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体育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时编号课 题 时、分、秒课 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 1 分=60 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重 难 点1、 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2、帮助学生建立“1 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准 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 2010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12 点 59 分)嫦娥
2、 1 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 9、8、7 、6、5、4、3 、 2、1!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 12 秒 91 的成绩夺得了男子 110 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
3、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 1 秒和几秒。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 1 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1、认识秒针和 1 秒。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师:秒针走 1 小格是多少时间呢?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2、
4、体验感受,建立 1 秒的概念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 1 秒,1 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 1 秒有多长。(1 )(钟面演示 1 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 1 秒有多长。(2 )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 2 个字、点一下头)(3 )你感觉 1 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师小结:1 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 1 秒的认识。1、体验 10 秒。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 10 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 10 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 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
5、钟。学生活动,然后反馈。2、感受 15 秒。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 15 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 12 走到几呢?学生活动。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3、游戏活动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另一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四)体验探索,发现 1 分=60 秒。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 60秒的音乐“梁祝”。)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师:这段音
6、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 60 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 12 开始走一圈,分针走 1 小格)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 1 小格。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 分针走了 1 小格呢?生: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分针走了 1 小格是 1 分钟。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 60 秒,现在又说是 1 分钟。到底是 1 分钟还是 60 秒? 生:1 分=60 秒。 板书:1 分=60 秒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感受了 1 秒有多长,
7、还知道了 1 分60 秒。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如果给你 10 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 10 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学生活动。四、课堂小结10 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 1 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为 1 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结:汽车 1 秒能行 20 米,火车 1 秒能行 30 米;飞机 1 秒能飞行250 米;地球 1 秒大约能自转 4100 米;卫星 1 秒约行 7900 米。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 1 秒,在一些国际比赛中,
8、往往成败就在这短短的 1 秒之内,(出示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视频)这是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连 1 秒都不到。难怪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就是时间的价值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祝贺大家今天收获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们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时间的主人。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时间的计算课 时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 难 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准 备挂图、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9、 )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 1 时等于( )分 1 分等于( )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问:1 时等于多少分?那么 2 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时 = ( )分 分 = ()秒 时 = ( )分 分( )时 秒( )分 分( )时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 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
10、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 : 30 离家,7:45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 ) 50 分比 1 时少( )分,1 时比 45 分多( )分。 (2 )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 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 时至 6 时 2
11、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 63 页的第 4 题。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4、64 页的第 5题,师生共同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5、65 页的第 8 题,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 四、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 35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7: 30 离家,7:45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12、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5 分钟。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填一填,说一说课 时教学目标 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重 难 点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准 学生作息时间表,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备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出示本校北关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一下的问题: 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二、 激趣导入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
13、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更有效率的做每一件事情。 出示 67 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 ) 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表格。(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 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三、 巩固练习 (1 ) 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时间最合理。 (2 ) 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展示作品。 四、 课外作业 (1 )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 )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
14、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五、小结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话: 它最长又最短,它最快又最慢;聪明者计划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奋者珍惜它,懒惰者浪费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充分的利用每一秒。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整理和复习课 时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重 难 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准 备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激趣:你
15、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愿意帮老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 )小组交流(2 )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知识结构网络:秒的认识 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1 分 =60 秒 1 时=60 分 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应用题) 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1、在( )里填上“”“ ( )998 2889( )6997【拓展练习】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
16、测题)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整理和复习课 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重 难 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准 备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
17、片(教材 102 页“整理和复习”第 1 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 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完成第 103 页练习二十一第 1 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 们互相评价。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 102 页“整理和复习”第 2 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 2 题。( 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
18、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 2 题。 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仿照第 2 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 2 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教材第 102 页“整理和复习”第 3 题。 (1)大屏幕出示第 3 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 3 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
19、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请你口述一遍 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还存在问题吗?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毫米的认识课 时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测量,理解 1 毫米的长度概念,掌握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 难 点教学重点:理解 1 毫米的概念,并形成表象。教学难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准 备课件、
20、长尺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2、请同学们说一说 1 米有多长,1 厘米有多长。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提出问题“究竟数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请同学们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三、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数学书长:宽:厚:提出问题“要想精确的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位于厘米间的
21、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学生举例说说 1 毫米到底有多大,形成表象。理解毫米的具体概念。个性化修改1 米=100厘米测量方法:1、 0 刻线开始,指到几长度就是几厘米,或者米。非零刻线开始,末端数字 起始数字= 长度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1 )说一说,在生活
22、中那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2 )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电脑演示:自动铅笔,签字笔标签 0.5mm,0.7mm 等,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3 )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或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4 )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4、巩固练习5、课堂小结课后反思硬币、磁卡、钥匙、玻璃、电话卡等的厚度。课时编号课 题 分 米 的 认 识课 时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
23、单的换算和计算。3、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重 难 点教学重点:体验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准 备课件、尺子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划出 1 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度。二、探究新知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1 )估算课桌的长和宽。(2 )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3 )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朋友,(出示例 2 情境图)
24、他们也参加1、 1 米=10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2、 0 刻线开始,指到几长度就是几厘米,或者米。非零刻线开始,末端数字 起始数字= 长度了我们的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测量的。用学生尺测量方法一:10 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 方法二:2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用米尺或卷尺测量均可。(4 )针对 1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的方法,师提出“10 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来表示。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1 )观察测量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
25、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板书: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3、会以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1 )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 )分米( )厘米,课桌的高是( )分米( )厘米(2 )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前后两张桌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分米( )厘米。4、建立 1 分米的概念。(1 )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米有多长。(2 )用手比划一下,1 分米的长度。(3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 1 分米。(4 )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指名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三、巩固练习四、思维训练五、课堂小结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课
26、 时教学目标 1、巩固对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进一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3、知道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用哪些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重 难 点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准 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题:1、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 6 毫米个性化修改1 米=100厘米1 米=10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0 毫米跳绳长 2 厘米课桌高 7 米粉笔长 75 分米小名身高 134 米。(
27、 ) 一根绳长 15 分米。( )一块橡皮厚 1 米。( ) 10 分米=1 厘米。 ( )2、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 10 分米 一把钥匙 6 米 一支圆珠笔 170 厘米 课桌长 40 毫米 邓老师高 13 厘米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字。蜡笔长 6( ) 跳绳长 2( ) 桌高 7( ) 粉笔长 75( )钢笔长 14( ) 小明的身高是 140( )一块橡皮厚 12( ) 旗杆高 9( )别针长 34( )。 电脑键盘长约 5( )图钉长 10( ) 教室宽 6( )教室的门高大约 2( ) 这本名人成才故事长大约 20( )这个麦当劳玩具高 9( ) 黑板
28、长约 4( )5 米( )分米 40 厘米( )分米2 分米( )厘米 70 毫米( )厘米我们的铅笔盒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课桌的高大约是( )分米。4、量出数学作业 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5、画出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长的线段。6、小马虎昨天写了 1 篇数学日记:今天,我从 2 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系好了一条长大约 6 厘米的红领巾,和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 6 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我在一棵大约 8 厘米高的树边吃了一大约 2 毫米长的红肠。然后捉了一只大约 6 分米长的蚂蚁。他这样写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改合适?二、解疑合探
29、1、检查学生自探情况。(差生汇报中优生评价补充)2、针对有困难的问题组织合探。三、质疑再探1、关于本节的认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四、小结: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测量方法:1、 0 刻线开始,指到几长度就是几厘米,或者米。非零刻线开始,末端数字 起始数字= 长度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千米 的 认 识课 时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 1 千米=1000 米。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30、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 难 点教学重点:体验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准 备课件、尺子教学过程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 100 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 米等于多少分米?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 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
31、米)2谁能比划一下 1 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 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度。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 (米)师: 如果要测量郴州到广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师: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郴州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千米的应用。1出示米
32、尺,说说米尺量多少次才是 1000 米?1000 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位写就是1、 1 米=10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2、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1000 米 1 千米(板书)回顾上课前和老师一起量 100 米的长度,说说 1000 米应该有几个这样的长?你跑 100 米用了多少时间?那跑 1000 米呢?(你跑过1000 米吗?)2出示学校运动场跑道示意图( 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1 圈是 200 米,跑 5 圈大约就是 1000 米。说说你昨天体育课跑五圈的感受。知道五圈是多少米吗?想
33、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 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 5 圈,也就是走 1 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 分钟)。板书:走 15 分钟的路程,长约 1 千米。沿操场(一圈 200 米)走 5 圈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3、分小组讨论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 1 千米。想一想,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测量的?(步测、时间、速度表等)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研究其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哪些长度计量时应该用千米作单位?生活中你看到哪些地方是用了千米这个单位的?举例子说明,说得越多越好。(课件出示:公路边的里程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和汽车的速度表等)4、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见
34、过千米?学生讨论,反馈。(1 )出示公路图说明:“37km”指的就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 37 千米。(2 )公路路标图说明:从这里到前方的唐山有 144 千米的路程。(3 )摩托车仪表图说明:指针到 20 位置,就是每小时 20 千米的速度行驶。(4) 限速标志说明:这是要求机动车在景区内每小时不能以超过 10 千米的速度行驶。5、 1 千米的读法1 千米等于 1000 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l(停顿)千米=1000(停顿) 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师: 千米有时也用 Km 表示。6、我们知道
35、1 千米等于 1000 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课后反思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通过老师课前作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本地实际,教“书“育人。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时编号课 题 毫米、分米、千米 课 时教学目标 1、巩固对 1 分米、1 毫米和 1 千米长度的体会,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2、巩固分米、毫米、厘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
36、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个性化修改1 米=100厘米测量方法:1、 0 刻线开始,指到几长重 难 点教学重点:理解 1 毫米的概念,并形成表象。教学难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准 备课件、长尺子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回顾长度单位同学们,上节课,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吗?它们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mm cm dm m km2、用手势比划并交流记忆方法。这些长度单位都有多长呢?老师说长度单位,你用手来比划,看谁表示的又快又准。记得这么准,你是怎么记住的呢?生:你
37、能用手表示出 1 千米有多长吗?为什么不能表示出 1 千米有多长呢?(因为 1 千米太长)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同学们这种借助身边事物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很好,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其他的长度,比如教室的高大约几米?那我们在遇到 3米时,马上想想教室的高,我们学校从进入大门到北面栏杆,大约100 米,当遇到 100 米时,马上可以想到这一段,对吧?还有学校门前的东西路大约长 1 千米。3、相邻两个单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师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mm cm dm m km10 10 10 1000【设计意图:对知识基本的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接着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
38、,加深学生对 1 毫米、 1 厘米、1 分米、1 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同时,在此环节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借助身边的实物不仅可以记长度单位,还可以记其他的长度,所以,在此举了 2 个身边的事例( 4 米、100米),让学生感知体会。】二、综合练习1、八戒的日记(单位的选择运用)师:听说孙悟空帮助我们学数学,猪八戒也来凑热闹,他呀,还写了一篇日记呢,想看吗?大家看(电脑显示)自己先读一读。3 月 8 日 星期二 晴早晨,我从 2 分米 长的床上起来,拿起 13 毫米 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走了 200 米 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 5 米 高的凳子上,拿出 15 厘米度就是
39、几厘米,或者米。非零刻线开始,末端数字 起始数字= 长度硬币、磁卡、钥匙、玻璃、电话卡等的厚度。长的铅笔和 5 厘米 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一直在笑,为什么笑呢?他发现八戒日记中好多长度单位用的都不准确,我们帮助八戒改过来,好吗?(5 毫米有多长?就这么长。教师随着出示练习本)改到这里,你想对八戒说点什么吗?(太粗心、做题不能马马虎虎、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否则会闹笑话的)那我们以后可不能像八戒一样。【设计意图:对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了巩固练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习性关照与训练:做题不能马虎、粗心。】2、过关测试题故事连接: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
40、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苦学了 10 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 3 关测试题。同学们也能闯过这三关吗?(1 )第一关:铅笔长( )厘米 或者说长( )毫米还可以说长( )分米( )厘米师:大家看,同一物体的长度,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对吧?(2 )第二关A、填一填26 毫米+54 毫米=( )毫米=( )厘米98 厘米58 厘米 =( )厘米=( )分米1 分米3 厘米=( )厘米2 千米( )米=1000 米9 千米= ( )米+( )米B、在里填上 或 (第 7 题)8 千米6000 米 9 分米2 米50 毫米5 厘米300 分米300 厘米同位两个换过来,找一名同学读全对的
41、举手。错的同学马上改正,做对的同学和同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师: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们后面的学习。同学们观察 1、2 题,有什么特点?(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再观察 3、4 题,又有什么特点?(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生: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师:300 分米300 厘米还用转化吗?生: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3 )第三关:第三关呢,师傅让八戒量一间房子的长和宽,八戒一听,这太简单了,可师傅又说了,不能用尺量。同学们想一想,让你量这间房子的长和宽,你会
42、怎样量?生:一坨一坨的量用步量师:这位同学和八戒想到一块儿了。大家看: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 8 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 10步,宽走了 5 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的长和宽大约各有多长吗?学生读完后教师电脑演示。独立完成、订正。三、课间休息:欣赏音乐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四、实践操作同位两人合作,对老师指定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准备的表格中。谁先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五、课堂小测试1、填一填1 千米= ( )米 1 米=( )分米 38 米54 米=( )米1 米6 分米=( )分米 50 毫米4 厘米=( )厘米8 千米= ( )米+( )米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3、或数小明身高 138( ),他的大拇指宽约( ),手腕一圈长约12( )小兔子身长 4( ),尾巴长约 7( )。估一估 量一量一元钱硬币的厚度( )毫米 ( )毫米数学课本的长度( )分米 ( )分米( )厘米 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 5( )。从沙河到莱州的长度大约是 25( ),坐客车大约半个小时能到达。学校教学楼高约( )米。3、想一想,你完成了会更聪明?50 分米长的绳子,剪成 10 分米长的小段,需要剪几次?一米长的绳子,剪成 1 分米长的小段,几次可以剪完?如果剪成 1 厘米长的小段,要剪多少次?你发现了什么?六、拓展知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触了这么多的长度单位,都来自生活
4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单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之窗”来欣赏一下世界之最吧。(电脑演示配有图片、音乐的世界之最)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 题 吨的认识课 时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 1 吨=1000 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在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算、归纳等数学活动中,体验1 吨的实际重量,能对物体的质量进行估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倾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意识到节约能源和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重 难 点教学重点:初步建
45、立 1 吨的质量观念,能够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准 备多媒体课件、10 千克 1 袋的大米、2 千克重的实心球、5 千克 1 捆的书、10 千克 1 桶的纯净水、20 千克 1 袋的大米、课堂练习纸。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热身: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谁吗?没错,就是大象,想不想知道一头大象有多重?不光我们很好奇,很久以前有一位小朋友他也和我们一样,通过思考,他利用很巧妙地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下面我们来看看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视频)。曹冲的方法怎么样?曹冲很聪明,在今天的学习当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会向曹冲一样,遇到问题会积
46、极思考,想办法解决。大家准备好上课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一)情境激趣,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咱们天津的极地海洋馆吗?让我们跟随小博士一起到天津极地海洋馆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景画面,小博士出示题目:猜猜它们的体重。一只一岁的小乌龟约重 15( )一只帝企鹅体重约 40( )一头海象大约重 1000( )师:为什么选用克做单位?为什么选用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师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用克作单位。(板书:比较轻 克)计量一般物体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板书:一般重 千克)【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47、为“吨”的引出做铺垫。(二)产生需求,引入新知。师:一头海象大约重 1000 千克,可陆地上的大象更重,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数据。课件出示:一头大象约重 5000 千克;兽中之王,一头蓝鲸重约170000 千克。学情预设 :学生读万以上的数会有困难。师:表示这么重的动物,用千克作单位,你觉得怎么样?那么我们想不想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记录呢?(课件出示:5 吨、170 吨)你发现什么?师:发现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比较简便。(板书:比较重 吨)师:生活中,你知道还有那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吗?师小结: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像这样的(课件边展示边说)比较重的或像这样的一堆煤、一堆粮
48、食、一堆盐的大宗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吨作单位。(板书:大宗物品)吨用字母“t”来表示(板书: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板书)师:关于吨,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师:一吨有多重,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克、千克有什么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设计意图】:此问题情境的创设-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 ,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到用“吨”描述比较重或大宗物体比较简便。同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并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感受体验,建构新知。共同体验,感受 1 吨的重量。1师出示 1 袋 10 千克的盐,向学生介绍。2每组发给一袋 10 千克的盐,让组内同学轮流抱一抱,并说说感受。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 ”来搬一搬,找两名同学在旁边保护。老师一袋一袋地叠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同学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最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4想象感受。师:30 千克的盐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今天学习的 1 吨还差的远呢!我们接着往下算,4 袋这样的盐重多少千克?10 袋呢?20袋?100 袋这样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