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9.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9.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9.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9.8 功率放大电路,9.5 场效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9.6 多级放大电路,9.7 差分放大电路,9.4 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与思考,教学基本要求,练习题,返回主页,教 学 基 本 要 求,1. 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 了解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和主要特点,掌握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计算;3. 了解场效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4. 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掌握其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计算;5.
2、 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方式;了解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计算;6. 了解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返 回,9.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器的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电压、电流和功率)放大到所需的量级。,(一)电路,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共发射极基本电路,各元件的作用,晶体管T-放大元件, iC= iB。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基极电源EB与基极电阻RB-使发射结 处于正偏,并提供大小适当的基极电流。,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集电极电源EC -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集电极电阻RC-将电流放大转变为电压放大
3、。,耦合电容C1 、C2 -隔离输入、输出与放大电路的直流联系,使交流信号顺利输入、输出。,信号源,负载,共发射极基本电路,各元件的作用,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单电源供电电路,共发射极基本电路,直流量:大写字母,大写下标,如 IB,交流量:小写字母,小写下标,如 ib,混合量:小写字母,大写下标,如 iB,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iB = IB + ib,(二)信号放大过程,静态:未加输入信号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动态:加上输入信号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uCE = UCC iC RC,uo 0 uBE = UBE+ ui uCE = U
4、CE+ uo,分析与思考,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9.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一)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1)图解法,静态工作点:在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上所对应的工作点 Q (IB、IC、UCE )。,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直流负载线(UCEUCCICRC),相交 Q,(2)估算法,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当UBE UCC时,,UCE = UCC IC RC,(二)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截止失真原因:,静态工作点太低,消除截止失真方法:,减小RB,使IB增大,饱和失真
5、原因:,静态工作点太高,消除饱和失真方法:,增大RB,使IB减小,9.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一)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 电压放大倍数 Au:,绝对值:,分贝值:,对于正弦交流信号:,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2)输入电阻 ri:,对于正弦交流信号:,当信号源有内阻时:,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信号源,负载,放大电路,ri 越大,信号源的输出电压越大、越稳定,信号源的负载,(3) 输出电阻 ro :,对于正弦交流信号 :,放大器输出端开路电压:,(受控电压源),当输出端接有负载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输出电
6、阻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越强,负载的信号源,(4)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放大器只有工作在通频带范围内才能避免产生频率失真。,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C1、C2及晶体管结电容使uo因不同频率而大小、相位均不同,(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1)晶体管交流小信号模型,基本思路: (a)放大的信号为小信号; (b)保证工作在特性曲线的线性段; (c)把晶体管等效成线性电路模型。,注:IC 的单位为 mA ,26 的单位为 mV 。,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基本思路: (a)找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道(
7、UCC、C1、C2均短路); (b)用晶体管的小信号模型取代晶体管。,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9.4 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1)电路组成,因接有RE,可固定 IC, 从而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温度IC IE IERE UBEUB-URE IB,接有旁路电容CE,避免了电压放大倍数的降低。,因 I1 I2 IB 通常取: I2(510 )IB 故B 点电位基本被固定。,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共射放大电路,(一)共射放大电路,(2)静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3)动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
8、一节,Au较大,ri 较小,Ro较大,若去掉电容CE:,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无旁路电容CE,有旁路电容CE,Au减小,ri 提高,ro不变,分压式偏置电路,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例 电路如图所示,求:(1)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2) 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有CE、无CE );(3)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Au (有CE、无CE);(4) 放大器的输入、输出 电阻(有CE、无CE);(5)若测得输出波形为 判断放大器出现的是何种失真,如何消除失真?(6)若输入信号为 ,输出正常波形,则UO多大?,解(1),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5
9、0,硅管,(2),有CE:,无CE:,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3),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无CE:,有CE:,(4)有CE:,无CE:,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若要消除失真必须改变RB1与RB2的比例,适当抬高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如:适当调节RB1使其变小,则抬高了IB。,(5)因为共射极单级放大器的 uo 与 ui 反相,据 uo 的波形 可以判断出 ui的波形为 因此可以判断出由于放大 器的静态工作点太低,在 ui 的前半个周期当 ui UBE 时,三 极管发生了截止,使 uo 失真,因此该失真为截止失真。,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
10、,上一节,(6),(二)共集放大电路,(1) 电路组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因对交流信号而言,集电极是输入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因从发射极输出,所以称射极输出器。,(2) 静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3) 动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Au较小,ri 较大,Ro较小,(三)共基放大电路,(1) 静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共基放大电路及直流通路,(2) 动态分析,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共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及微变等效电路,Au较大,ri 较小,Ro较大,9.5 场效晶体
11、管基本放大电路,(一)增强型 MOS 管共源放大电路,(1)静态,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分压偏置共源放大电路,(2) 动态,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分压偏置共源放大电路,(二)耗尽型 MOS 管共源放大电路,可采用分压偏置放大电路,也可采用自给栅偏压放大电路。,电路特点: (a) UGS(off) 0 (b) 当加有 UDD ISISRS = UGS 自给栅偏压。,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自给偏置共源放大电路,9.6 多级放大电路,(一)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阻容耦合,(三)动态,(1)电压放大倍数:,
12、注:,(2)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可放大交、直流信号,但存在着“零点漂移”。尤其第一级的“零漂”可被逐级放大,致使放大器无法区分信号电压和漂移电压而不能正常放大。,注:,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二)静态,阻容耦合式:由于耦合电容的隔直作用,各级有各自独立的静态工作点,可分别按前述方法求解。 直接耦合式:由于前后级直接相连,故前后级的工作点相互制约,必须配合妥当,不能独立求解各级静态工作点。,一两极放大电路,已知晶体管的 1 = 40, 2 = 50,rbe1 = 1.7 k, rbe2= 1.1 k,RB1 = 5
13、6 k,RE1 = 5.6 k,RB2= 20 k,RB3 = 10 k,RC = 3 k,RE2 = 1.5 k。 求该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例,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解:,第一级放大电路为共集放大电路,因此电压放大倍数:,第二级放大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第二级的输入电阻:,第一级总负载电阻:,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9.10 差分放大电路,(一) 工作原理,(1)静态, 抑制零漂原理: (a) 靠电路的对称性; (b) 靠RE 的
14、负反馈作用。,(c) 为了增大抑制零漂的效果可用恒流源代替 RE (恒流源的直流电阻 R 小,交流电阻 r 大)。,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2) 动态,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实用差分放大电路,(a)共模电压放大倍数:,+UCC,(b)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e1 = ie2,(c)输入输出电阻:,RE 上无交流信号压降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差模放大倍数:,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二) 输入输出方式,下一节,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9.8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器:,(a)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b)工作效率要高。,(一)放大器的
15、工作状态,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二)乙类放大互补对称电路,(2) 工作原理 静态:IB = 0,IC = 0,uo = 0 动态:ui 的正半周 NPN 管放大,PNP 管截止,RL 中通过 iC1 ; ui 的负半周 PNP 管放大, NPN 管截止,RL中通过 iC2 。,(3) 存在缺点 产生交越失真。,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乙类放大互补对称电路,(三)甲乙类放大互补对称电路,电路特点:,(a) 增加了RB1、RB2 ,提供一定的偏流,避免产生交越失真。 (b) 增加了二极管 D1、D2,使静态时 B1 与 B2 二点保持不 同的电位,而动态时信号 ui 能很顺利地送到 B1、B2 点。,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