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333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 陈松信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 当前, “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 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教授指出:“从教学的角度看, 核心素养是关于教学目的的新思考, 要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任务, 必须实行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源于郭元祥教授倡导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的局限性, 主张通过知识的深度处理,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如何开展深度教学, 在深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应当给语文课堂一个怎样的打开方式, 这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2、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 而是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 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教师以教学情境为“脚手架”,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融入学习, 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这是深度语文课堂的有效体现, 是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使得课堂教学由浅层转向深度的有效策略。然而, 从近年来赴各地参加教学研讨与听课活动来看, 许多课堂并没有立足学生与教材实际, 而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要么陷入单一的教学模式, 要么“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假问题层出不

3、穷, 课堂教学迷失于各种对话迷局, 出现了喧嚣热闹有余、深度内涵不足、学生没有获得感等现象。这些都牵制着“深度教学”的展开, 使得核心素养的落地成为一句空话。其实,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并非高不可攀, 但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深度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应当有以下五个基本走向。一、走向融合, 丰盈语文课堂的密度当下, 课堂导入似乎已经成为课堂上必须有的“一道菜”, 人们普遍认为, 没有一个像样的导入是不完整的课堂。例如, 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葡萄沟, 上课伊始, 教师以猜谜语方式导入课堂:“同学们, 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 我想让你们猜个谜语, 猜对有奖哦。谜面是弯弯树,

4、 弯弯藤, 藤上挂串水晶铃, 打一种水果。”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葡萄。”教师接着说道:“今天, 我们大家就来认识一个葡萄之乡葡萄沟, 一块儿去领略那儿的风土人情吧!”笔者认为, 上述课堂课题为“葡萄沟”, 以猜谜“葡萄”导入课堂, 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 但却经不起推敲, 语文课本学生人手一本, 大家对课文多多少少已有了解, 况且教师在课前还布置了预习课文的任务, 设计这样的课堂导入难免有突兀、做作之感。不可否认,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起到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上课兴趣、促使学生较早步入求知欲状态的作用, 但若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设计的课堂导入情境与课堂内容相去甚远, 且不说浪费时间, 也

5、是深度教学的一个“硬伤”, 是对深度学习的一种牵制。笔者认为, 课堂导入不可强硬塞入某一个环节, 而应当是适合的、恰如其分的, 应是无痕地、自然地融入;应当与教学内容无缝对接, 直面课堂内容的铺设与课堂教学的生成, 使得课堂教学每一个内容环环相扣、高密度融合, 而不是如上述案例仅仅是与课题相关的浅层次的导入。二、走向多元, 充实语文课堂的厚度自新课改以来, 我们的课堂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据了解, 一些学校虽然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 但也走进了另外一种“模式”, 即明确规定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笔者认为, 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无非就是为了管住教师的嘴巴,

6、 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及其传统的教学思想, 但这方法不科学, 也教育规律相悖。此外, 还有一些学校推出了“导学案”, 笔者也认为值得商榷。导学案好比设定好的电脑程序, 课堂教学围绕导学案展开, 可能使得原本应该充满活力和生命张力的课堂变得机械呆板。况且, 全校覆盖式使用导学案, 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对学生逐步“放手”, 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非但无法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反而可能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依赖, 制约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毋庸置疑, 无论是在课堂上规定教师授课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还是采用“导学案”, 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都是难能可贵的,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堂

7、教学的面貌, 改良了原有的课堂教育教学生态,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上师生的“行走方式”。但在笔者看来, “深度教学”的课堂应当是生命的、多元的、活性的, 若是被强行定格在某种模式上, 则不可避免地使得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牵制, 变得机械化、僵硬化, 自然而然制约了“深度教学”的组织与展开。更何况, 教师在课堂上长期被某一种操作模式牵着鼻子走, 也会陷入教学自由的尴尬, 这也让“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成为一句空话。新课改意在唤醒人们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 致力于培养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是指向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 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落地的, 因此

8、, 务必破除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实课堂应有的厚度。只有这样, 课堂才能更加饱满, 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张力。三、走向简约, 追求语文课堂的“纯度”语文课堂应该简单明了, 给人以晶莹透亮、清新自然的感觉。但只要认真观察每一堂课, 我们就会发现, 语文课堂其实承载了太多“包袱”, 是在负荷运行。比如,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与众不同, 寻找教学设计的“亮点”和“突破点”, 有的教师往往脱离文本实际, 在教学中强行加入“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所谓的“学科渗透”教学环节, 使得语文课堂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内容。此外, 有些课堂上充斥着许多零碎的、化整为零却占据并耗费课堂一大部分时间的内容, 比如教师在课堂

9、上的“满堂问”, 就连那些琐碎的、学生已知的问题也要正儿八经地点上几名学生进行个别提问, 如此一来, 自然而然缩减了学生深度赏析、品味课文的时间。一节课只有短短的 40 分钟, 怎能不令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过去传说某某神童、某某才子能够一目十行, 过目成诵, 现在具备这种能力不再是神童才子的事, 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随着年级增长, 课文的篇幅也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阅读、浏览课文的速度, 更加重要的是, 要尽力删去课堂上的非语文内容, 积极追求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 只有这

10、样, 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深入品味、咀嚼、内化、提升;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四、走向内核, 指向语文课堂的高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自新课改以来, 教师对于“怎么教”在观念和行动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但对于“教什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上得到明显改进, 但在教学内容上还停留在围绕课文内容的理解来组织教学。还有些教师游离于文本之外, 生硬拔高课文的思想意义。更有甚者, 整个课堂“生字学习、写字练习、朗读指导、人物分析”等面面俱到, 围绕着各种教学预设, 一环紧扣一环, 密度和容量大得惊人, 使得课堂失去活力, 教师在赶场, 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11、 一节课热热闹闹过后并没有什么实际收获。“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教什么”要比“怎么教”更加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认为, 作为应用教学的语文课程, 就要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语文课应从原来的以学习课文思想、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来组织教学, 转变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牢牢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基本元素, 把字、词、句、段、篇、逻辑、修辞、语法, 以及文学等方面的解读融化于教学中, 直抵语文课堂人

12、文的、素养的内核本质, 这是深度教学的应有追求, 亦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保证。五、走向自主, 抵达语文课堂的深度通过阅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课文中人物的心情, 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 北师大版第九册成吉思汗和鹰一文, 讲述了成吉思汗四次去接水都被鹰打翻了的事情:第一次, 鹰“打掉”杯子, 成吉思汗“没有生气”;第二次, 鹰“撞掉”杯子, 成吉思汗“有点生气”;第三次, 鹰是“撞翻”杯子, 成吉思汗“真的生气”;第四次, 杯子给鹰扑掉了, 成吉思汗的心情是“气急败坏”。在教学这个环节时, 为了加深对课文及课文中人物心情的理解, 教师往往抓住这些关键段落或词句, 要求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

13、朗读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情。但必须指出的是, “深度教学”有一个致命伤:当学生暂时读不出课文中人物的心情时, 教师不是让学生重新回到课文中读与悟, 在加深对课文和句段的理解后再次朗读这些句段;而是把这些句段与课文完全割裂开来, 单独拿着它, 反复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请再读一遍”, 强逼着学生通过纯粹地朗读这些句段以读出教师所要的“感觉”出来。笔者认为, 这是朗读训练, 不是阅读指导,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是得不出来的。阅读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和理解, 应当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与自主看见, 抵达阅读的深处, 当学生真正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后, 学生的朗读也便自然生成。总而言之, 诚如叶澜教授所说:“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非常丰富, 多元是一件好事情, 至少大家都在努力, 都想有一些新的创造。而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对教学的基础性的问题有一个把握, 要回到教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上去。”因此, 笔者认为,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新课改的要义, 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现状, 要透视课堂教学“迷局”, 给语文课堂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让课堂教学自然地发生, 让核心素养真实地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