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1一、青铜器1.夏 细腰爵高 11.7 厘米,流至尾长 14.1 厘米,重 200 克。铸造于公元前 16 世纪以前。爵是古代饮酒器。此爵狭流、束腰、扁体、平底,颈腹间有一阔鋬把手,流和口沿的连接处设有通常所见的柱状物。三足较短,张开,有稳定感。器壁很薄。青铜爵的 内有陶范残留,表明它是用陶质块范法铸造的。此爵造型原始,尚带有陶爵的特征,与 1973 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出土的一些青铜爵相同,属夏代晚期的器物,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之一。现藏上海博物馆。夏细腰爵2.商 兽面纹斝高 31.1 厘米,口径 18.4 厘米,
2、重 1850 克。铸造于公元前 16前 14 世纪。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裸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后在颈、腹间有鋬,腹似鬲,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斝还有温酒的作用。斝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颈部兽面纹上下各有连珠纹一道,腹部兽面纹。双目特大,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期青铜器铸造特色。现藏上海博物馆。商兽面纹斝3.商 兽面纹扁足鼎高 31.1 厘米,口径 24.2 厘米,重 4850 克。铸造于公元前 14前 11 世纪。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
3、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2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足有龙形和鸟形两种,而以龙形为多;器形大小各异,而以小型居多。此鼎为较大者,立耳、方唇、浅腹、圜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的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除了重点显示龙的头部特点以外,在体躯中有鳞纹,象征着龙鳞,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兽目处于图案的中间,省略了头部的其它特征,前面有一个长卷鼻,后部的尾和长鼻一样,相应地向下卷曲。这种卷鼻和卷尾的对
4、称形式,在兽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从图案的结构来看,却又相当调和,反映了设计者对图案规律的熟谙。此鼎立耳,耳框很细而中间孔隙较大,口沿外折而较薄。腹部的长鼻兽纹,主纹和地纹的分界不甚明确,这一些都是殷墟中期青铜器的特点。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现藏上海博物馆。商兽面纹扁足鼎4.商 父乙觥高 29.5 厘米,长 31.5 厘米,重 1840 克。铸造于公元前 14前 11 世纪。古代盛酒器,主要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一件形态别致的青铜艺术品。觥盖的前端为幻想中动物的头部,两角后各有一小蛇,中脊浮雕一条长体卷尾的小龙,两侧是凤纹。盖
5、的后端作牛头,觥体均饰凤鸟纹,腹部为大凤纹,凤爪置于圈足,更显得凤之高大,圈足饰长尾纹。器的前端为流,后部有鋬。器及盖内各有铭文“ 父乙”三字,是 为父乙所作的祭器。现藏上海博物馆。商 父乙觥5.商 戊箙卣高 33.3 厘米,口纵 13.7 厘米,口横 15 厘米,底纵 13.6 厘米,底横16.7 厘米,重 6625 克。铸造于公元前 14前 11 世纪。此卣直颈、鼓腹、圈足,盖套于器口外,提梁是纵向装置,与一般横向的装法不同。盖的两侧挑出器外,器的四面皆出棱脊,增加了器的高大和稳重感。盖面饰兽面纹,提梁、盖沿及圈足各饰龙纹,颈部饰鸟纹,腹部是内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
6、室)2007.103卷角的大兽面,提梁两端为龙头。形制庄丽雄奇,纹饰深峻华美,是商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此器盖内有氏族徽记“戊箙”二字,器内壁有图形文字“辰吴辰”。商代有箙氏三个氏名铸于一器之例则未见。戊箙之器传世尚有戊箙父癸甗及戊箙父辛卣,唯无“辰吴辰”字。此器无被祭人名。现藏上海博物馆。商戊箙卣6.西周 小臣单觯高 13.8 厘米,口纵 9.3 厘米,口横 11.6 厘米,底纵 8.1 厘米,底横10.3 厘米,重 750 克。西周成王时代(公元前 11 世纪)的青铜器。古代饮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此觯为椭圆形,侈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饰一周鸟纹。鸟纹在商代早、中期的青铜器纹
7、饰中尚占次要地位,自西周中期起,大量出现。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往往不以造型或纹饰取胜,而是以它所铸铭文内容的重要性而引起注意。此器内底铸铭四行 22 字,记周成王平灭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事。铭文中有“王后 克商才(在)成 ,周公易(锡)小臣單贝十朋,用乍(作)宝 (尊)彝。“周公在成 ”,也就是成周驻扎兵旅之所,这一地方,在克商之前还没有营建成周,也没有这个名称,因此这里的“后 克商”不会指武王灭商。武王灭纣后,为了表示他的仁政,封了纣的儿子武庚在殷,以便使商族不至于绝祀,还可统治殷的遗民。但是,当武王一死,成王即位后,武庚与本来监视他的管叔和蔡叔联合发动叛乱,而且选择了周初还来不及巩固政权的时候,
8、企图把执政的周公旦打下去,从而取代成王的统治。结果,成王和周公以极大的力量平灭了武庚,铭文中“后 克商”应是指这次成王消灭武庚的叛乱。这次战役必有许多武将参加,但史载主将是周公,这一点在铭文中也有所反映,在平灭武庚之乱后,周公把军旅驻在成 ,器主显然是参与平叛将领之一,因其军功而受到周公的赐金。全篇铭文仅是短短的 22 个字,把周初这一至关重要的史实点染出来,成了一篇周初立国的历史文献。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历史文物,根据史实,如果它是平叛后当年所铸,则可断定是成王二年(公元前 11 世纪),最迟当不会晚于平叛的次年。1979 年,李荫轩、邱辉捐赠上海博物馆。西周小臣单觯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
9、(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47.西周 师遽方彝高 16.4 厘米,口纵 7.6 厘米,口横 9.8 厘米,底纵 7.5 厘米,底横 9.6厘米,重 1620 克。西周恭王时代(公元前 10 世纪)的青铜器。方彝是盛酒器。在商周时代青铜礼器都称彝器,彝器是青铜器的通名。很多古代青铜器都有自铭,如鼎、鬲、簋、盨、簠、豆、壶等,这种方形的酒器却从未有过自铭。其它各类器都有圆形或方形的,而这类器都呈方形,宋人名之为“方彝”,这一专名沿用至今。青铜方彝出现在殷墟中期,在这以前曾见过陶质的方形器物。考古发现的方彝都是成对出土的,传世尚有很多单件的方彝,是流传过程中散失所致。方彝的盖如屋顶,整体
10、作长方形,横长于纵,口沿下及圈足都略有收缩,腹部略鼓,两侧有耳,作高举的象鼻形,造型极为奇特。器内有中壁,分隔或为两室,可置两种不同的酒,盖的一侧沿有两个方形缺口,与器的两室相应,本当有斗可挹酒,今已遗失。陕西郿县李村出土的盠方彝,其中一件与此器形式相同,器内也有中壁。方彝的盖面及器腹部饰变形兽面纹,是此类纹饰的最后蜕变形式。兽面纹除了尚可辨认的双目外,其余部分已变形,成为非常简单而草率的线条。器和盖内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器 6 行,盖 8 行各铸 67 字。铭文大意为:正月丁酉这一天,恭王在康宫中的寝宫举行酒宴,师遽受到王的称美,被命令在宴会中助欢,王命令宰利赏赐给师遽 圭、 璋等玉器,师遽因
11、以作器。这类铭文属于作器记事,王举行酒宴,师遽能够参加已感到非常荣幸,在宴会上受到王的称赞又赏赐了玉器,师遽受宠若惊,将这一光荣史迹铭刻在青铜器上,他的后代子孙要永远宝用。师遽所作之器传世共二件。1961 年,丁燮柔捐赠,现藏上海博物馆。西周师遽方彝8.西周 大克鼎高 93.1 厘米,口径 75.6 厘米,重 201.5 公斤。西周孝王时铸造,光绪十六年(1890 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窖藏出土。此鼎口部微敛,方唇宽沿,大立耳,腹略鼓,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宏伟。口沿下饰有 3 组变形兽面纹,间隔以 6 道棱脊,腹部饰有粗宽条环带纹,口部和足上部饰兽面纹,出色地综合了当时图案与雕塑艺术的成
12、就。大克鼎是膳夫(官名)克用来祭祀他的祖父师华父的重器,腹内壁铸有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5长篇铭文,共 28 行,计 290 字。铭文字体特大,字迹端庄质朴,笔划均匀遒劲。由于铭文前半部划有整齐的长方形格子,每格一字,所以全文布局十分规整。铭文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韵文,膳夫克歌颂他的祖父师华父帮助周王室的功迹,又说靠了师华父的余荫,周孝王委派他出任膳夫这个出入王廷的重职。第二段是赐命辞,说他做官以后,孝王又赏赐他服饰、很多地区的田亩和奴隶,是研究西周奴隶制的极其重要史料。大克鼎出土不久,即为工部尚书潘祖荫用重金购得。潘氏得此鼎后,曾镌“宝藏第一”之印
13、。潘祖荫病逝后,其弟潘祖年将鼎由京运回故乡苏州,供放在厅堂,视为传家之宝。抗日战争爆发,其孙媳潘达于果断地将此鼎再次入土,深埋在后厅青石板之下,不露丝毫痕迹。苏州沦陷,日军曾多次至潘家搜索,遍寻无着。1951 年 7 月,潘达于向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表示“愿将两大鼎呈献上海博物馆。”同年 10 月 9 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举行潘氏捐献孟、克二大鼎的授奖仪式。现藏上海博物馆。西周大克鼎9.春秋 牺尊高 33.7 厘米,长 58.7 厘米,重 10760 克。春秋晚期(前 6 世纪前476 年)。民国 12 年(1923 年)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出土。春秋时期牺尊出土甚少,浑源牺尊是迄今仅见的一
14、件。尊作水牛形,牛颈及脊背上有三穴,中间一穴套有一锅形器,可以取出。前后二穴原有盖,今已不存。牛尾残缺。根据构造,应是温酒器,前后二穴是用以注水,中间一穴用来盛酒。此尊纹饰华丽,牛首、颈、身、腿、臀等部位都饰有盘绕回旋的龙蛇组成的兽面纹;牛颈及锅形容酒器口沿上饰有虎、犀等小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制作精美。仔细察看,可见面部、腹部、臀部上下的兽面纹,都是用同一模翻印的,只是按地位的不同,有的取纹饰的全部,有的取局部或倒置,证明春秋晚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有了用印模法制造纹饰的陶范。此器造型稳重、生动,牛耳竖起,两角向下弯曲,鼻上置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用穿鼻的方法驯牛。是浑源出土青铜器群中最精美的
15、一件。现藏上海博物馆。春秋牺尊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610.春秋 郘 钟清咸丰、同治年间在山西省荣河县后土祠附近出土,传世应有 13 枚,上海博物馆藏有 10 枚,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和台湾中央博物院各收藏 1枚,尚缺 1 枚不知下落。郘 钟最大高 44.3 厘米,重 9000 克;最小高 24.5厘米,重 2590 克。郘 钟为编钟,其形式属于甬钟,甬上部饰三角纹及蟠龙纹,旋饰斜角雷纹及涡纹;旋上有干,舞部饰蟠龙纹,篆部饰雷纹,鼓部是倒置的兽面纹。每一钟的正面鼓部两侧都铸铭 86 字,记载晋大夫郘 铸此大钟八肆和相应的磬四堵,并与 鼓配合使用。八肆钟
16、就是八组音阶完整编钟。旧说 16 枚钟为一肆,则郘 钟的总数当在曾侯乙墓编钟之上。由此可知晋国音乐的高度发展。据史书记载,用钟数量之多寡与当时主人所处地位和身份有关。郘是大夫,所用钟数已超越了身份的许可范围,这是当时社会已出现礼崩乐坏,是等级制度崩溃的表现。现藏上海博物馆。春秋晚期郘 钟11.春秋 晋侯苏编钟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共 16 枚,大的高 52 厘米,小的高 22厘米,都是甬钟,大小不一,每件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 355 字,最后两钟为 2 行 11 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16 件钟的铭文可以联缀起来,是一篇西周王朝的东征记录。晋侯苏编钟铭文完整地记载
17、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 846 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正月八日从宗周出发,二月二十二日到达从周,走了四十四天,次日即向东进军。三月方死霸到达 地,然后走向攻击目标。周厉王亲自向晋侯苏下达命令:率领部队从左边攻击,覆灭 邑;从北边攻击,覆灭邑,全面实施对夙夷的攻击。消灭了 邑和邑之后,最后攻占 城。所有夷人全部逃跑。周厉王命令晋侯苏统率兵车追击逃亡敌人,斩首百又一十级,俘获二十人。厉王班师回成周,亲自赏赐马驹四匹,掺有鬱金汁的香酒一卣,弓一张,箭百枚。晋侯苏为了报答和颂扬天子的美德,铸作了这一 (二肆 16 枚为一 )乐音和谐的锡钟,把这一战役过程和天子的恩宠详实地记载在钟上
18、。晋侯墓原随葬晋侯苏编钟 16 件,后来此墓被盗。1992 年 12 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晋侯苏编钟 14 件,并抢救回归。1993 年初,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侯基地发掘出土了残存的 2 件小编钟,形制与 14 件苏侯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联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7抢救回归的 14 件钟与山西曲沃县发掘出土的 2 件钟原出同墓。晋侯苏编钟 14 件现藏上海博物馆。春秋晋侯苏编钟12.春秋 吴王夫差盉吴王夫差盉高 27.8 厘米,口径 11.7 厘米,腹径 24.9 厘米。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
19、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盉的提梁、龙流、三足是分铸的。各部分铸件完成后,嵌在整体陶范中合铸一体。镂空的提梁是用失蜡法铸造。腹部的纹饰使用印模技术,即把纹饰雕刻在一块陶模上,然后将陶模的纹饰多次反复翻印在陶范上,拼合成整个图案。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敔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12 字。敔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吴金即御金,也就是用吉金。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吴王夫差在位 22 年,传世的遗物仅 20 余件,大多
20、是鉴等水器和剑、戈等武器,此盉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吴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铜礼器。1995 年 12 月,何鸿章捐献,现藏上海博物馆。春秋吴王夫差盉13.战国 商鞅方升全长 18.7 厘米,宽 12.35 厘米,实测容量 201.15 毫升。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 344 年)商鞅任大良造时,为统一秦国度量制度而颁发的容量一升的标准器。商鞅本卫人,后为秦孝公所任用。他的变法措施为秦国以后的强大打下了基础。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改革措施之一部分。方升外底刻有一篇秦始皇廿六年,即统一中国之年(公元前 221 年)颁发的统一全国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21、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8方升左侧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壹为升。”右侧刻有“临”一字。方升前端柄上刻有“重泉”二字。据方升边上刻的铭文大良造商鞅以 16.2 立方寸为一升,秦始皇统一度量所采用的标准,是早年商鞅的旧制。方升颁发地点在“重泉”县,在今陕西蒲城县南。颁发诏书时曾上缴检验,以后改发到临晋,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现藏上海博物馆。战国商鞅方升14.战国 宴乐图像杯高 5.9 厘米,口纵 14.9 厘米,口横 18.2 厘米,器壁厚度仅 0.10.
22、08厘米,重 320 克。呈椭圆形,略弇口,腹的上部稍鼓,往下逐渐收敛,平底,腹两侧有对称的环耳。杯之内外用凿子錾成的宴乐画像,纹饰精致,内容丰富。杯内的图像,以两座建筑为主体,以两柱为界分为三室,每室各有一组人物,作在鼎中取肉状,或作持勺取酒,执觯饮酒状。阁下有支柱,两侧有阶梯 46 级不等,有人持物拾级而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一批人物,作击鼓、抚琴状,还有两人细腰长袖,翩翩起舞。图像的左侧有鸟兽及猎人。右侧有人持弓,其上有长方形箭靶,有一箭中的。底部有极精细的蟠龙纹。杯外的图像以一座建筑物为主体,形式与杯内相同。人物姿态各异,作持物、登阁、对饮、谈话、跽地等状,这一组画像的两侧以树为界。界
23、外为各种姿式的飞鸟、走兽,并有二头带角兽相斗,另一端是四轮车和马,车上立三人,有御者和乘坐人,手中各有执物。整个图像,共有 3 座建筑物、2 辆车、48 个人、33 只鸟、10 匹兽,以及各种器物用具。构图采用不同事件的连续展开和多层排列相结合的方法,画面生动活泼,井然有序,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战国时代贵族们各种活动状况。是中国早期绘画艺术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现藏上海博物馆。战国宴乐图像杯15.汉代 青铜蒸馏器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9通高 45.5 厘米。甑上有聚集蒸馏液的排流管,釜上有加注蒸馏液料的小管。与通常所见的汉代用甑、釜组合而成的甗相似。甑,高
24、21.1 厘米,口径 28.8 厘米,圈足高 27 厘米,流管长 4.1 厘米。釜,高 26.2 厘米,口径 17.4 厘米,腹径 31.1 厘米,底径 12.5 厘米。注水管长 6.7 厘米。甑与釜之间有一个网格形的箅,箅径 17.7 厘米。在箅的上面与内壁连铸有一周微呈凸弧形的边。这周弧形的边和箅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有两层作用:一层是蒸发的气体通过箅孔遇甑壁冷凝成液体后流向槽道聚集起来,通过流孔,流出甑外,这两部分即集流槽和排流管。第二层是在箅上放置某种待蒸馏的物品,通过蒸气蒸发,混入气冷凝后,获得蒸馏所需的成分。这个甑内的特殊空间,实为“储料室”。储料室弧形边宽 2.6 厘米,口径
25、 17.1 厘米。储料室的容积约为 1900 毫升。储料室上口至甑的口部为凝露室,容积约为 7500 毫升。蒸气通过储料室,取得某种蒸馏的成分。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对蒸馏器所作专题研究和科学实验表明:蒸馏的过程,无论对高浓度酒还是低浓度酒都有提高酒度的明显效果。这件蒸馏器既可以蒸馏酒,也可以提取花露或蒸取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这件器物的构造表明了在公元 1 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掌握了蒸馏技术。1956 年从上海冶炼厂拣选出来,现藏上海博物馆。汉代青铜蒸馏器16.西汉 “见日之光”透光镜径 7.4 厘米,重 50 克,边阔且厚,镜背当中是一个半圆钮,内圈为八曲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
26、 字;每字之间夹一“”或“ ”符号。镜面光亮照人。透光镜是用铜锡铅的合金浇铸而成。由于镜背面有花纹、文字,镜体厚薄不同。从镜面的断面看,镜背有花纹的地方厚,拱起小,镜面平坦;镜背没有花纹的地方薄,背面拱起大,因而在镜面上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镜面曲率微小差异,使反射光聚散程度不一致,形成明暗不同的亮影,而造成透光现象。当阳光照射在铜镜上时,镜背厚、镜面平坦的地方,反射光集中,形成亮影;镜背薄、镜面拱起的地方,反射光散开,形成暗影。于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 个字及其花纹图案清晰可见。上海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源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2007.1010青铜镜透光原理的研究,中国
27、始自宋代,西方则始自百年前(西方称“魔镜”)。900 多年来均未解开透光之谜。1961 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上海博物馆时,对西汉透光镜非常感兴趣,提出“为什么会透光,要研究”的指示。后上海博物馆会同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仪表铸锻厂、有色铸造厂等单位进行透光镜透光原理研究,终于成功,为发掘祖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周恩来的遗愿。靳銎捐赠上海博物馆。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二、陶瓷器1.崧泽文化 黑陶镂空双层壶高 15.5 厘米,口径 8.1 厘米。1966 年出土于青浦县寺前村遗址下层崧泽文化层。经碳 14 测定年代,距今约 4950 年,属崧泽文化晚期。此器
28、胎质灰白,器表施一层黑色陶衣。小口卷沿、短颈、折肩、圆弧腹,下承喇叭形圈足。器口与圈足边沿都分割成花瓣形,壶身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折肩筒腹壶,外层为一折肩弧腹壶,内外两层壶是在肩部和底部相粘结而烧成一器的。外层器肩和腹部,各饰四周凹弦纹,腹部和圈足部位各饰两周或一周镂雕的圆孔和弧边三角形组成的图案。造型奇特,构思巧妙,颇具匠心,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现藏上海博物馆。崧泽文化黑陶镂空双层壶2.良渚文化 黑陶细刻纹阔把壶器高 15 厘米,腹径 9.5 厘米。1984 年出土于青浦县福泉山遗址第 65 号良渚文化大墓。经碳 14 测定年代,距今约 4500 年。器型为侈口、粗颈,壶身浑圆,下承圈足,壶口前侧上翘成宽流,相对的另一侧附一阔把手。阔把外侧饰有密集的直条纹,上有两个小孔,用于穿绳系盖。壶身经过打磨,整体乌黑光亮,并刻精细花纹。在壶的流部饰一只双翼展开的飞鸟;腹部的主体纹饰是 10 余只飞翔的鸟,鸟身填刻云纹与纵横相对的平行短线,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通体陪衬纹饰是折线纹,线条纤细如发丝。其优雅的造型与精美的纹饰,是迄今良渚文化考古发现中不可多得的。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