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人有无奈的时候,但你不能无理的去对待 【素材回放】2018 年 6 月 2 日,贵州省德江县 2 路公交车在途经大龙阡路段时,一名六旬老年乘客因鞋底粘有泥土,被当事公交司机杜某要求擦干净后乘坐下一趟车,随后老人脱下鞋、手上拿着鞋、打着赤脚、背着背篼走上了公交车。相关视频一度在网络疯传,引发众多网友声讨。当地运政部门核实后,携当事人等登门向老人道歉,涉事驾驶员杜某被责令解聘,公交公司被处 5000 元罚款。 【素材解读】农民鞋子上有脏,这也很正常。让乘客老人提着鞋子,打着赤脚、背着背篼乘车,司机于心何忍?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做法,也涉嫌身份歧视。曾经因为“农民工身上脏”“农民工身上有气味”被被
2、赶下车的尴尬与心酸。面对农民伯伯鞋子上“脏”,作为公交司机可以拿拖把让乘客擦干净,再说车子是要经常打扫的。岂能因为鞋底粘有泥土,非要老人擦干净才能上车,何况在车下乘客没有清理鞋子的工具。老人无奈,只好拎着鞋子光着脚上车,司机没有人性化可言。“老人脱鞋乘车”,其他乘客怎么看?“老人脱鞋乘车”这是服务的短腿,显然是违反了公司有关优质服务的要求和规定的。不是老人鞋底脏,而是公交司机思想上不干净。这种身份歧视,才是最不干净的“肮脏泥土”。试想,没有农民的鞋底粘泥土,还有我们米饭香吗?【适用话题】良知 素质 尊严 权力 职业道德 公共形象合理,但不合情 公共服务不能看人下单对于老人的维护,恰恰是在维护某
3、种最朴素的公义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变通,切勿照本宣科【素材锐评】2老人被迫脱鞋坐公交 我们到底在气愤些什么?一段直击人心的短小视频,在第一时间引发了众人的情绪共鸣。蛮横的司机,受辱的老人,加之赤脚乘车的现实,视频所呈现出的人心善恶、是是非非,让太多人心有戚戚。维护老人,恰恰是对某种最朴素的公义的维护。整个事件并不复杂:公交司机要求老人擦干净鞋底再乘坐下一趟车,而老人干脆直接脱鞋光脚上车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平和沟通,或许不会有后续的风波。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涉事司机态度倨傲、语气恶劣,大有恃势凌人的意味。公共服务行业看人下单、双重标准的现象,可以说是存在已久的老问题了。并且,这一状况在偏远城
4、镇还要表现得更为明显。之于此,尚且不能简单归因为个体道德的缺陷,而更应该看成是职业训练和规范化管理的缺位。众所周知,公共服务业普遍存在着重复劳动所滋生的枯燥和倦怠感,这很容易导致个体的情绪失控体现在工作层面。为此,才需要持续加强公共服务业职工的职业训练,才需要以标准化的管理来对冲风险,公共服务业的服务者,理应给服务对象提供无差别服务。说到底,老人被迫脱鞋坐公交的事这并不是一个“恶司机”和“老农民”的私人恩怨,而是再次表明,公共服务业在某些地方仍然处于某种原始而低级的阶段。虽然在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某些乡镇,不少服务业者还是多以“主人”自居,还在凭着主观心情和好恶在应付工作。须知,从业者的素质或高或低,心情或好或坏,这些变量因素原本都该在标准化训练和规范化管理之中得到消弭、变得可控。唯有这样,我们才不必依赖众人的声讨去为弱者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