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理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86327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为了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符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而言, 在教学中, 注重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方面的教学是相当必要的。 下面我就来谈谈个人的见解吧!一、课堂教学的设计( 一 ) 做好知识的准备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 ,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二)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就要为学生思考、

2、探索、 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突出实践性, 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 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 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在上这堂课之前,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 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 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三)课堂实验过程设计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1) 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

3、的密度;(2) 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3) 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四)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一 )课题的引入从“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 实验引入, 问: 如果现在没有天平, 而有弹簧秤和量筒,如何测石块的密度?学生讨论之后, 进一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也没有弹簧秤,我们如何利用浮力的知识来测量石块的密度?(二 )课堂教学每组实验均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 .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讨论;2 .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测出物质的密度;三、本课的思考公开课之后获得多位听课教师的广泛好评。有的教师评论说: “没想

4、到像中学这样普通校的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此之高,完全可以和择优录取的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 ” 本校别的学科听课的教师感叹到:“没想到X X X同学(学习差生)在物理课上表现得这么积极。如果我们课都上成这样,学生还会感到负担重吗?还会有学生厌学吗?”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 “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 “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 呆板和枯燥, 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 学习的物理 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

5、实验和学生实验, 不愿多做实验, 认为耽误时间。 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 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事实证明,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 下课后,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地设想和设计方案。有的学生用弹簧秤测固体重力,再根据公式m=G/g 算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液法测出固体体积,最后算出固体的密度。有的用弹簧秤测出物重G 和物体浸没在

6、水中时弹簧秤的拉力, 算出物体体积V , 再根据 G/g 算出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 旁边的学生说: 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质, 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办?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利用浮力知识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有几个学生每人设计了六七种方案,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激发和诱导了学生的创造性。 事实说明我们原先对学生能力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还说明学生蕴藏着很大的潜能, 而我们教 师往往对其估计不足,因而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手脚,放慢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 教师也没有演示过, 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

7、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 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 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方案并非都是科学的、严密的 ,有的设计实属于“一窍不通”。我们应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护学生的创造欲。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最后完成合格的实验方案。集体研讨,全面提升创造能力。在学生分组讨论、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适时地组织 全班进行集体研讨,针对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方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争论中,教 师适时点出问题关键, 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同时明确解题逻辑性和规范性,使学生能够掌握若干个用浮力知识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以上就是我对物理教学的一些观点,说的不到的,请大家指出,并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