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36145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上课用-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 点 概 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的否定观(5)(1) 辩证否定(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0)(2)创新的社会作用(5),重点点拨一个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两个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联系的环节 两种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三个作用: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四个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找回当年的回忆:P75-76以及考案P2101.如何理解辩证否定观(含义、特点、实质)2.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3.背诵辩证否定观原理。,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发展,联系,扬弃,(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4)辩证否定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提示】 2、理解“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正说明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肯

3、定中有否定。就是说,任何现存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正是这个否定因素的发展,才使事物变得不是它自己。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生的同时就包含着死。人一生下来,自身内部就孕育着否定自己的因素。这种说法好像很荒唐,其实是符合辩证法的。,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中也有肯定。就是说,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并不是简单的消灭,全盘抛弃,而是在否定的同时也有肯定。事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高级的、复杂的事物和低级的、简单的事物就是通过既否定又肯定联系起来的。如果不是有肯定的否定,而是彻底的否定,人类就不会有

4、今天,社会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连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几百年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优秀的文化科学遗产以及某些有益的生产经验和经营管理方法等都一概否定,全部抛弃,社会主义社会又从哪里去建立呢?,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主观强加给事物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把否定与肯定绝对的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环节的中断,注意的几个误区1、将日

5、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同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混为一谈。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意思,而“否定”是指反对、不同意等意思。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的“肯定”和“否定”。2、扬弃就是抛弃。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把扬弃理解成抛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3、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创新。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创新是辩证否定的要求,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

6、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1)肯定一切是否认事物内部有否定方面,认为某物就是某物,不可能变成他物,这就否认了事物的质变,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的全部保留,只继承,不批判。 (2)否定一切对待旧事物是全盘否定,认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不以旧事物为基础。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其表现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不要继承。,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小结: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7、。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1(2015年四川政治9)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

8、节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A. B. C. D.,B,2(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9)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耗费。最近,环保部启动了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的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 C. D.,D,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2、创新的社会作用有哪些?(为什么说创新是民族进 步的灵魂),

9、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P77-80以及考案P210思考并背诵,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敢破)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敢立),原理归纳:,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3.(2015年安徽文综政治38)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

10、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3)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8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2013年高考天津卷)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

11、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解析】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设问要求。首先,它指明了解答本题的知识范围,即以“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知识为范围;其次,在本题中它还指明了答题的大致角度,即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次矛盾和创新的作用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 旧

12、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2、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2、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对科技的

13、意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变化。

14、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4.(2015.海南高考.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

15、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1)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3分)(2)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2分)(3)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3分) 。,【误区】 1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

16、泉(1)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2)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误区】 2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

17、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5.(2012大纲文综)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18、AB C D,D,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ABCD,C,高考试题 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A B C D【解析】创新的过程要保留事物原有的合理的成分,抛弃不合理的成分,添加原事物没有的新的成分,是对原事物既肯定又否

19、定的统一。错误;与材料相符,正确;的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B,高考真题 应试者参加一项测验: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反方向拧,还是不行。这时,测试者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这个事例说明()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 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A B C D【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说法不准确;题干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错误

20、;符合题意,入选。,C,7. 徽商的经营之道和商业道德无不受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如徽商主张义中取利,因义而用财,这种义利观,提高了徽商的信誉,有利于竞争,但却不利于徽商的资本积累及其产业投资。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对待徽商文化的态度应是()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徽商文化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徽商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徽商文化A B C D【解析】徽商文化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应该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错误;的说法正确;认为要对之“重新解读和构建”犯了全盘否定的错误,故选B。,B,2014天津卷 5、漫画如此

21、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答案 D,8. 材料一:近年我国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孔子学院”。她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 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目前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教堂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落户。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兴起了“读经”热,全国大约有100万孩子加入了“读经”行列。河南省上蔡一所学校,只开设弟子规、大学、论语、太上感应篇等课程,让100余名4-13岁的孩子“自己念,自己背”,3年不准回家;饭前念感恩词,长

22、年吃素,张口闭口因果报应,见到客人行孔子礼90度鞠躬问好。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答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某校对孩子的“复古”做法,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

23、剔除。,(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贸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