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异同论文(一).docx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29007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异同论文(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异同论文(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异同论文(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异同论文(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改变的民族。唐朝建筑传到日本后,经过历代日本能工巧匠的演变和改造,基本的形态留下影子之外,其创作工艺更加仔细考究,细部精巧雅致的雕琢,最后完全蜕变成“东洋 ”样式,日本的浮世绘由中国画演变成一种极为形式感的日本浮世绘。种种“ 改造” 、人性的揭示,还有世俗精神的进入,拿来变成为日本艺术之根本。在日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美国是兄弟的话,中国是老师” 。第一章 捣练图和日本浮世绘针仕事的直观效果第一节 捣练图的含义(一)捣练图的含义和性质中国仕女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多彩,自唐朝,经五代、宋代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仕女画已形成了画的基本格局和形式,画家及民间画师在继承唐朝和宋代格调的基础上,不断地充

2、实与发展,中国仕女画已形成具备独特的形式,成为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风格特点。中国古代仕女画中张萱的捣练图,有四个基本特点,第一是题材,第二是造型,第三技法,第四形式。第一题材,首先是选择仕女题材的特点,古代仕女多取于神话传奇故事、历史人物、诗歌小说、寓言典故、世俗生活及其没有所指的单纯题材。第二造型特点,通过仕女的体态语服饰,以“韵” 、“美”为核心。第三技法特点,宋代的造型,唐代的设色赋彩,元明的格调和逸气。第四形式,模似自然物象,精简夸张,表现装饰美感。(二)中国仕女捣练图的性质中国仕女画很重视意境,意境是画家的画面的情调气氛的体现,通常借人物的情景的“言志 ”、“传情”来体现,并且借用配景的

3、优雅,静穆奇特等气氛或配诗来加强画面的神韵与情趣,使之达到艳丽悦目、清秀华滋、清新雅致的效果。中国仕女画特别强调意境,远离俗气。所以在构思立意时,注入作者的修养和意旨,在形象塑造,设色布局上,追求“气韵求其画” 。画面以气韵来贯穿,透入全画,体现画面的意境。1. 捣练图的情趣中国仕女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应当是历史最悠久的画种,早在民制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出现,从出炉端倪至春秋战国开始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两千多年来,先人画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精湛的中国仕女画,这些遗产的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瑰宝,高度的艺术水平和独树一帜的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仕女画在唐朝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唐

4、代建立了宽容和富裕的中国,有多种文化的交叉,使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处于开元盛世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物质生活的美好享受。张萱就活跃于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张萱也是开间史馆画家,张萱的捣练图中的女性曲眉丰颊,耳根部晕染朱色,大多肌体丰满健康,气血颇佳,绢本设色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女工丝织品制作的几道程序的画卷。全卷可分为三段,先段是捣练有四个女工,其中为两位女工高举木杵状,两旁两人在等待,中间段表现检修环节,一人在缝制,另一人在络线,尾段有两人把练拉直,中间一名女工正用熨斗把练熨平,中间背着的应为少女,身材略小,另有一少女在练下看透出的练,炭盆旁一女工持扇扇炉火。张萱笔下的女性舒缓韵和。张萱捣练图

5、是中国仕女画的精品,造型极其饱满,造型的样式,色彩的“ “艳丽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同时对日本的浮世绘影响极其深远。捣练图一直被宋徽宗摹,可见张萱的画风在北宋大受宋徽宗的推崇。现鉴定界常论作是北宋画院画家的摹本。捣练图是一幅极致的作品。人物造型优雅富贵,地毯的形制都合适到位,画面的色彩以白、黑为主调,灰红、灰黄、绿、蓝及其他色块相配置,使整幅画卷情趣无穷。在捣练图中,练属丝织品,色白,练从縑出,縑系黄色,质地较硬,经过蒸煮、漂白、杵捣、熨烫等多道工序,才变成洁净、柔软的白练。2. 中国画家张萱他的用色妙趣自然。张萱的捣练图所表达情思,强化物象的神韵特征,追求的色彩非常理想化,并且没有被大自然色彩的

6、约束,把自然物象的色彩加以大胆概括,甚至改变物象原先的颜色,表现了一种天真拙朴之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命力,洋溢着柔美的气氛,给人以一种尚简尚雅的美感。五色缤纷却不杂乱,反而寄寓着丰富的内涵。捣练图的色彩绚丽中渗透出色彩的格调,古厚、典雅、沉着、明快。用色重而不浊,艳而不俗,墨彩并施,黑色不碍色,色不碍黑色,相互辉映。3. 捣练图的审美观念中国仕女画捣练图构图处理,脱胎于自然,却不受自然的局限,而又能从自然规律中释放出来,尽情地意象表达,千百年来人们还是会肯定这幅画有着独特的构图规律,至今仍有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尽管人的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焦点透视虽符合科学规律,制约了画面的处理,而张萱的捣练

7、图把有限的艺术空间巧妙地创造了散点透视,以大观小,以时观空,留白更是巧妙,整幅画面人物活动自然有趣。从画面构成来看,先段站着的四队,和中段坐着的人后段紧松忙碌的五人,显得不稳定,而产生了生动感,而从女子形象本身来看,又是一个有大有小的,给人以静感,动静结合,构成了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画面。在中心画面处的任务上下不对称,于是在均衡中取得了不均衡,使画面生动起来。工笔人物仕女画在传统绘画中是一个以装饰性见长的画种, 捣练图的平面化,程式化造型,富丽的色彩,突破时空在平面展开的布局,线条中能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律,都蕴含着强烈的装饰美感。捣练图的中国仕女画史千万年来艺术实践的总结,我们后人必须加以重视,作

8、为借鉴。但是我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古人成法不能一成不变。 法古而不泥古” 师意而不师迹”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我们后人既要不被其所缚,又要汲取其营养。正如潘天寿所说:“学画时须懂得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自然理法,亦须舍得了古人理法,即能出人头地,为画中龙矣。”第二节 日本浮世绘的兴起浮世绘是从日本的屏障画“大和绘” ,描写寻常世态与闺情的 “绘卷”和古典小说的木刻版画插图等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描写平常民间生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兴起于 1603 年-1867 年,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商业繁荣,都市发达,市民阶级的经济实力显著增长之际。随着德川幕府统治的结束而衰亡,有二

9、百多年的历史的兴盛期,浮世绘涌现了数十个流派,一千多著名的画家和版画家,在日本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浮世绘顾名思义“ 虚浮世界 ”的绘画,云烟过眼和瞬息欢乐的绘画,浮世绘取之的素材,花前月下的吟咏,花街柳巷的爱情,歌舞伎演员的倩影和舞台场景,山野的游宴和旅途的漂泊是一本德川民间生活的“ 百科全书”是以爱情为主题,倾注了市民阶级浓郁的情态,理想和审美趣味。“町人的艺术” 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浮世绘分三个时期,初期从 1650-1764,中期 1765 年由春信“绵绘”诞生歌麿活跃的宽政时代, 1799 年,后期有 1800 年至明治。在渐渐衰退的同时诞生的北斋的风景画,放射出浮世绘最终的灿烂

10、辉煌。十七世纪流行的是表现民间娱乐游戏和节日盛会的风俗画,京都四条市区五光十色的人群,浮世绘艺术家们的灵感的源泉来自歌舞伎座。当时为了吻合市民趣味,艺术家们抛弃众多人物的大场面,而描写生活细节,出现了单独的美人图,将中国传统的刚劲线条变为柔和而流畅。成为此类画中的主要角色是娇媚悯人的舞女、名妓。社会大量的需求,求助于机械方法的刻制。第二章 捣练图和针仕事的精神指向第一节 传统人物仕女画的创新和跃进(一)捣练图在世界画坛上的影响人物画发展到盛唐,张萱等画家开始脱离宗教、史实的束缚,描绘女性的风俗画就大量涌现,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强化时代的审美情趣,展示画家的审美理想,画面富有装饰形式,采用概括提炼的

11、表现程式,女性形象“丰颊肥柔” 并通过微妙的形态和含蓄的面容,真切地表达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捣练图尽管没有着意刻画画中女性各自性格和外形,但通过含而不露的情态,优美的姿势,古典优雅的德才,布局的精道,表现了一个捣练丝织物的景象,熔铸成一幅气韵生动,神采焕发的意境,意味隽永,宁静蕴藉,充分体现了画家的审美追求和高度的艺术修养。捣练图等作品把中国工笔人物画推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后代世界画坛起着深远和积极的影响。(二)捣练图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绘画的个性鲜明和体系规范的风格,有人说:“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理解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特征和内涵,在学习绘画史能引发出身后

12、的情感和激情。早在一千五六百年顾恺之的著名论点:“以形写神 ”和“迁想妙得”,充分阐述了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黑格尔说:“靠单纯的摹仿那个,艺术是不能和自然竞争。它和自然竞争,那就像一只小虫爬着去追羊群。”所以给小虫添上翅膀,通过艺术加工,就能追上羊群,亦即所谓:“ 来自自然而秒超自然 ”。捣练图 的夸张也是画家采用的手法。夸张是对自然物象的强化和延伸,使人物形象比自然原型更为突出,更有神采,给观者深刻印象。中国工笔仕女画的夸张手法没有像西方现代派那样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完全撇开自然原型,而总和大自然和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崇尚和自然拉开距离,使人物具有更理想化的形式美。成为中国传统仕女画

13、的重要特色。画面具有形式美同时又不失内在精神的表达,又显示了艺术个性。张萱捣练图中的宫女形象是画家根据唐代认丰满为美的时代审美特征概括出来的程式化的形象。透露着一种深宫寂寞,无所事事,惆怅满怀,百无聊赖的情态,栩栩如生,富有形式美感,并加以概括加工,构成富有装饰趣味,又真是可信的生动形象。第二节 浮世绘的发展(一)日本浮世绘受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影响日本国土大面积被森林覆盖,多雨潮湿,四季分明,日本人民勤劳、聪明,心灵手巧,由此而孕育出情绵意深、美轮美奂、优雅精巧,遂成为世界艺术史上颇具东方审美意味情趣的文化样式。日本人是内向的民族,在精益求精和极端敬业的同时又体现在精神的内敛,一如坐禅的冥思。这

14、种内向不仅使日本人能创作出优美典雅的视觉艺术,也使他们创作出像源氏物语这样感人至深的叙事古代爱情文学,唯有如此,川端康成才能写出雪国,三岛由纪夫能写出金阁寺这般不同凡响的大师级的佳作。1956 年张大千先生在法国会晤了毕加索。毕加索很认真地对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于中国。”日本后来并且能自立门户,并先于中国被世界接纳,原因是日本文化上的开放态度,还有日本人的竭尽全力自我推销,日本的传统艺术的品质同样不可轻蔑。(二)悲伤的感觉1.悲感的艺术性悲,说白了就是不顺心,人是欲望之动物,人欲是一种负担,人欲越大,负担越重,负担越重,人欲越难以兑

15、现,人越悲哀。悲由心生,日本传统艺术中的悲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于心得真实体验,最有质感的情绪,日本自古以来被滔滔汪洋所困,资源匮乏,孤立无援,被隔大陆主流文化,人种和文化的由来扑朔迷离。日本祖先是中国大陆移民,一个纤巧敏感的民族在孤岛上,伤感和悲凉不言而喻。日本的存在,必须得到足够的文化发现的支持。2.浮艳的色彩浮世绘以浮艳之形态掩饰之悲,悲和艳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难互相兼容。悲是内向压抑忧伤,艳却让人感到鲜丽张扬。浮世绘却让古怪视觉诠释,还特别针对俗人俗物为 歌舞伎和娱乐圈中的艺妓来表现。她们看起来幽玄妖艳,风情万种,但内心却孤寂凄楚,悲凉忧伤。越要浓妆艳抹越衬出她们内心的悲,自信美

16、人素打扮,悲的极致是艳,日本在长期的孤军奋战中,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炼就了做事精益求精的能力。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最终自立门户,小小岛国能在当代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的极致是悲。我们对艺术极端的直觉,对艺术长期的浸润及人生的大彻大悟,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欣赏。日本浮世绘版画非是神造,工艺上的精致和考究无处不在。板子精雕细琢,美轮美奂。其精美之极可以说到了不可信的程度像一件可玩耍于股掌间的可爱玩具。第三章 捣练图 针仕事的意味和情趣第一节 张萱捣练图张萱捣练图(由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由 8 世纪唐朝著名画家,善画仕女著称。张萱的传世作品还有虢国夫人游春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

17、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出游赏春的情景,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张萱不着背景,突出人物,意境空濛清新。画面上洋溢着自信、乐观、雍容的盛唐风貌。盛唐随着传统仕女画的成熟,出现专门名家并形成流派和类型,最著名的为张萱、周昉两家,共同创立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唐风” 样式。张萱捣练图取材突破前朝顺妃、列女的局限,开始表现现实的贵族妇女,并带风俗性。体态丰腴,神态高昂欢悦,体现了盛唐的审美风尚,树立了“浓丽丰肥” 的“唐风”样式。用线匀整细劲,圆润而富有弹性,衣服多用鲜艳的重彩,并细加晕染,展限了女性的富丽华贵。作品在表现个性,情趣方面就比前朝时期有长足进取。张萱不仅能准确描绘女性容貌、服饰、体态,并能生动传达出女性的情思、性格、气质,形神兼备,个性鲜明。说明了唐代仕女画已显现出自身性质,逐步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