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本章要求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极性的判别方法 瞬时极性法.2. 掌握负反馈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3. 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自激振荡条件。4. 理解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凡是将电子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就称为反馈。,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的,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大、因而输出信号也增大的,则称这种反馈为正
2、反馈。,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返回,1.负反馈与正反馈的概念,通过RE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通过RE将输出电流反馈到输入,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基本放大电路,比较环节,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反馈电路,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反馈系数,净输入信号,放大倍数,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净输入信号,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Xf,可见 Xd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负反馈)。,2.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在某点对“地”电压(即电位)的正半周,该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在负半周则为负。,(2)设基极瞬时极性为正,
3、根据集电极瞬时极性与基极相反、发射极(接有发射极电阻而无旁路电容时)瞬时极性与基极相同的原则,标出相关各点的瞬时极性。,2.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3)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4)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两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差值电流 id = i1 if,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 负反馈,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差值电压 ud =ui uf,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 负反馈,直流反馈:反馈只
4、对直流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递直流信号。,在振荡器中引入正反馈,用以产生波形。,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递交流信号。,在放大电路中,出现正反馈将使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1. 反馈的分类,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2. 负反馈的类型,1)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 和电流反馈。,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的作用。,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的作用。,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2) 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 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
5、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负反馈,交流反馈,直流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负反馈的类型,稳定静态工作点,3. 负反馈类型的判别步骤,3) 判别是否负反馈?,2) 判别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4) 是负反馈!判断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1) 找出反馈网络(一般是电阻、电容)。,1) 判别反馈元件(一般是电阻、电容) (1) 连接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元件。
6、 (2) 为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所共有的元件。,例1:,2) 判断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交、直流分量的信号均可通过 RE,所以RE引入的是交、直流反馈。,如果有发射极旁路电容, RE中仅有直流分量的信号通过 ,这时RE引入的则是直流反馈。,E,例1:,例1:,3) 判断反馈类型,净输入信号:,ui 与 uf 串联,以电压形式比较串联反馈,ui正半周时,uf也是正半周,即两者同相,负反馈,uf 正比于输出电流电流反馈,串联电流负反馈,+ uf,+ ,ie,ube,ube = ui - uf,uf = ie RE,Ube = Ui - Uf,可见 Ube Ui , 反馈电压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
7、 ic RC,结论:,反馈过程:,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反馈类型 串联电流负反馈,Ic,Uf,Ube,Ib,Ic ,uf ic RC,+ uf,+ ,ube,Ube = Ui - Uf,电阻 RF连接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所以RF是反馈元件。,2) 判断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交、直流分量的信号均可通过 RF,所以 RF引入的是交、直流反馈。,例2:,1) 判反馈元件,3) 判断反馈类型,例2:,净输入信号:,ii 与 if 并联,以电流形式比较并联反馈,ii 正半周时,if 也是正半周,即两者同相,负反馈,if 正比于输出电压电压反馈,if 与 uo反相,并联电压负反馈,ib = i
8、i - if,Ib = Ii - If,可见 Ib 1,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闭环放大倍数仅与反馈电路的参数有关。,例:|A|=300,|F|=0.01。,(3) 改善波形失真,加反馈前,加反馈后,大,略小,略大,略小,略大,负反馈是利用失真的波形来改善波形的失真,因此只能减小失真,而不能完全消除失真。,小,接近正弦波,正弦波,(4)展宽通频带,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无负反馈,有负反馈,例:中频放大倍数 |A0| =10,反馈系数 |F| = 0.01,在原上限、下限频率处,说明加入负反馈后,原上限、下限频率仍在通频带内,即通频带加宽了。,(5) 对输入电阻
9、的影响,在同样的 ib下,ui= ube + uf ube,所以 rif 提高。,1) 串联负反馈,无负反馈时:,有负反馈时:,使电路的输入电阻提高,无负反馈时:,有负反馈时:,在同样的ube下,ii = ib + if ib,所以 rif 降低。,2) 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降低,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即有恒压输出特性,故输出电阻降低。,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即有恒流输出特性,故输出电阻提高。,1)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降低,2)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提高,(6)对输出电阻的影响,正弦波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交流信号。它的频率范围很广,
10、可以从一赫以下到几百兆以上;输出功率可以从几毫瓦到几十千瓦;输出的交流电能是从电源的直流电能转换而来的。,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频率稳定度高。,应用: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工业上的高频感应炉、超声波发生器、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半导体接近开关等。,17.3.1. 自激振荡,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就能输出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的现象。,开关合在“1”为无反馈放大电路。,开关合在“2”为有反馈放大电路,,开关合在“2”时,,去掉ui 仍有稳定的输出。反馈信号代替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自激振荡状态,1. 自激振荡的条件,(1)幅度条件:,(2)相
11、位条件:,n 是整数,相位条件意味着振荡电路必须是正反馈; 幅度条件表明反馈放大器要产生自激振荡,还必须有足够的反馈量(可以通过调整放大倍数A 或反馈系数F 达到) 。,自激振荡的条件,2. 起振及稳幅振荡的过程,设:Uo 是振荡电路输出电压的幅度, B 是要求达到的输出电压幅度。起振时Uo 0,达到稳定振荡时Uo =B。,起振过程中 Uo 1,,稳定振荡时 Uo = B,要求AuF = 1,,从AuF 1 到AuF = 1,就是自激振荡建立的过程。,可使输出电压的幅度不断增大。,使输出电压的幅度得以稳定。,起始信号的产生:在电源接通时,会在电路中激起一个微小的扰动信号,它是个非正弦信号,含有
12、一系列频率不同的正弦分量。,振荡建立过程,(ui1为初始电冲击),3.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1) 放大电路: 放大信号,(2) 反馈网络: 必须是正反馈,反馈信号即是 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3) 选频网络: 保证输出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即使电路只在某一特定频率下满 足自激振 荡条件,(4) 稳幅环节: 使电路能从AuF 1 ,过渡到 AuF =1,从而达到稳幅振荡。,17.3.2 正弦波振荡电路,RC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同相比例电路,放大信号,用正反馈信号uf作为输入信号,选出单一频率的信号,1. 电路结构,一、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传输系数:,式中 :
13、,3. 工作原理,输出电压 uo 经正反馈(兼选频)网络分压后,取uf 作为同相比例电路的输入信号 ui 。,(1) 起振过程,(2) 稳定振荡,A = 0,仅在 f 0处 F = 0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 f 0= 1 2RC。,改变R、C可改变振荡频率,R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在200KHz以下。,(3) 振荡频率 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振荡频率的调整,改变开关K的位置可改变选频网络的电阻,实现频率粗调; 改变电容C 的大小可实现频率的细调。,振荡频率,(4) 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稳定振荡条件AuF = 1 ,| F |= 1/ 3,则,起振条件AuF 1 ,因为 |
14、 F |=1/ 3,则,考虑到起振条件AuF 1, 一般应选取 RF 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带稳幅环节的电路(1),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它的非线性可以自动稳幅。,在起振时,由于 uO 很小,流过RF的电流也很小,于是发热少,阻值高,使RF 2R1;即AuF1。随着振荡幅度的不断加强,uO增大,流过RF 的电流也增大,RF受热而降低其阻值,使得Au下降,直到RF=2 R1时,稳定于AuF=1, 振荡稳定。,半导体热敏电阻,带稳幅环节
15、的电路(1),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它的非线性可以自动稳幅。,半导体热敏电阻,稳幅过程:,思考:,若热敏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应接在何处?,带稳幅环节的电路(2),振荡幅度较小时正向电阻大,振荡幅度较大时正向电阻小,利用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的非线性自动稳幅。,稳幅环节,带稳幅环节的电路(2),图示电路中,RF分为两部分。在RF1上正反并联两个二极管,它们在输出电压uO的正负半周内分别导通。在起振之初,由于 uo 幅值很小,尚不足以使二极管导通,正向二极管近于开路此时, RF 2 R1。而,后,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正向二极管导通,其正向电阻逐渐减小,直到RF=2 R1,振荡稳定。,二、LC振
16、荡电路,LC 振荡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可以产生高频振荡(几百千赫以上)。由于高频运放价格较高,所以一般用分立元件组成放大电路。本节只对 LC振荡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简单介绍。,LC选频电路,当,时,,U 与I 同相,LC并联阻抗达到最大。,1.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1) 电路结构,正反馈,(2) 振荡频率 即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放大电路,选频电路,反馈网络,在调节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中,试解释下列现象:(1)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2)调RB1、 RB2或 RE的阻值后即可起振;(3)改用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4)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后就能起振;(5
17、)适当增加L值或减小C值后就能起振;(6)反馈太强,波形变坏;(7)调整RB1、 RB2或 RE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例1:,解:,(2) 调RB1、RB2或 RE的阻 值后即可起振;,原反馈线圈接反,对调两个接头后满足相位条件;,(1) 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 头后就能起振;,调阻值后使静态工作点合适,以满足幅度条件;,(3) 改用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改用较大的晶体管,以满足幅度条件;,解:,(5) 适当增加L值或减小 C值后就能起振;,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即增大反馈量,以满足幅度条件;,(4) 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 圈数后就能起振;,当适当增加L 值或减小C 值后, 等效阻抗|Zo|增
18、大,因而就增大了反馈量,容易起振;,LC并联电路在谐振时的等效阻抗,解:,(7) 调整RB1、 RB2或 RE 的阻值可使波形变好;,反馈线圈的圈数过多或管子的太大使反馈太强而进入非线性区,使波形变坏。,(6) 反馈太强,波形变坏;,调阻值, 使静态工作点在线性区,使波形变好;,例2:,正反馈,注意: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极性时, 耦合电容、旁路电容两端的极性相同, 属于选频网络的电容,其两端的极性相反。,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下图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17.3.4 三点式 LC振荡电路,1.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正反馈,放大电路,选频电路,反馈网络,振荡频率,通常改变电容 C 来调节振荡频率。
19、,反馈电压取自L2,振荡频率一般在几十MHz以下。,2.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正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网络,振荡频率,通常再与线圈串联一个较小的可变电容来调节振荡频率。,反馈电压取自C2,振荡频率可达100MHz以上。,选频电路,例3:,图示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 如果不能振荡,加以改正。,解:直流电路合理。 旁路电容CE将反馈信号旁路,即电路中不存在反馈,所以电路不能振荡。将CE开路,则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反馈电压取自C1,正反馈,例4:半导体接近开关,LC振荡器,开关电路,射极输出器,继电器,半导体接近开关是一种无触点开关,具有反映速度快、定位准确、寿命长等优点。 它在行程控制、定位控制、
20、自动计数以及各种报警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LC振荡器,开关电路,射极输出器,继电器,例4:半导体接近开关,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是接近 开关的核心部分,L1、 L2及 L3绕在右图所示的的磁芯上(又称感应头),例4:半导体接近开关,当某金属被测物体移近感应头时,金属体内感应出涡流,由于涡流的消磁作用,破坏了线圈之间的磁耦合,使 L1上的反馈电压显著降低,破坏了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振荡器停振, 使L3上输出交流电压为零。,例4:半导体接近开关,当L3上输出交流电压为零时,二极管的整流输出电压也为零,因此T2截止, T3饱和导通,继电器KA通电。 继电器KA的常闭触点接在电动机的控制回路内,可在被测金属体接近危险位置时,立即断电使电动机停转;也可将KA的常开触点接在报警电路上,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例4:半导体接近开关,当金属被测物体离开感应头后,振荡电路立即起振,在L3上输出正弦电压, 经二极管的整流后,使T2饱和导通, T3截止,继电器KA断电,常闭触点重新闭合,电动机运转。 RP1用来调节振荡输出幅度, RP2可使振荡电路迅速而可靠的停振,也能促使振荡电路在被测金属物体离开感应头时迅速恢复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