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5章 氧化工艺,第5章 氧化工艺,本章(4学时)目标:,1、掌握硅器件中二氧化硅层的用途,2、熟悉热氧化的机制,3、熟悉干氧化、湿氧化和水汽氧化的特点,4、掺氯氧化的作用,5、氧化膜质量的检测方法,第5章 氧化工艺,一、旧事重提 1、氧化工艺的定义(*) 2、二氧化硅的结构(*) 3、二氧化硅膜的作用(*) 4、二氧化硅膜的厚度(*) 5、氧化膜的获得方法(*)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 1、热氧化生长机制(*) 2、热氧化生长方法(*) 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三、氧化膜检验方法,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1、氧化工艺的定义,在硅或其它衬底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膜。,2、二氧化硅的结构,
2、(1) 概述,B 长程无序但短程有序。,A 微电子工艺中采用的二氧化硅薄膜是非晶态, 是四面体网状结构。,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2、二氧化硅的结构(2) 几个概念,位于四面体之间,为两个硅原子所共有的氧原子称桥键氧原子。, 桥键氧原子,只与一个四面体(硅原子)相连的氧原子称非桥键氧原子。它还能接受一个电子以维持八电子稳定结构。, 非桥键氧原子,桥键氧越少,非桥键氧越多,二氧化硅网络就越疏松。通常的二氧化硅膜的密度约为2.20g/cm3,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2、二氧化硅的结构,(2) 几个概念, 网络调节剂,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2、二氧化硅的结构,(2) 几个概
3、念, 网络形成剂,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2、二氧化硅的结构,(2) 几个概念,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2、二氧化硅的结构,(2) 几个概念, 本征二氧化硅,无杂质的二氧化硅,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3、二氧化硅膜的用途,(1) 表面钝化,A 保护器件的表面及内部二氧化硅密度非常高,非常硬,保护器件免于沾污、损伤和化学腐蚀。,B 禁锢污染物落在晶圆上的污染物(主要是移动的离 子污染物)在二氧化硅的生长过程中被禁锢在二氧化硅膜中,在那里对器件的伤害最小。(教材P105),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3、二氧化硅膜的用途,(2) 掺杂阻挡层(作为杂质扩散的掩蔽膜),A
4、杂质在二氧化硅中的运行速度低于在硅中的运行速度(P105),B 二氧化硅的热膨胀系数与硅接近(P105),选择二氧化硅的理由:,第5章 氧化工艺 一、旧事重提,3、二氧化硅膜的用途,(2) 掺杂阻挡层(作为杂质扩散的掩蔽膜),二氧化硅起掩蔽作用的条件:,A:D二氧化硅D硅,B:二氧化硅膜有足够的厚度,对于B、P、As等元素,D二氧化硅1000 ),生长1m厚SiO2约消耗0.45m厚的硅 dSi =0.45dSiO2,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NG 气体内部氧化剂浓度NGS SiO2表面外侧氧化剂浓度NOS SiO2表面内侧氧化剂浓度NS SiO2/Si界面
5、处氧化剂浓度tox SiO2薄膜的厚度,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hG: 气相质量转移系数F1:氧化剂由气体内部传输到气体和氧化物界面的粒子流密度,即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原子数或分子数。,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D0:氧化剂在SiO2中的扩散系数。F2:氧化剂扩散通过已生成的二氧化硅到达SiO2/Si界面的扩散流密度。,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Ks:表面化学反应速
6、率常数F3:SiO2/Si界面处,氧化剂和硅反应生成新的SiO2层的反应流密度。,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假设氧化过程为平衡过程,且氧化气体为理想气体,则平衡态下应有: F1 = F2 = F3,于是有氧化层厚度与时间的关系:,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2) 热氧化生长动力学(迪尔-格罗夫模型),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3) 热氧化生长的两个阶段(*), 线性阶段(参见教材P107), 抛物线阶段(生长逐渐变慢,直至不可忍受),简记为: tox=B/A
7、t,简记为:,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4)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 晶向, 氧化剂,对氧化速率略有不同,(111)晶向氧化速率最快,(100)晶向氧化速率最慢,低温时的线性阶段尤为突出。(参阅教材P109),与氧化剂本身的关系最为密切:溶解度、扩散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机制,(4)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 掺杂类型和浓度,掺杂浓度越高氧化速率越快,将此现象称为增强氧化。磷在较低温度增强氧化明显,而硼在低温时增强氧化不明显,高温明显。(参阅教材P110中间一段话),提高反应器内氧气或水汽的分压也能提高热氧化速率
8、。, 氧化剂的分压,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热氧化生长方法是最常用的得到二氧化硅薄膜的方法。,分类:,(1)干氧氧化(2)水汽氧化(3)湿氧氧化(4)掺氯氧化,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1)干氧氧化,气源:干燥氧气,不能有水分。(参见P115最下),适用:较薄的氧化层的生长,例如MOS器件的栅极。(参见P115最下),原理:,氧化剂扩散到SiO2/Si界面与硅反应。,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1)干氧氧化,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1)干氧氧化,随着氧
9、化层的增厚,氧气扩散时间延长,生长速率减慢。,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2)水汽氧化,气源:气泡发生器或氢氧合成气源(参见P116页), 气泡发生器, 氢氧合成氧化,缺点:(见P116页),A:水温易波动B:气泡发生器可能成为污染源,优点:(见P116页),A:容易得到干净和干燥的气体B:气体流量精确可控因此是LSI和VLSI中比较理想的氧化技术,缺点:(见P116页),易爆炸性(解决办法:氧气过量),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2)水汽氧化,原理:,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2)水汽氧化
10、,补充说明:,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2)水汽氧化,干氧氧化和水汽氧化的比较:(*),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3)湿氧氧化,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化, 作用:,A:减弱二氧化硅中的移动离子(主要是钠离子)的沾污影响B:减少硅表面及氧化层的结构缺陷(参见教材P116下部分), 诱因:,薄的MOS栅极氧化要求非常洁净的膜层,如果在氧化中加入氯,器件的性能和洁净度都会得到改善。(参见教材P116下部分),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
11、化, 气源:,气态气源: Cl2 HCl液态气源: 三氯乙烯C2HCl3(TCE) 氯仿CHCl3(TCA) 都为剧毒物;半导体工业常用HCl,液态也用氯仿。,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化, Cl-Si-O复合体:,SiO2/Si界面过渡区存在大量过剩的Si,其中硅键并未饱和,所以可以通过反应生成Cl-Si-O复合体。,Si-O键能(870kJ/mol) Si-Cl键能(627kJ/mol),所以在高温下,有氧和水汽存在时,会使Cl-Si键离解。,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化, Cl-Si-O复合体:,
12、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化, Na+的中性化:,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2、热氧化生长方法,(4)掺氯氧化, Na+的中性化:,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45,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46,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47,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1)热氧化系统,氧化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气源柜 炉体柜 装片台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1)热氧化系统,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3、
1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2)热氧化方法,热氧化方法见P111,图7.15所示。,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3)热氧化工艺,氧化工艺流程见图7.31所示。,氧化发生在炉管反应炉中,在不同的气体循环中进行。气体的循环方式参照7.32所示。,第5章 氧化工艺 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第5章 氧化工艺,一、旧事重提 1、氧化工艺的定义(*) 2、二氧化硅的结构(*) 3、二氧化硅膜的作用(*) 4、二氧化硅膜的厚度(*) 5、氧化膜的获得方法(*)二、氧化膜的生长方法 1、热氧化生长机制(*) 2、热氧化生长方法(*) 3、热氧化系统和工艺(*)三、氧化膜检验方法,第5
14、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1)概述,热氧化薄膜是由硅表面生长得到的二氧化硅薄膜。高温生长工艺将使SiO2/Si界面杂质发生再分布,与二氧化硅接触的硅界面的电学特性也将发生变化。,(2)杂质再分布,有三个因素: 分凝效应 扩散速率 界面移动,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2)杂质再分布 SiO2/Si界面杂质的分凝效应,在一定温度下,杂质在SiO2与Si中平衡浓度不同的现象;分凝系数是衡量分凝效应强弱的参数:,其中:nSi、nSiO2分别表示杂质在Si与SiO2中的浓度,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
15、1、SiO2/Si界面特性(*),(2)杂质再分布 SiO2/Si界面杂质的分凝效应,A:当K1,在SiO2/Si界面杂质向Si内扩散,即氧化层排出杂质,Si面杂质浓度高,堆积,P Kp= 10, As KAs=10,Ga KGa=20。,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2)杂质再分布 扩散速率,A:杂质在二氧化硅和硅中扩散速率不同,热氧化时,将引起SiO2/Si界面杂质再分布。扩散系数D是描述杂质扩散快慢的一个参数。,B:如果有:DSi DSiO2,nSi nSiO2硅(即K1)则杂质在Si中耗竭更严重。,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
16、iO2/Si界面特性(*),(2)杂质再分布 扩散速率,杂质在SiO2/Si界面分布,SiO2/ Si,SiO2/ Si,K1,P, As在SiO2中扩散慢,Ga在SiO2中扩散快,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2)杂质再分布 界面移动,热氧化时SiO2/Si界面向Si内部移动,界面移动的速率对SiO2/Si界面杂质再分布也有影响,移动速率决定于氧化速度。,水汽氧化速率远大于干氧氧化速率,水汽氧化SiO2/Si界面杂质的再分布就远小于干氧氧化; 湿氧氧化速率介于水汽、干氧之间,SiO2/Si界面杂质的再分布也介于水汽、干氧之间。,第5章 氧化工艺 三
17、、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3)电学特性 概述,二氧化硅层中存在着与制备工艺有关的正电荷,这种正电荷将引起SiO2/Si界面P-Si的反型层,以及MOS器件阈值电压不稳定等现象。,正电荷有两种:可动离子;固定离子。,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3)电学特性 可动离子或可动电荷,主要是Na+、K+、H+ 等,这些离子在二氧化硅中都是网络修正杂质,为快扩散杂质。其中主要是Na+。在人体与环境中大量存在Na+,热氧化时容易发生Na+沾污。加强工艺卫生方可以避免Na+沾污;也可采用掺氯氧化,固定Na+离子。,第5章 氧化工艺 三、
18、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3)电学特性 固定离子或固定电荷,主要是氧空位。一般认为:固定电荷与界面一个很薄的(约30)过渡区有关,过渡区有过剩的硅离子,过剩的硅在氧化过程中与晶格脱开,但未与氧完全反应。干氧氧化空位最少,水汽氧化氧空位最多。热氧化时,首先采用干氧氧化方法可以减小这一现象。氧化后,高温惰性气体中退火也能降低固定电荷。,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3)电学特性 固定离子或固定电荷,带有可动电荷固定电荷和界面态的SiO2/Si界面,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1、SiO2/Si界面特性(*),2、氧化膜
19、厚度的检测(*),(1)劈尖干涉和双光干涉,劈尖干涉和双光干涉利用干涉条纹进行测量,因为要制造台阶,所以为破坏性测量。,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2)比色法,以一定角度观察SiO2膜,SiO2膜呈现干涉色彩,颜色与厚度存在相应关系。比色法方便迅速,但只是粗略估计。,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2、氧化膜厚度的检测(*),(3)椭圆仪法,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2、氧化膜厚度的检测(*),(4)高频MOS结构C-V法,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2、氧化膜厚度的检测(*),3、氧化膜针孔的检测(*),(1)PAW法,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2)铜缀法,第5章 氧化工艺 三、氧化膜检验方法,3、氧化膜针孔的检测(*),第5章 氧化工艺 四、作业题,(1)硅器件中二氧化硅膜的作用?(2)二氧化硅膜的获得方法有哪些?(3)描述热氧化的基本机理和两个阶段。(4)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5)常见的热氧化生长二氧化硅的方法有哪些?(6)比较干氧化、湿氧化和水汽氧化的特点。(7)为什么要采用掺氯氧化,作用如何?,72,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