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症煲汤水 为小儿开胃 夏天小儿缺乏胃口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原来这种常见现象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如皓气伤津、湿热、脾胃虚寒,甚至是小儿食积,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治疗。用中药煲汤水、针灸按摩均有良好的效果。 皓气伤津表现:口干口渴 小儿夏天胃口不好最直接的原因 恐 怕 是 天 气 炎热。中医说“皓气伤津”,夏天炎热的天气会加快人体水分蒸发,损伤津液,小儿就会感觉口干口渴,自然就没有胃口了。这种情况就是长夏伤阴的表现。此时小孩会出现出汗多、胃口不好、舌苔不厚、口干、大便干燥、拉差食少等症状。 对策:苏叶 10 克、乌梅 15 克、石斛 1 0 克 煮 水当茶喝。 湿大于热表现:大便稀烂 广东的夏天
2、不仅热,而且湿。中医说湿热困脾胃,就是说天气湿热能导致脾胃蕴化不好。湿热又根据两者孰重孰轻分两种情况。 对策:对于湿重于热的孩子,刘医生推荐苏叶 10 克、佩兰 10 克、厚朴花15 克、木棉花 15 克煮水,也可以加入几片姜煲肉汤,有祛湿的功效。 热大于湿表现:大便干燥 如果湿重于热,小孩就会表现出拉差食少、口干口苦、大便烂、四肢疲倦、不想喝水等症状。如果小孩大便干燥、口渴想喝水,那么他的表现就偏向于热,热重于湿,这个时候与湿重于热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对策:对于热重于湿的小孩,可以用金银花 10 克、菊花 10 克、木棉花 15克、布渣叶 10 克煮水或者煲肉汤。 脾胃虚寒表现:口淡胃弱
3、 脾胃虚寒,是夏天小儿胃口不好的又一个原因。夏日炎炎,为什么肠胃却会“虚寒”呢?刘医生说,脾胃虚寒是一种体质状况,本身脾胃虚寒的人脾胃蕴化功能较差,遇上夏天口淡,就会出现一些消化功能不好导致的胃口不好。另外一种情况是,夏天小孩喜欢吃雪糕冰棍,喝冷饮。凉的东西进入胃,也可能会让胃受凉,出现虚寒、胃口不好的症状。刘医生说这类孩子多数表现为口淡胃弱、大便烂、怕冷。 对策:“冬吃萝卜夏吃姜”,遇到这种虚寒导致胃口不好的情况,可以用藿香 10 克、佩兰 10 克、生姜 10 克煮水,还可放陈皮 3 克、砂仁 5 克,另外服用霍香正气丸也能治虚寒症。 食多积滞表现:头发发黄 食多积滞是因本身体质不良,脾胃
4、功能不好,而生活条件改善又使得小孩吃得多,逐渐积聚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就会导致食积。食积的孩子不仅没有胃口,还会出现烦躁,睡不好,面黄肌瘦、头发发黄等症状。 对策:用鸡内金 15 克、独角金 10 克、乌梅 10 克、山楂 15 克煮水或煲肉汤,服用保济丸都可以缓解食积症状。还可以带孩子到中医院“挑四缝”食积小孩,在左右手除拇指外 8 个手指第二、第三节关节之间均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白色条纹,可用针挑破,挤出疳积之物,对改善食积症状有明显效果。 贴士 捏背疗法 此外,刘医生还教大家“捏脊疗法”,让孩子开胃。让孩子俯卧,先用手捏起脊骨处的皮肤,从下往上推捏 3 次,后用手从上往下搓脊骨两遍,反复推捏、揉搓三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