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某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某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2011-9-19 10:38:45清原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摘 要:对清原县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现状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方式进行分析、选择,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治理对策。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治理对策 1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 1.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情况。2010 年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申报工作的要求,对南口前镇北口前村等 4 个乡镇的 23 个行政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经调查,清原地区农村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一般在 0.71.0 千克之
2、间,平均产生量在 0.8 千克左右。清原县的农村人口为 23 万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184 吨,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6.7 万吨。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清原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包括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废品和危废四大类。有机垃圾以瓜果蔬菜等厨余为主;无机垃圾以污泥残土、废砖瓦为主;废品垃圾主要包括塑料、纸类、玻璃、金属和布类等;危废垃圾主要为过期气污染。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发生微生物降解,不但产生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还能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同时有毒有害废物还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这些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将严重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2 处理方式的选择与技术要求
3、2.1 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分析。当前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式,其特点如下:2.1.1 卫生填埋法。优点是卫生填埋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作业相对简单,对处理对象的要求较低,在不考虑土地成本和后期维护的前提下,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卫生填埋占用土地较多,臭气不易控制,产生渗滤液处理难度较高。2.1.2 堆肥法。优点是可使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而且还可以使垃圾变废为肥料。缺点是对垃圾的成份要求较高,有机物质所占比重较大。2.1.3 焚烧法。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减量效果明显,焚烧余热可以利用。缺点是技术较复杂,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和运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建设投资和运行
4、成本较高。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清原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采取卫生填埋为主,堆肥为辅的方式进行处理,即首先对垃圾进行分类,有机垃圾采取堆肥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无机垃圾采取填埋方式进行处理。2.2 农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基本要求。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关键要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转、处理三个方面的工作,否则,不但不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还会导致面源污染变成点源污染的情况出现,对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2.2.1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前提。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应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农村生活垃圾应采取简单分类收集方式,对垃圾中以瓜果蔬菜等为主的有机垃圾分拣进行综合利
5、用,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进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2.2.2 垃圾的转运是桥梁纽带。农村生活垃圾在转运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封闭、遮盖措施,防止垃圾在转运过程中散落,同时垃圾运输距离不宜过远,以减少转运成本。2.2.3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垃圾填埋场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对策清原县行政区域面积 3921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73.5%,是典型的山区县,道路崎岖,部分村与乡镇,乡镇与县城之间形成了直线距离近但运输距离远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季公路积雪道路结冰,农村生活垃圾不利
6、于远距离运输,因此结合清原地区的实际提出以下治理对策:3.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城镇为中心的垃圾处理系统,以乡镇为单位的垃圾运转系统,以村为单位的垃圾收集系统,以户为单位的垃圾分类系统。即要拓展县城垃圾填埋场的服务范围,将其服务范围向周边乡村延伸;乡镇一级购置垃圾清运设备和工具,在边远乡镇建设规范的卫生填埋场;村庄建立保洁队伍,建设无害化垃圾中转站、垃圾堆肥场;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3.2 要因地制宜,对农村生活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纳入城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乡村,宜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城镇处理的垃圾处置方式。对未纳入城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边远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