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资源网(http:/) 投稿电话:010-52203411 QQ:2355394508-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们手拉手人教新课标 我们手拉手与五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既有交融又有区别,根据教材“同心圆扩大”框架,在教学本课时,我更侧重于让学生从可感可知的身边生活事件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并由此展开教学。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观察和感受:平时在街上、公园里看到的外国人,在本地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中国人到国外学习、定居、旅游,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的外国商品,中国商品对外国人生活的影响等等,引导学生感受现在我们与世界的交往增加了。又如从香港国际机场一天的航班图入手,引导
2、学生感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了。关注了身边事,在教学中又不能流于空泛,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用信息碰撞信息,试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促进其学习提高。比如用两个不同版本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容上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他们不熟悉的二十年前的我们与外国交往的状况,引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看问题,再来感受现在我们生活中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往现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得出现当今社会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交往增加了的结论。没有这个比较的视角,学生是不会深刻感受到这种交往的增加的。又如通过 2100 年前张骞走了近 20 年,开拓“丝绸之路”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们就会探究到,由于科技的发
3、展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但是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我们更近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我觉得,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建立生活层面不断扩大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由事例入手又不拘泥于事例。如在体验感受之后引导学生思考,由于距离缩短了,人们的交往增加了,是不是就是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增加了呢?生活在当今时代,世界其他国家又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确定产品的国籍越来越难呢?引导学生在这样一些思考中进一步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尝试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运用。比如通过播放电视短片,一起来身临其境地体验相距 15000 公里的北京与纽约卫星连线的感受,-小学资源网(http:/) 投稿电话:010-52203411 QQ:2355394508-强化学生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全新感觉。又比如引导学生连线,闭目想象感受现代世界人们交往的频繁等。再比如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不分你我了整节课,通过距离“缩短”了;交往增加了;联系紧密了;文化沟通了、商品共用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