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

上传人:精品文库 文档编号:143559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现浇框架及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325 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2.1.2 砂:宜用粗砂或中砂。混凝土低于 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 5%,高于 C30时,不大于 3%。2.1.3 石子:粒径 0.53.2cm,混凝土低于 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 2%,高于 C30 时,不大于 1%。2.1.4 掺合料: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有关标准。2.1.5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

2、可使用。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 、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等。2.2 作业条件。2.2.1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2.2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2.2.3 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2.2.4 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2.2.5 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

3、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养护3.2 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剪刀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3.3 混凝土搅拌:3.3.1 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3.3.2 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

4、。如需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平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 ,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3.3.3 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 4-34 规定采用。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 4-34搅拌机出料量 (L)500自落式 90 120 150强制式 60 90 120自落式 90 90 120强制式 60 60 903.3.4 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

5、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3.4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4-35 的规定。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表 4-35气 温 ()低于 25 高于 25C30 120 90C30 90 60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 4

6、5min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3.5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3.5.1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3.5.2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l.25 倍,最大不超过50cm。3.5.3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 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

7、(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3.5.4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h 应按施工缝处理。3.5.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3.6 柱的混凝土浇筑:3.6.1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 510c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 50cm,振捣棒

8、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3.6.2 柱高在 3m 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 3m 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 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3.6.3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 l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3.6.4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3.7 梁、板混凝土浇筑:3.7.1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 “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

9、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3.7.2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 l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 23cm 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3.7.3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3.7.4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

10、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3.7.5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 1/3 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3.7.6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3.8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3

11、.8.1 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筑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3.8.2 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 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3.8.3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60cm 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3.8.4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 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

12、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不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3.8.5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3.9 楼梯混凝土浇筑:3.9.1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3.9.2 施了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 1/3 的部位。3.10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 7 昼夜。3.11 冬期施工:3.11.1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掺负温复合外加剂时,应根据温度情况的不同,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汽车工程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