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图书 在 版编目 (CIP)数 据承 淡 安伤寒论新注 附 针 灸治疗法 / 承淡安著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ISBN978-7-5091-4358-2I.承 .承 .伤寒论 - 注释 针灸治疗法 .R222.22R24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 2010)第 220749号策 划 编辑 :金光印 吴 珣 文 字编辑 :蒲晓锋 责 任 审读 :张之生出 版 人 :石 虹出版发行 :人民军医出版社 经 销 :新华书店通 信 地址 :北京市 100036信箱 188分箱 邮 编 :100036质 量 反馈电话 :( 010) 51927290;( 010) 51927
2、283邮 购 电话 :( 010) 51927252策 划 编辑电话 :( 010) 51927300-8778, 8779网 址 :印 刷 :京南印刷厂 装 订 :桃园装订有限公司开 本 :710mm1010mm 1/16印 张 :23 字 数 :340千字版 、印 次 :2011年 1月第 1版第 1次印刷印 数 :00014000定 价 :39.00元版 权 所有 侵权必究购买本社图书 , 凡有缺、 倒、 脱页者,本社负责调换内 容 提 要本书作者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相关著作,对伤寒论原文以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细解析,并在各种病证下补充了针灸疗法。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适合于中
3、医师、中医药研究者、伤寒论研究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原 版 序伤寒论为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之一,集汤液之大成,为百病而立法,后世医家,无不奉为圭臬。历代名贤注释此书者,多至一百余家。编者学识谫陋,经验不丰,岂敢妄谮前贤,疏赞圣典。只因抗日战争期间,应德阳国医讲习所之聘,适值原伤寒论教授因事他去,诸同学挽余承乏其事,于是勉为浅解,并参合针灸疗法以为方剂之助,冀能便利农村偏僻地区,在药物缺乏之条件下,或可作应急之措施。因名之为伤寒论新注附针灸治疗法,作为临时讲授之资。辍教以后,即便束之高阁,未遑审阅。去冬出长江苏中医进修学校,乃复行检出,以备参考。今春江苏人民出版社因响应政府发扬祖国医学之号召,向余
4、征索旧稿,因将此编交印。顾此编当日匆匆编写,咎误实多。欲加删改,苦于病躯衰弱,无力以赴。承苏州朱襄君先生允予协助整稿,附此志谢。并希海内诸同道,不吝珠玉,指其疵谬,俾资改进,则幸甚感甚。公元一九五五年国际劳动节江阴承淡安朱 襄 君 序张仲景先师是我们祖国伟大的医学家。他居尝慨叹曰:“凡要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知三百六十孔穴,营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他是穷究医理,博览群籍,不满当时的医家。在自序中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一种粗枝大叶的诊断,贻误病家。深深地感到草菅人命之可痛。他
5、虽在后汉干戈扰攘和政治腐败黑暗的时候,能以毕生的精力,结合实践工作中累积的经验,描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创建了中医在辨证论治上的基本规律。现存伤寒论是永嘉之乱文物丧失后的残本。自晋王叔和编次后,虽经历代名家注释,各家各说,编次亦各不相同。金成无己注本为最先,惟屡经翻刻,错简甚多。金以后注伤寒论者,在明时已有五十余家。今则百余家了。大多各秉己意,互有改易。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与原编次尚合。宋版林亿、高保衡校定本,国内已成稀世之宝。近代国内注伤寒论的也有数家,陆渊雷的伤寒今释较为著名。读书旨在明理。固然应该有信心的去读,但鉴于庞杂的说法,没有判断力是得不到什么的。因此,秦伯未先生说:“读古医书难矣。非眼
6、高于巅,心细如发不可。更无霹雳手、斗大胆不可。”就是要辨别孰明、孰昧、孰是、孰非,非具有大公无私的裁判能力不可。譬如伤寒论上的六经与内经上的六经,是否渊源一辙?当时作者用的什么思想方法?他的居处和气候地理,以及社会环境如何?这些问题都应该研究明白,才能明了仲景之所以有这样伟大的贡献。古代科学未倡明,人所周知的。古代有“格物致知”的理论,亦是人所共晓的。大学上说:“致知在格物。”元朱震亭有格致余论一卷,其自序说:“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特以是名书。”“格物致知”是用区分或分析的方法达到研究的目的,由不知到知的意义。朱熹在大学上注:“格,至也;物,犹事。穷究事物之理,而推极其知识也。”仲
7、景就是用的这个思想方法,以各种证候,凭经络领域,区分为六个症候群,作为施治用药的标准。他是河南南阳人,北人和南人的体质是都了解的。从前有江南无正伤寒之说,不合事实的。再说伤寒论的经方不能治南人的病,更是荒谬。当时的社会,疾病的流行,人民经济的困难,可想而知。假使没有辨证和处方的确当,决不能医名大振的。所以我说经方是只要辨证正确,处方确当,可以医治古今中外的疾病。他是合乎科学的。澄江承老淡安先生,出示伤寒论新注,以执简御繁之一法,有由博反约之浅解,根据方不在多,而贵加减得法的宗旨,并以汤药之后,附以针灸治法。针灸与汤药,法虽不同,而理实一贯。因为治病最重要的为辨证,假使辨证不能明确,针、药则无所
8、适从。伤寒论为经方家言,是一部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先生能发挥经义,羽翼圣心,裒集先贤之精论名言,或抽扬脉理,或立时发病机,义明词显,可作为方书的楷模。有舛错的改之,有残缺的补充之,不独能做汤药的津梁,还可以作为针灸的指南。承蒙委托余协助参订,刊之以便同志探讨。不学无术如余,读书尚未明理,滥竽医界数十年,毫无心得,实在不能担当这一重任。不过学习了人民日报的社论,明确了政府重视祖国医学的意义,不得不勉强尽我的绵力。自觉以瑕掩瑜,难免贻笑大方。使本书得与海内同志见面,余附于骥尾,实感荣幸。公元一九五五年青年节吴县朱襄君张仲 景与伤寒论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湼阳(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灵帝时举孝廉。建
9、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故后世又称张长沙。好学多才,博通群籍。尝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至京师,医名大振,当时称为上手。生卒年月,已无可考。所著伤寒杂病论,垂示百病治法之准则,千余年来,奉为医学之科律。后世尊崇之为医圣。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仲景原序有“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之语。卒病即杂病也。成书年月亦不可考,据原序“建安纪元犹未十稔”之文推测,则当在建安十年前后不远,距今盖一千七百余年矣。惜乎永嘉乱后,原书无存。迨王叔和编次其书,又分伤寒、杂病为二。故今日传世之书,殊非仲景原来面目。历代注释此书者约百余家,而以成无己为最先。宋朝林亿、高保衡等奉旨校定伤寒论十卷,同时校正别本金匮玉
10、函经,又将王洙所得馆阁槖本金匮玉函要略中之杂病与方剂,别录为金匮要略行世,均系当时官本。宋版原刻本,恐国内已无藏存。成无己本之存世者,当以明赵开美覆刻本为惟一善本。此书依据证候群而立治法,掌握病变之规律,归纳分类,建立六经纲领,分析表里,参伍阴阳,因病施治,随证立方,条分缕析,规矩谨严,集汤液之大成,垂后学以轨范,实为有功医药文化之伟大贡献。本 书 编述大意一、本书编述立意,以浅显明白为原则,故不嫌词费,反复重叠,逐条分别注释。二、于本文之下,先提其原文纲领,如文章之点明全篇立意然。三、继就原文直译,如从文言文之译成白话文,为便于明了其意义,免推索之苦耳。四、以直译之词,犹未能畅达原意者,再作
11、补充于后,依句或段而疏释之。五、犹嫌其未能尽意,乃采各大家之注加以申明。六、原文中有错简之疑者,则从理解或前贤改正之意而校正。七、原文中言证不言苔、脉,或及脉不及苔,及苔不及脉者,则将脉、舌之症状,依平时经验之所见而补充,虽为续貂,亦便于初学者之研读意云尔。八、病固汤药可愈者,亦可不用汤药而以简捷之针灸法治愈者,因将针灸法补于后,复约略释其取穴之意义,俾读者于仓卒不及配药时择用之。九、本方原方分量煎煮,悉照原文。近代应取之分量,于第一方后涉及。十、于原方之后,提明本方之主证,俾应用时得有标准可循。书书书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计一条至四十六条附小 结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计四十七条至
12、一三三条附小 结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 (计一三四条至一九三条附小 结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计一九四条至二七六条附小 结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计二七七条至二八六条附小 结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计二八七条至二九四条附小 结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计二九五条至三三九条附小 结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计三 四条至三九七条附小结 )附 : 全 书 总结参 考 文献书书书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一 条 :“太阳 ”之 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条 为 “太阳病 ”脉与病之总提纲 。解曰 :外感病初起 ,病在人身最外一层 ,曰病在 “太阳 ”;其为病之证象 ,脉搏见浮 ;本身之
13、自觉 ,则见头项强痛 ,身发热而恶寒 。故曰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条文中虽无发热之说 ,但从脉浮上观察 ,必有发热之症状 。因发热非“太阳病 ”所独有 ,是以简略而不述 。据吉益南涯氏释曰 :“太者 ,大甚也 。阳气盛于表位 ,谓之 太阳 。脉浮 ,头项强痛 ,此其候也 。气盛而血窘窒于 ,故致强痛 。发出则不项强 ,不恶寒 ,发热汗出矣 。经过日时 。则迄于内 。盖表位 ,气之末也 。末气常乏 。今气盛甚于其末者 ,阳气太之状也 ,因名之曰 太阳 。”程郊 倩曰 :“按 六经 之设 ,是从人身划下疆界 ,辖定病之所在 ,无容假冒 ,无容越径 。故一经有一经之主脉 ;
14、一经有一经之主证 ;稍有假冒 ,以经核之 ,可以据此验彼 ;若有越径 ,以经核之 ,可以从彼执此 。即以 太阳 一经而论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自是 太阳 之为病 ,固无与他经事 。何以 阳明 亦有 太阳 ? 少阳 亦有太阳 ? 三阴 中亦有 太阳 ? 无非与此条之脉与证有符合处耳 。又有 太阳病 竟不能作 太阳病 处治者 ,亦无非与此条之脉与证有参差处耳 。名曰 六经 ,其实为 表里府藏 四字各与之地方界限 。有地方界限 ,可以行保甲 ,此仲景之 六经 也 。因地方界限 ,以之作驿递 ,此众人之 六经 也 。”由此观之 ,“太阳 ”二字 ,是仲景根据 内经 经络领域 ,证候表现 ,而定
15、出 “伤寒六经 ”分类 。故清季以前注 伤寒论 者近百家 ,每谓 “太阳 ”为 “足太阳膀胱经 ”之“太阳 ”,实非无理 。第仲景复以病态及病灶之领域所在 ,结合寒 、热 、虚 、实 、表 、里 ,而分立六经辨证 ,便于审证及治疗上之便利 ,特别立一系统耳 。仲景曰 :“病有发热 、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 、恶寒者 ,发于阴也 。”凡病之称为阳证者 ,皆属热 ,皆属实 ;病之称为阴证者 ,皆属寒 ,皆属虚 。即西医称病之属于进行性者 ,为阳 ;属于退行性者为阴 ;生理功能亢盛者为阳 ,生理功能减退者为阴是也 。伤寒论 一书 ,称 “太阳 ”“少阳 ”“阳明 ”证者 ,大多为热证 、实证 ,
16、即功能亢进之证是也 ;称为 “太阴 ”“少阴 ”“厥阴 ”证者 ,大多为寒证 、虚证 ,即功能减退之证是也 。当身体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时 ,神经系统受到刺激 ,而后使机体本身发生一定反应 来对付 ,这时体温升高 ,血液循环加速 ,加强体内抗病功能 。通常在发热初期 ,病人常有寒冷感觉 ,甚至发生战慄 。这是临床症状上发热初期之一般现象 。而古人无此观念 。但在实践工作中发现 ,以脉浮为病邪并着于肌表 ,皮肤微血管收缩 ,而头项部比其他部分血液充盈之度为高 ,故郁滞所致则为痛为强 。头项为身体之最高部分 ,肌表为身体之最外一层 ,恶寒为发热初期之征兆 。故不论何种病证 ,若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17、时 ,皆得以之谓 “太阳病 ”。仲景之所以不立方剂者 ,以标示“太阳病 ”之大纲也 。如病毒郁滞于肋骨弓下 ,以致胸胁苦满 、口苦 、咽干 、目眩而呕等症状 ,无 “太阳 ”之表证 ,又无 “阳明 ”之里证 ,中医称为 “半表半里 ”。故仲景特揭口苦 、咽干 、目眩 、胸胁苦满为提纲 ,阳气微少于表 ,因名之曰 “少阳 ”。肠胃内由病邪侵袭 ,其机体全身反应为不恶寒反恶热 、谵语 、腹满 、汗自出 、不大便等 。内经 上说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 。”开即启也 ,发也 ,如花发曰花开 。凡闭藏于内而发出之曰开 。阖为开之对待 ,闭藏也 。易 曰 :“阖户 谓之坤 。”是指内部的意
18、义 。所以吉益南涯曰 :“明为黎明之明 ,示阳实也 。”体温调节中枢 ,产生热能 ,迫发于外 。但蒸发 、辐射 、对流等的发散 ,不敌内部产热量 ,因之产热与散热之协调机构失却平衡 ,即里位极时则实 ,实于内而向外扩张 。故曰 :“阳明 ”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肠胃道因寒冷刺激或消化功能不健全以及受化学刺激 ,以致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 、腹痛等 ,名之曰 “太阴病 ”。若误与 “阳明证 ”混治 ,则必胸下结痞 。此因内虚 ,故惟腹壁膨满 、挛急 ,若按其内部 ,则空虚无物 。无热而恶寒 ,脉微细 ,但欲寐 ,四肢不温 ,曰 “少阴病 ”。假令一切之病证 ,循环与神经功能衰弱 ,都能在临
19、床上显现此等症状 ,宜作 “少阴病 ”而施治之 。病邪弥漫躯体上下内外 ,随病者之抵抗力如何而异其病所 ,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失却控制 ,亦即传导刺激对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变化 ,调节平衡之功能失却常态 ,因此体内抗菌功能不能发挥作用而濒于险境 。如能战胜病邪则生 ,不能战胜病邪则死 ,为疾病之生死重要关键 。其病态为寒热错杂 ,或上热下寒 ,或外热内寒 ,或吐 ,或利 ,或消渴 ,气逆等者 ,曰 “厥阴病 ”。明了 伤寒论 所称 “六经 ”之意义 ,再进而研究各条文之真义 ,则不致对于清代以前各家注释 ,发生模糊之感矣 。脉浮 ,主病在表 。“太阳病 ”之机体反应属于兴奋性的 ,阳性的 ,故其脉
20、必浮 。其机体反应的作用为加强体内抗菌功能 ,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抗体之产生等 ,中医称之曰 “正气 ”,西医称之曰 “抵抗力 ”。因为血液循环加速 ,浅层动脉之血液充盈 ,故桡动脉之搏动乃见浮象 。脉浮非一定指表证和实证 。如张介宾曰 :“大多浮而有力有 神者 ,阳有余也 。阳有余 ,则火必随之 。(中略 )浮而无力空豁者 ,阴不足也 。(中略 )若以此为表证 ,则害莫大焉 。”何以见头项强痛 ? 因血液循环加速 ,颞颥动脉之搏动 ,或受毒素刺激而影响知觉神经 ,回旋椎部运动神经受到影响而发生障碍 。有谓 “头则痛 ,项则强 ”,其实不必机械式之分割 。有头痛而不项强者 ;有头项之回旋 ,但
21、觉重而不灵动者 。总之 ,头项有不舒适之自觉症状 ,即可谓头项强痛之证 。其强与痛之程度高低 ,病人各不一致 ,胥视其感受病毒之轻重 ,与其本身之抵抗力强弱如何以为衡量 。何以见恶寒 ? 吴襄 生理学大纲 上说 :“通常在发热的初期 ,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觉 ,甚至发抖 。事实上 ,这时候的体温已经升高 ,但因皮肤小血管正在普遍收缩 ,皮肤温度很低 ,以致刺激了皮肤的冷觉感受器 。皮肤小血管收缩的结果 ,体温发散减少 ,再加发抖增加了体热的产生 ,于是体温更迅速上升 ,因之和四周空气的温度不平衡 。”所以条文中虽曰 “恶寒 ”,其实 “恶风 ”亦包括于其中 。伤寒论 只言脉与证 ,独于舌苔之症状不
22、言 ,虽 “阳明篇 ”有 “舌上苔者 栀子豉汤 主之 ”一条 ,亦含混不明 。为便于初学者之辨认症状起见 ,于讲解条文之后 ,补入舌色苔证 ;其无脉证之条 ,应知其脉证者 ,亦补入脉证 。续貂之嫌 ,则不计也 。本条 “太阳病 ”之舌质颜色当为红润或红淡 ,苔则薄白而不燥 。本条解释谓从脉浮上知其必有发热之症状者 ,以血液集散于表层 ,其脉必浮 ,其身上肌肤之温度必高过正常体温 。而仲景不言发热者 ,因非 “太阳病 ”之所独有状也 。吕 木 茶 村曰 :“仲景 伤 寒 立法 ,能从 六经 辨证 ,则虽繁如 伤寒 ,不为多歧所误 ,而杂病即一以贯之 。”因之 ,学者不可泥于章句之末 ,如能参透领
23、悟其真精神 ,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 。二 条 :“太阳 病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 “中风 ”。本条 为 “太阳中风病 ”脉证之提纲 。解曰 :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之 “太阳病 ”,见发热 、汗自出 、恶风 ,而脉浮中有缓象者 ,名曰 “太阳中风 ”。简言之 ,即头项强痛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者 ,名曰 “中风 ”。亦有头项不强痛 ,仅见昏晕者 ,而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 ,为 “中风 ”必有之主证 。“太阳病 ”原包括 “中风 ”“伤寒 ”二种症状而言 ,首条即言 “中风 ”“伤寒 ”两种共有之症状 ,此则专言 “太阳中风 ”之脉证也 。发热为人身体温
24、超过正常温度 ,对于病体来说 ,应当是有利的 ,原为对于外界侵害的一种生理反应 ,其作用为 “正气 ”(即抵抗力 ,以后统称谓之正气 )抵抗病邪的吕震 名 ,字建勋 ,号 木 茶 村 。一种 表现 ,即体温中枢调节起了变化 ,热的产量增多或排出减少 ,使蓄积在体内的热量超过平时 ,成为发热 。发热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约有下列几点 :传染病的发热 ;手术后的发热 ;神经性发热 ;缺水发热 ;药物的影响 。但就本书所论发热 ,不外与传染病的关系 ,可分为以下六点 。一 ,外界一种病毒侵袭体内 ,生理上即发动一种抵抗作用 ,刺激神经体温调节中枢 ,于是体温增高 ,增强体内抗病功能 ,促进抗体产生等
25、 。战胜病毒后 ,由于汗腺分泌加速 ,体热大量随汗而去 ,体温乃得复原 ,即中医所谓汗出而解 。二 ,病原细菌侵入体内 ,放散一种毒素 ,或发生繁殖作用 ,与体内血液或各部组织的液体起化学作用 ,而使产热中枢的功能兴奋 。三 ,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废物不能尽量排泄 ,此类废物如新陈代谢的产物 、过剩的营养料 、毒物等 ,留着体内 ,影响了血细胞的新陈代谢 ,而使体温增加 。四 ,脏器组织因某种关系发生变化 ,或废物不能多量排出体外 ,此类残余即能起发酵作用 ,成为瓦斯浊气 ,因之体温增高 。五 ,外层汗孔闭塞 ,体内热量增加 ,不得放散 ,新陈代谢失去调节 ,亦能使体温增高 。六 ,血之所至
26、,即热之所至 ,血液大部分充盈于某部 ,某部的温度即觉增高 。但此类的热 ,西医谓之发炎 ,中医称之谓 “火 ”,如 “胃火 ”“肝火 ”等 。上面六条 ,或曰 “实热 ”,或曰 “邪热 ”,或称 “表热 ”,或称 “内热 ”,视临床症状如何而名之 。“太阳中风 ”的发热 ,即属上列的第一点 ,产热中枢的功能亢进 ,由它发出冲动 ,管理着与体温有关的血管 、肌肉及汗腺的活动 ,皮肤放散和辐射之功能受到障碍 ,中医称之为 “表热 ”。散热和生热最有关的器官是皮肤小血管 、汗腺 、肌肉和肺 。出汗是皮肤血管扩大 ,全身肌肉舒松 ,肺呼吸加速 ,汗腺分泌汗液 。汗腺受交感神经所支配 ,中枢在脊髓 、
27、延髓 、下视丘和大脑皮质中 。这些中枢的兴奋都可使汗腺分泌 。亦即排除毒物的一种生理功能表现 。按出汗的原因 ,不外下列四点 。一 ,正常体温的保持 ,是人体健康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 。人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所以不断产生热 。在热产生的同时 ,身体将热不断地排除 ,产生和排除的量和速率相平衡 ,体温就恒定不变 。肺呼吸及内呼吸不停 ,不断吸入空气中的氧与血液中的铁质化合 ,和食物内所含的氢化合成水 ,和食物内所含的碳化合成碳酸气 ,与燃烧时的变化相似 。燃烧时发热 ,呼吸时也发热 。简括地说 :体热的产生 ,来自养料的氧化 ;体热产量的多少 ,决定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情况 ,例如情绪紧张 、体
28、力劳动 和气候冷热等 。另一方面 ,散热中枢的兴奋 ,可因三方面的刺激而加强 :一是血液温度增高的直接刺激 ;二是低级中枢所传达的热觉感受器的冲动 ;三是大脑皮质的冲动 。当大脑皮质接受高热的刺激时 ,不论来自内在或外在环境 ,都将转来加强散热中枢的活动 ,因而加速热量的发散 ,以为调节 。出汗即为散热中枢功能亢进 ,刺激汗腺 ,为一种大量发散体温的作用 。二 ,当产热与散热的协调机制长期失却平衡时 ,皮肤表层神经衰弱 ,汗孔的分泌作用无力控制而汗自出 。三 ,体温增高 ,直接刺激下视丘的体温中枢 ,致汗腺开放而汗自出 。四 ,神经中枢的功能衰竭 ,各部组织之神经都失却主宰而汗自出 。“太阳中
29、风 ”之汗自出 ,即属于第一点的散热中枢神经功能亢进 ,刺激汗腺 。虽曰汗出 ,亦不过皮肤上稍稍湿润而已 。虽汗而不多 ,故其发热并不因微汗而退清 。因为体温中枢的调节起了变化 ,产热多 ,散热少 ,致体温升高 。在发热的时候 ,体温提高之后 ,虽然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然此时保留在体内的热量仍比正常多 ,所以体温保持在高水准上 。经过治疗或一个时期休息之后 ,如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 ,体温又起变化 ,结果把过多的热排出 ,于是保留在体内的热量恢复正常 ,乃得痊愈 。“恶风 ”者 ,因有微汗 ,汗腺开张 ,肌腠疏而不密 ,皮肤内温觉感受器不胜流动空气与皮肤辐射和对流的刺激 ,故淅淅恶风 。成无己
30、曰 :“恶风者 ,风至则恶 ,得居密室之内 ,幛帏之中 ,则坦然自舒也 。”“脉缓 ”为脉浮缓之略 。首条已举 “太阳病 ”之脉浮为标的 。浮中所以见缓者 ,以皮肤有汗液滋润 ,柔和而不紧缩 ,即皮肤血管舒张 ,皮下感觉神经亦呈弛缓的缘故 。本条之名 “中风 ”,俗称之 “伤风症 ”者是 ;与猝然倒地 、口眼 斜 、不省人事之“中风症 ”绝然不同 。一病在脑部 ,此则病在肌表 ,所谓 “同伤卫 ”者是也 。本条之舌证 :舌质当属正常红润或淡润 ,苔则薄白 。三 条 :“太阳 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名曰 “伤寒 ”。本条 为 “太阳伤寒病 ”脉
31、证之提纲 。解曰 :初感病邪之 “太阳病 ”,不论其已见发热或未见发热 ,必有恶寒 ,一身筋骨疼痛 ,或作呕逆 ,其脉见紧象的 ,即名曰 “太阳伤寒 ”。上条言 “太阳中风 ”的脉证 ,此则言 “太阳伤寒 ”的脉证 。以 “太阳 ”包括 “中风 ”“伤寒 ”二证 ,故仲景于开卷即立出三条纲领 。尤在泾曰 :“此 太阳伤寒 之脉的证也 ,与上 中风 条参之自别 。”吾人在气交之中 ,风吹寒侵 ,日炙雨淋 ,有为病者 ,有不为病者 ,有即为病者 ,有不即 为病 ,久而始发者 ,种种不一 ,是在其人本身之抵抗力如何而已 。抵抗力 ,中医名为 “正气 ”,强者即不能为病 ,纵病亦久而后发 ;弱者即成为
32、病 ,病之始也 ,即为 “太阳病 ”。其为 “中风 ”或为 “伤寒 ”,则又视其人之生理机构如何以为衡 。日本汤本求真曰 :“凡言人之体质 ,千差万别 ,不能逆睹 ,若穷极之 ,可分为二大别 :其一皮肤粗疏而弛缓 ,有此禀赋之人 ,若罹 太阳病 ,必见其脉浮弱 、自汗等之症状 ;其一为皮肤致密紧张者 ,有此体质 ,若侵入 太阳 ,则脉浮紧 、无汗等之证候出 。”可见病因大致相同 ,结果病态有不同者 ,体质之不同也 。本条 “太阳病 ”,言初感外邪 ,皮肤小血管收缩 ,竖毛肌收缩 ,汗腺密闭 。若其人之神经灵敏者 ,或抵抗力之强盛者 ,血液循环加速 ,加强体内抗菌功能 ,遽起发热的症状 ;若其人
33、体弱 ,抵抗力不能遽然而发者 ,或神经滞钝者 ,其发热之起则转迟缓 。不论其发热之起与未起 ,其皮肤之表层因外邪所袭 ,必见恶寒之证象 。当皮肤紧缩 ,汗腺闭而不通 ,则体温之放散失去调节 ,内部之浊热与疲劳物质充斥于肌肉筋骨之间 ,神经备受压迫刺激而为疼痛 ,故曰 “必恶寒 ,体痛 ”。其呕逆者 ,以本身之浊热与水气不能向外放散 ,则向上涌 ,延髓部之呕吐中枢神经备受刺激 ,引起胃神经的反射而作呕吐 。脉之见紧者 ,以外邪袭于皮肤表层 ,皮肤紧缩 ,皮下神经亦起紧张 ,故脉管亦弦劲有力 ,搏指呈紧象 。其曰脉阴阳俱紧者 ,指头手足三部之脉 。古人诊脉 ,“人迎 ”“寸口 ”与 “趺阳 ”并诊
34、 。仲景 伤寒论 自序 曰 “按 寸 不及 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 趺阳 三部不参 ”云云 ,可见脉阴阳俱紧之阴阳 ,指上下之脉而言 。上者为阳 ,下者为阴 。注家都以 “尺 ”“寸 ”言或 “浮 ”“沉 ”言 ,仅拘泥于手部桡动脉的成见而言之 。紧脉 ,为脉搏见弦硬有力之象 。以指按之 ,医者之手指直觉搏动有力 ,于跃动流利之中脉道为紧束而具坚硬之象 。盖脉管周围有神经 ,中为血液流动 ,血行充满于内 ,神经紧张于外 ,于是脉管弦直 ,搏动有力而呈紧象 。身疼痛 ,因神经有舒缩血管的纤维 ,加速或阻遏心搏的纤维 ,以致皮肤痛觉感受器的神经感受压迫刺激而紧张作痛 。脉诀主 “弦紧为寒 ,弦紧
35、为痛 ”者 ,实具有理由也 。此名 “伤寒 ”,乃指发热者初起 ,病在肌表时 ,发热 、无汗 、恶寒的 “太阳伤寒 ”,与西医所谓传染病之有 “伤寒杆菌 ”在肠中的 “伤寒 ”不同 ,不得误混 。本条 “伤寒 ”初得病时 ,其人如未发热 ,则脉为紧 ;已发热后 ,则脉浮紧 。故浮紧为 “太阳伤寒病 ”已发热之定脉 。“太阳病 ”有 “中风证 ”,有 “伤寒证 ”。如首条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为 “中风 ”与 “伤寒 ”的共通证 。其不同点 ,“中风 ”有汗出 ,“伤寒 ”则无汗 ;“中风 ”脉浮缓 ,“伤寒 ”脉浮紧 。初学者于此等处宜分辨其异同点 ,即知仲景辨证的规律 。本条之舌证 :舌
36、质当为正常红润或淡润 ,苔则薄白而润或苔较厚些 。四 条 :“伤寒 ”一 日 ,“太阳 ”受之 ,脉静者 ,为不传也 ;若脉数急者 ,为传也 。本条为凭脉象 以诊断其病之传与不传 。解曰 :初感风寒之邪 ,病在肌表 ,故曰 “伤寒 一日 ,太阳 受之 ”。其脉搏只见浮而不见数或急者 ,为病邪仍在肌表 ,未传于里之候 ,故曰 “为不传也 ”;若脉浮中见数或急 ,或不浮而数急者 ,则病邪已传入于里之候 ,故曰 “为传也 ”。“中风 ”或 “伤寒 ”初起 ,病在于表 ,见发热 、恶风寒 ,脉必为浮 ,或浮兼缓 ,或浮兼紧 ,继而变为往来寒热 ,或变为烦渴壮热 ,此即表病而变为 “少阳 ”半表半里病
37、,或“阳明 ”里热病 ;名为 “传变 ”,方书则曰 “传经 ”。本条之言传与不传 ,即传经之谓 。病何以传 ? 即抵抗力不足 ,不能驱病毒外散 ,反引起内脏组织之变化 ,发生其他病态 。视其病态之如何 ,名其曰 “少阳病 ”,或 “阳明病 ”,或 “三阴病 ”等名目 。脉之浮者 ,亦变为弦 ,为数 ,为大 ,为微弱等 ,随其病态与病灶所在而异其名 。本条脉静 ,乃指适合 “太阳病 ”之脉浮 ,或浮缓 、浮紧之谓 。若作和缓平静的解释 ,则失去原来的意义 (静乃动之对 ,寂然不动 ,动则变的意义 )。脉浮 ,病在 “太阳 ”,故曰不传 ;如浮中带数 ,则病已趋入 “阳明 ”;如浮中带急 ,急者如
38、张弓弦 ,则病已趋入 “少阳 ”,故曰传也 。盖 “阳明病 ”之脉为数大 ,“少阳病 ”之脉为弦 。脉数急 ,言脉搏动的频率与脉搏动的形态 ,一为搏数 ,一为搏势 。脉经 以一呼吸之间五至为正常 ,超过五至为数 ,不足五至为迟 。数为有热 ,迟为有寒 ,愈数愈热 ,愈迟愈寒 ,所谓 “六数七极 ,三迟二败 ”。脉与心脏的血液输出量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脉搏随心搏动的频率而变异 。血液因温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环 ,心搏因之加速 ,脉数即因血之热而流速 ,此为生理上之常态 。亦有数脉不因热而因心脏衰弱者 ,名曰 “虚 ”。脉急为神经与血管紧张的表现 ,脉数急 ,即血因热的刺激而行数 ,神经血管因热而紧
39、张 ,可见病势在进行中 ,故曰脉数急者为传的表现 。伤寒论 每有言一日 、二三日 、六七日 、八九日 、十三日等 ,皆言病之过程 。非确切不易 ,为一定如许之时期 。清季以前注家每引 内经 经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二日阳明受之 ,三日少阳受之 ,四日太阴受之 ,五日少阴受之 ,六日厥阴受之 ”以为准计 。读书泥于章句 ,每致误会 。病的传与不传 ,以病变症状为决 ,万不可以日计算 。本条之言“伤寒 一日 ”,言 “太阳 ”初病的意义 ,以后见有日期 ,都从此义 ,不再释 。舌色正常 ,舌苔薄嫩 ,则病尚无传变趋势 。若舌色之红而为绛 ,舌苔薄而为厚 ,而为黄者 ,病已传里的表示 。此从舌色
40、 、舌苔 ,亦可观察病之传变与否 。诊断须从多方面观 ,不能只凭一脉也 。本条之原文为 “伤寒 一日 ,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 ,为不传 ;颇欲吐 ,若躁烦 ,脉数急者 ,为传也 ”。与下条原文 “伤寒 二三日 ,阳明 少阳 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同为辨病之传与不传 。一以脉辨 ,一以证辨 。但本条有脉有证 ,下条无脉无证 ,只言 “阳明 ”“少阳 ”证 不见者 ,文极简略 。近贤 “伤寒 ”大家陈逊齐 ,将二条原文修改 ,脉证各分 ,泾渭不混 ,且与原文之文法类似 ,认为改之合理 ,特从之 。五 条 :“伤寒 ”二 三日 ,“阳明 ”“少阳 ”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颇欲吐 ,若躁烦者 ,为
41、传也 。本条凭症状以 断其病之传与不传 。解曰 :“太阳伤寒 ”,经二三日后 ,仍为发热 、恶寒 、头项强痛等证 ,而不变病 ,不见 “阳明 ”“少阳 ”等之症状者 ,为病邪未传于里之候 。即本条 “阳明 少阳 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如有 “太阳病 ”之症状 ,兼见颇欲作吐之症状 ,或兼见烦躁之症状者 ,即病邪已经传变的显现 ,故曰 “颇欲吐 ,若躁烦者 ,为传也 ”。颇欲吐者 ,胃中有水毒挟热而上冲 ,胸中痞闷 ,时时欲吐之状 ,此为 “少阳病 ”之症状 ,与 “三条 ”“太阳病 ”之体痛 、呕逆 ,同而不同 。彼为呕吐中枢神经受充血之刺激而引起胃神经之反射 ,此则为病邪传变而直接刺激之
42、欲吐症状 。躁烦即烦躁 ,为里热亢盛 ,使脑神经不宁所致 ,属 “阳明病 ”症状 。“太阳病 ”兼有此等症状与上条之“脉数急 ”者 ,即为已传入 “少阳 ”或 “阳明 ”之候 。“若 ”字作 “或 ”字解 ,与 “十九条 ”之“若吐 ”“若下 ”“若温针 ”之 “若 ”字同义 。六 条 :“太阳 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为 “温病 ”。本条 言 “温病 ”之症状 。解曰 :脉浮 、头项强痛 、发热 、恶寒之 “太阳病 ”,如见身热而口渴 、不恶寒者 ,则非 “伤寒 ”,乃为 “温病 ”。“太阳病 ”之 “伤寒 ”,其热藉血液充于肌表之故 。热在表层 ,体腔内之黏膜层 ,水分尚未被热灼
43、,每不见口渴 ,且因表层受寒邪之束缚 ,水液不能外散 ,更不见口渴 。本条发热而渴与 “太阳伤寒 ”之发热不渴 ,此不同者一也 。“太阳伤寒 ”,以寒邪外束有恶寒证 ,本条则不恶寒 ,此不同者二也 。故初起只热而不恶寒者 ,名曰 “温病 ”。“伤寒 ”与 “温 病 ”不同之点如此 。由此观之 ,“温病 ”无表寒之证 ,其热则内外皆热 。热势炽甚 ,则黏膜之水液为热蒸发而干 ,故口渴 ;表里皆热 ,故不恶寒 。清季以前之医家 ,每谓 “伤寒 ”由外而入 ,“温病 ”由内而发 。一以其初病之恶寒与不恶寒为别 。其实皆为时令感症 ,惟病原不同 ,病菌亦异耳 。内经 有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仅
44、言感 “温病 ”者由于体虚之故 。言其因素 ,未必尽然 。又曰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言病毒久伏于里 ,一旦乘机暴发而成 。此言病因 ,有些意义 。又曰 :“先夏至日者为温病 。”仅依时令而名 ,更无意义 。故 内经 之言亦简而欠实际 。余谓 “温病 ”之发 ,仍为外入 ,属细菌感染病 。病不限于季令 ,天时经久温暖而燥 ,即有此 类微生物繁殖 ,人感之而即病 。其病灶以在呼吸系与神经系为多 ,不影响于肌表 ,故无 “恶寒 ”一证现象 。清代叶氏诸医家 ,谓温邪由口鼻吸入 ,是有见地 。书名 伤寒论 之 “伤寒 ”,为包括一切外感之热病而言 。所谓 “伤寒 ”者 ,外感病之总名也 。故
45、 难经 有曰 :“伤寒有五 ,曰 中风 ,曰 伤寒 ,曰 湿温 ,曰 热病 ,曰 温病 ”。五者 皆外感之病也 。“太阳病 ”之 “伤寒 ”,则五者中之一 。本条之 “温病 ”,亦五者中之一 。于此提出 ,殆与 “太阳伤寒 ”作分辨耳 。尤在泾曰 :“此 温病 之的证也 。温病 者 ,冬春之月 ,温暖太甚 ,所谓非时之暖 ,人感之而即病者也 。此正是 伤寒 对照处 。伤寒 变 ,乃成热 ,故必传经而后渴 ;温邪 不待传变 ,故在 太阳 而即渴也 。伤寒 阳为寒郁 ,故身发热而 恶寒 ;温病 阳为邪引 ,故发热而不恶寒也 。”张路玉曰 :“发热而渴 ,不恶寒 ,提挈 温病 自内而发之大纲 。凡初
46、病不恶寒 ,便发热 、烦渴 ,三四日间或腹满 ,或下利者 ,此 温病 也 。若先恶寒 、发热 ,三四日后表邪传里 ,变烦渴者 ,此又 伤寒 热邪传里而显内实之故也 。”徐灵胎曰 :“发热而渴 ,少阴 津液先亏 ,病在 太阳 ;反不恶寒 ,明是 温病 ,而非 伤寒 矣 。”本条之脉证 、舌证 :以经验所得 ,其脉必滑数 ,尺部更显明有力 ;舌质红绛 ,舌苔薄白而燥 ,或无苔而燥 。七 条 :若 自汗出 ,身灼热者 ,名曰 “风温 ”。本条 言 “风温病 ”之症状 。解曰 :“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 ,若兼见自汗出 ,身热不因自汗而减轻 ,以手按之仍灼热者 ,名曰 “风温 ”。本条与上条之发
47、热 ,皆由体温增高 ,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 ,因而体温中枢调节发生变化 。产热中枢活动亢进 ,体温提高之后 ,就又转来刺激散热中枢 ,故自汗出 。虽然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然此时存留在体内之热量仍比正常多 ,所以身热不因自汗而减轻 。“太阳病 ”以有汗者为 “中风 ”,无汗者为 “伤寒 ”。“太阳 中风 ”有汗出 ,此则亦有汗出 ,但渴 、烦热而不恶风为异 ,故曰 “风温 ”。六 、七两条 ,一言 “温病 ”,一言 “风温 ”,正与二 、三两条言 “中风 ”“伤寒 ”作对照 。“伤寒 ”之发热 ,无汗且恶寒 ,“温病 ”则发热 ,无汗而不恶寒 ;“中风 ”之发热 ,有汗而恶风 ,“风温 ”则发
48、热 ,有汗而不恶风 :两两相照 ,先后对立 。仲景如此序列 ,殆有意示人以纲领欤 。“温病 ”与 “风温 ”,二而一者也 。病因 、病灶相同 ,第以患者之体质不同而异 。大概阴虚之体 ,心肾之脏气不甚强者 ,感之即为 “风温 ”,而病变亦迅速 ,每成下条之险证 ,医 家在临床上极须注意 。本条原文首句为 “若发汗已 ”,辞义欠通 。观下条 “风温 ”之症状 ,有自汗出 ,可见此 “汗已 ”为 “自汗出 ”之误 ,应改正之 。八条 :“风温 ”为 病 ,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 ,身重 ,多眠睡 ,息必鼾 ,语言难出 。若发汗者 ,小便不利 ;若被下者 ,直视 ,失溲 ;若被火者 ,微发黄色 ,剧则
49、如惊痫 ,时瘛疭 ;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 ,再逆促命期 。本条 言 “风温 ”之脉证与不能以 “伤寒 ”之汗下常法治之之义 。解曰 :“风温病 ”之为状 ,其脉不论 “寸口 ”“趺阳 ”,皆见浮象 ,身灼热 ,自汗出 ,全身转侧觉重而不灵活 ,终日昏昏多睡眠 ,鼻息必粗如鼾声 ,舌本强而语言甚难出 。若与 “麻桂 ”之辛温剂发汗 ,则内部之水液涸而变为小便不利之坏症 ;若与 “承气 ”之苦寒剂泻下 ,则液脱于内而变为直视 、失溲之坏症 ;若与火灸 、火熨逼其出汗 ,则火毒内攻 ,血细胞破坏而释出胆红素或称溶血性黄疸 ;其火攻之剧烈者 ,则神经亦受火毒之刺激而不宁 ,变为惊痫 ,时时发生抽搐瘛
50、疭之坏症 ;甚则身黄如火熏 ,成为烟黄之象 。凡此皆为逆治之所致 。如只与发汗或火灸之 ,则一逆尚可苟延时日 ;若既下之 ,又复下之 ,或更灸之熨之 ,则一逆再逆 ,朝不保夕 ,促其寿命 。“风温病 ”之脉阴阳俱浮者 ,以产热中枢功能亢盛 ,血液沸腾 ,向外奔涌 ,故其脉皆浮 。并且见汗出者 ,以热向外涌 ,水液蒸发 ,汗腺亦受刺激而开放也 。身重者 ,以后脑神经为热蒸 ,又失水液之涵养 ,致运动钝而重也 。多眠睡者 ,大脑神经亦受热灼之故也 。息必鼾者 ,亦属脑神经灼伤之故 。且热向外涌 ,津液被灼为痰 ,痰热交阻于咽喉 ,呼吸不利而激动声带故也 。语言难出者 ,舌咽神经亦热伤 ,复以热痰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