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 11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考试说明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3.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够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7.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 1 溶液的概念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
2、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 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5、溶液的形成: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温馨提示】
3、(1)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 CuSO4溶液为蓝色,FeCl 3溶液为黄色,FeSO 4溶液为浅绿色;(2)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溶质;(3)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考点 2 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特点: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会分层。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3、乳化和溶解有着本质的不同,乳化后形成的是乳浊液。例:溶解油脂: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乳化:洗涤剂清洗油
4、污考点 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1.溶解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如 NH4NO3溶解2.溶解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如 NaOH溶解、浓 H2SO4溶解、氧化钙的化合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蔗糖。考点 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饱和溶液。注:如果看有没有溶解的物质剩余,若有则是饱和溶液,若没有,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
5、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1)Ca(OH) 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把溶 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2)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 或 蒸发溶剂 或 加溶质升温 或 加溶剂考点 5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
6、质量。2、概念中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 溶剂 状态:达到饱和 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3、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的溶液度为 36g含义:在 20 时,在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克 NaCl在 20时,NaCl 在 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克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种类) 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7、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比较同一温度下
8、,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选择适宜方法(结晶法)分离混合物4.结晶方法(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如氯化钠。(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如_硝酸钾。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溶液的形成【例 1】 【2017 年重庆市 B】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 D浓盐酸【答案】A【点睛】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溶解,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称为溶液.类型二、溶解度曲线【例 2】 【2017 年江苏省扬州市
9、】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从 t2降至 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0【答案】AD【点睛】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知识,在溶解度曲线的考查中要注意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交叉点等,同时文字的叙述中要注意溶液是否饱和、及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隐含叙述。类型三、溶液的有关说法【例 3】 【2017 年山东省聊城市】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 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C向 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
10、,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 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答案】D【解析】A将氯化钠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 A错误。B把 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故 B错误。C向 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可再溶解。故 C错误。D配制 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故 D正确。【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有颜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才能形成溶液,物质溶于水时可以出现三种现象,温度升高、降低或变
11、化不大.类型四、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例 4】【2017 年浙江省杭州市】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 10 30 50 70 90溶解度/g27.739.349.054.151.1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沮度升高而增大B10时,27.7g 硫酸镁和 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27.7的硫酸镁溶液C50时,100g 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 90,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点睛】固体物质的的溶解度包括四个要素:外界因素是温度、标准是 100g溶剂、状态是饱和状态、单位是质量单位克
12、,四个方面缺一不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上要熟记相关的内容。类型五、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 5】 【2017 年四川省南充市】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3)分别将 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填序号)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答案】 (1)t 2 (2)乙 (3)D【解析】 (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为 t2时,甲
13、、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分别将 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得 t1时的饱和溶液 ,t 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丙在降温时溶解度变大,成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不变,等于 t3时的溶解度,小于甲 t1时的溶解度,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但是溶液质量甲丙;t 3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等量溶液中,丙溶液中溶剂比甲溶液中的多。降温时溶剂质量不变,仍然丙溶液中溶剂比甲溶液中的多。【点睛】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时要从曲线
14、的起点、交叉点及其坐标轴的含义方面考虑,同时注意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是考查的重点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 【2017 年广西省桂林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汽油 C泥土 D味精【答案】D2 【2017 年山东省烟台市】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D用量筒取 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C【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15、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 除去大颗粒杂质) 、过滤(除去不溶物) 、杀菌消毒(杀灭细菌等)等净化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 【2017 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 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B取出部分上层清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
16、化钠溶液变为饱和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D将 10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能溶解其它的可溶物质;B溶液是均一的,溶液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取出部分上层清液,不能改变溶液的状态;C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都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D将 10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10%,需要量取 100mL水,并与原溶液充分混合,所用的仪器有:烧杯
17、、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选 D。 4 【 内蒙古乌海市 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 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OH) 2 DMgCO 3【答案】C5 【 安徽省 2018届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 】如图是 KCl与 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大B30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在 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在 60 时,两物质各 100 g分别加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
18、,均有固体剩余【答案】B6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t1时 a、b、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都变为不饱和溶液Bt 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Ct 2时,30ga 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Dt 2时,将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是 abc【答案】D【解析】A将 t1时 a、b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其饱和溶液升温到 t2,都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19、其饱和溶液升温到 t2,会析出固体,仍得饱和溶液。B, t 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 ba=c,=0%+1g溶 解 度饱 和 溶 液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溶 解 度其饱和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Ct 2时,a 的溶解度为 50g,30ga 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 25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Dt 2时,将相2537.%g0同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a 的溶解降低最多,析出最多,b 析出较少,c 不析出晶体,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是 abc;选 D。 7 【 四川省威远县严陵中学 2017届九年级下学
20、期第一次模拟】m 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n克 20%的盐酸恰好完全,如果将 m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 m克 2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pH (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设盐酸的质量为 36.5,则HCl+NaOHNaCl+H 2O36.5 40HCl+KOHKCl+H 2O36.5 56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 pH7 ;故选 A。8 【 海南省海口九中 2017年 5月中考调研测化学模拟】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
21、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可焙制糕点B用肥皂水可 区分硬水和软水C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净餐具D用工业酒精可兑制饮用酒【答案】D【解析】A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可焙制糕点,故 A正确;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 B正确;C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净餐具,故 C正确;D工业酒精含有甲醛有毒,不可兑制饮用酒,故 D错误。9 【 2018 年江西中考化学模拟卷(一) 】通常情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食盐溶液 D澄清石灰水【答案】B【解析】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
22、是溶质,水的 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10 【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 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二模) 】下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氯化氨、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 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 6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 40,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答案】C12 【 福建省 2018届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
23、,能对汽水起到冰镇作用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 氧化钠【答案】C【解析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活性炭不溶于水,不能对汽水起到冰镇作用,故 A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能对汽水起到冰镇作用,故 B错误;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能对汽水起到冰镇作用,故 C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不能对汽水起到冰镇作用,故 D错误;故答案为 C。13 【 内蒙古乌海市 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
24、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品 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 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 100 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答案】 10 g ; 2.9 g 14.6%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3) 、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
25、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 NaCl包括混合物中原有的 NaCl和反应生成的 NaCl;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 NaCl的质量,而混合物中原有的 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计算即可。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2) 、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 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CaCl2=CaCO3+2NaCl111 100 117x 10g y解得,x=11.1g y=11.7g(3) 、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4.6% 答:(2) 、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 11.1g;(3)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