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029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培养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 朱虹 放开紧攥的手之前, 先要手把手教孩子管理他的生活、学习, 否则家长会从心里放不开, 孩子也会不相信自己。出于锻炼孩子的目的, 五年级的小锐被父母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小锐活泼、爱表达, 适应新环境不犯憷, 第一次住宿舍, 就跟父母说没问题, 自己跟大家聊得很开心。但是, 开学后不久的一天, 班主任发现小锐没有进班上课, 躲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发呆。小锐说他不想进教室, 因为同学们孤立他, 什么事都不让他加入, 同宿舍最谈得来的一个男生也“反叛”了他, 宁可跟一个说话总带脏字的孩子混在一起。说着说着, 小锐哭上了。班主任先安顿了小锐, 抓空找来了他的室友问个究竟。没想

2、到他的室友纷纷投诉:小锐总动手动脚, 跟谁都爱比比划划, 说话不算数, 晚上不睡、鼓捣出很大声响搅扰大家, 上课不学还闹总之, 孩子们觉得小锐很讨厌。之后, 班主任开始观察, 发现小锐确实总在说、在动, 想跟谁玩就缠着谁。学科老师感觉他课上难管, 生活老师说每天最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小锐。频频被老师批评的小锐却感觉自己没犯什么大错, 很委屈。五年级的嫣然是个总能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孩子, 吃零食、唱歌、买东西因为她常常要面临不开心的挑战。比如, 早上上学因为磨蹭而迟到, 被妈妈一顿数落;功课学得不太好, 一家人都挂把这事在嘴边上, 说她没有脑子。嫣然更突出的问题就是邋里邋遢、丢三落四, 几乎每天都在丢

3、东西、找东西中度过, 吃个饭满桌子遗洒, 餐盘里就像轰炸过的战场, 老师总是提醒他:“嫣然, 不要慌里慌张的。”嫣然听了不知所措, 有时就呆呆地立在那里。嫣然妈妈一直都在念叨自己的孩子怎么什么都不成, 多次着急地拜托老师管教。琳琳就像传说中的天才儿童, 学习、才艺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很小就走进多档节目进行展示, 开了微信公众号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趣事, 圈了一众粉丝。琳琳之所以能有这样炫目的表现, 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规划和紧锣密鼓的能力养成。上了初中, 妈妈又开始了新的计划, 用学科成绩目标、课外培训班、才艺展示活动等把琳琳的时间排得很丰满。不过这两个月, 琳琳看起来有点恹恹的。一天, 母女俩前

4、所未有地闹起别扭来, 琳琳抱怨妈妈从来不给自己零花钱, 想给同学买个礼物都很费劲。妈妈说:“除了上课我都陪着你呢, 你要什么都可以向我开口, 你有什么机会花钱?而且, 给你钱你只会瞎买, 原来不是试过吗?”委屈的小锐、茫然的嫣然、不满的琳琳, 他们与同学、父母冲突, 被老师高度关注, 自己心里还不好受, 他们的问题是什么, 起因何在呢?孩子不善自我管理的果和因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并且会随之产生一些重要的心理需求。对于孩子来说, 获得关注是其行为目的。成绩好、运动好、当班干部、有特殊才能的孩子, 会被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广泛认可和接纳, 但不是

5、每个孩子都能做到那么好。做得不那么好的孩子如果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能就会采取乖巧听话、破坏规则和关系、懒散不努力等其他方式来吸引老师和父母的关注。大体来说, 孩子获得注意的路径为以下四种:主动建设、被动建设、主动破坏、被动破坏。小锐很想在新学校交到好朋友, 但他的行为没有管束是同学们接受不了的, 正常交往很难展开、深入和维持。再加上刚刚脱离父母、感觉无人看管的他在宿舍晚睡不起、玩手机, 随意打扰别人, 所以, 即使小锐有一颗赤诚的心, 同学们也不会理解, 反而因为这些言行疏远他。嫣然的磨蹭、忘东忘西, 狼藉一片的餐饮风格让所有人头疼。一个不爱整洁的孩子常常会有很讲究的爸爸或妈妈, 一个拖拉的

6、孩子会有很急的父母。嫣然的妈妈就是那个紧张又慌张的影响者。教育嫣然时, 她从来都是提要求无过程、看毛病无欣赏, 很少耐心辅导嫣然将一些事情做好。呵斥之下, 嫣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成, 也就不再想自己的学习、生活怎么才能做好, 转而寻找排遣不良心绪的出口。琳琳与妈妈的冲突, 与只重能力培养、忽略自我发展需求的家庭教育状况有关, 也源于被家长规划安排已久的生命想要自己主导生活却碰壁的挫折。进入青春期, 琳琳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 她发现自己可控的空间非常小, 离了父母不知该做什么, 生活、交往上也希望可以多些自主表达。但在家长的眼中, 她还是那个刚上学的孩子。零花钱之争就像个引子, 引出了琳琳的急迫和

7、家长的固着。孩子不善于自我管理, 既是家长的价值观、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存在不当之处的后果, 也是让孩子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自主发展等出现困难的原因。孩子的自我管理是家长放手的因和果孩子的自我管理从出生开始即在学习中, 只不过最初是自然生发, 之后变成有意而为的事。“我要自己来”的声音发出后, 家长需跟上“你可以如何来”的示范和答疑, 再加上无数次实践机会的创设与效果的共同修正, 方可达到较理想的自我管理水平。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学能优异的家教目标, 还是快乐健康的家长期待, 都要以孩子自我管理的发展为前提来达成。有的家长会排序, 认为才艺培养、学习成绩更重要, 能收拾好书

8、包、床铺、衣柜, 吃饭时按需拿取、保持餐桌卫生等生活习惯养成不那么重要。但是, 自理能力会迁移, 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才能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全面推进。古人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从他助到自助需要家长策略扶助。有一些孩子会像刚刚开始寄宿生活的小锐一样, 离开家长、离开管教就失控, 那就要思考:孩子成长的过程, 是我们管得太积极、急切, 还是只顾了管忘了教?随着孩子年龄增长, 家长需要逐渐移交责任, 拓展任务, 从外到内, 由点及面, 帮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家长要磨练更多耐心。自我管理需求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庞杂而具体, 琐碎而难量化。家长要时时调控自身的

9、焦虑情绪, 接受这个漫长的过程。急于求成, 孩子一反复就后悔, 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 不知如何运用方法达成目标, 这都是常常出现的情形。归根结底, 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不够, 最终会阻碍孩子能力的发挥、效能感的提升。有位妈妈与女儿商议决定, 上初中后孩子自己上下学。于是, 六年级的暑假, 妈妈带着孩子乘公交、地铁, 骑车加步行, 几次折返于自己家与新学校之间的路程, 考察路况和通行时间, 让孩子比较、熟悉并琢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策略, 开学后再在新班级确认可以同行的同学。计划如约实施后, 这位妈妈说孩子晚归时稍有担心, 但是全家人仍坚持让她自己下学。女儿为能够自己上下学感觉良好,

10、因为她可以用独行的时间构思小说。当然, 她能约上小伙伴走时更是聊得很开心。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 首先需要家长用丰盈的生命、健康关系的经营、真诚地生活加以示范。其次, 家长要拓宽对自我管理的认知才能, 用管理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教育。自我管理包括学科学习, 也包括言行、时间、金钱、压力、情绪等管理, 还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管理, 如:独处、认路、自我保护、安全常识, 坐、立、行, 吃饭、睡觉、应对生病, 整理个人物品和空间, 有效沟通、团队合作, 应对欺负、转换心情, 善于消费、能进行多任务安排, 接受差异、尊重不同个体, 重视规则、了解基本礼仪管理是生活, 生活皆管

11、理。再有, 开启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帮他了解我们常要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的选择。小锐在家时, 父母为管他打游戏颇费心神, 但这里有很大的错位, 一是该管控的是小锐的行为而不是电子产品, 二是管控的主体是小锐而不是父母, 三是管控要从接受小锐有安排玩耍的时间和权利开始, 而不是从杜绝他打游戏入手。孩子打游戏的常态有哪些?根据不同状况加以引导十分必要。有的孩子因为无聊会打, 结果越打越无聊, 不妨与他一起发现做哪些事情趣味更多、更长久;有的孩子因为反抗成人约束会打游戏, 不再管的话打游戏也没意思了, 家长的以退为进需要“忍功”;有的孩子因为游戏有意思会打, 家长要帮他了解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

12、要学会分力, 有意思、没意思的事都要常常做, “兼顾”很锻炼一个人的能力;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学科学习、交不到朋友、为体貌不佳而不开心, 躲避在打游戏的时空里, 家长就要帮他在实际的一日生活中做成一些事, 品尝微小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小锐的行为问题虽然多, 但都是出在不能自我管控上, 行为训练加意志力培养是一个办法, 还要教他如何为自己做出有益的选择。琳琳的生活被各种培训班、活动和任务排满了, 偶尔某一项突然取消时, 琳琳就会念叨:“哎呀, 妈妈我做什么呀?好无聊!”像被快节奏、高压力裹挟的成人一样感叹, 像一门心思打拼、不得休憩的成功人士一样彷徨, 琳琳未免少年老成了一些。生活中还有哪些有意思的

13、事?如何自我陪伴和自我满足?如果家长能停止安排琳琳的生活, 听听琳琳的心声, 不仅给她零花钱, 让她用自己的方式结交朋友, 琳琳的能量会被更大激发。曾经听一位百年老校的校长讲教育故事:一位旅居海外的老校友准备资助母校两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签约仪式之前, 老先生约学生们见面, 聊聊天、吃顿饭。饭毕, 老先生撤回了对其中一位学生的资助。只因一个细节:用餐中, 那位学生将筷子插在碗中。中国人以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 在用法上非常有讲究, 要用对并注意禁忌。因为教导不够, 孩子在家内外有失礼之处, 因此失去资助资格实在是遗憾。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把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当回事, 但这是由内而外的教养, 透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礼仪, 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甚而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过有品质的日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该写满孩子出生后、长大中的每一天, 事无巨细都可渗透, 孩子将透过不间断的磨砺,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学会对生存的打理, 对生活的设计, 对生命的优待, 自信、自律地走上通向远方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