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题目:和谐共处课程内容:通过三篇文章进行学习培养目标: 学员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学会与别人、与社会、与自己和谐相处教学要求:重视教师和学员的互动学习课时安排:备课课时量上课课时量作业课时量考核考试课时量10271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周次上课时间学生作业时间考核考试时间109年9月3至5日09年9月1日一09 年9月6日09年9月日教具及教学场所要求:微机、录音机 微机室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详细教案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家讨论讨论。有的人在日 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很好,有的人人际关系处的并不怎么样。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堵着
2、门向天走,老死不相往来。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与别人、与社会、与自然 和谐相处。这节课我们结合几篇文章来学习一下,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达到“和谐共处”这一要求的。二、明确学习目标三、精讲点拨(一)请学员听钟丽思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录音,读一读这篇文章。讨论讨论文中的人物。 学员七嘴八舌, 教师加以归纳。 “大胡子” 有意刁难中国留学生,而“我”据理力争,赢得了尊严,最后使大胡子教授向“我”脱帽致敬。教师提醒学员,能不能记住一下词语:无奇不有、咖啡、倏地、不约而同、严谨。(二)学员速读北京的小胡同 ,体会作者季羡林在文中的感情。教师补充:季羡林的情况。季羡林:国宝级大师,山东人,爱国爱家,至死不
3、愈,精通二十多种古文字如梵语、波斯语、突厥语等。学员在电脑中搜索一下北京的小胡同,看看讨论讨论,北京的小胡同美在何处?教师提醒:你认同不认同作者的感受?学员说,教师总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 教师读王蒙的 善良 , 学员听后说说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渴望中的刘慧芳、 婆婆中的婆婆,还有你们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是善良的代表。四、拓展延伸回家收集一下“和谐共处”的小例子五、布置作业完成下发的活页作业。第二部分 学生实习实训作业、填空1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作者是2 .胡同文化的作者是 3 .北京的小胡同的作者是4 . 善 良 的 作 者5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胡同文化北京的小胡同善良四篇文章的
4、共同主题二、选择题( )1 .选出字形有错的一组A 咖啡倏地B酿造不越而同C 眼睛严谨D 敏捷 调转( )2 .遥远的自然的作者是A韩少功 B 王蒙 C 汪曾祺 D 钟丽思( )3 .“故人具鸡黍”的下旬是A 邀我至田家B 绿树村边合C 青山郭外斜D 把酒话桑麻( )4 .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A无奇不有B无所不有C无所不知D无话不说( )5.对下面各句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至于池沼,大多应用活水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高了等船已过去,桥孔立即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
5、陆交通,两不妨碍。A.记叙议论描写议论B.议论说明说明说明C.说明描写说明议论说明 议论D.描写描写议论议论三、连线题悲愤的喉咙嘶哑的心情温柔的风四、实习实训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邻里相处的第三部分考核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25分1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作者是 。2 .胡同文化的作者是 。3 .北京的小胡同的作者是 。4 .善良的作者是 。5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胡同文化北京的小胡同善良四篇文章的共同主题是二、选择题 40分()1.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作者是 。A钟丽思B汪曾祺 C王蒙D季羡林( )2.胡同文化的作者是 。A钟丽思B汪曾祺 C王蒙D季羡林()3.北
6、京的小胡同的作者是 。A钟丽思 B汪曾祺 C王蒙 D季羡林()4.善良的作者是 。A钟丽思B汪曾祺C王蒙D季羡林()5.选出字形有错的一组A咖啡倏地B酿造不越而同C眼睛严谨D敏捷 调转()6.遥远的自然的作者是A韩少功 B 王蒙 C 汪曾祺 D 钟丽思()7.“故人具鸡黍”的下旬是。A 邀我至田家B 绿树村边合C 青山郭外斜D 把酒话桑麻()8.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 。A无奇不有 B无所不有C无所不知 D无话不说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25分()1.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就应该斤斤计较。()2.北京的小胡同的作者是我们山东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这篇文章深情的表达了对北京胡同的喜爱()3.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 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4.善良作者以热情的语言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5 .待人接物时,说话应该用委婉的语气,人们比较喜欢。四、实习使用题10分用几个词,完成下列一段话孩子,你很,能独立完成这件事。解决问题的思路很 以后,就应这样,遇到事情多 脑筋想办法。你说对不对。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