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 120 分钟满分:120 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 )A垂髫 (tio)俨 然(y n)间 隔(jin)寤 寐(w)B篁 竹(hu n)清冽 (li)佁 然(y )俶 尔(sh )C翕 忽(x )为嵁 (k n)差 互(c )悄 怆(qi o)D器皿 (mn)箬 篷(ru )峨冠 ( un)篆章(zhu n)【解析】 A 项,“寤寐”中的“寤”应读w; B 项,“俶尔”中的“俶”应读“冠”应读un。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2 分 )A盖 / 简桃核修狭者/ 为之B虞山 / 王毅叔
2、远 / 甫刻C潭中鱼 / 可百许头D此中人 / 语云:“不足 / 为外人道也。”【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虞山/ 王毅叔远甫 / 刻”。3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无论 魏晋 ( 不要说,更不必说)欣然规 往 ( 打算,计划 )B日光下澈 ( 穿透 )崔氏二小生 ( 年轻人 )C尝贻 余核舟一 ( 赠 )诎右臂支船 ( 同“屈”,弯曲)D左右流 之 ( 捞取 )道阻且跻 ( 弯曲 )【解析】跻:( 路 ) 高。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见渔人,乃 大惊乃不知有汉B渔人甚异之能以径寸之木C不足为 外人道也为字共三十有四D似与游者 相乐居右者 椎髻仰面
3、ch; D 项,“峨冠”中的【解析】 A 项,于是 / 竟然; B 项,代词,这 / 助词,的; C 项,向 / 雕刻; D 项,都是“的人”。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3 分 )例:斗 折蛇 行A心乐 之 B 犬牙 差互 C 钟鼓乐 之 D 凄 神寒骨6古诗文默写。(4 分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关雎 )(2)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子衿 )(3)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4 分)1956 年 2 月 29 日夜亲爱的孩子:
4、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情感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发生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 “书”指的是信。 (2 分 )(2)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 分 )示例:傅
5、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这体现了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8 ( 内江中考 )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 分 )【材料一】手机下单、随叫随走、每公里1 元继“共享单车”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又成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的街头一景。( 摘自深圳晚报)【材料二】共享交通工具的出现带给了人们低碳、便捷、经济的出行选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但随着共享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又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毁坏、被偷窃等新问题。( 摘自新华网 )(1) 从网约车、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创新的力量
6、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改变?(2 分 )示例一:是好事 ( 看好 ) 。共享交通工具是企业向人口密集的公共服务区提供的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共享交通工具符合绿色出行观念,是低碳、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这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示例二:不一定是好事( 不看好 ) 。共享交通工具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从目前全国各地推行共享交通工具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乱停乱放、恶意毁坏、被偷窃等现象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也会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城市形象。(2) 为了人人都能更好地享受“共享出行”,个人、企业、国家必须
7、协同“共建”,请你给他们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3分 )个人:加强道德约束,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文明共享。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制定管理法规,履行监管职责。二、阅读理解(44 分 )( 一 )(6 分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9体会“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3分 )作者连用两个“悠”字,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相思之苦表
8、达得淋漓尽致。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3 分)主要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二 )( 济宁中考 )(11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9、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全,都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引领 )【解析】 B 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C 项,具:详细;1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D项,延:邀请。( D )(2 分 )A
10、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B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丈夫之 冠也,父命之。D下车引之。【解析】 A 项,助词,无义;B 项,助词,的;C 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人,与例句同。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 )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 有) 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 )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 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 分 )D项,代词,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
11、/ 遂转为彭郎矶/ 云彭郎者/ 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三 )(14 分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
12、岭【乙】小石城山记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 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 【注释】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垠:边界,尽头。睥睨(p n ) :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l ) :屋的正梁。堡坞 (b o w) :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箭:小竹子。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
13、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5请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 。 (2 分 )其气之灵 /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 其岸势犬牙 差互 ( 像狗牙那样 )(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凄清 )(3) 益奇而坚 ( 更加 )(4)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 有的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 自西山道口径北,
14、逾黄茅岭而下。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 ( 走) ,越过黄茅岭下来。18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凄苦孤寂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不平之气。(4 分)( 四 )(13 分 )虎丘记 ( 节选 )袁宏道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 ,无得而状。 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
15、,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剑泉 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 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 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兴亦阑 矣。山川兴废,信 有时哉!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 余言否耶?【注释】雷辊 ( n) :雷的轰鸣声,这里指车轮滚滚声。布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署:分批安排。曹,成对。妍媸 (ch ) :美和丑。瓦釜: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乐器
16、。这里比喻低级的音乐。属而和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竹肉相发: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剑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传为吴王洗剑处,又称剑池。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祠:祭祀。? 识:同“志” ,记忆。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 而病寻 作 ( 不久 )(2) 恐进之兴亦阑矣 ( 尽,消失 )(3)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 确实 )20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B)(3分 )A最可觞 客B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C欲祠 韦苏州、白乐天D吏 吴两载,登虎丘者六21为什么作者说“山川兴废,信有时哉”?(3 分 )平远堂荒废已久, “我”准备和江进之重修它,可是不久“我”生病了,后又辞官了,这件事因此就耽搁下来,平远堂依旧荒废。22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4 分)(1) 善用新鲜贴切的比喻。石光如练。(2) 文笔自然清新,浅近流畅。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三、作文 (50 分)23请以 _在心间流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