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理解什么是内部审计?如何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区别?针对以上等问题,就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理解,介绍如下:一、 什么是内部审计?通俗地讲:就是内部审计部门依据管理者的要求(目标),对企业或经济活动的单位,由审计人员独立实施,他们一只手握着“稽核标准” (法律、法规、制度、流程、治理机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等) ,另一只手握着代表企业或经济活动的单位经营管理执行情况的各种“信息” (报表、账簿、凭证、合同、协议等) ,运用专业的审计方法,采取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一只手上掌握的 “信息”和另一人手上掌握的“稽核标准”进行测试、稽核,以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2、,并出具报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跟踪整改,最后满足管理者管理需要,是提供监督、咨询、服务的一种企业内部监督形式。几个关键:1、内部审计工作是应管理者的要求发起的;2、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和专业人员实施;3、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依据“稽核标准”方可执行(“稽核标准”除国家法律法规外,一般来自内部控制制2度及流程、全面风险管理预防控目标、合同协议等) ;4、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有足够的“信息”支撑方可开展;5、内部审计工作有专业的方法和专门的工作流程;6、内部审计工作最后必须出具报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最后满足管理者管理需要;7、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企业内部必要的监控管理形式。二、内部审计到底是审
3、什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注“结果”不一样,它更关注“过程” ,讲究“程序”合规、合法,因此内部审计重点是审“痕迹” 。需要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结合、实现情况与遵守情况,要求经济活动不但须遵照法律、制度及流程要求执行,而且还必须按要求留下“痕迹” ,使之具备“可审性” 。如果“痕迹”不清晰或故意隐藏“痕迹”的需要处理:1、一般性“痕迹”不清晰:通过查询、询问、调查等方式补齐复原,不影响审计师判断的前提下,可建议改正,也可以适当处罚;2、较严重的“痕迹”不清晰:如果较严重,导致无法复原并导致审计师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轻则保留审计意见,重则拒绝发表审计意见;33、严重的“痕迹”
4、不清晰:导致审计师无法对经济业务发表审计意见,亦无法复原、且有人为的故意可能,必须报请最高管理层处理。三、内部审计稽核依赖的“痕迹”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的)?保留经济业务运行的“痕迹”特别重要,没有痕迹审计师无法进行稽核,也无法发表审计意见,所以“痕迹”也是让经济业务“可审”的关键,那么“痕迹”是怎么来的呢?1、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税法、会计准则的强制性要求等;2、来自于公司的章程 、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战略、部门(员工)岗位责任制的要求等;3、来自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特别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流程管理的要求等;4、来自于经济业务活动中的账簿、凭证、合同、协议、邮件往来、传真、会议记录、
5、信息系统等;5、经济活动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会留下“痕迹”的。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服务对象的区别4外部审计:服务对象一般是多方的,以公共服务为主,但服务范围也会随委托人的不同而变化。内部审计:只对公司管理当局提供服务,对管理当局负责任。2、工作侧重点的区别外部审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及附注)真实性、合法性、及时性审计为重点,一般不涉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流程执行、评价等问题。内部审计:除外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外,还要特别检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流程建设及执行情况;全面风险管理预、防、控工作及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必须对以上所述进行审计评价。3、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求区别外部审计: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一般是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以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熟悉行业情况及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审计组经常根据需要让非财务会计专业的专家人员参与审计工作。52013 年 9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