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2142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论文关键词 自主探究 讨论教学法 有效教学 论文摘要讨论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说过:“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

2、,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讨论教学方法,能有效提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出了相应要求 1.教师应创设讨论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能针对疑问进行探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同学交流想法。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3.使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敢于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课堂教学中讨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3、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道讨论什么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 ,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二)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

4、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 不“合”、只 “议”不“思” 、只“说” 不“听” ,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三)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

5、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收到实效吗? (四)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 ,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 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 ,这样

6、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 为了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一)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孩子的讨论欲望和热情,是实施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但学生都只是独立解题,未能加入讨论的行列,使讨论在课堂上的存在流于形式。而要真正的实施讨论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讨论小组,适当调配讨论人员,使大家有想说话的感觉.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进入讨论的情境中。同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外,在课后也应适当创造机会

7、。 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总会觉得空洞无味,无话可说.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觉得有话可说,有讨论的必要.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能够理解和接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及适时调控的主导性,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使讨论有效地进行。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课时数少,师生交流少,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因此,数学老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这样,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提高讨论的效略。 其次,教师在讨论中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并强化孩子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得出完美的结论。这有利于完善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实施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