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31613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4、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能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诗文内容;3、能理解文章主旨。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紫藤萝瀑布 (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展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能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诗文内容;3、能理解文章主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认真自学,顺利达成目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文,扫除阅读障碍)师:下面请几个同学轮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吐词清楚。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立即举手帮助纠正。1、指名轮读课文,有错即停,老师板书生读错了的字于黑板右侧,及时表扬声音响亮,吐词清楚的同学

2、。2、师述:下面我们将刚才读错的这些字注上音,读几遍,一定记住自己记不住的,待会我们要听写。 (2 分钟)可能读错的字音: 伫立(zh) 盘虬(qi)卧龙 仙露琼(qing)浆 迸(bng)溅 伶(l ng)仃(dng)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文,完成自学指导一)1、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课文,独立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6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3、交流明确:若生回答:此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 ,显得气势非凡,显得灿烂辉煌。则说:对,请坐。若学生回答:“像迸溅的水花” ,是比喻,相对“瀑布”而言,形象生动的

3、表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则说:对。还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呢?若学生回答“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是拟人,贬义褒用。以“欢笑”和“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则说:正确,请坐。若学生回答:此句是个比喻句,用“帆”和“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教师则问:又比作什么呢?学生回答: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教师则说:好,请坐。教师问:此句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若没有人回答,教师则讲述这个新知识点。这里所运用的在修辞上称为“通感” ,人的各

4、种感觉是可以相互沟通的,通感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相互沟通,相互转化。那么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确:香气,是嗅觉;色彩,是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这里把嗅觉、视觉、幻觉相互转化,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过渡语: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还掌握了一个新的修辞手法:通感,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为文章增色。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完成自学指导二)1、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用你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5、不幸,但是生命的场合是无止境的”这句话。5 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老师简单介绍背景:1966 年至 1976 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 )2、生自读课文,师巡视。3、交流明确: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五、作业“读读写写”字词会读会写。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创作背景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1966 年至 1976 年,是十年浩劫

6、。粉碎“四人帮” ,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

7、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 ”六字。手足,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 ”,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 “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沈复(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1、2 两节。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讲述:同学们

8、,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童趣 。 (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展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1、2 两节。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讲述:怎么来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一人一句,在没有特别提示下,按照座位顺序接着读) ,看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 同学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2、学生轮读课文,有错即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于黑板右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洪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地读,请举手。如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9、: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讲述: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估计易错的字有:藐(mio)小 土砾(l) 沟壑(h) 癞虾(h)蟆听录音(或听师朗读) 。过渡语:下面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及停顿。学生跟着小声读一遍课文。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之间的停顿)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一讲课文 1、2 节)讲述:同学们,通过自学,大家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继续自学,请看投影:1、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 1、2 节,边对照课文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3、检

10、查自学效果过渡:能一讲课文第 1、2 节的请举手。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小黑板出示):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 。 (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之时有物外之趣的心之所向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昂首观之 代词,代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 代词,代指昂首观之的动作其必细察其纹理它的使其冲烟

11、飞鸣 代指蚊群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该节朗读两遍。4、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 1、2 节,都学得不错。下面请大家用 1 分钟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5、学生齐读课文 1、2 节(根据时间)五、当堂训练1、过渡:读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 背诵 1、2 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 (出示背诵提示)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5 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3、全班齐背。4、同桌互背。5、指名背。教后反思:5 童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

12、正确译讲并背诵 3、4 两节;2、体会作者在叙写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讲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童趣 (板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 3、4 两节;2、体会作者在叙写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 3、4 节)1、讲述: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整齐,节奏(停顿)明确,吐词清晰。2、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 3、4 节,边对照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4、检查自学效果过渡:能一讲课文第 3、

13、4 节的请举手。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小黑板出示):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 。 (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为项为之强因为 之时有物外之趣的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心之所向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 观之正浓代指小虫其必细察其纹理代指“藐小之物” 项为之强代指观察蚊群的动作使其冲烟飞

14、鸣代指蚊群 驱之别院代指癞蛤蟆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它读两遍)5、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 3、4 两节,都学得不错。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6、学生齐读课文第 3、4 节。 (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用了。 )三、地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述:下面,请大家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比谁三分钟后能回答的最好。课文具体写了童年时代哪几种物外之趣?物外之趣反映作者怎样的童心童趣?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微不足道,为什么童年时代的我会觉得

15、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海而来呢?2、学生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3、讲述:好了,时间到。能回答第一题的同学请举手。4、若同学回答:观蚊如鹤的乐趣,深有山林的乐趣,鞭打癞蛤蟆的乐趣。则说:很好。(答案不统一,言之有理即可,也可答反映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反映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答案有下面几点:A 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童年时代的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 我爱好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C 能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D 善于想象和联想。 (生的回答可能不太全免,师注意适时引导)5、讲述:关于第一题,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能回答第二题的同学

16、请举手。6、若学生回答:“庞然大物” 、 “拔山倒树”形容癞蛤蟆扑过来的气势猛喝力量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反映了作者以小视大的童趣。则说:嗯,回答很好。教师小结:作者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物外之趣,主要是因为他平时善于观察。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同学们平时也要勤于观察,那么我们平时写作时便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四、地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第 3、4 节)1、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背诵 3、4 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 (出示背诵提示)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

17、反复背,准备抽背。5 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3、全班齐背。4、同桌互背。5、指名背。五、当堂训练请大家做课后第二题,三分钟后抢答。教后反思:5 童趣第三课时学习目标:A、能正确译讲并背诵 3 两节;B、巩固文言文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讲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童趣 (板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A、能正确译讲并背诵 3 两节;B、巩固文言文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第 3 节)1、讲述: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整齐,节奏(停顿)明确,吐词清晰。2、请同学们一起温习一下文言文词语解释的几种方法。 (多媒

18、体展示)3、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 3 节,边对照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4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4、学生自学,老师巡视。5、检查自学效果过渡:能译讲课文第 3 节的请举手。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多媒体出示):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及事物名称、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 。 (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19、。 )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常蹲其身 其:代词,自己的 以丛草 为林以为:把当做 怡然自得:感到非常的安闲、愉快 (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它读两遍)5、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 3、4 两节,都学得不错。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6、学生齐读课文第 3 节。 (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用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谁背得快背得好)1、讲述:大家通过自学,较好的完成了第 3 节的译讲。下面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背诵 3 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 (出示背诵提示)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5 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3、全班齐背。4、同桌互背。5、指名背。四、当堂训练听写重点词语的解释。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