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8735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若干制度建设摘要 高职学制三年改二年是教育改革的趋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探索阶段,其学制改革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都将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讨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的制度建设,主要阐述了三种制度的建设:企业订单培养制度、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学研一体化制度。 关键词 高职新学制 专业课 制度建设 高职新学制是指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不同于“2+1”模式,在校就读两年后将领取毕业证走向社会,两年中包括校外实习。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改革问题,是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第二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2003 年月武汉)中提出来的。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吸收外国的经验,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二年制的制度,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之后,教育部又在多次会议和文件中阐述这一决定,并逐渐勾勒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改革的实施规划。但是关于新学制下人才培养的具体细节差异还鲜有人研究,本文将阐述两年学制下专业课制度的建设问题。 课程制度是制约教育课程系统内外部因素的决定性环节,它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益、方向与速度。因此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制度的变革,在课程运作过程中,只有健全课程制度,

3、我们方能在科学、审慎的态度下认真的分析矛盾、梳理沉疴,做出正确而可行的决策,才能为课程运作的有效进行扫清障碍、指正道路;才能为课程理论研究走向深化和课程实验的全面推广提供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课程制度作为课程组织与管理的规则系统,它通过法律、规章、条例以及既定的“习惯” 、价值观念影响和干预课程权力分配,为课程运作设定基本的运行框架,搭建配套的支撑平台。学校课程制度往往涉及课程的内在构成要素、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系统的学校运行等方面,是对学校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规范。本文则是从专业课制度的角度谈三种关键制度的建设。 一、新学制专业课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培养周期缩短,培养规格不

4、变,必然要求课程制度的强化与建设 传统的三年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学制改为两年以后,学生学习时间缩短,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难度较大。所以改革后,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趋势。课程教学可直接与企业相联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和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应具备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或实习场所(订单式企业) 。所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学制改革后我们都应该完善课程制度。 2.学制改革,课程针对性加强,必然要求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实行中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完善 高职院校学制三年改为两年以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课程趋向模块化和整合化。学生很难学习到一个专业所需

5、的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知识,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职业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要培养这种能力,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最佳的途径,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双赢合作。 二年制学制将使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兴趣加大。由于时间缩短,见效更快,用人单位付出成本相对变低,等待周期或应付企业发展变化上更具针对性这些都会大大加强厂校联动机制的产生和发展。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其培养周期为四年,见效慢,企业投入大,高职学制改革后,只需要两年就可以为企业上岗工作了,这一优势能够使畅销之间的合作更加被人看好。但是如何在这种合作中制定相关制度,使其固化,成为新学制专业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通过健全企业订单培养

6、制度为新学制专业课提供就业支持 1.准确把握“订单” 本质,制定培养方案制度 在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订单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共同确定订单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在成才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充分采纳企业意见,以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另外要考虑到现实生产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高职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能灵活地适应新设备、新技术

7、、新工艺的发展要求。 2.完善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和培养制度 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合作化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订单人才培养要求企业较早地介入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 3.制定职业素质和意识教育制度 当今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订单式学生与之相比就业压力小得多,所以部分订单学生就高枕无忧,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了解决此类的问题,学校必须

8、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订单企业每学期都要派人来学校召开座谈会,及时地提醒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形成竞争机制。另外学校对订单学生实行滚动淘汰制,即按照合同的规定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淘汰,从非订单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补充进来。 三、通过健全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为新学制专业课提供教学质量支持 1.完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制度 (1)高职院校人才设计坚持的一般原则。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处理好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改革不是一种否定,而是对三年学制的一种继承与发展,肯定传统

9、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实行专业课的改革,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第二,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高职院校教育的职责,一般是为地方经济服务,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变化,其职业岗位群及主导技术群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坚持共性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培养,如“订单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培养方式。 (2)高职院校人才设计的一些思路。首先,要注意结合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特点,量体裁衣。只有有针对性的设计,才是在实际中能进行可行性操作的好的设计。因此,应把高校人才设计的大模式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质量化指标,并把这些指标贯穿于教学

10、管理当中以指导工作。其次,要注意结合高等教育的特色,合理分层次设计高校人才。这其中,既要为国家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同时又要培养一些科研人才。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控制。学制改革后,更加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所以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必须遵循科学原则,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做好市场调查,不能够跟风或一味的追求生源。 同时注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具备各种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开设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必须保持其严肃性,并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作调整。 2.完善教学质量控制 (1)教学设计质量控制 要重点抓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各种硬件)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对于教师的学历、学源结构、职称进行管理和测评,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课的建设。对各种教学手段设施提出合理的测评标准,以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