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 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联想是想象的基础, 是想象的初级阶段, 是想象的开端; 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再创造,是一种更高层的认识活动。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 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 这是具体事实。 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点燃第一根火柴,
2、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 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 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 但在当时的丹麦, 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2、归纳:联想与想象有区
3、别联想:见到甲而想到乙(朱光潜)想象:人们以原有感性形象为基础,创造出新形象。这两种都是思维心理过程,这两种方法往往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例: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
4、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雪花(甲文)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我已经有三年不曾看见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还要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1。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
5、灰色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感到特别的奇异,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 ,我可没有这样想过。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动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默默无声, 但在它飞舞的时候, 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
6、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欲声,礼拜堂的平静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 。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 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绘就多种花卉树木,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花雪颂(乙文)花雪,花雪,岂不正是周恩来同志的一生的写照吗?生前,满树生辉,红的如明霞,粉的如
7、胭脂,白的如碎玉,使人陶醉,使人振作,使人精神焕发,使人心旷神怡。待到随风而去,落英缤纷,留给人们的依然是美的升华 , 生之赞歌 . 还是龚自珍写得好: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想想周恩来同志那最后的几年,处在八方风雨之际,十里埋伏之中,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在日理万机的同时,还充当了护花使者,从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中保护了多少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啊!岚山的花雪,年年此日,请你铺在我们总理的诗碑上,陪伴他老人家魂游旧地,让大堰川的碧水照见他如霜的两鬓,让月渡桥的栏杆细数他凝重的步履,让他在无边的花雪中信步小憩吧。这么一想,心头不觉涌起一阵感激之情 18、甲文中“它默默无声 花园里欢乐的
8、鸟歌声 ”句的写法上有无矛盾,为什么?(2 分)19、甲文中类似划线句这样的写法的句子还有吗?举例说明。(2 分)20、乙文中划线句中的“感激之情” 是给谁的?有什么作用?这句后的标点用了省略号,你能补写出省略的内容吗?( 4 分)21、甲文中的“我”看来是喜欢上海的雪,这有什么原因?请列点说明。( 4 分)22、甲文作者既然喜欢上海的雪,那么写福建的雪又有什么目的呢?(2 分)23、乙文引用龚自珍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用是什么?(2 分)。2。24、甲乙两文都是属于散文,甲文借物抒怀,借雪花表达,乙文托物寓人,借花雪赞美;在表达方式上两文都侧重于和。( 4 分)25、甲乙
9、两文都用了多种修辞,语言生动,请举例分析修辞的作用。( 3 分)(二)18、不矛盾。“默默无声” 指雪花飞舞时悄无声息, “ 似乎听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 ” 是指雪花飞舞时又给人无限的遐想。19、有。如“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等。20、给花雪的。借对花雪的感激表达对周恩来同志的怀念之情。21、( 1)它才是“雪白”的白色( 2)花一样的美丽( 3)比空气还轻(4)像是活的生物,飞舞时给人以无限遐想。22、用福建的雪与上海的雪作比较,衬托出上海雪花的特点,表达对上海雪花的喜爱之情。23、衬托周恩来同志的奉献精神。24、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周恩来的功绩,表达对周恩来的爱戴与敬佩。描写议论25、略。3。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