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分析:一直以来,我认为古诗教学是块难啃的骨头, 在古诗教学上存在着很多困惑。 几年前,我在武汉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游园不值。那堂课深深震撼了我的心。也让我鼓足了勇气在区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中向这难度挑战。第一次试讲失败后, 是更换课题, 还是勇往直前?再三思量后, 我还是作出了最后的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教学目标:、学会“昼”“耘”“绩”这个生字, 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
2、,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感受:带着老师们的建议,我认真回想了窦桂梅老师讲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情景:为了一个“柴扉”,窦老师出示了许多 “门”的图片;为了这一首诗,窦老师收集了许多诗作。窦老师用她丰富的文化底蕴, 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宽广的知识平台, 借由这一首古诗,引领学生感悟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学得来的,更不是生搬硬套上得了的。根据文本,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从古诗题目入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
3、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师:齐读题目,读准字音“兴”(xn),读出诗题的节奏。师:“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杂兴:各种兴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四时:四季。四时田园杂兴共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师: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 我们对他比较陌生。 因此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师:范成大的诗,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下面,我们一起
4、学习 60 首其中的一首。二、这首诗中,多音字比较多, 如“兴”、 “供”、 “当”、 “解”, 容易出错。受黄石方言的影响,“傍”容易误读成: bn. 初读古诗时, 我特意在课件中注明了拼音,方便学生正音。不过,最直观、最有效的还是我的示范朗读,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使古诗朗读训练事半功倍。三、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时,初了课本上的注解外,我还专门运用了插图,图文结合,意思一下就明了了许多。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师: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值得一提的是, 在理解“村庄儿女”时, 学生容易
5、发生混淆, 认为“儿女”指的是小孩。这里,我直接明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人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妻子”是个专有名词。这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又进了一步。四、感悟古诗意境,是本课的难点,也是一个亮点。我在这里借鉴了窦老师的方法,借一首古诗,拓展延伸出另外三首与之相关联的古诗:所见、宿新市徐公店、小儿垂钓。利用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温故”的同时,还“知新”。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中“童孙”的天真、勤劳。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还读懂了诗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当中,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齐读古诗
6、。想一想,你觉得诗里那一句写得最有趣味?2 、相机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讲什么?指导学生看图: 孩子在干什么?从一个“学”字, 你体会到什么?(天真、勤劳、可爱)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通过你的读来表达你的喜爱吧!指导学生带着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 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延伸:古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你们一样,都喜欢把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作为描写的对象,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
7、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引导学生回顾、感悟诗歌中儿童的天真烂漫的形象,归纳读诗。 过渡:这三首诗中,孩子们“捕鸣蝉”、“追黄蝶”、“学垂纶”,无忧无虑。现在回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当中来,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学种瓜呢?又跟谁学种瓜呢?(引出上句, 是由于村庄儿女的熏陶、影响)“昼出耘田夜 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句写了什么内容?村庄儿女是怎么“当家”的? “耘田”、 “ 麻”启 想象 民 除了“耘田”、 “ 麻” 会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 肥明确: 民 的
8、繁忙景象)村庄儿女 么勤 是 什么?(建 美好的家园) 渡:正是看到 些勤 的村民,一个个天真好学的童 ,所以 人 致而来,有感而 ,写下了 首古 。 我 一起用心 一 吧!3、指 学生反复 , 出敬重、 和喜 的感情, 出 的 奏。五、我 常 “ 歌”, 可 “ ”和“歌”是分不开的。 在充分的朗 后,如何 起学生的朗 情, 学生的朗 情感呢?我准 了两首不同 格的 曲,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理解, 歌 配 并 。曲子 没有放完,学生就已 作出了一致的 。配 后的激情朗 效果不言而 !六、最 的教学目 是要 学生能背 ,会背 ,想背 。怎么 才能在 的 尾很 利地完成呢?用“唱”的吧?学生 歌
9、 不是挺快的 ?主意一定,新的 又来了: 那不是会把 文 上成音 ? 几次修改,最后我是 做的: :由于 歌本身的韵律、 奏美,在古代就已 用来吟唱了。 曲后在民 广 流 。今天,我 即 古 曲, 也便于同学 背 古 。 老 也很喜 音 ,今天我也即 唱一曲,想听 ?来点掌声吧!示范用 我 起双 的 曲配唱 句。提示学生用学 的歌曲(如: 牛与黄 、采蘑菇的小姑娘、茉莉花等)来配唱 句。 :最后, 我 一起用心来背 首古 吧!七、另外,我 了“拓展 ” 。希望学生 古 ,养成主 累的学 。 :四 田园 是 人写的一 大型田园 ,描写 村四个季 的景色和 民的生活。下面,老 大家找到了另外一首,
10、一起来 看。(出示 件)四 田园 黄 行客汗如 ,少住 家漱井香。借与 前 石坐,柳阴亭午正 凉。 :在古代, 多文人墨客都很喜 近大自然,喜 田园生活,如孟浩然、 游、陶渊明、 万里等。大家 得其中的 句 ?( 件提示)。 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 黍,邀我至田家。 村 合,青山郭外斜。开 面 圃,把酒 桑麻。待到重阳日, 来就菊花。游山西村 游莫笑 家腊酒 ,丰年留客足 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积累,多去阅读名篇佳作。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勤劳儿女 耕织赞美村庄天真童孙 学种瓜喜爱教学目的 : 1.认识本课3 个生字
11、,会写本课3 个生字 ,会读 ”耘田 /绩麻 /未解 /耕织 ”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内容 ,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 山水田园风光的 :幻灯片 轻松舒缓音乐 卡片 ( 1.词语 昼 耘田 绩麻 未解耕织 傍 桑阴 2 古诗 )教学时间 : 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 师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_现在我
12、要带大家去春游 ! 大家想去吗 ?(想 )如果想去 ,就请闭上眼 ,做好出发的准备 ,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 ”2. 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师简介图片内容)3. 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4. 师小结导入本课 :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么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 ,怎能不让人喜爱 ?怎能不让人陶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_范成大(板书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板书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搜集到关于范成大和的资料 .5. 检查课前搜集请情况 .6. 师小结 .(多媒体出示 :范成大
13、 ,宋代诗人 ,字智能 ,号石湖居士 .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书香仕宦之家 ,自幼聪明 ,官至参知政事 ,曾多次出使金国 ,不辱使命 .晚年退居苏州石湖 ,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 它包括 五组共 60 首 .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就是 中的一首 .(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 )二 . 初步感知 ,了解古诗内容 . 1. 初读古诗 ,读准字音 .1. 出示 3 个生字 :昼 耘 绩 ( 指名读 ,正音 ,指名分析字型记忆生字.)2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全班齐读 .3 指名读古诗 ,师正音 .(多音字 : “兴 供 ” 都读四声)2. 再读古诗 ,读准节奏 .1 放录音 ,生听并画出节奏.2 指名读 ,生评价
14、 .3 师生分句读4 男女比赛读3. 三读古诗了解诗歌内容 .1 默读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感知诗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 交流汇报a.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解释四时 :一年四季杂兴 : 各种兴致昼:白天耘田 :除去田里的杂草未解 :不懂得供 :从事傍 :靠近桑阴 :桑树下面b.诗句 :指名汇报后 ,师小结 .(多媒体出示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要除去田里的杂草,夜晚还要在灯下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事,各自都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c.童孙未解供耕织: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田织布的事(却并不闲着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靠近桑树的地方学大人的样子种瓜.3 同桌交
15、流 :一人说诗句一人说意思然后交换.三 . 品读古诗 ,感受诗人的心声.1. 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静静的读这首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看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2. 生默读并思考。(播放舒缓音乐)3. 交流汇报。 A. 昼耘田 b. 夜绩麻 c.学种瓜 (板书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4. 小组交流。5. 全班汇报。生:我最喜欢 “夜绩麻 ”的画面,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生:我喜欢 “昼耘田 ”和“夜绩麻 ”,因为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们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劳动。(板书:辛勤劳动)生:我最喜欢 “学种瓜 ”的画面,因为从这个画面里我能感受到那些孩子
16、们爱劳动。(板书:爱劳动)生:我也喜欢 “学种瓜 ”,因为从这里能看到那些孩子们很天真有趣呀,自己不会,还去学别人得样子,真有趣。(板书:天真有趣)6.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聪明,说的非常好。请大家再想想面对这么辛苦的农民伯伯,这么天真可爱又热爱劳动的孩子,范老先生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很棒!你们值得我们敬重!你们很了不起。)非常不错。诗人正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同时也赞美了农村儿童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四指导朗读和背诵。1指导朗读。 A. 师:对这些勤劳的人们,你们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赞美敬 。)请大家带着赞美和敬重的感情来读第一句,好吗?(指名读敬重尊
17、)b.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大家又是什么样的感情?(赞美喜爱)好,我请个同学来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和喜爱的感情。c.分组朗诵,全班朗诵(防轻松舒缓音乐)2背诵。) a.看板书背诵b. 同桌比赛背c. 指名背d. 全班闭眼在音乐中背。五拓展延伸。1 师:同学们,田园诗美不美?还想欣赏别的田园诗吗?多媒体出示:王维的山居秋鸣及相关注释。2 生自读古诗并借助注释了解大意3 比赛读,比赛背(对于读的好的同学和能背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奖品)六作业布置。师: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 它体现了我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 希望同学们下来多去积累, 多去阅读。 下节课我们接着比赛, 看谁能夺得冠军?有信心夺冠吗? (好,下课)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耘田辛勤劳动(赞美)夜绩麻学种瓜天真可爱(喜爱)页面功能【字体: 大 小】【评论】【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 关 文 章暂无上一篇文章:长歌行教案2008-08-21下一篇文章:音乐之都维也纳2008-08-21