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4432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选择题(共 39 小题)1(2018菏泽)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解答】题干中“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等都是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具体表现。故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

2、掌握基础知识。2(2018绥化)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元政府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解答】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2018北京)如图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2A商品经济发展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分析】本题以两幅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

3、题两幅图分别为汉代主要经济区和宋代主要经济区分布图。同学们通过分析两幅图可以明显的看出汉代主要经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主要经济区主要位于长江下游流城,明显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4(2018滨州)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

4、趋势。【解答】据“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手工业发达,江南地区人民非常勤劳。这表明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2018东营)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分析】本题考查铁木真和忽必烈,知道 1206 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71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解答】1206 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71 年忽必烈建立

5、元朝。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铁木真和忽必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018聊城)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大一统的秦汉帝国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分析】本题以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依据课本知识,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描述了宋元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体现了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

6、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7(2018泰安)“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知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交子。【解答】据所学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

7、,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8(2018怀化)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C苏湖熟,天下足 D潮广熟,天下足【分析】本题以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当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谚语。9(2018德州)“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分析】本题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为切入点,考查行省制度。【解答】由题干“行中书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的行省制度。故选:C。【点评】本题以行省制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510(2018大庆)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北宋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9、D闭关锁国【分析】本题以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为切入点,考查蒙古建立。【解答】1206 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故选:B。【点评】本题以蒙古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1(2018永州)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汉朝【分析】本题以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解答】由题干“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朝都城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

10、市等,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12(2018齐齐哈尔)黑龙江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分析】本题以黑龙江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

11、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黑龙江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行省制度。故选:D。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13(2018大庆)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机构 B“蕃坊” C“蕃学” D宣政院【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知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解答】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故选:A。【点评】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政府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14(2018大庆)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会子” D“关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答】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15(2018威海)观察如图,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局部)?(

13、)7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析】本题以疆域图(局部)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疆域图(局部)“中书省”“甘肃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16(2018娄底)北宋时著名的

14、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 )A岳麓书院 B石鼓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应天府书院【分析】本题以北宋时著名的书院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解答】岳麓书院在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庐山;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所以 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17(2018衡阳)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8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使用曲辕犁耕地 B在“瓦肆”里听说书

15、C用筒车灌溉 D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分析】本题以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解答】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肆。瓦肆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瓦肆中有看棚勾栏,可以上演戏曲,杂技,说唱等节目,所以B 选项不是盛唐时期经历的事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18(2018福建)1271 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分析】本题以 1271 年,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的人物为切入点,考查元

16、朝的建立。【解答】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故选:D。【点评】本题以元朝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9(2018孝感)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地区时间北方 南方宋初 人口 100 多万户 人口 230 多方户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 20% 贡献财政收入 80%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分析】本题以某历史兴

17、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为切9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图表可知,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常年动乱,经济恢复和发展较慢,而大量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反映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20(2018黔南州)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行

18、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行省制度。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解答】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行省制。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元朝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行省制。21(2018黑龙江)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

19、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战国七雄C元灭南宋 D大兴文字狱【分析】本题以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为依托,考查资治通鉴。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10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ACD 均不在资治通鉴记述的范围之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22(2018南京)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宣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

20、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分析】本题以宋高宗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抓住材料中“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宣得人而久任”等信息判断,本材料体现了南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表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23(2018烟台)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发明活字印刷术改进造纸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B C

21、D【分析】本题以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科技成就。【解答】据所学知,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在科技方面,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在军事上被广泛应用。唐朝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11【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点。24(2018青岛)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

22、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本题以“鬼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宋代商业区“市”和居民区“坊”已没有界限,到北宋中期,城市的街市变迁完成了从坊外店肆到坊墙开门侵街店肆再到夹街店肆的演变过程,市内到处设有晓市、鬼市、晚市和夜市,全城店铺林立,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25(2018淮安)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 50 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

23、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分析】本题以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内容,体现了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瓦子是宋代城内专供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瓦子内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表明宋代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

24、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12知识点。26(2018青岛)“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 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 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中原人大量南迁社会比较安定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A B C D【分析】本题以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材料体现了主要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口南迁,带

25、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选项符合题意;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有关内容。27(2018绥化)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广州十三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在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朝

26、商品经济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8(2018青岛)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13【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知道 960 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解答】据题干“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太祖是指赵匡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9(2018自贡)宋人载

27、:“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指南针的直接作用( )A推广民众教育 B消除封建制度 C发现美洲 D推动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以宋人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指南针发明的相关知识点。【解答】结合材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指南针在宋代已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所以指南针的直接作用是有利于发现美洲,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指南针发明的有关内容。30(2018岳阳)梁启超在

28、1905 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回族的形成。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解答】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元朝。故选:C。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的相关史

29、实。31(2018咸宁)“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所学知,我国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改进不是出现在宋代。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广泛使用,是宋朝科技的重大成就。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2(2018北京)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30、960 年 1005 年 1038 年 1044 年 1125 年 1127 年 1140 年 1141 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 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分析】本题以大事年表为背景,考查辽、宋、夏、宋的和战。【解答】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分析选项,A 项始終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B 项北宋 960 年建立,1127 年灭亡,实际超过了 100 年:C 项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

31、。D 解读正确。15故选:D。【点评】本题以辽、宋、夏、宋的和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33(2018黄冈)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 16 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和太,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答】由材料“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可知,交子具有市场流通交易

32、凭证的功能。BCD 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A。【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交子出现的时间及作用。34(2018无锡)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汤显祖 C马致远 D关汉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曲的相关史实。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解答】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关汉卿塑造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3、理解并识记宋词和元曲的相关史实。35(2018恩施州)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16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A B C D【分析】本题以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解答】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表现在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均反映的是南宋的繁荣的史实,是正确的选项;选项反映的

34、是北宋的史实。故选:A。【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的相关知识点。36(2018青岛)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析】本题以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再次统

35、一”的朝代是元朝。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国)传;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37(2018聊城)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17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分析

36、】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解答】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37、,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38(2018孝感)1405 年 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 7 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 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分析】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依托,考查四大发明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

38、南仪器。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使用,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指南针。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成就。1839(2018黔南州)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分析】本题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为切入点,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

39、明。【解答】“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史实。B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二填空题(共 1 小题)40(2018苏州)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这期间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等。 【分析】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这期间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等,辽是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故答案为:。【点评】注意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