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通过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结合具体的情境, 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单位“ 1”概念的扩展。 教学过程 一、拿铅笔。1. 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 ,结果两位学生拿得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4 枝,另一位学生拿出 3 枝。2. 思考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了铅笔的,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3. 在班里进行反馈。引导学
2、生发现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同,也就是整体“ 1”不一样了。4. 师生共同小结:一盒铅笔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 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了。二、说一说。出示书中的情境图:联系一本书的 ,一块蛋糕的 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三、画一画。一个图形的 是,请学生画出这个图形。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 都是一个,但是这个图形的形状可能不同。四、练一练。第 1 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
3、思考的过程。第 2 题:请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第 3 题:请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第 4 题: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第 5 题:根据圆木的 的实际长度去推断整根圆木的长度;根据一个圆的 ,去推断一个圆的 。第 6 题: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分 数 的 再 认 识拿出你所有铅笔的我拿了 3 枝我拿了 4 枝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