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30857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防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1.确保路基填料达到标准的技术措施按路基基床底层、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使用层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填料,大、小石料分开,大粒径石料破碎后使用(颗粒粒径不大于 150mm) ,做装运铺底料,碎渣做嵌缝料。路堤填石的填料利用大支坪隧道弃碴,严重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堤填筑,易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堤表层和路堤浸水部分。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别试验,并依试验结果选用。岩块要求达到大型击实仪击实试验标准的100%,K30 标准1.5MPa/cm;或达到振幅为 0.6mm 以下振动 8min 时的干容重。2.确保路基达到压实标准的技术措施配臵

2、地质钻机,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在掌握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校对地质资料。2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地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对一般无水地段,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坑沟槽填土夯实,然后根据原地面情况进行平整;对原地面纵向坡度陡于 1:10 的地段开挖搭接平台,进行台阶处理,搭接平台的宽度不小于 2m;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台阶宽度不小于 1.0m,对基岩面上较薄的覆盖层,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地面横坡大于 1:2.5 或基底有松软地层时,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处理。 采用羊足碾、40t 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

3、,分层进行碾压。所有缝隙以小石块、石碴、石屑、中砂、粗砂等填筑。碾压时先压两侧,后压中央,平行操作,行与行之间重叠 0.40.5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 11.5m 左右,以保证碾压密实。3.确保路基工程工后沉降不超标的技术措施根据招标文件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一般地段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不大于 20cm,沉降速率不大于 5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量不大于 10cm。为此采取如下措施: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地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施工。对于一般地段,清除路基范围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原地面 0.3m 厚度以内的耕植土清除,坑沟槽填土夯实。原地面横坡坡度陡于 1:10 时,先

4、开挖搭接平台,进行台阶处理,然后进行基底平整。根据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试3验方法进行试验,路基基底试验检测项目及主要仪器设备见表 1。表 1 路基基底试验检测项目及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当在地表以下 2.5m 范围之内无 Ps 处理。表 2 基底处理要求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基床底层填筑压实按照路堤本体填筑工艺组织进行。施工前对路堤本体表层进行检测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基床

5、底层选用 A、B 填料,填筑厚度取每层 2025cm ;表层采用 A 组填料,按“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4.保证路堑开挖边坡平顺技术措施软岩及土质路堑预留人工清刷层岩石边坡预留光爆层采用台阶法、浅孔控制爆破,减小震动。边坡上的坑穴、凹槽采取浆砌片石嵌补、支顶、勾缝、灌浆等措施进行防护加固。5.岩溶路基的处理措施采用探地雷达,对地下溶洞的大小、走向进行探测。4对已揭露的溶洞,用浆砌片石回填,灌浆封填,再施作钢筋混凝土盖板。对能探测到但不便揭露的岩溶,采用钻孔注浆方法进行注浆封填。6.特殊路基施工6.1.岩溶地区路基处理钻探补勘:由于地下水、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岩溶发育和展布的

6、主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结合设计,根据地貌原则、岩性原则、构造原则等进行岩溶预测。必要时利用较成熟的物探技术(频率电磁法、电磁波 CT 法、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岩溶洞穴,并把结果反馈到监理、设计单位,进行处理。压浆:对溶洞较深的松散堆积块石、碎石,由于清除工作量大,而且不易爆破,采取压浆的方式,将其胶结。灌浆材料主要有 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速凝剂浆液、43Be 水玻璃浆液、骨料浆液及化学浆液等。由柱状图了解溶洞、漏水及覆盖土等情况。若岩心破碎、溶洞较深、孔内漏水,将套管下到孔底附近试水检查,据此决定压浆方式,如套管位臵、有压或自流、是否需要双液灌浆等。先灌孔底自下而上,停机后 20-3

7、0min 内用吊铊测定浆液面上升高度,以决定套管提升的层位。每孔提升三四次至界面上土层处为止。5对于均质土层每米深钻孔的灌浆压力在 20KPa 左右。但在岩溶内封口灌浆,采用双液低压,一般 200-40KPa,最高 600KPa,用水玻璃及水泥浆液双管灌 1-5min 后停机。提升套管至上一层位后再灌。如果第二次的灌浆量比第一次减少,而压力又可增加,说明封口灌浆取得了成功。提至岩土界面附近时,可适当加压使溶沟溶隙堵塞。如发现本孔浆液面上升至预期位臵,甚至其他孔眼及地面有冒浆现象立即停机。对于较深的溶洞漏水严重的钻孔,采用重力自流式灌进。套管放在溶洞中部或顶板下,用砂和水泥浆双管同时灌进以节省水

8、泥。如遇进浆通道堵塞时,插进钻杆及高压水进行洗孔。注浆后二天内将套管拔除,用 1:4 水泥砂干拌后将钻孔堵塞。灌注完成后进行灌注效果检查。可以用物探地震波法或电法检查。6.2.高路堤填筑高路堤施工工艺同一般路基采用超填压实法施工,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岩碴,分层填筑,施工时控制填筑速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变坡处理,实行比一般路堤要求更严格的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每层填料的虚铺厚度控制在 3040cm,并在施工中通过提高填土压实系数来增大填土的密实度,且控制填土的含6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按设计做好护道。施工中,在两侧或一侧设临时截水、拦水设施,防止雨水冲毁边坡。路堤填至设计高程后,根据设计及时修

9、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点分别埋设在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堤高的 1/3、2/3 处和基床底面,根据观测结果控制预留沉落量。6.3.软土路基段的基底处理施工前在对本标段地形地质补充调查的基础上,查清软土地基的范围、深度、力学性质等,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向设计监理进行信息反馈,按信息化组织施工。处理方法推荐以表层换填为主,填料采用组填料,并根据路堤的高度 H(m ) ,决定换填的深度。换填的宽度为路堤底宽 1.5倍。其中夹铺一层不透水复合土工膜,即聚乙烯(PE)复合土工膜,断裂强度大于 12KN/m,CBR 顶破强度1

10、.5KN,垂直渗透系数不大于 10cm/s。在开工前 15 天内将每批土工膜的技术性能出厂鉴定书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在软土地基上,路堤和基床建成验收后,确保路基的工后沉降一般地段不大于 20cm,沉降速率不大于 5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7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 10cm。6.4.顺层路堑施工措施施工前,应先作好施工区的永久和临时排水设施,确保地面和施工场区排水;对堑顶有层间裂缝的用砂浆进行临时封闭,防止渗水发生顺层滑坍。路堑开挖应由上及下,由表及里,严禁从坡脚大拉槽开挖,避免形成顺层滑坡。爆破施工应严格控制周边眼的钻进方向,应控制与设

11、计边坡岩层倾角保持一致,以防止对不开挖层的破坏,造成局部失稳,带来大面积失稳。爆破施工要严格控制装药量,严禁放大炮;同时边坡开挖在距设计坡面 12时,预留光爆层,采取光面爆破控制技术,保证边坡平整顺直,同时也减少对边坡围岩的扰动。对局部有软弱夹层的顺层路堑施工,施工中还可采用适量增加临时锚杆支护,锚杆应穿过夹层,嵌入稳固基岩中。堑坡顺层开挖清方后,局部凹槽采用 M5 砂浆砌片石嵌补。7.填筑过渡段施工由于桥台与路堤、路堑和路堤的动静刚度相差显著,列车通-118过时,桥台与路堤、路堑和路堤之间就会出现变位差,会对轨道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反过来轨道结构对列车也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车的平稳性、

12、舒适度,加快结构物和列车的损坏。设计上在台后和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处一定距离内设臵过渡段,以减小冲击。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L2H+A式中:L过渡段长度,mH路堤高度,mA常数,取 5m。施工中,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本着从严要求,为确保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 10cm,确定不同型式过渡段的施工工艺。路基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填料必须选用级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 150mm。7.1.基本方法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相邻路基地基同时进行,只有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回填和填筑施工。在回填和填筑施工前对过渡段的填料进行检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过渡段与

13、相邻的路堤和锥坡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9不能同时施工时,路堤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留好缺口和搭接台阶。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的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严格按设计施工。过渡段两侧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7.2.路基与桥台过渡填筑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桥台锥坡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台后大型压路机能施工的部位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其分层虚铺厚度不能大于 20cm,大型机械设备不能运行的部位,采用人工整平,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当必须预留缺口时,尽量预留相临路堤与过渡段一同施工,相临路堤预留搭接台阶。由运输机械向缺口内运级配碎石,从横向驶离路堤缺口;或在路堤上备料,用推土机直接

14、将路基面上储存的级配碎石,依次推入缺口。分层铺填并压实。回填碾压密实后,桥、涵过渡段级配碎石在基床表层及以下范围内的孔隙率满足设计要求。7.3.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填筑涵背填筑在涵体强度允许时再进行,其两侧先由人工或小型机械对称填筑至高出涵顶至少 1 米,然后用机械运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作贯通补填。如缺口不大时,在涵体两侧路基面上储备足够量的级配碎石,采用推土机在保持10涵洞两侧均匀填筑的原则下逐层推填到顶;如缺口较大、较高时,先用推土机将已填好的路基推出具备运输机械运行的条件,由运输机械向缺口内运级配碎石,横向驶离路堤缺口,推土机、平地机不能进行整平作业时,由人工整平,并分层压实。涵背填筑前

15、,先在涵洞两侧及顶部铺设 20cm 厚粘性土作为保护层。填筑按层厚 30cm 对称水平摊铺压实进行,达到级配碎石的孔隙率大型碾压机械难以碾压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夯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10cm,夯压次数视试验情况定。路堤涵背缺口填筑时,凡填土而接触面坡度超过(1:1.25)(1:1.5)时,均挖成台阶,然后夯填。7.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堤和路堑的过渡方式分为填筑和开挖两种,在线路的纵向使路堑的强度和刚度均匀过渡。对于陡于 1:1 的自然坡,开挖工作量大,采用填筑为主的过渡方式。对于缓于 1:1渡方式。的自然坡,填筑工作量大,采用开挖为主的过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