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355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技术奇观到工业遗产略论博物馆对机械时代认知观念转变的意义 董一平 侯斌超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风貌处 摘 要: 在当代工业遗产保护中, 工业博物馆被认为是保存工业遗存、展示工业文化的重要模式, 与之相关的博物馆实践与相关理念也不断丰富并拓展着对工业遗产的认知。现代的“保护”观念从对机械时代各类产物的不满中产生, 但在对工业城镇与环境进行批判之外, 也逐渐产生了对于新的机械发明以及工程技术作品“有意识的欣赏”。在“工业考古学”概念产生之前, 以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对待工业文明的态度已逐步发生转变, 这一转变根植于启蒙运动以来对“进步”与“奇观”的欣赏

2、态度、对科学与技术的崇拜、对制造行业历史的自我书写, 以及对建立区域文化认同的需要。通过回溯这一领域形成过程的多重实践, 文章指出, 以工业与科技博物馆为代表的新类型博物馆, 通过对制造场景的转变, 已成为重新认识机械时代价值的重要媒介, 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类专题化博物馆的发展对工业遗产概念与观念转变的推动作用, 及其在促进工业遗存“遗产化”过程中的意义。关键词: 收藏; 科技博物馆; 技术文物; 工业博物馆; 遗产化; 作者简介:董一平, 西交利物浦大学 (苏州 215123) 建筑系讲师。作者简介:侯斌超, 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 200003) 风貌处副处长。收稿日期:2017

3、-01-15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51408492) From Technological Spectacle to Industrial Heritage:The Evolving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ge through Museum PracticeDong Yiping Hou Binchao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t Xian Jiaotong Liverpool University; Historic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4、 of 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Planning and Land Resources;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museum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one important model to preserve and present the industrial culture, while the practices and theory of museums have enric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ial heritage.The attitudes tow

5、ards industrial culture had been transformed gradually in France, England and Germany before the term industrial archaeology was put forward in the 1950 s.This conceptual evolution was rooted in the appreciation of progress and spectacular, the cul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story making of i

6、ndustries, and the demand of regional cultural identity.Through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museum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new type of museums has been a crucial media for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s of the Mechanical Age and promoted the heritage making of industrial rema

7、ins primarily through a shift of settings of the artefacts.The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with various thematic curation and collections, the museum practice has pushed forwar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s well.Keyword: coll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

8、m; technology monument; heritage making; Received: 2017-01-15在当代工业遗产保护中, 工业博物馆被广泛认为是保存工业遗存、展示工业文化的重要模式。在工业遗产概念出现之前, 各类博览活动与博物馆的收藏与策展实践已经开始推动着大众对于工业遗存及工业历史相关观念的转变, 为 20 世纪中期工业考古学与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广泛实践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同时也是推动工业遗存“遗产化”过程1的重要力量。各类机械以及相关技术工程领域的发展, 是工业革命发生和深化最直接的推动力。一系列不断涌现的新发明都极大地体现了发明者的聪明才智与科学精神。尽管批判机器的

9、声音在工业时代早期拥有大量的支持者, 但启蒙运动以来, 对理性思维的赞美、科学力量的崇拜、技术改变世界的认同逐渐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 并从中孕育出对机械时代工业制品欣赏与保存的新理念与实践。到 18 世纪末期, 那些集中体现技术与科学发展的各类机械,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奇观” (Spectacle) 也开始被新类型的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进而又出现在各类博览会上, 直至出现第一次以赞美工业技术发展为主题的法国工业博览会, 并以此为范本, 逐渐成为影响至今的世界博览会。作为世博会的精华和后续展示, 英国的科学博物馆也成为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露天博物馆的实践使得更大尺度的、与生产相关的“历史结

10、构”或“历史建筑”也被纳入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对象。1 科学技术博物馆1.1 科学技术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博物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 博物馆观念是不断发展的2,3。从 18 世纪末开始, 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发展拓宽了博物馆的概念4。此概念可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后一些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畅想。培根 (Francis Bacon) 、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莱布尼兹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等, 在 17 世纪左右都曾提出过建立展示科技发明以及发明家、工业工具、科学仪器等内容的博物馆。莱布尼兹甚至为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提供了具体模式。他认为其内容可包括魔术、飞行工具、

11、各式各样表现光学奥秘的设备、奇形怪状的船只和稀有动植物等, 这样的博物馆或展览场所能够“让民众大开眼界, 刺激发明欲, 提供视觉享受, 并利用这些实用而巧妙的新奇事物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这样的博物馆将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 一个充满想像力的地方”4。当时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持与社会认同, 这些天才科学家的设想都未能实现。当时的技术发明很多仍然是娱乐公侯的“奇技淫巧”之物, 或是实验室内的科学仪器, 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并不密切。然而,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新的技术发明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对其妥善收藏并展示就成为一个关系到保存人类文明发展成就的问题。启蒙运动之后, 法国率先开始了对技术

12、与机械成就的国家级的收藏、展示与研究。1.2 法国大革命与工艺技术博物馆随着法国大革命而来的恐怖统治时期, 在革命委员会的指示或默许之下, 文物建筑与艺术品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 与过去帝国或皇室有关的东西被大量损毁, 这些混乱现象使得一些人士开始担忧以往技术发展的成就能否传承下去。著名神父亨利格莱戈瓦 (Henri Grgoire, 即 Abbe Grgoire, 1750-1831) 将其形容为野蛮人的行径, 并公开谴责对古迹 (尤其是艺术品) 的损坏。格莱戈瓦神父认为, 这些古迹是法兰西民族身份最重要的符号, 是能代言法兰西的事物, 艺术品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 不应因为其赞助人的道德堕落而

13、被毁, 而应当成为民族文化的遗产5。大革命末期, 国立博物馆取代原先的皇室、贵族与教会, 成为艺术作品的赞助人, 负责艺术作品的妥善保存与公共展示, 原先属于皇室或贵族私人的收藏空间成为普通大众可以参观的公共空间。博物馆的收藏品不仅是法兰西民族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博物馆本身也成为国家文化的保存之处, 被用以传承文化与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在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得到增强的同时,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要求对博物馆资料进行科学分类, 并与学术研究联系到一起。通过学术研究与展品阐释,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逐渐显现, 科技类博物馆应运而生。在培养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技术人员的过程中, 博物馆的科学技术教育场所的特点大大凸

14、显 (这也是科学博物馆在 1920 世纪大为盛行的主要原因) 6。法国工业技术博物馆是此类博物馆的首创。1794 年, 在格莱戈瓦神父提议下法国建立了“一个涵盖各行各业的器械、模型、工具、绘图、说明以及著作的存放之处”, 它是法国工艺技术博物馆 (Muse des Arts et Mtiers) 与国立巴黎工艺技术高等学院 (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tiers, CNAM) 的前身。工艺技术博物馆主要收藏各类为科学探索而发明的新仪器。18 世纪末期, 法国工艺技术博物馆的收藏开启了对于各类工业机械及其产品的“标本式”保存。这种类似选取生物标本的方

15、式, 在若干年后的科学类博物馆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此后的伦敦博物馆和德意志博物馆都曾宣称以法国工艺技术博物馆为学习对象。2 博览会与机械奇观吉迪翁在机械化统领一切7中, 区分了用于“奇观”的发明和“实用”的发明。历史研究显示, 许多重要的机械发明的原理其实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机械时代出现的过程中, 真正的变化出现在发明的目标指向上, 即从“发明导向奇观”变成了“发明面向实用”。在这种目标指向下, 机械发明“促成了机械化的工业, 随着它的不停息的发明之流, 给大众带来了神奇, 使得大众不断狂喜。这一点在 19 世纪的后半叶里, 随着工业的最迅猛发展和扩张期, 变得特别真实。而这一时期,

16、也正是国际性的世界博览会最具有历史价值的阶段从 1851 年的伦敦, 到 1889 年的巴黎, 这些世博会展示的各种新发明与新产品, 充分显示了进步与机械化的理念”735。一方面, 机械化带来了效率的增加;另一方面, 传统的欣赏仍然以“奇观”心态为基础。工业博览会和之后的万国博览会的发起人与观众, 都以贵族或绅士阶层为主, 生产与使用机器的工人和工厂主只是被邀请来向观众演示如何操作。在观众眼中, 这些对脱离了生产环境的“机器”的展示, 与搜罗来的各类海外珍奇一样, 是帝国扩展的“奇观”物证。同时, 新型的工业产品也是国家技术实力的象征。在这类博览会选择展品的标准中, 生产中的“有用”取代了消磨

17、时间的“取乐”。2.1 法国工业博览会在法国工艺技术博物馆成立后不久, 各种制度化的新仪式与庆典活动, 成为新政权的领导人用以巩固革命成果、降低那些试图革命的人的革命愿望的有效途径, 因此大革命的领导人创造出了新的工业品展示方式工业博览会。在筹备纪念共和国诞生 5 周年大典活动时, 内政部负责官员认为, 这次大型活动应该是“引人瞩目”的“创新的奇观”, 希望能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打破常规的舞蹈、赛马等节庆项目, 因此部长认为应当给“机械艺术” (Mechanical Arts) 以展示的机会。他的建议得到了广泛赞同和热烈响应, 因为众人确信这的确能够带来一种“真实的、全新的, 同时也引人入胜的

18、奇观 (spectacle) ”。在1798 年的这次工业博览会上, 专门建造了“工业殿堂” (Temple of Industry) , 共有 110 位发明家与工厂主参加展出, “一起创造一种新类型的奇观:一次法国工业产品的博览会”8。以国家之名举办的“工业博览会”, 通过工业技术的展示, 成功塑造了法国作为工业强国的形象。此后, “工业博览会”成为共和国国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成为欧洲在 19 世纪开始热衷举办的各类博览会的鼻祖。2.2 万国博览会与伦敦科学博物馆19 世纪中期, 英国伦敦万国博览会 (The Great Exhibition) 超越了法国工业博览会的理念, 将其办

19、成展示英国当时强盛综合国力的一次盛会。在工业考古学与技术史研究中享有盛誉的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 (Science Museum London) 即是 1851 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后续产物。万国博览会大受欢迎, 财政盈余丰厚, 博览会的策划人阿尔伯特亲王 (Prince Albert, 18191861) 提出, 应当将展览的经济所得, 在附近建立一系列教育设施。1857 年, 该系列的第一座博物馆南肯辛顿博物馆 (South Kensington Museum) 开幕, 博物馆的收藏以 1851 年博览会的展品为主, 另外增加了一些农畜产品、食品、教育科学仪器, 以及杂项收藏等。1876 年

20、, 南肯辛顿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科学仪器特展”, 这次展览吸引了许多国家将科学仪器和设备参展, 同时组织了多场公开讲座来介绍世界范围的科学进展。在这次特别展览后, 许多展品被保留下来, 成为伦敦科学博物馆早期收藏系列的一部分。此外, 19 世纪英国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专利制度, 专利局拥有各类专利产品的样品, 并将这些样品对外展示。伦敦科学博物馆成为国家提供公共教育的一处重要场所, 这些保存的工业时代的遗物是技术史研究的重要物证, 也是了解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抒发英国“日不落帝国”时期大国情怀的场所。而馆内设置的研究部致力于“如何解释藏品”, 这也正是当代“工业考古学”作为学术研究

21、的内容之一。3 露天博物馆19 世纪末期在北欧地区出现露天博物馆 (Open Air Museum) 的形式, 引发了保护工业遗存的新可能性。早期的露天博物馆多以民族学知识体系来组织展示对象, 将国内各地传统建筑搜罗至都市, 同时由工作人员穿戴民族服饰在其中展示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与产品。瑞典的斯堪森博物馆 (Skansen Museum) 是早期最有影响力的露天博物馆9, 它直接影响了 1903 年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的创办, 同时也启发了当时德国对工业时代技术文物保存与展示的创新。露天博物馆把单体建筑乃至建筑群看作可以收藏与展示的藏品, 这一观念对日后历史建筑与街区的保护理论, 以及工业遗产地的

22、保护实践,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图 1 英国铁桥峡谷铁桥 (图片来源:董一平摄影) 尽管早期露天博物馆以收集并异地展示为主要方式, 但后来从露天博物馆中发展出的强调原物原址保护的生态博物馆 (Eco-Museum) , 更为关注遗产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10。对工业遗产而言, 一些特别大尺度的技术文物与遗址不能移入室内进行收藏和展示, 而原生的周边自然环境更是形成特定工业遗迹的必要条件, 这就促成了大量“在地” (in-situ) 保存与展示的工业遗产博物馆。英国铁桥峡谷工业遗址博物馆群 (图 1) 、德国萨尔州菲尔克林根露天工业博物馆 (Voelklingen Iron Works, 图 2)

23、等, 都是此类在地保存与展示的重要案例。4 德意志博物馆与技术文物德国在 19 世纪末确立工业大国的地位后, 以法国、英国的科技类博物馆为样本, 在北欧民族国家露天博物馆思路的启发下, 开始建设自己的科学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 (Deutsche Museum) , 并从中发展出技术文物 (Techinik Kulturdenkmale) 的概念。技术文物的收藏与研究, 一方面成为技术史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与注重地方历史研究和保护的“家乡保护” (Heimatschutz) 相配合, 德意志博物馆通过展品与阐释在公众面前成功地塑造了德国的工业强国形象, 对参观者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为之后

24、德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奠定了历史基础。提出筹办德意志博物馆的奥斯卡冯米勒 (Oskar von Miller, 18551934) 是德国工业界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德意志工程师联盟 (VDI) 的会员, 同时也是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外籍会员。在参观斯坎森博物馆 (Skansen Museum) 后, 他深受启发, 决定在德国也建立与之相似的收集过去时代工业设备的博物馆11。1903 年, 冯米勒倡议在慕尼黑建立德意志自然科学与技术杰作博物馆 (Deutsches Museums von Meisterwerken der Naturwissenschaft und Technik) 。他认为,

25、通过博物馆的收藏可以挽救即将湮灭的科学与技术杰作, 同时, 博物馆展品的教育作用也能促进下一代努力为德意志祖国增添新的荣耀。尽管早在 1835 年普鲁士文化部对于文物保护的界定, 已经涉及到保存具有“历史的、科学的、技术的”价值的“突出建筑”, 但米勒在德意志博物馆的筹建中, 首次正式提出“保留大机械时代古老的证据”, 这一想法后来被提炼为“技术文物”(1)9的概念, 其目标是给予古老的技术物件与艺术类古迹“相同的”保护, 由此也强调了工程师的职业认同。在具体的工作中, “技术文物”的理念也从可移动的室内展品逐步扩展为在地保护的大型机械。例如, 第一座出于现代保护观念保留下的弗洛瑙锻锤机 (F

26、rohnauer Hammer) ,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 17 世纪。1907 年, 德意志博物馆在征集藏品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机械, 且对收藏这一机械设备深感兴趣, 但是由于体量过于庞大且年代久远不宜运输, 最终由当地的家乡之友协会 (Heimatfreunde) 出资买下, 就地保护。1909 年, 弗洛瑙锻锤机作为萨克森州的第一个技术文物被保护起来, 1910 年在其所在地设立了技术博物馆。经过大规模的修复, 1925 年, 这组包括锤锻间与住宅的建筑, 以及 3 座黑铁锤, 都能够正常运转工作, 该技术博物馆作为景点正式开放12。德国率先提出的“技术文物”概念, 强调工业技术自身的历

27、史价值, 使其与 20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工业遗产运动有了共同的认识基础。因此, 英德两国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最重要的代表。图 2 德国萨尔州世界遗产地菲尔克林根铸铁厂早期鼓风炉 (图片来源:董一平摄影) 5. 企业博物馆20 世纪 10 年代之后, 工业大亨们也逐渐加入了对机器本身和机械制品有意识地欣赏与收集的行列, 通过他们的视角来选择展品, 形成了对工业历史与日常生活理解中来自资本的新角度。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Henry Ford) 曾因对于历史的观点引发一场官司, 这使得他重新思考“历史”究竟是什么。1913 年, 福特在芝加哥论坛报的访谈中出言不逊地说“历史就是废话”

28、, 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因此面临了一次严峻的公关危机考验, 甚至为此被迫与人对簿公堂11。在福特的头脑中, “历史”是只存在于文字中, 尤其是书本里的。经过对这番风波前后的思考, 福特改变了他对历史的看法, 开始认为历史不仅仅是古典文化的高峰, 也包括最近的成就, 历史不仅记载在文字中, 也可以从实际的人造物中被了解到。为了挽回在公众传媒中损失的形象, 福特在法庭申诉之后就决定建造一座博物馆, 用真实的展品而不仅仅是文字性的记录来表现历史。“我打算建立一座博物馆, 给大家看这个国家发展的真实状况。这才是值得关注的历史, 你自己能保存的历史。我们来建造一座展示工业历史 (industrial h

29、istory) 的博物馆, 这样才不是废话。”13这里的“历史”包括当时来看属于最新发明的航空飞行器, 以及一切因工具和机器的进步带来的工业发展。虽然这只是福特个人认识的改变, 但在他雄厚的财力与影响力下, 其他的工业巨头也逐渐投入到机械时代产品的收集与展览中来, 以实际展品来描述工业界对工业历史的认知。在这类博物馆中, 最典型的是纪念美国工业革命发源地的斯莱特博物馆 (Slate Museum) 和以福特个人收藏为主的亨利福特博物馆 (Henry Ford Museum) , 后者以自己的品牌汽车为主要展品, 成为另一种企业博物馆的雏形。5.1 斯莱特博物馆同英国一样, 美国最先工业化的产业

30、也是纺织业。罗德岛的老斯莱特棉纺厂 (Old Slater Mill) 是最早的机械化纺织厂, 新英格兰地区的棉纺织业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展起来, 并开启了美国工业革命进程。然而老斯莱特棉纺厂在 1829年就停产了, 厂房也不断地被改造扩建以适应新的产品生产, 昔日的历史性地位却很少有人提及。1921 年, 在最后的私人业主死去后, 出于对自身历史纪念的想法, 一些从事纺织业的商人希望保留其作为“美国工业革命的诞生地”的老厂。他们仿效当时美国对名人故居的通常做法, 组成了“老斯莱特棉纺厂联合会” (Old Slater Mill Associations, 简称 OSMA) , 集体出资买下了老斯

31、莱特的厂房, 以免其再次被私人买去用作生产或者拆除。联合会的努力和呼吁, 得到了许多商业大亨的响应, 包括已经着手收集工业藏品的亨利福特, 以及开始投资艺术收藏的瓦尔特克莱斯勒 (W.Chrysler) 等。之前历经扩建修改的老斯莱特厂房经过 4 年的修复, 在 1925 年恢复了其 1835 年的外观,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座工业博物馆, 收藏早期纺织工业的生产设备。1966 年, 斯莱特棉纺厂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斯莱特棉纺博物馆沿用了当时美国常规的名人故居保存方式, 即修缮并还原斯莱特盛期的使用状态, 其内容是当时较为少见的呈现行

32、业历史的专门博物馆。尽管收集了一些早期生产设备, 但斯莱特棉纺博物馆早期的陈设与当时英国科学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的科普和技术史研究意图并不相同:生产性的机械并不是主角, 而是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斯莱特其人, 并表现棉纺织行业在美国工业化历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5.2 福特博物馆亨利福特博物馆 (Henry Ford Museum) 的标志语就是“制造历史” (Making history) , 馆藏中包括各种普通美国人日常生活所用的产品与机械, 展示了美国建国以来工业和技术的成就。除日常生活情景的展示外, 福特还收藏了用于农业和工业的机械化工具, 例如耕地所用的耙车等。当然福特也不忘记嘲讽过去责难

33、他的历史学家:“我收藏的是我们人 4民 4的 4历 44史, 这些历史刻写在我们所创造与使用的实物之中。我发现历史学家完全不懂耕田。而比起枪炮与演说, 农业对我们国家更重要。我认为那些不包括耙车和其他日常生活的历史, 的确就是废话。”14参观生产流水线是当今工业旅游的一大亮点, 然而早自 1924 年起, 参观者在引导下就能于生产 T 型车架的福特本部红河工厂 (River Rouge Plant) 内参观生产的流线, 整个工艺流程可以被看作为一个巨大的动态展示展品。这种生产性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 也即潜在客户, 了解到汽车的零部件是如何组装成为一部汽车的完整流程。作为企业形象展示, 广告效果

34、相当显著。福特博物馆的汽车展厅也定义了“企业博物馆”的概念。20 世纪初期的汽车行业是企业博物馆的最佳代表, 产品升级换代迅速, 每一件都是最新技术水平的集合。不同型号的汽车样品不需要更多解释说明, 直接就可以从产品成为博物馆的展品。紧接着, 奔驰与克莱斯勒也仿效福特, 建立了自己品牌的汽车博物馆。20 世纪其他行业中历史悠久的企业, 也逐渐把原先只对客户开放的产品陈列室改建为对公众开放的企业博物馆。例如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煤溪谷公司 (Coalbrookdale Co.) 在庆祝创建 250 周年之时, 专门筹办了企业历史博物馆, 彰显其创始人达比一世 (Darby I) 当年以焦

35、炭炼铁的技术创新, 以及制造世界上第一座铸铁桥梁, 即著名的铁桥 (Ironbridge) 的风光业绩 (图 3) 。由企业主或企业创办的私人博物馆和企业展示馆, 从运作方式上成为独立博物馆 (Independent Museum) 的早期雏形, 展示内容也多关注实用性的技术进步或本行业发展的历史。与早期得到大笔资助的国立科学博物馆相比, 其展品有更大的自由度, 并反映着企业本身的价值观念, 这使在传统博物馆学策展之外的另一类专业人士有机会参与到机械时代纪念物的选择与阐释过程。同时, 企业博物馆为招揽观众并平衡运营成本, 采用更加市场化的营销方式, 推广展览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 并创造了以工业

36、流程参观为主的工业旅游模式, 直接拉近了博物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可以说, 这一类博物馆大大促进了大众对于机械时代纪念物观念上的改变。6 思考与结语从被博物馆收藏开始, 机械时代的一部分产品就脱离了“生产工具”的属性, 成为“标本”。各类“机械”首先成为具有科学展示与技术史研究价值的标本。早期被保存起来的机械, 绝大多数都是宫廷或贵族的收藏与展品, 鲜有对外开放。随着博物馆的公共化, 以及之后各种类型的博览会的盛行, 脱离了具体生产环境的机械, 经过距离和空间的转换后, 在博物馆和展览会中得以展示。相应地, 人与机械之间的关系, 从原先的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 转换为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经过了工业

37、博览会、科学博物馆、露天博物馆和企业博物馆等多方面、多类型的收藏实践与展览阐释, 使得脱离了生产场景的机械时代产品及其空间环境, 被以一种新的目光来注视、欣赏和研究, 其价值和意义因此得以被全新认识, 并在新的场景中逐步完成了“遗产化” (Heritage Making) 的过程。被收藏的机械与构筑物凭借着博物馆的影响力, 从机械复制时代的众多副本中脱颖而出。博物馆的选择与展陈增添了它的光韵 (Aura) , 使之从机械奇观或是日常生产中的平凡物件转变成为“工业遗产”。图 3 煤溪谷铸铁博物馆全景 (图片来源:董一平摄影) 随着工业遗产理论的发展, 工业博物馆的形式也在不断拓展, 从单一遗产地

38、为主的保护, 逐步拓展为工业遗产群落的保护, 例如铁桥峡谷博物馆群、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工业博物馆网络 (m NACTEC,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of Catalonia) 等, 已经超越了单个机械、单体建筑的理念, 形成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工业技术知识网络整体保存的趋势, 欧洲众多的行业博物馆与地区工业博物馆形成了更大范围内超越国界的欧洲工业遗产之路 (ERIH) 。近年来, 中国的工业遗产博物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各地各类工业博物馆的建设, 必将拓展中国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为例, 从开埠以来形成的杨树浦滨江近代工业遗产带和 2010 年世博

39、会留下的各类技术成果, 都有条件成为在地展示工业发展历史的“点状”专项博物馆。它们可以并应当通过有形的滨江景观带建设与无形的虚拟空间路线, 形成近代工业技术的知识网络, 与参观者形成密切的互动, 发挥其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 全面展示中国制造业走过的历程, 诠释制造业在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方面的重要意义, 并通过工业历史教育, 提升国民素质、创建创新型社会。SynopsisIntroductionSince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he appreciations of rationalism with the cult of scienc

40、e and technology have developed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artefacts from the Mechanical Age.The coll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ose machines, which were considered asspectacle, was initiated in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and grand expositions later.The open air m

41、useum practice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in-situ coll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big scale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sites.All these practices have changed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the Mechanical Age.Therefore, the newindustrial archaeologyandindustrial heritageresearch were cast inside the practices an

42、d the theory has expanded the practices vice versa.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Musicological research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museum has been enriched while the museum practice develops.The ide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houghts of later Renaissance philosophers.According to Leibniz, these museums w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