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80481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为更好地发挥质量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我省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号 )和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国质检质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仔细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等全省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2、享的发展理念,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工作方针,完善质量宏观管理,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加强质量监督执法,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推进社会质量共治,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促进质量品牌供需平衡,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建设质量强省、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1 / 19(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决定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不断激发企业提升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把企业市场竞争的重心由低价胜出引导到提升质量溢价与品牌效应上来。加快转变质监工作职能

3、,进一步加强质量品牌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升质量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坚持改善供给与满足需求相结合。 抓住制约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关键问题, 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 开展共性与关键质量技术攻关, 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质量管理, 培育自主品牌,引导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品牌需求。 立足多元化、多层次质量品牌市场,强化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提升全民质量品牌意识。坚持创新驱动与改革当先相结合。 发挥创新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进技术创新

4、、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品牌促进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主动实施优质优价、优进优出、优胜劣汰的竞争策略。进一步树立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紧紧围绕质量品牌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理2 / 19顺质量品牌与市场利润的正向挂钩机制,切实用新一轮的改革搭建更高水平的工作平台。坚持统筹规划与稳步推进相结合。 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会同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强化业务融合、工作联合,推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落实、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提高各项工作

5、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稳步推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安排。(三)发展目标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质量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质量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竞争型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溢价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质量领军企业、优势产业以及消费者喜爱的本土产品和优质服务。自主品牌中高端消费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网络交易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明显改善,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更好地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区域质量发展更加协调,产品、企业、产业、区域的质量竞争力得到强

6、化,社会公众的质量获得感明显增强。到年,新增省长质量奖个以上,培育质量诚信等企业家以上,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以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持证率、强制性认证产品持证率达到。3 / 19品牌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品牌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数量显著增加,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品牌价值和效应明显提升,品牌建设成果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品牌培育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示范区,逐步树立“河南制造” 、“河南品牌”和“河南服务”安全诚信优质的新形象。 到年,建成全

7、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个、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个、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个,培育河南省名牌产品(服务名牌)个以上、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个以上。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攻克一批影响产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问题。质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经营管理者、 产业工人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工匠精神得到弘扬,全民质量素质不断提升,质量人才梯队建设更加成熟。到年,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个,组建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个,主导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个、国家标准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个,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项,建成

8、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个,新增自主品牌的产品或体系认证机构个。质量治理与促进体系进一步健全。质量宏观管理工作进4 / 19一步加强,质量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品牌发展战略有效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优化, 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监管、舆论监督、消费者选择更加科学有效,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逐步建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二、主要任务(一)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树立优质发展理念。 大力宣传和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坚持质量至上、好字当先、好中求快,全面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

9、量精神,提倡工匠精神,为推动河南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河南产品走向河南品牌、河南服务走向优质服务注入质量底蕴。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质量处、办公室)创新质量宏观管理。进一步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强市、 质量强县(区)活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争取将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依据之一。严格质量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严肃查处质量事故涉及的渎职腐败行为。(质量

10、处、人事处、机关党委)5 / 19完善质量统计体系。 加强宏观质量和效益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反映质量提升成效的综合指标,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工作满意度、质量技术基础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建立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完善质量统计调查制度,加强质量状况分析,提供着眼经济发展全局、反映质监职能的高水平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建立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区域性质量竞争力指数,将质监部门打造成为“质量信息权威发布机构”,建立集信息发布、 在线调查、 资源共享、沟通交互于一体的质量综合服务平台。

11、 (质量处、省局应急服务中心)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结合我省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标准体系,搭建反映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推进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质量信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联合各部门实施严重质量失信联合惩戒,加大对产品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推动企业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实施产品质量信息自我披露,公开产品质量承诺,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强化企业自觉承担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质量处、办公室、标准化处、省局应急服务中心)完善质量法治体系。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运用6

12、 / 19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品牌提升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 保证严格执法、 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 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规处、执法处)(二)培育质量品牌优势,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获奖组织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方法。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遴选等试点

13、示范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推动质量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和品牌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 (质量处、认监处、科技处)推动自主品牌建设。 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制定品牌评价相关标准。开展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对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各类园区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价值和效应。7 / 19联合有关

14、部门,做好河南省品牌价值评价发布以及知名品牌年度发布工作 , 培育更多河南企业进入中国品牌价值百名排行榜和重点行业品牌价值强排行榜。以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鼓励企业加强品牌经营,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引导企业诚实经营, 信守承诺,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维护良好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品牌保护工作, 为品牌企业提供品牌保护技术手段和维权打假等服务, 推动建立企业自我保护、 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 (质量处、科技处)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不断完善省长质量奖评选机制,提高省长质量奖的权威

15、和影响力,把省长质量奖打造成代表河南质量、 河南品牌的名片。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建立和完善相关行业质量的评价体系,逐步扩大省长质量奖评选范围,推动全社会重视和追求质量。鼓励各级政府开展质量奖表彰,树立质量发展标杆,总结标杆经验,强化标杆引领作用。完善各级政府质量奖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地方政府在采购、招投标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加强部门协同,以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质量提升。 (质量处)(三)突出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增进民生质量福祉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对重点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抽查,摸清一批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形成高8 / 19质量的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建议。加大消费品监

16、督抽查工作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监督抽查整体效能。 在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 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 推动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消费品风险监测和质量安全事故调查, 发布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 开展有针对性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工作, 提高特殊群体、 基层消费者科学消费、 理性消费、 绿色消费的意识与能力。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针对消费品市场热点, 加快研发、 设计和制造, 及时推出一批新产品。 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 支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个性化定制、 柔性化生产, 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17、突出儿童用品、电子电器、汽车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复肥、配装眼镜、 新型墙体材料等重点产品, 强化监督抽查和省市联动抽查,整治一批消费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在中小城市、农村市场开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消费品专项行动。创建一批消费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宣传一批河南精品和民族品牌,为促进消费品质量明显提升、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消费需求潜力明显释放奠定良好基础。(监督处、标准化处、执法处)实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加大电商生产企业质量帮扶力度, 指导电商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企业质量源头管控能力。充分发挥电子

18、商务产品生产集9 / 19聚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结合电子商务“豫货通天下”社会化品牌,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促进区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加大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网上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利用市场机制倒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专项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适时公布电子商务制假售假典型案例,震慑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监督处、执法处)实施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 以提高实体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围绕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

19、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以国内外同行业产品标准和实物质量为标杆,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对比提升活动。围绕主打产业、主打产品,一个一个行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分析,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引导行业、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组织实施工艺优化和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行动,推动质量创新,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落实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在汽车、电线电缆等行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重点领域产品标准水平。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优势。支10 / 1

20、9持企业拓展对外合作方式,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增强境外经营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完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督促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追溯体系,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特种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质量处、标准化处、特设处)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 健全以质量管理、 诚信评价、行政监管、风险监测、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规范服务质量分级管理,推动建立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培育一批能够代表“河南服务”形象的优质企业。完善服务质量发展指标,开展服务业质量监测

21、分析,加快构建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体系。聚焦旅游、物流、售后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提升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水平。构建全省重点地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网,发布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促进各级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强化金融、物流、养老、文化等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服务认证体系。推进实施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神秘顾客和社会监督员制度, 健全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平台。 (质量处、标准化处、认监处)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质量提升行动。 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准绳,以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为支撑,寓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11 / 19于一体,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产

22、品保护水平,发挥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富民强县、服务外交外贸的重要作用。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培育更多河南企业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强榜单。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监督检查,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并试点试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自我声明制度,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特色。(科技处)(四)优化质量工作模式,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实施质量简政放权。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清理规范生产许可和质量准入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中介服务,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质量品牌发展营造更加公平

23、、更加规范、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快质监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基层质量品牌提升工作,使企业和产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化升级。发挥各级质监部门贴近基层的优势,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把由地方实施更有效的审批事项, 最大限度下放到地方。 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让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和服务集聚。 (法规处、标准化处、监督处、特设处、计量处、认监处)推动质量制度创新。 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积极鼓励开展行业试点,发挥行业组织的催化作用,提高企业改进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压力。12 / 19建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完善惩罚性赔

24、偿制度,大幅提高质量违法和失信成本。积极推动重点商场质量责任首负承诺,健全由销售者牵头发起的质量追溯链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原料配料含量、原产地、特殊人群适用性等信息披露标签标识全覆盖制度,推行消费品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建立有奖举报、投诉调解、公益诉讼和责任保险等制度,在产品“三包、”重大设备监理等领域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加大对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提升的扶持力度, 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创优”。(标准化处、质量处、认监处、执法处)加强质量风险管理。 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

25、质量风险及时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平台,加强风险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监督处、特设处、计量处、认监处、科技处)严格质量监督执法。 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质量执法,严查彻查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加大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力度,强化舆论震慑力。加大举报投诉处置力度,结合举报投诉、风险排查、 监督抽查、 舆论曝光等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13 / 19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打假行动。加大消费品领域执法打假力度,加强对

26、儿童用品、机动车、灯具、家电等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无证出厂、销售等行为的查处。加大区域整治力度,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执法打假。加大技术手段在执法打假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执法处、监督处、认监处)(五)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 建立并完善具有高精确度、高稳定性的计量标准及量值传递和测量溯源体系。统筹计量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升级换代和科学布局。针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贸易公平、改善民生等计量新需求,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法制计量,全面加强工业计量,积极构建产业计量,强化能源资源计量,培育和规范计量校准市场,加强计量检测

27、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研发一批自主可控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设备。 (计量处)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构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加强标准化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快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将创新成果、管理经验转化为标14 / 19准。加强标准馆藏和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标准云平台,推动标准信息资源交换合作。 加快标准化人才培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大标准

28、实施监督和评估力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提高应对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 (标准化处)完善认证认可体系。 加强认证认可制度建设, 完善“分级监管、重心下移”和“区域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建立健全认证认可服务业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体系,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制度创新。加强认证认可创新驱动能力建设,鼓励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

29、,积极推进一批检测认证创建示范区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 提高监管能效,提升认证认可社会公信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增强复合型服务能力,深度参与认证认可国家标准规则制定和互认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我省认证认可国内影响力。(认监处)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技术联盟和集聚区建设,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对技术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和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行为,15 / 19促进技术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信力。 鼓励技术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创建国

30、内一流技术机构和知名品牌。(科技处、认监处、特设处)推进质量技术基础服务示范工程建设。 围绕品牌影响因素,打牢品牌发展基础, 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创造条件 ,推动建设一批计量、标准、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示范点,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质量技术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搭建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平台,综合运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为企业和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加快融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多源质量技术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推进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向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扩大优质质量技术基础服务供给。(科技处、质

31、量处、计量处、标准化处、认监处)(六)推动社会共建共治,优化质量治理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重点行业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实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升可靠性水平,促进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鼓励龙头企业将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管理、供应链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水平链式提升。大16 / 19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主动顺应个性化多样化、绿色环保、社会责任、消费友好等新潮流,把产品做精做细。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经验,选树一批河南省

32、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处 ) 加强质量品牌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形成分层级的质量人才培养格局,培育一批质量科技领军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品牌相关课程,培养品牌专业人才。发挥品牌建设社会机构积极性,开展品牌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品牌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为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供人才支撑。鼓励我省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开展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高端复合型人才。(人事处、质量处)培育先进质量文化。树立全面、全程和全员的质量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法治、 企业自治、社会共治的“大质量”治理格局。引导企业牢

33、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实施以质取胜经营战略,将诚实守信、 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社会、广大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办公室、质量处)强化质量中介服务。加强质量管理、计量校准、标准化17 / 19服务、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 信用评价等社会中介组织建设,推动质量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对质量服务市场的监管与指导,鼓励整合重组,推进质量服务机构规模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

34、设, 培育我省质量服务品牌。 鼓励行业协会、 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积极提供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融合行政、协会、媒体和消费者力量,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和品质消费的良好环境。 (质量处、计量处、标准化处、认监处)完善消费维权机制。 健全质量投诉处理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等投诉热线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以及评估机构加强合作,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支

35、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完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 (执法处、监督处、应急服务中心)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下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18 / 19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切实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力求实效。省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质量提升行动的具体事宜。要加强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等方面的

36、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工作联动。(二)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严格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督导考核,将意见目标任务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年度考核,确保意见各项措施和目标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将落实质量品牌建设的远期规划同解决当前突出的质量问题结合起来,将落实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与各项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意见的解读,营造意见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强自主品牌宣传和展示,倡导自主品牌消费,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充分利用“中国品牌日”这一重要契机,支持主流媒体开展系列报道,设立专题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大省内优质品牌宣传力度。支持地方和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品牌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展示质量品牌形象,扩大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