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一、教材内容: 一年级 下册 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人教版)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初步掌握物象空间的描述与表达。解决方法: 应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 从而让了解三度空间的特点及与二度空间的区别。并应用于绘画中。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景物的三度空间位置在纸上的表达方法。解决方法: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三、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还做好了课前预习。但是,大多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重点辅导。四、设计理念: 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2、五、教学目标:德育渗透点: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教学知识点: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 初步了解绘画过程中景物之间的层次关系, 指导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力渗透点:鼓励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六、教具准备:自制教具、风景画(数张)、茶杯、瓶子、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数件)七、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八、课时安排: 2课时九、教学过程:室内课:1、 风景画欣赏导入。 老师: 同学们好, 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 大家想不想看一看?(齐声) :想。 (展示风景画:画中都分远、中、近三种景) (惊叹
3、,产生浓厚兴趣。 )2、 师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间的表达。 : 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 里边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 (发言踊跃, 通过发言初步意识到三度空间中上下、 左右、 前后的表现形式。 ) ( 对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 :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 :当然能行! 自然界处处存在美, 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 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画出美丽的景色好吗?(齐声):好。3、师生共同探讨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景物的上下、左右、远近呢?(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
4、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共同进行探讨。 )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 一起完善物象空间表达的表达方法。) (最后,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同时,每种表达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让欣赏。 ) 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4、本科教学内容。: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 (边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进行小结。 )室外课:1、堂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兴趣。:我们先来看几张画,看看画的都是哪里。 (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作品。 ) (边欣赏边发言) :太美了! (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 (边议论边发言) : 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 我也要画一
5、画我们的校园。 (此时,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2、分组开始校园写生,组织、协调。(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3、课堂内自我评析,点评。(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组织、协调并进行。 ) 十、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上下、左右、前后 三度空间上下、 左右、 ? 二 度空间转换到 1 、前后遮挡表现法 (大多数写生作品)前后、远近2 、平摆是表现法 (一些装饰画) 下边近、上边远3、透视的表现法(最后的晚餐 近大远小4 、移动式的表现法 (清明上河图 ) 视域广阔 十一、 教学反思: 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 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