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议网络反腐规范化问题.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1891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网络反腐规范化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网络反腐规范化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网络反腐规范化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议网络反腐规范化问题【摘 要】 文章阐述了当前络反腐的现状,分析了络反腐面临的最大问题,提出了促进络反腐规范化的主要对策。要继续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规范络反腐行为的相关立法建设; 加强络管理部门的科学化管理;引导民理性对待络反腐。 . 【 关键词】 络反腐;互联; 规范化 一、当前络反腐的现状 进入 21 世纪以来,互联的快速普及,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利用互联参与腐败行为举报,也逐渐成为普通民众参与反腐斗争的新常态。2003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络举报平台,标志着我国官方络举报的开端。2005 年 12 月,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了中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址,络举报从

2、此被正式纳入官方权威反腐途径。2008 年,湖南省株洲市纪委正式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反腐文件关于建立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1,标志着我国的络反腐行为逐步规范化。而从现阶段效果来看,络反腐在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并引发了多次舆论热潮,多位官员的贪腐行为由于民的“人肉搜索 ”而被暴露在阳光下,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例如,南京某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发表不当言论而遭到民的“人肉搜索”,其抽天价烟、戴天价手表等行为被曝光,从而引起纪委部门介入,最终被绳之以法。有类似下场的还有“表叔” 杨达才、“房叔”蔡彬、刘铁男、衣俊卿、雷政富等等。这些高官的落马,无一不是由络举报发端的。这样的现

3、象,充分说明了络反腐的威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效率,也对党内仍然存在的腐败分子形成了极大的威慑。但与此同时,利用络反腐这个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来博取眼球,造谣诽谤者也层出不穷,例如,近期较为典型的案例有,某民发布“海军多名领导被军纪委审查” 的虚假消息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拘留的行政处罚。这表明,络反腐规范化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络反腐行为必须依法依规开展。 二、“欠规范化”是络反腐面临的最大问题 “ 规范化”是指“在经济、技术和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反之,尚未达到

4、统一标准,就是“ 欠规范化”的表现。目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有少部分人滥用络言论自由权,捏造虚假消息,进行肆意传播,而不明内情的民们往往以讹传讹,谣言中的当事人往往因为这些虚假消息而被打扰正常生活,其个人隐私权也被极大的侵犯,同时,纪委监察部门也因为这样的行为而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甄别工作,造成了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基层政府部门和基层纪委监察机关在引导民众参与络反腐方面也有“欠规范化”现象。部分政府部门和纪委监察机关普遍存在着消息滞后、信息更新速度慢的现象,没有及时体现出互联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政务公开程度不够,这使得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在信息的掌握程度上无法协调一致,无法

5、最有效率的开展反腐监督行为。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舆论,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2 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发布红头文件要求实名制上,利用所谓的政策理由来限制普通民众的反腐行为;有的公安机关利用手中的络舆情监督权力,不是为了引导民众规范自身的络行为,而是搜查举报腐败行为的源头,从而打击报复。 因此,络反腐“欠规范化”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任由其发展,不仅无法遏制腐败行为,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损害政府形象的行为,这与络反腐的初衷无疑背道而驰。 三、络反腐规范化的主要对策 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模式,其作用在于增强公众的民主监

6、督程度,使民众可以借助络力量对腐败行径形成舆论压力,最终让腐败分子得到严惩。而要真正发挥这种舆论压力,需要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1、继续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当前很多络反腐欠规范化行为的发生,其起因是由于政府和纪委监察部门信息披露不及时,让民众的知情权被削弱。同时也助长了暗箱操作现象,让腐败分子有空可钻。因此,继续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例如及时披露官员财政开支、公费支出、土地征用补偿等民众热切关心的信息,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是我国当前络反腐行为能够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2、加快规范络反腐行为的相关立法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规范络反腐行为的相关立法建设也必须提速。立法机关应及时制定和完善关于络监督、络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法律制度上来管理和约束络反腐行为,促进络反腐行为的规范化建设,从而提升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3、络管理部门要实现科学化管理 互联是一张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络,在这个平台上,各种信息传播呈现多向性、开放性、效率性,在我国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要想实现全面的规范化管理,尚有一定难度,这就给络管理提出了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加大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例如在我国的偏远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以

8、及受地理限制等原因,络普及率还不高,这就给当地的民众参与络反腐造成了障碍。其次,要建设真正具备合格政治素质的络管理人才队伍,互联离不开人的操作,络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都具有高超的络操作技术,但不一定就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对不规范的络反腐行为缺乏敏锐度,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再次,要加强络服务商的管理,让他们利用自身庞大的络资源来有效地为络反腐行为服务。在某些造成不良后果的络反腐行为背后,是络服务商为了增加站点击率,提高自我关注度而造成的放任自流。最后,要综合各学科知识,构建络反腐真伪识别体系与评价体系,例如,运用数学建模方式,广泛收集数据,集中整理,开发相关软件,将“欠规范

9、 ”的络反腐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 4、引导民理性对待络反腐 有一项调查显示,以微博为例,目前微博的用户整体呈现低学历特征,高中学历以下用户占 74.88%,而从微博用户的收入来划分,无收入和低收入群体是微博的主流用户,月收入达到 5000 元以上的用户仅占 7.8%。这说明,学生是微博最大的用户群体3。而学生群体在面对络反腐行为时,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与鉴别能力的不足,容易产生非理性现象,往往先不分青红皂白的乱骂一顿。同时,由于部分官员长期“官本位” 心态的根深蒂固,严重拉开了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民往往无法理性对待尚未得到证实的消息的原因。因此,引导民理性对待络反腐行为,让民能够甄别出真伪消息,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与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群体能够在理性的心态下来参与络反腐,同时各级政府官员也必须及时改变自身观念,否则会将在与民众的距离上越拉越远。 综上所述,络反腐利弊共存,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重视其弊端,对“欠规范化”行为坐视不理,将会对络反腐这一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反腐手段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不断规范络反腐行为,才能让我国的反腐败建设取得真正的成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