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有关节段活动范围与测量方法一、颈部的前屈、后伸 (附图21)体位:坐位、立位或侧卧位,头颈解剖位,胸腰椎固定。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垂直轴线。移动臂:外耳道与头顶的连线。轴心:肩峰。运动:前屈是在矢状面头部向前方的运动。后伸是在矢状面头部向后方的运动。正常值:前屈060,后伸050。二、颈部的水平旋转 (附图2-2)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固定臂:正中线。移动臂:鼻梁和枕骨粗隆的连线。轴心:头顶正中。运动:头部在水平面向左、右旋转。正常值:左旋070,右旋070。三、颈部的侧屈 (附图2-3)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头颈解剖位,胸腰椎固定。固定臂:第7颈椎棘突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移动臂:头顶中心或枕
2、骨粗隆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轴心:第7颈椎棘突。运动:头部在冠状面向左、右倾斜的运动。正常值:左侧屈050,右侧屈050。四、胸腰椎的前屈、后伸(附图2-4)体位:坐位,立位,侧卧位,臀部固定。固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直轴线。移动臂:第5腰椎棘突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轴心:从身体侧面对准第5腰椎处。运动:前屈是在矢状面身体向前运动。后伸是在矢状面身体向后运动。正常值:前屈045,后伸030。五、胸腰椎的旋转(附图2-5)体位:坐位,躯干伸直,臀部固定。固定臂:椅靠背的平行线或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移动臂:两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轴心:两肩胛骨上缘的连线与椅背延长线的交点或头顶部中点。运动:躯
3、干部向左、右的扭转。正常值:左旋040,右旋040。六、胸腰椎的侧屈(附图26)体位:坐位、立位,躯干伸直,臀部固定。固定臂:正中线。移动臂:第7颈椎棘突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轴心:第5腰椎棘突。运动:侧屈是在冠状面身体向左、右运动。正常值:左屈050,右屈050。颈椎功能活动记录方法: 屈45左旋6080 右旋070左侧屈45 右侧屈45 伸45胸腰椎功能活动记录方法 :前屈45左旋30 右旋30左侧屈30 右侧屈30后伸45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及测量方法一、肩关节1中立位屈曲、伸展(附图11)体位:坐位、立位、侧卧位、仰卧位(屈曲)、俯卧位(伸展)。肘伸展,置于体侧,手掌向内。轴心:肩峰。固定臂
4、:与腋中线平行(坐位、立位)。移动臂:与肱骨纵轴一致。运动:屈曲是在矢状面上向前上方运动,也称前屈。 伸展是在矢状面上向后上方运动,也称后伸。正常值:中立位 屈曲0180,伸展050。2.水平屈曲、水平伸展(附图1-4)体位:坐位,肩关节90外展,肘伸展,掌心向下。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移动臂:与肱骨纵轴一致。轴心:肩峰。运动:水平屈曲是在水平面向前方运动。 水平伸展是在水平面向后方运动。正常值:水平屈曲0135,水平伸展40503外展、内收(附图12)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肘伸展,置于体侧,手掌向内。轴心:肩峰。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垂直轴线(坐位、立位)。移动臂:肱骨纵轴。运动:外展
5、是在冠状面上向外上方运动。内收是在冠状面上由中立位向体中线并超过中线向上的运动。正常值:外展0180,内收2040。4.侧方外旋、内旋(附图1-3)体位:坐位、立位或仰卧位。肩关节90外展,肘关节90屈曲,前臂中立位,掌心向内。轴心:肩峰鹰嘴。固定臂:通过尺骨鹰嘴的垂直轴线。移动臂:与尺骨纵轴一致。运动:外旋是前臂在矢状面向上方的运动。 内旋是前臂在矢状面向下方的运动。正常值:外旋090,内旋090。二、肘关节屈曲、伸展(附图1-5)体位:仰卧位或坐位或立位,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前。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轴心:肱骨外上髁。运动:屈曲是前臂在矢状面向上运动。 伸展是从屈曲位返回的运
6、动。正常值:屈曲0150,伸展0150,过伸015。三、前臂 旋前、旋后(附图1-6)体位:坐位或立位。上肢置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掌心向内,手指伸展。固定臂:通过桡骨茎突的垂直轴线。移动臂:包括伸展的拇指在内,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轴心:第3手指末端。运动:旋前是拇指向内侧,手掌向下转动。 旋后是拇指向外侧,手掌向上转动。防止肩关节的代偿运动,将上肢固定在体侧。防止腕关节的代偿运动,可以手握铅笔。正常值:旋前090,旋后090。四、腕关节1掌屈、背屈(附图1-7)体位:坐位或立位,肘关节90屈曲位,前臂完全旋前(掌心向下),腕关节伸直。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第2掌骨纵轴
7、。轴心:尺骨茎突。运动:掌屈是手掌向前臂屈侧的运动。背屈是手掌向前臂背侧的运动。检查时固定尺骨和桡骨,防止前臂的旋前,旋后。正常值:掌屈090,背屈070。2桡屈、尺屈(附图1-8)体位:坐位或立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腕关节伸直。固定臂:前臂轴线。移动臂:第3掌骨。轴心:腕背侧中点。运动:桡屈,手向靠近桡骨方向运动。尺屈,手向靠近尺骨方向运动。正常值:桡屈025,尺屈055。五、手指关节1拇指的外展、内收(附图19)体位:腕关节呈中立位,手指伸展,并拢。固定臂:食指纵轴线(桡骨的延长线)。移动臂:拇指纵轴线。轴心:腕掌关节。运动:外展,在手掌面上,拇指向离开食指的方向运动。内收,与外展
8、方向相反,拇指向食指方向返回的运动。正常值:外展060,内收600。2拇指掌侧外展、掌侧内收(附图110)体位:腕关节呈中立位,手指伸展位。固定臂:食指纵轴线(桡骨的延长线)。移动臂:拇指纵轴线。轴心:第1掌骨的腕掌关节。运动:掌侧外展,拇指在与掌面成垂直面上做离开食指方向的运动。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拇指做返回食指方向的运动。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3拇指的MP屈曲、伸展(附图111)体位:拇指伸展位(解剖位)。固定臂:第1掌骨纵轴线。移动臂:第1节指骨纵轴线。轴心:掌指关节。运动:屈曲,第1节指骨向靠近掌心方向运动。伸展,从基本指位向背侧方向运动。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9、10。4拇指的IP屈曲、伸展(附图1-12)体位:拇指的基本指位(指间关节中立位)。固定臂:第1节指骨纵轴线。移动臂:拇指末节纵轴线。轴心:指间关节(IP关节)。运动:屈曲,末节指骨向掌心方向运动。伸展,从基本指位向背侧运动。正常值:屈曲080,伸展010。5拇指的对掌(附图113)拇指的对掌运动是拇指从基本指位做外展、回旋、屈曲三种运动的复合运动,是拇指尖端靠近小指尖端的运动。由于没有一个轴心测量的办法,因而用拇指尖端距离小指MP关节的距离表示。6手指的屈曲、伸展(附图114)掌指关节 体位:坐位,腕关节中立位。轴心:近节指骨近端。固定臂:与掌骨平行。移动臂:与近指骨平行。运动:屈曲,第1节
10、指骨向靠近掌心方向运动。伸展,从基本指位向背侧方向运动。正常值:屈曲090,伸展020。指间关节 体位:坐位,腕关节中立位。轴心:远侧指骨近端。固定臂:与近侧指骨平行。移动臂:与远指骨平行。运动:屈曲,末节指骨向掌心方向运动。伸展,从基本指位向背侧运动。正常值:屈曲近指间为0100,远近指间为080,伸展为0。手指的屈曲、伸展也可以用测距法测定。即测定手指的尖端和手掌之间的距离。7手指的外展、内收(附图115)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移动臂:第2、第4、第5指骨纵轴。轴心:两轴的交点。运动:外展,食指、环指、小指在掌面做向远离中指方向的运动。内收,以上各指从外展返
11、回中指方向的运动。正常值:外展2030,内收3020。六、髋关节1屈曲、伸展(附图116)体位:仰卧位或侧卧位,骨盆固定,方法有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两种,测定伸展时呈俯卧位。轴心:大转子。固定臂:通过大转子的垂直轴线。移动臂:股骨纵轴。运动:屈曲,下肢在矢状面做向前上方的运动。 伸展,下肢在矢状面上做向后方的运动。正常值:屈曲(膝伸展位)090;(膝屈曲位)0125;伸展015。 2外展、内收(附图117)体位:仰卧位(解剖位),骨盆固定。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连线)。运动:外展,下肢在冠状面上做向外的运动。内收,下肢在冠状面上做向内的运动。
12、正常值:外展045(3040),内收020(2030)。3外旋、内旋(附图1-18)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膝关节呈90屈曲位。仰卧位时,被测定下肢在床边自然下垂,另一侧下肢在床上呈膝立位。轴心:髌骨中心。固定臂:通过髌骨中心的垂直轴线。移动臂:胫骨纵轴。运动:外旋,小腿向内侧方向运动。 内旋,小腿向外侧方向运动。正常值:外旋045(3040),内旋045(4050)。七、膝关节屈曲、伸展(附图1-19)体位:俯卧位,下肢伸展。轴心:股骨外侧髁。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胫骨纵轴(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运动:屈曲,小腿做向靠近臀部方向的运动。 伸展,从屈曲位返回的运动。正常值:屈曲0150(12
13、0150),伸展0或510。八、踝关节背屈、跖屈(附图1-20)体位: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中立位(防止踝关节的内、外旋)。轴心:第5跖骨与腓骨纵轴延长线在足底的交点。固定臂:小腿纵轴(腓骨小头与外踝的连线)。移动臂:第5跖骨纵轴平行线。运动:背屈,足从中立位向上方运动。跖屈,足向下方的运动。正常值:背屈020(2030),跖屈045(4050)。九、足1外翻、内翻(附图1-21)体位:坐位,膝关节屈曲,踝关节中立位或仰卧位,足立于床缘外。轴心:踝后方两髁中点。固定臂:小腿后纵轴。移动臂:轴心与足跟中点连线。运动:内翻,足从中立位向内侧运动。外翻,足从中立位向外侧运动。正常
14、值:内翻035,跖屈025。2外展、内收(附图1-22)体位:仰卧位或立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中立位,小腿固定。固定臂:第1和第2跖骨间的足长轴。移动臂:移动的足长轴。轴心:踝关节前侧,内、外踝连线中点。运动:外展,足的外缘向外方的运动。内收,足的内缘向内的运动。正常值:外展010,内收020。3.拇趾的MP屈曲、伸展(附图1-23)体位:踝关节中立位。轴心:跖趾关节。固定臂:第1跖骨纵轴。移动臂:第1节趾骨纵轴。运动:屈曲是足趾向下的运动。伸展是足趾向上的运动。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4拇趾的IP屈曲、伸展(附图1-24)体位:踝关节中立位。轴心:趾间关节。固定臂:第1节趾骨纵轴。移动臂:末节趾骨纵轴。运动:屈曲是远端足趾向下的运动。伸展是远端足趾向上的运动。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5、拇外翻的临床分度1度:拇趾与其他趾不发生明显挤压2度:拇趾与其他趾发生挤压3度:拇趾与第2趾相重叠6、包格达诺夫足顶角测量法把第1跖骨头、内踝、跟骨结节3点连成三角形,顶角95为正常,扁平足顶角达105120,高弓足达60;靠跟骨侧的角在60左右,扁平足为5055,高弓足为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