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试题.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3907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选择题12018山西晋中期末有学者指出:“文化一旦摆脱中世纪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和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这个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径。它需要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 ”如果该观点适用于文艺复兴运动,文中的“向导”是指( )A古希腊文化 B古罗马文化C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D中国儒家文化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向导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故选 C项。22018福州八县联考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2、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艺术家采用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 C项正确。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2018山东平阴月考15 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 “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 。这种观点(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答案 C解析 结

3、合所学可知,15 世纪处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与题干中“鄙视穷光蛋” “生活得愉快、自由”的信息一致,故C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项不是对材料的完整解读,排除。42017湖北黄冈调研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教皇和教会没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信仰即可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以教会为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等。这些主张( )A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2B巩固了天主教的权威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表达了实行民主政治的理念答案 C解析 马丁路德的这些主张,只

4、是起了宣传的作用,沉重打击天主教会的是宗教改革运动,故 A项错误;B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故 C项正确;实行民主政治是启蒙思想家的要求,故 D项错误。52018山东菏泽模拟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答案 D解析 从材料看,马丁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工作、职务不同,但他们都可以是“神甫和主教” ,即人

5、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也就是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故 D项正确。B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 两项表述错误,排除。62018成都实验中学期末1555 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民族自决原则,当然也就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B 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未涉及

6、势力范围方面的信息,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和约的影响是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而非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尽管正在进行宗教改革,但欧洲世俗权力仍然低于教权,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72017辽宁大连模拟“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3答案 A解析 据材料信息“有助于资本主义精

7、神的兴起” “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可知 A项正确。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神学统治,故 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故 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 ,故 D项错误。82018广东东莞期末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 ,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 ,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u)”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答案 A解析 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改革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权威,故A项正确;

8、宗教改革主张建立强大的世俗王权,故 B项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古典文化的态度没有很大的差异,故 C项错误;无论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均没有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8湖南岳阳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这种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推动下,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开始结合起来,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逐渐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也正好弥补了中世纪学术所存在的根本缺点这一切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自由、理智的渴望和情感冲动,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在 16、17 世纪科学革命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在科学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形成几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清教

9、主义的三个主要价值观念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世俗主义,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摘编自贾向桐近代科学革命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转移材料二 实际上,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需求: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这两个主题的自身成长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两大目标不断地自我冲突、相互损耗,大大延缓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思想的角度而言,今天,在一个更高层的社会体制和更综合性的观念之下,这两大目标整合出一个新的更有力的奋斗

10、方向和发展蓝图,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摘编自郝晏荣公理与富强:近代中国接受西学的两个不同路径和选择(1)根据材料一概括 16、17 世纪西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对欧洲社会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定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的认识。4答案 (1)核心内容:肯定个人奋斗,追求现世幸福;理性看待自然和社会。积极影响:关注人和社会,催生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催生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人文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旗帜,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认识:一定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文化取向和现实取向,深刻地影响一定时期社会主流思想、科技发展和国家发展方向。(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第(1)问,核心内容根据“这一切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自由、理智的渴望和情感冲动,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 “清教主义的三个主要价值观念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世俗主义,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概括归纳;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回答。第(2)问,根据“这一切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自由、理智的渴望和情感冲动,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 “这两个主题的自身成长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 “这两大目标整合出一个新的更有力的奋斗方向和发展蓝图”概括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