO2D.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盐酸,证明原溶液含有 SO42-解析: A项,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铁离子结合 SCN- 生成红色物质,证明原溶液中含铁离子, A正确; B项,将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为乙烯,也可能为二氧化硫等, B错误; C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错误; D项,沉淀可能是 AgCl,若检验 SO,应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D错误。A返回1 2 3题号选项 操作 现 象 结论A 滴加 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SO42-B 滴加硫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产 生 原溶液中有 SO32-C 用 洁净铂丝 蘸取溶液 进 行焰色反 应火焰呈紫色 (透 过蓝 色 钴玻璃 ) 原溶液中有 K+D 滴加 NaOH溶液,将湿 润红 色石蕊 试纸置于 试 管口试纸 不 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C解析: C项观察 K+ 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排除 Na+ 的干扰; D项检验 NH4+应加入浓 NaOH溶液,且需要加热。解析: A项加入 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SO32-或 SO42-或 Ag+ ; B项 HSO3-也有同样的现象;返回1 2 3题号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结晶析出 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 Na2SO3、 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 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已知 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32-+ 2H+ ===S↓+ SO2↑+ 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aCl2溶液、 AgNO3溶液(2)榴石矿石可以看作 CaO、 FeO、 Fe2O3、 Al2O3、 SiO2组成。试设计实验证明榴石矿中含有 FeO(试剂任选,说明实验操作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1 2 3题号答案: (1)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 (或过滤,取滤液 )于一试管中,滴加 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 Na2SO4杂质 (合理即可 )(2)取矿石少许,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色褪去,证明矿石中含有 FeO(不能加盐酸溶解 )返回1 2 3题号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规范答题返回1 2 3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