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51053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一、关键绩效指标( KPI )基本概念KPI (关键绩效指标)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的英文简写,是管理中“计划执行评价”中“评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个体/ 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 KPI 是指标,不是目标,但是能够借此确定目标或行为标准:是绩效指标,不是能力或态度指标;是关键绩效指标,不是一般所指的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 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绩效指标具备如下几项特点:(1) 来自于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这首先意味着, 作为衡量各职位工作绩效的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所体

2、现的衡量内容最终取决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当关键绩效指标构成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组成部分或支持体系时,它所衡量的职位便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相关部分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如果KPI 与公司战略目标脱离,则它所衡量的职位的努力方向也将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分歧。KPI 来自于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 其第二层含义在于, KPI 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 公司战略目标是长期的、 指导性的、概括性的,而各职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内容丰富,针对职位而设置,着眼于考核当年的工作绩效、具有可衡量性。因此,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真正驱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因素的发掘, 是公司战略对每个职位工作绩效要求的具体体现。最

3、后一层含义在于, 关键绩效指标随公司战略目标的发展演变而调整。 当公司战略侧重点转移时,关键绩效指标必须予以修正以反映公司战略新的内容。(2) 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绩效构成中可控部分的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是内因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其中内因是各职位员工可控制和影响的部分, 也是关键绩效指标所衡量的部分。 关键绩效指标应尽量反映员工工作的直接可控效果, 剔除他人或环境造成的其它方面影响。 例如, 销售量与市场份额都是衡量销售部门市场开发能力的标准, 而销售量是市场总规模与市场份额相乘的结果, 其中市场总规模则是不可控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相比,市场份额更体现了职位绩效的核心内容,更适于作为关

4、键绩效指标。(3) KPI 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衡量,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都涉及不同的方面,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更复杂,但 KPI 只对其中对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影响较大,对战略目标实现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工作进行衡量。(4) KPI 是组织上下认同的KPI 不是由上级强行确定下发的, 也不是由本职职位自行制定的, 它的制定过程由上级与员工共同参与完成, 是双方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的体现。 它不是以上压下的工具, 而是组织中相关人员对职位工作绩效要求的共同认识。KPI 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 KPI 在组织中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 KPI 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

5、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其次, KPI 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 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 第三,KPI 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 客观、 可衡量的基础; 第四, 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 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 第五, 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 KPI 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具体来看 KPI 有助于:(5) 1 ) 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 / 目标计划来确定部门 / 个人的业绩指标(6) 2 )监测与业绩目标有关的运作过程(7) 3 )及时发现

6、潜在的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并反馈给相应部门 / 个人。(8) 4 )KPI 输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当公司、部门乃至职位确定了明晰的 KPI 体系后,可以:(9) 1 )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目标联系起来;(10) 2 ) 对于管理者而言, 阶段性地对部门 / 个人的 KPI 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 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11) 3 )集中测量公司所需要的行为;(12) 4 )定量和定性地对直接创造利润和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作出评估。二、关键绩效指标( KPI )设计的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鱼骨图”分析法和“九宫图”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问题,解决

7、主要矛盾。“鱼骨图”分析的主要步骤:(13) 1 ) 确定个人 / 部门业务重点。确定那些因素与公司业务相互影响;(14) 2 )确定业务标准。定义成功的关键要素,满足业务重点所需的策略手段。(15) 3 )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判断一项业绩标准是否达到的实际因素。依据公司级的 KPI 逐步分解到部门,进而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各个职位,依次采用层层分解,互为支持的方法, 确定各部门、 各职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并用定量或定性的指标确定下来。绩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职位应负责任, 在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及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中职位应负责任的衡量就是通过职位的 KPI 体现出来,这个KPI 体现

8、了员工对部门/ 公司贡献的大小。三、 KPI 指标体系建立流程KPI 指标的提取, 可以 “十字对焦、 职责修正” 一句话概括。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目标分解、 横向结合业务流程“十” 字提取,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以下主要运用表格的方式说明 KPI 指标的提取流程。图 2 : KPI 指标提取总示意图(一)分解企业战略目标,分析并建立各子目标与主要业务流程的联系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在通常情况下均可以分解为几项主要的支持性子目标, 而这些支持性的更为具体的子目标本身需要企业的某些主要业务流程的支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 因 此,在本环节上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 企

9、业高层确立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可用鱼骨图方式) ;2. 由企业(中)高层将战略目标分解为主要的支持性子目标(可用鱼骨图方式)3. 将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与支持性子目标之间建立关联。图 3 :战略目标分解鱼骨图方式示例图 4 :战略目标与流程分解示例(二)确定各支持性业务流程目标在确认对各战略子目标的支持性业务流程后, 需要进一步确认各业务流程在支持战略子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流程本身的总目标, 并运用九宫图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流程总目标在不同维度上的详细分解内容。表 2 :确认流程目标示例流程总目标:低成本快速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 组织目标要求(客户满意度高)产品性能指标合格品 服务质量满意率

10、工艺质量合格率 准时齐套发货率产品设计质量工程服务质量 生产成本 产品交付质量客户要求 质量 产品设计好安装能力强质量管理 发货准确价格低引进成熟技术服务好提供安装服务交货周期短 生产周期短发货及时(三)确认各业务流程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本环节通过九宫图的方式建立流程与工作职能之间的关联, 从而在更微观的部门层面建立流程、职能与指标之间的关联,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和部门绩效指标建立联系。表 3 :确认业务流程与职能部门联系示例流程:新产品开发 各职能所承担的流程中的角色市场部 销售部 财务部 研究部 开发部新产品概念选择 市场论证 销售数据收集 可行性研究技术力量评估产品概念测试 市场测试 技术测

11、试 产品建议开发 费用预算 组织预研(四)部门级 KPI 指标的提取在本环节中要将从通过上述环节建立起来的流程重点、 部门职责之间的联系中提取部门级的 KPI 指标。表 4 :部门级 KPI 指标提取示例关键绩效指标( KPI )维度 指标测量主体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绩效变量维度 时间 效率管理部新产品(开发) 上市时间 新产品上市时间成本 投资部门 生产过程 成本降低 生产成本率质量 顾客管理部产品与服务满足程度 客户满意率数量 能力管理部销售过程 收入总额 销售收入(五)目标、流程、职能、职位目标的统一根据部门 KPI 、业务流程以及确定的各职位职责,建立企业目标、流程、职能与职位的表 5

12、 : KPI 进一步分解到职位示例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市场部部门职责部门内职位职责职位一 职位二流程步骤 指标 产出 指标 产出 指标 产出 指标发现客户问题,确认客户需求发现商业机会 市场分析与客户调研,制定市场策略市场占有率 市场与客户研究成果市场占有率增长率制定出市场策略, 指导市场运作 市场占有率增长率销售预测准确率销售预测准确率销售预测准确率市场开拓投入率减低率客户接受成功率提高率 销售毛利率增长率公司市场领先周期领先对手提前期 销售收入月度增长幅度四、在实际工作中KPI 的应用在 KPI 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尤其是在制定职位的关键业绩指标时,需要明确的是建立起 KPI 体系并不是我们

13、工作目标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在KPI 的建立过程,各部门、各职位对其关键业绩指标通过沟通讨论, 达成共识, 运用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来明确各部门和各个职位的关键贡献,并据此运用到确定各部门和各个人的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围绕KPI 开展工作,不断进行阶段性的绩效改进,达到激励、引导目标实现和工作改进的目的,避免无效劳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应用 KPI 来改进我们的工作,避免产生建立 KPI 与应用 KPI 脱节现象?(1) KPI 是关键业绩指标,不是目标,但可以借此确定目标: 1.KPI 是反映一个部门或员工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指标, 即衡量业绩贡献的多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 是衡量目标实

14、现的程度。2. 公司阶段性目标或工作中的重点不同, 相应各个部门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阶段性业绩的衡量上重点也不同, 因此关键业绩指标 KPI 存在阶段性、 可变性或权重的可变性。3. 涉及到职位的员工业绩指标不一定是从部门 KPI 直接分解得到的, 越到基层部门 KPI就越难与职位直接相联, 但是应对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有贡献, 不同职位的业绩指标的权重也要根据部门的阶段性目标而变化。4. 一旦各部门或职位的 KPI 明确后,相应的工作重点即阶段性关键的业绩贡献也就能够明确, 结合所在部门的工作目标, 每个人的工作重点也就是清楚的, 即每个人对所在部门的目标完成所做的关键业绩贡献也就十分清楚

15、了, 避免了一些无效的, 对目标达成没有意义的工作。5. 部门管理者给下属制定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 KPI ,部门的 KPI 来自公司的 KPI.这样保证每个职位都朝公司要求的总体目标发展。(2) 绩效考核与绩效改进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的一个环节, KPI 是基础性依据:1.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绩效考核要实现两个目的: 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 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 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2.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公司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主管也要清楚公司对他的要求,对他所在部门的要求,即了解部门的 KPI 是

16、什么,同时主管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和制定目标。(3) 通过 KPI 的讨论,通过沟通,明确部门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经理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 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 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保证目标达成的一致性,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4) 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 KPI 是基础性依据, 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5) 定量的 KPI 可以通过数据来体现,定性的 KPI 则需通过对事实的描述来体现阶段性绩效改进考核的过程(以一个季度为例, KPI 已经确定) :1. 季度初,部门经理根据公司的目标围绕本部门的 KPI 制定工作目标计划,目标应该

17、是 SMART 的(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可以实现的、与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阶段性的)并根据目标的侧重点来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优先排序) ,明确相应的权重。2. 根据本部门的目标计划和职位的 KPI ,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人,经理与目标执行的责任人进行沟通,在目标上达成共识。3. 目标执行的责任人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部门经理与执行责任人进行沟通、辅导,了解执行人的工作方式、方法,指正执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偏差,以便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同时经理也很清楚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便于工作过程的辅导。4. 在季度工作总结时,部门经理及员工就有依据对部门主要业绩贡献及目标达成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部门经

18、理通过上一级主管副总的述职报告中体现的关键业绩的贡献情况,员工就其业绩衡量的指标/ 要素进行总结。这样部门明确所关注要达成的目标,员工明确了围绕这个目标所做的有效工作。部门工作的焦点也就聚焦起来了。5. 在进行绩效改进考核时, 部门经理与每个员工围绕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 要素以及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面对面的沟通。 根据过程中经理所掌握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 指出员工在达成目标及工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同时在沟通中形成员工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这样通过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和下阶段目标的确定, 引导员工朝着部门的目标发展,同时在工作方式、方法、业绩等方面的改进,也有利于员工素质、能力的提高。6. 一般来说,对部门经理的绩效改进考核主要围绕结果,目标是否实现来进行;对于员工的绩效改进考核主要看工作过程。(6) 考核不是目的,是激励的手段,促进绩效改进和提高,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是考核的真正目的绩效管理及绩效改进是遵循PDCA 循环来进行的,通过PDCA 不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结果。精选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