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科任老师的“群体效应”与班风建设 “ 班风建设不是一件事,一时间做完就完了,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它致力于形成一种最佳的风气,或严肃认真,或嗜学成风,或各显其能,或敬师爱师等等。它需要通过建设目标,举办活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修正反馈,再优化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考虑影响这一过程的各种要素,分析其功能价值。毋容置疑,班主任要打“头陈” ,但不能说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事,其他科任老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马卡连柯也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
2、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已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马卡连柯在这段话里要强调的意思其实就是“群体效应” 。班主任要开展班级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风,必须要团结科任、调动科任、凝聚科任力量 。 一、通过科任,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 建设班风是班主任重要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搞班风建设,首先得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教育学生,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喜怒哀乐、爱好与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各科教学了解研究学生。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占的时间最长,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
3、是上课,所以,班主任通过各科任了解研究学生是基本途径。班主任通过和其他教师联系,了解学生上课听讲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通过对学生各科上课情况了解研究,把握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动力是否强,是否遵守纪律;学习各科是否有困难;主要问题是什么;作业是否按时完成。把了解到的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加以研究,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该教育的就教育,该帮助解决困难的就帮助解决困难。总之,只有通过科任来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和教育学生学好各科功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学
4、具有教育性,这就说明各学科教学中都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教书和育人是统一的过程。各科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应当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班主任,应积极配合科任教师,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 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语文有语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熏陶;历史、地理教学中有爱国主义,理想情操的教育;自然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控索和刻苦钻研精神;音乐、美术课则以其美好的旋律和优美的形象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因此,班主任要向各学科提供本班学生对各学科教学的各种反响,使科任教
5、师及时得到反馈。向科任提供本班不同学生的具体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使各科任能够做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寓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三、发挥科任教师优势,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培优扶差工作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扶差工作,更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但同样,如果只靠班主任单打独斗,一样收效甚微。因为,后进生的特点各异,有的纪律性差,有的智力不够,有的这学科学习有困难,有的另一学科不理想,有的由于基础差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导致不想学习。因此,我们要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深入研究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研究出后进的原因,查清后进生是属于那一类型,那一学科学习有困难,就分配给该科任教师帮带,这样
6、,后进生的帮带效果必然会进步显著。因为,各科任对该科后进生的情况特别了解,能及时制定指导后进生的对策。例如,能及时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能及时解决;上课时能根据该科特点研究学习思维、分析学不好的原因;能结合该科实际,逐步教会学生看书和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科任优势,切实做好扶差培优工作。 四、搞好课外活动,离不开科任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巩固和扩展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适应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掌握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本领。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课外兴趣
7、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课外阅读活动、小论文和小制作比赛、参观、访问、游览等等。但不管是那一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辅导。班主任当然是其中一分子,但班主任的学识不景有限,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大部分的课外活动还要靠科任组织、辅导。例如,本人是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作文竞赛的辅导还可以,但是,对于其他学科,如电类科技制作、艺术兴趣培养、体育竞赛等的辅导就比较困难了。如果能调动科任教师,发挥他们的专业特点和优势,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因此,班主任应该主动邀请科任教师协助,组织和辅导各项课外活动,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教育。 除了以上,组织教育培养班集体,沟通家庭社会教育,做好学生的考核与评定等班主任工
8、作,都离不开科任的协助与配合。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除了要亲力亲为,更要团结、调动、凝聚科任力量,按班风目标、班纪要求,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科任老师的“群体效应 ”才有效。在理论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承认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每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现象却司空见惯。那么,科任老师的“ 群体效应”的发挥,靠谁去组织实施呢?除了校领导之外,班主任责任旁贷是取得“群体效应”的重要的组织协调者。 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去组织实施呢?我认为: 一、教育学生对所有科任教师采取同样尊敬的态度。 由于科任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学生厚此薄彼的现象是
9、经常出现的。如果科任教师觉察出来被学生看不起,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因此,要教育学生尊敬所有的任课教师,要求他们不论上什么课,都必须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对待老师,不化他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是主科教师还是次科教师,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是当地的还是外地的,都必须尊敬。班主任可以搞一些活动;如搞班会,庆祝活动、体育活动,联欢活动时邀请科任老师参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每个教师都与自己的班血肉相连,息息相关;逢年过节,组织学生给各位科任老师制作一张贺年卡,与科任老师沟通感情渠道等,通过这些活动,师生情谊渐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更
10、好的基础。 二、千方百计为科任老师创设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是学生情绪好;一是教室环境好。要经常鼓励学生,每堂课都要 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可采取个别谈话,普遍号召和组织班会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班容班貌布置得美观大方、规范得体,如教室台椅摆放很整齐;地面很干净企理;讲台收拾得整整齐齐,时不时摆放一束鲜花;这些,有助于科任老师搞好教学工作。 三、推功揽过,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道篱笆三根桩”,没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单 枪匹马,很难做好工作。因此,当班级工作取得成绩时,一定不能埋没科任老师的功劳,班主任如果有一点争个人荣誉功劳的思想苗头,就会
11、招致科任老师的反感,配合上必然很难步调一致。 揽功比推功更难。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了矛盾,或是学生出了其他问题,班主任绝不能一推了事,聪明的班主任懂得主动承揽“责任” ,是自己班级工作“没做好”。然后,深入了解情况,排除一切纷扰,妥善解决问题。如果说做工作是“任劳 ”,那么,承担责任就是 “任怨”了。班主任要有广阔的胸襟,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实践告诉我们,班风建设,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必须要调动各科任老师的积极性,取得科任老师的“群体效应 ”。 fan【】【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
12、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
13、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 ”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 “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一) 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 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
14、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二) 食品
15、安全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 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
16、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三) 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
17、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四)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吧、卡拉 OK 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
18、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 ”,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一)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通信、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
19、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三) 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
20、府思想上的认识,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身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而对高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实际上不重视” 、“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
21、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部,在整治周边环境时,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力。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关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一) 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研究、推进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其次,把高校
22、周边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中,进行目标考核与评估,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批评通报,督促其整改,对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再次,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检查督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办公会、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发现问题当场研究、当场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二) 创新内容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
23、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多教学生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安全防范知识,力求在教育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实践演练等,力求在教育方法上吸引学生;在教育的时间节点上,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以及节假日前后,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三) 创新硬件与软件,提高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实效性。要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的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维护高校周边的安全稳定。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抓好校园保卫人
24、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管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要建立一支由当地执法部门、社区干部、高校保卫人员等组成联合工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公共安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从硬件方面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信息一体化建设,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到一个新台阶,强化信息技术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的功能。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